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力生产运行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模式。在电力生产运行中,其工作效率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手工业制作,符合现代电力企业的发展要求。但是随着电力生产运行的逐渐普及,电力生产运行中故障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频繁,如果没有切实做好电力生产运行中的故障排查工作,轻则影响企业效益,重则危及作业人员人身安全。本文主要从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处理方法,最后提出电力生产运行的管理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借鉴的作用,为保障我国电力生产运行实际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与电力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电力系统;生产运行;常见故障;管理措施
1电力系统运行的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1.1电容器故障和处理方法
电容器是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外壳温度较高、膨胀、漏油、发出异常声响等问题。电容器一旦发生运行故障,工作人员应及时关闭电源,结合电容器的实际故障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处理方法。如果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高温起火,工作人员应及时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严禁用水灭火,避免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并且还可使用泥沙来灭火。对于电容器放电处理后,应仔细检车电容器是否发生短路、接地装置是否接触良好、套管闪络、电容器变形等,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工作人员可重新更换保险丝,通电后观察电容器送电情况,若保险丝被烧断,应将电容器线路进行隔离。通常情况下,线路短路容易导致保险丝烧断,电容器放电后如果没有发现其它故障,则可判断为母线故障,在故障处理时做好通电试验,严禁没有查清故障原因盲目通电。
1.2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和处理方法
直流系统接地故障严重影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发生接地故障后,工作人员应及时停止直流系统的运行,结合电力系统的情况,仔细检查变电运行的控制回路、备用电源、回路充电、回路合闸、回路信号等,并且工作人员要根据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检查顺序,特别是在调度各种变电设备或者进行分合试验之前,应提前向上级部门汇报,得到批准之后再进行。在查找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原因时,应确保变电设备处于断电状态,一个工作人员负责查看信号,另一个工作人员寻找系统接地点,对于直流系统接地故障,应使用220V直流电笔,先把正极保险拔出,然后再将负极保险拔出,恢复时,按照先负极、后正极的顺序恢复,防止损坏电力系统变电线路。
1.3仪用互感器故障
仪用互感器主要分为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在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电压互感器常见故障有散发烧焦气味、冒烟、外壳漏油、内部放电、外壳和引线之间有火花等,一旦电压互感器发生故障,应及时停电进行维护检查。电流互感器的常见故障包括一次和二次线圈单相接地、主绝缘基础、匝间和层间短路,发出异常声响,内部冒烟或者发臭等。对于电流互感器故障,工作人员应结合不同的故障类型,采取有效的故障处理方法,使用安全工具,将电流互感器短路,检查其运行状态,及时更换或者维修,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仪用互感器的监督检测。
1.4避雷器、母线故障和处理方法
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应重视避雷器的安全,如果避雷器被雷击烧毁,工作人员应及时汇报给上级部位,如果避雷器瓷瓶和套管断裂,应及时切断电源,避免影响电力系统变电的安全运行。同时,母线故障是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一种常见故障,多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时或者监管不力导致,如断路器拒动、继电器跳闸等,对于母线故障,工作人员应先检查母线是否跳闸,在完全去除母线故障后再进行送电,严禁母线连接断路器强行送电,避免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并且为了减少母线故障,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仔细检查母线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电力生产运行中故障管理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监督管理部门对促进电力生产运行的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只有做好完善的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监督管理职能,才能有效地地提升电力生产运行的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将监管职能落实到每一个操作环节,彻底杜绝电力生产运行中的故障问题,切实保障电力生产运行安全,避免安全事故对操作人员以及企业造成的安全隐患与直接经济损失。
2.2提高预防预控的能力
电力生产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其安全性永远处于首位,这是任何电力企业都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针对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或未发生的故障,相关部门要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预控措施,将安全生产故障扼杀在摇篮里,这样才能在为电力生产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要想做好预防预控工作,就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利用集体或个人的丰富经验做好预防预控工作。在处理故障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归纳,将各类故障进行分类,并做好相关数据信息存档,以便于为预防预控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另外,要充分考虑电力生产过程中故障产生与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对安全事故提出预防措施,并认真执行。
2.3安全与生产效率并重
安全生产是保证企业获得效益提升的根本。只有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才能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出新的要求。企业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对安全生产并且高效完成工作任务的作业人员进行嘉奖,能够有效地提升作业人员的工作欲望,极大地促进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实现电力生产运行的安全与效率。
2.4严格按照制度办事,使各层级规范化
我国政府对电力生产运行的安全保障提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设立的原因是电力生产过程中没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法律法规要求每一个生产人员都能够将安全作为生产基础,并在生产过程中改进自身存在的不规范操作、不正确动作等行为,以此提高电力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作为电力企业负责人,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干部职工,只有充分发挥领导才能,形成“安全第一”的工作氛围,才能使干部职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将安全生产落实到实处。在执行各项规章条例时,要不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完善相关措施,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各层级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规范化。
3结语
为了适应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要求,电力生产运行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安全生产是电力生产运行的重中之重,需要得到电力企业全部人员的关注。电力生产运行的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相关部门进行长期的监督与管理,才能有效保证电力生产运行过程中不出现安全事故。以往的电力生产运行中,发生了许多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不仅仅对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对事故伤亡人员的家庭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伤害。因此,只有切实的做好电力生产运行安全工作,提升所有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才能有效保证电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万军.变电运行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
[2]余福平.电力生产运行中的故障分析与管理系统设计[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8).
[3]杨燕.对电力生产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的分析[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2).
作者简介:
魏旭(1982.1),男,山西大同人,山西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科,工程师,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力行业生产运行输配电及用电专业.
论文作者:魏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7
标签:故障论文; 电力论文; 电容器论文; 母线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