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运用论文_周林强  卞杰勇  王晓军 

(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 江苏 苏州 215131)

【摘 要】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颅内压监护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情况实施针对性治疗,对照组不进行颅内压监护治疗,之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护,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颅内压监护;重型颅脑损伤;运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147-01

重型颅脑损伤之后通常情况下会引发颅内高压症,直接影响到有效的脑灌注,从而造成患者的脑组织缺血以及缺氧,最终引起相对严重的脑损害。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患者颅内压增高以及患者症状体征出现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若能够在患者颅内压增高的开始阶段就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将会对患者疾病的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1]。为了探讨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运用效果,本文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在16-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2.9)岁;从患者的致伤原因来看,由于车祸导致的患者有16例,由于坠落损伤的患者有8例,由于打击损伤的患者有6例。所有患者中出现硬膜外血肿的患者有6例,出现硬膜下血肿的患者有5例,患有广泛性脑挫裂伤以及血肿的患者有10 例,患有弥漫性轴索损伤以及原发脑干损伤的患者有9例。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在17-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0±3.5)岁;从患者的致伤原因来看,由于车祸导致的患者有15例,由于坠落损伤的患者有9例,由于打击损

伤的患者有6例。所有患者中出现硬膜外血肿的患者有7例,出现硬膜下血肿的患者有4例,患有广泛性脑挫裂伤以及血肿的患者有9例,患有弥漫性轴索损伤以及原发脑干损伤的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治疗,不进行颅内压监护治疗,给予患者浓度为百分之二十的甘露醇药物125ml配合呋塞米治疗,每隔六到十二小时静脉注射一次,连续静脉注射三天到七天,给予患者一定量的镇静剂。特殊情况下采用肌肉松弛药物维库嗅馁治疗以及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每天的液体量在1500-2500ml之间。每隔两天到三天复查一次,并且每天都要检查患者的电解质以及肾功能情况。给予观察组患者颅内压监护治疗,手术治疗的患者在进行关颅之前把压力感应器放置到患者的脑皮层之下。不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钻孔把压力感应器放置到患者硬膜之下,然后连接专业的强生压力监测仪,相关人员要连续观察以及记录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情况,并且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意识情况、瞳孔变化情况以及生命体征的实际变化情况。严格根据患者颅内压的实际高低情况来有效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在监测时间之内,每隔一个小时记录一次,具体的监护时间为二到十天,平均监护时间为七天,直到患者的颅内压已经恢复正常或者是患者死亡为止。当患者的颅内压升高的时候,需要抬高患者的床头,确保患者可以保持呼吸的通畅,将体温控制在38 ℃之下。若患者的颅内压大于2.67kPa且超过十五分钟的时候,需要给予患者浓度为百分之二十的甘露醇药物125ml配合呋塞米治疗,并且给予患者一定量的镇静剂。特殊情况下采用肌肉松弛药物维库溴铵治疗以及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每天的液体量在1500-2500ml之间。若患者的颅内压一直上升,则说明患者出现颅内血肿或者是相对严重的脑水肿,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复查与处理,而且每天都要检查患者的电解质以及肾功能情况。

1.3观察项目和指标 (1)采用国际上通用的预后评分规范化标准对所有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主要分为良好 、轻残 、重残 、植物状态以及死亡这五个等级。良好及轻残表明患者预后较好,重残、植物状态以及死亡表明患者预后不良。(2)详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与对比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在预后效果上的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通常情况下会伴有严重的颅内压增高症状,若不能进行及时的发现与治疗,将会造成相对严重的脑代谢障碍以及患者脑血流量持续下降症状等,病情严重者会形成脑疝。目前,恶性高颅压仍然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死亡以及致残的的重要原因之一[2]。重型的颅脑创伤患者一般都有意识障碍,患者的颅内高压持续上升,若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减压治疗,甚至会因呼吸衰竭而最终死亡[3]。此外,重型颅脑创伤在进行开颅手术之后,患者的颅内压会出现反弹回升现象,影响到患者病情的恢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颅内压监护,然后针对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的降压措施,可以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在颅内压监护的指导下,及时应用脱水剂,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甘露醇药物的定时定量静脉注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颅内压情况,有效调整剂量,降低了患者的电解质紊乱、肾功能衰竭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

本研究中,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护,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强,蒋栋毅,陈寒春等.持续颅内压监护和脑灌注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1,05(5):386-388.

[2]蔡冬生.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医学,2013,36(3):7752.

[3]杨继文,高乃康,窦长武.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03(2):215-216.

论文作者:周林强  卞杰勇  王晓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  ;  ;  ;  ;  ;  ;  ;  

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运用论文_周林强&nbsp; 卞杰勇&nbsp; 王晓军&nbsp;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