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失功个性化护理干预研究论文_刘彬

湖南省人民医院 410005

【摘 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动静脉瘘失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较低,且患者满意度比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增加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获得更好地护理服务。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功、个性化护理干预

对于慢性透析患者而言,动静脉内瘘是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的一种血液通路,使动静脉内瘘长时间保持通畅在一定程度上对确保疗效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通常情况下,在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如果局部血管内瘘发生异常,则容易出现血液返流的情况,影响再循环,其中动静脉内瘘失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率和住院率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1]。因此,本文对个性化护理干预维持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中20例为男性,25例为女性,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为(56.7±8.2)岁,运用动静脉内瘘时间2~80个月,平均运用时间为(40.9±15.6)个月,其中10例为糖尿病肾病,20例为慢性肾炎,2例为痛风性肾病,13例为高血压肾病;观察组中22例为男性,23例为女性,年龄26~82岁,平均年龄为(56.8±8.4)岁,运用动静脉内瘘时间3~81个月,平均运用时间为(41.2±15.7)个月,其中9例为糖尿病肾病,21例为慢性肾炎,3例为痛风性肾病,12例为高血压肾病。两组患者的透析时间、疾病类型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观察病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内容。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1)健康评估。患者进入医院后,护理人员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类型、病情以及合并症等,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并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再结合治疗方案,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2)心理护理。患者由于长时间接受治疗,饱受病痛的折磨,再加上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了解,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包括抑郁、恐惧、烦躁、害怕等,使身体的应激反应加大,对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医护人员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尽量与患者多进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尽量帮助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多开导和鼓励患者,叮嘱患者家属多关心和陪伴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获得家庭支持,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3)日常护理。每次透析治疗前,护理人员要评估患者的体重,对患者的睡眠和日常饮食情况进行了解,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血液透析指标进行设定,避免出现低血压。如果透析治疗期间,患者出现低血压,医护人员应该及时找出发病原因,并且告知医生,及时采取有效处理和预防措施,尽量降低出现并发症的风险;(4)健康教育。由于患者的年龄不同,所以健康教育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可以通过网络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定期给患者发送邮件,与患者进行QQ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适当调整护理措施;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可以采用电话随访的方式,主动询问患者的情况,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出现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情况,并计算发生率,同时运用自制调查表了解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6.5软件包分析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运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运用X2进行组间检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1例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为2.22%;而对照组6例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为13.3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两组的患者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原因有很多,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1)低血压。是诱发内瘘急性堵塞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原因主要为患者低血糖、腹泻以及没有正确估计患者的体质量等导致[2];(2)自身血管。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血液黏稠度过高以及动脉硬化等;(3)感染。内瘘出现感染容易损伤血管内膜,使生长因子被激活,形成纤维组织,从而出现血管狭窄;(4)护理操作。造瘘者的熟练程度和操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与内瘘成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3]。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为2.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且患者满意度较高,说明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出现动静脉内瘘失功的风险。所谓个性化护理干预,主要指的是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基本出发点,从心理、饮食、日常生活以及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一种护理模式[4]。有研究表明,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充分认识到配合护理的重要性,使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增强,减少不良因素,降低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率[5]。此外,个性化护理还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6]。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增加动静脉瘘的安全性,并且提高患者满意度,使患者获得更好地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吴爱琼,汤仙红,高云,戴永红. 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维护的影响[J]. 中国临床研究,2012,07:725-726.

[2]胡志恒,莫国华,韦丽玲.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护理[J]. 护士进修杂志,2012,20:1843-1844.

[3]张丽花,刘娜,王功卫.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护理研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15,09:172-173.

[4]叶媛,徐智萍,江信炎,陈秀梅,万丽凤,冯涛. 风险分级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03:255-257.

[5]刘正玲,杨杰,尚永霞. 肾病的中医疗法及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J]. 环球中医药,2014,S1:137-138.

[6]刘晓辉,单岩,时秋英.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研究现状[J]. 中华护理杂志,2013,11:1045-1047.

论文作者:刘彬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失功个性化护理干预研究论文_刘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