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无痛头皮静脉穿刺探索论文_魏育芳

甘肃平凉市人民医院中西医科 744000

【摘 要】本文探讨小儿无痛头皮静脉穿刺的最佳时机选择和临床应用,降低静脉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使患儿在安静状态下进行静脉输液治疗。

【关键词】小儿;无痛;静脉;穿刺

睡眠中的患儿对周围环境刺激无反应,对自身疼痛刺激反应也会下降,采用无痛头皮静脉穿刺方法,可使患儿小孩躁动不安、哭闹等情绪表现明显少于,对同病房其他患儿影响也降到了最低,且患儿家属乐于接受。无痛头皮静脉穿刺简便易行,在临床上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10在我院儿科住院接受治疗儿童患者300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118例;年龄分布为新生儿到6周岁。按照患儿年龄、性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男90例,女60例,新生儿30例,1-6月龄25例,0.5-1岁41例,1-3岁31例,3-6岁23例,对照组男92例,女58例,新生儿27例,1-6月龄32例,0.5-1岁38例,1-3岁35例,3-6岁18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根据固定治疗时间,采用常规操作办法,分别给患儿进行常规头皮静脉穿刺,一般两名护士配合,一人固定患儿头部,一人选择好静脉血管,快速进行常规皮肤消毒后进行头皮静脉穿刺,见回血后立即停针,并妥善固定,调节滴速即完成【1】。实验组要求患儿在穿刺时处于睡眠状态,这需要家属的配合,提前引导家属参观对其他睡眠患儿进行的治疗,让家属亲自看到患儿在睡眠过程中扎针痛苦会明显减轻,表现为孩子无躁动、无哭闹或哭声轻,参观过后家属为了自己的孩子少受罪大多会积极配合我们,根据我们的治疗时间来调整患儿的睡眠时间。对操作者要求有五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扎针技术必须要娴熟,要熟练掌握轻、快、准稳四字连贯法操作技巧即动作轻、进针速度快、瞅准血管、平稳入血管。胆大、心细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2】。穿刺部位选择正中静脉在颅冠缝起于静脉网汇成正中静脉后沿额骨表面在近正中线处垂直下降,与对侧同名静脉并行,至眉的内端续于内眦静脉。该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粗短而直,不滑动,易固定,暴露较明显。对暴露较好的静脉,采用快速进针穿刺法。由助手固定好患儿头部,必要时剃去穿刺部位的毛发,常规皮肤消毒后,左手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拇食指持穿刺针,在距静脉最清晰点后0.3公分处将针头近似与平行刺入头皮,然后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当针头刺入静脉时阻力减小,有落空感同时有回血证明穿刺成功;或感觉有突破感但无回血时,停止进针,轻轻挤压输液管前端,有回血即证明穿刺成功。对暴露不清晰的静脉,用指尖顺静脉走向探摸,体会血管走向、深浅度、粗细及平滑度,然后绷紧皮肤,于感觉最明显处后移0.3公分,将针头以10-15度角刺入皮肤后再平行缓慢进针,有突破感或见回血即证明穿刺成功【3】。对于头皮静脉的分支,穿刺有一定难度,宜选择4.5号头皮针头,常规穿刺如无回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亦可推入少量液体,如局部无隆起,推之畅通无阻,即证明穿刺成功。穿刺成功后常规固定好胶带,为防止输液途中患儿躁动流汗使胶带松脱,针头滑出血管外面,可将输液管前端固定与穿刺部位同侧耳廓上。因为耳廓无汗腺分布,利于固定,并叮嘱家长以喂奶姿势从穿刺部位对侧抱住患儿,将患儿一手抱与腋下,扶住另一只手,防止患儿扯掉输液针头,必要时可约束小儿四肢或使用适量镇静剂,确保有效治疗顺利完成【4】。

2 结果

实验组小孩躁动不安、哭闹等情绪表现明显少于对照组,对同病房其他患儿影响也降到了最低,且患儿家属乐于接受。无痛头皮静脉穿刺简便易行,在临床上有较大的推广价值。见表1.

3 讨论

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操作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练就娴熟的技能,并温习解剖学知识,掌握正确操作方法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不要有畏难情绪,向家长说明儿童静脉穿刺的难度取得谅解,同时要有穿刺成功的信心,沉着稳定的情绪,条理清晰进行穿刺【5】。

痛觉是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感觉,通常会有情绪变化和防卫反应,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时,可先后引起快痛和慢痛两种性质不同的痛觉。快痛是人体受到刺激后立即出现的刺痛,这种疼痛产生和消失迅速,定位准确感觉清晰;慢痛是受刺激后0.5-1秒出现的烧灼痛,定位不准且持续时间长,并伴有情绪和心血管等方面的变化。

根据皮肤神经末梢对疼痛刺激敏感特点,穿刺进针应采用轻、快、准、稳及宁浅勿深发逐渐进针,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速度应控制住0.5秒之内,进针快以缩短刺激持续时间,让疼痛来的快,消失的也快。

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足够的刺激强度,足够的刺激持续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那么我们在穿刺过程中降低前两项标准就可以做到无痛穿刺。即让刺激的强度减弱,刺激的持续时间也缩短,这l样就不会引起组织细胞兴奋,也就不会有疼痛感。

参考文献:

[1]杨文先.儿科病房护理风险防范与安全管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91-392

[2]张慧敏.护患沟通技巧与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8):1995-1996

[3]麻淑君,等.小儿静脉输液针头不同固定方法200例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30(3):3.

[4]李艳玲.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进修杂志,2013,21(11):993.

论文作者:魏育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3

标签:;  ;  ;  ;  ;  ;  ;  ;  

小儿无痛头皮静脉穿刺探索论文_魏育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