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翠芳循环文化化浪费为宝物_循环经济论文

魏翠芳循环文化化浪费为宝物_循环经济论文

韦翠芳循环养殖变废为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变废为宝论文,韦翠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韦翠芳是安徽省临泉县翠芳养殖公司董事长,临泉县特种动物养殖协会会长,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省人大代表、第五届十大女杰。而这个优秀的企业家,十多年前却是一个裁缝,一个凭手艺吃饭的人,偶然的机缘让她接触到特种养殖,从此便在这条路上辛苦经营。

从1998年开始,她着手发展以养獭兔、芬兰狐狸、乌苏里貉、水貂为主的特种动物养殖业。从手工业者到养殖户,接触新的领域重新奋斗,其中艰辛自是不必说,韦翠芳没有想到从前的一个小裁缝现在做的是世界上最高档的服装,而铺就这条黄金路的重要材料正是“循环经济”。

从2003年开始,在原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季昆森的指导和鼓励下,韦翠芳坚持在特种动物养殖中发展循环经济轨道,从而也开创了她特种养殖业的新篇章,成为在特种养殖业中发展循环经济的一枝花。

她的养殖区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其中狐狸和貉的粪便特别腥臊,造成环境污染。2005年她建起沼气池,把动物粪便用来制沼气,使养殖区的环境大改观。公司用沼气做饭、烧水、煮饲料,每年可省煤钱万余元。为了用沼渣沼液种粮种菜,她正建50亩的绿色食品基地。

貉脖子、背上和尾部的针毛粗、长、柔韧,软硬兼有。每年立春后这种毛就自然脱落,变成废物。韦翠芳突发奇想,就把脱落的针毛收集起来,与临泉文德堂笔厂联合制做毛笔。因这种毛比羊毫、狼毫、兔毫有多种优越性,制出的笔堪称珍品,被国家专利局命名为“中华第一貉笔”,每套价值千元以上。现在他们每年制笔约3000套,价值300多万元。

貉、狐狸和獭兔的肉具有特殊的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过去养殖户只注重取它们的皮毛,忽视了对其肉的利用。韦翠芳就以每公斤8元的价格把肉从养殖户那里收购过来,统一提供给邯郸市某食品加工厂,制成多种特色美食。她每年约供货5万公斤,加工成美食后,每公斤售价100~140元,使养殖户、她的公司和加工厂家都获利。

为确保广大养殖户的利益,韦翠芳把养殖户生产的大批珍贵裘皮收购过来,统一送到河北省鞣制。鞣制好后,分别由她的服装加工厂和江苏4家高档服装加工厂制成围领、毛条、披肩等裘制品,作为冬装美化配件,使裘皮升值。他们每年生产这类产品10万件,营销额300多万元。

她面向全国进行特种养殖循环经济技术培训。到今年上半年已办培训班30多期,本省和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福建等地的3000多人参加了培训。她还开展无偿电话咨询服务,用电话随时解答全国各地的来电咨询,经她释难解疑的在万人以上。

她采取发展特种养殖循环经济鼓励措施,规定凡是领养50组獭兔的养殖户,就为其建一口户用沼气池。她开展特种养殖扶贫工作,把经营的风险都留给自己,让贫困户放心大胆地发展特种养殖循环经济。

就是这个从前的小裁缝,已经涉及了特种动物的养殖、加工、销售各个环节,韦翠芳的皮毛王国已经初具规模。多年来带动群众致富,她带给人们的是一份激励,也是一份羡慕。

联系电话:0351-4159087

标签:;  ;  ;  ;  

魏翠芳循环文化化浪费为宝物_循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