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明主任中医师从肝辨治肺癌大咯血经验论文_沈六俊

陈光明主任中医师从肝辨治肺癌大咯血经验论文_沈六俊

(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中医医院? 四川乐山? 614100)

【摘要】目的:分析陈光明主任中医师从肝辨治肺癌大咯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例肺癌大咯血患者,实施从肝辨治,记录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未再出现咳嗽、咯血症状,恢复效果比较理想。结论:从肝辨治肺癌大咯血的疗效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火犯肺;咯血;肺癌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054-02

陈光明主任中医师擅长运用中医肝、脾、三焦理论辨治多种疑难病及危重症。他认为:中医“肝”涉及西医消化、神经、循环、内分泌、免疫、泌尿、生殖、运动等系统,掌握中医“肝病”理论可以用于疑难病诊治,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经多年临床观察,总结出一套从肝辨治的方法。我们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从肝辨治肺癌大咯血取得良效,列举病案二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1:患者邓学安,男,56岁,农民,主因“反复咳嗽、咯痰伴咯血、胸痛1+月”于2014-10-22 09:10入院。诊断:(1)右侧肺门区不规则形软组织团块考虑中央型肺癌,合并右下肺阻塞性肺不张;(2)右中上叶及左肺多发结节肺内转移灶;(3)纵膈内腔静脉后气管前间隙、主动脉弓淋巴结肿大转移;(4)右侧胸腔中量积液。既往有“左下截肢(膝关节及以下)手术”病史。中医四诊:神志清楚,语言清晰,言语流畅,神疲少华,体型消瘦,颈部活动自如,全身皮肤无红斑水疱,身目无黄染,胸廓正常,脊柱无侧弯,左下肢膝关节及其以下缺失,余肢无畸形、不肿,咳嗽少痰,或痰中带血,伴胸痛、心烦、汗出及纳差,舌红,苔黄,脉细数。中医诊断:肺癌-阴虚毒热证,养阴清热,解毒散结,

患者2:患者毛秀芳,女,53岁,农民,主因“反复咳嗽、咯痰2+月,伴咯血、胸痛1+周。”于2015-01-11 12:00入院。患者于2+月前开始反复出现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咯少许白色黏痰,近一周出现痰中血丝及右侧胸痛,偶有背部隐痛,纳眠差,等症状。西医诊断:(1)肺癌;(2)肺部感染;(3)慢性咽喉炎。

1.2 方法

(1)患者1治疗方法

杏仁10g、薏苡仁60g、冬瓜仁30g浙、贝15g、西洋参10g、麦冬15g、五味子10g、百合15g、白及15g、花蕊石15g、白茅根30g、金荞麦15g、菝葜15g、天葵子15g、藤梨根15g、炙甘草10g,一日一剂,水煎500ml分次服或少量频服。

患者家属要求拖过年关(农村讲究)。

中医四诊:干咳,痰少,淡红色,偶有咽部不适,无明显咽痛、吞咽障碍,右侧胸痛,伴牵涉痛,舌黯红,苔薄白,脉弦细数。为肺癌肺气虚损,肝火犯肺,予养阴益气,清肝利肺。中药如下:

青黛10g、海蛤粉15g、蒲黄15g、仙鹤草50g、花蕊石15g、薏苡仁60g、芦根30g、金荞麦15g、黄芪60g当、归12g、西洋参片10g、三七10g、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10g,一日一剂,水煎500ml分次服或少量频服。

1月23日:患者一般情况可,无咯血,仍咳嗽,伴少许咯痰,偶有痰中少许血丝,胸部疼痛尚可忍受,无其他特殊不适。治疗不变,病情继观。中医四诊:干咳,痰少,淡红色,偶有咽部不适,无明显咽痛、吞咽障碍,右侧胸痛,伴牵涉痛,舌黯红,苔薄白,脉弦细数。为肺癌肺气虚损,阴虚毒热,养阴益气,清肝利肺。中药如下:

青黛10g、海蛤粉15g、蒲黄15g、藕节30g、鱼腥草30g、葶苈子15g、金荞麦15g、浙贝15g、牡蛎30g黄、连5g、大黄炭5g、党参15g、白术15g、菝葜15g、水杨梅根、15g茯苓15g,一日一剂,水煎500ml分次服或少量频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月29日:患者生命指征平稳,诉仍阵发性咳嗽,伴少许咯痰,无咯血,胸部疼痛控制可,无其他特殊不适,予以益气养阴,化痰散结:

黄芪60g、西洋参15g、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10g、浙贝15g、玄参15g、牡蛎30g、青黛10g、海蛤粉15g、仙鹤草50g、蒲黄15g、旋复花15g、代赭石15g、法夏10g、枳壳10g,一日一剂,水煎500ml分次服或少量频服。

(2)患者2治疗方法

中医四诊:神志清楚,语言清晰,言语流畅,面色红润,颈部活动自如,全身皮肤无红斑水疱,身目无黄染,胸廓正常,脊柱无侧弯,四肢无畸形、不肿,早晨咳嗽,少痰,咽部不适,伴左上胸痛、纳眠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辨证为痰瘀互结,予以宣肺化痰,化瘀散结,方药如下:

旋复花15g、枇杷叶20g、大力15g、桔梗10g、金荞麦15g、薏苡仁60g、浙贝15g、牡蛎30g、玄参15g、甘草10g、蒲黄15g、茜草15g、紫菀15g、天葵子15g、菝葜30g、水杨梅根15g,一日一剂,水煎500ml分次服或少量频服。

1月19日:患者精神、睡眠及饮食可,咳嗽较前减轻明显,仍伴少许咯痰,昨晚再出现咯血,偶感左侧胸痛,程度轻,无发热、畏寒,无腹痛及腹泻等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精神可,查体合作,心肺腹体征较前无明显变化。

中医四诊:神志清楚,语言清晰,言语流畅,面色红润,颈部活动自如,全身皮肤无红斑水疱,身目无黄染,胸廓正常,脊柱无侧弯,四肢无畸形、不肿,早晨咳嗽,少痰,咽部不适,伴左上胸痛、纳眠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数。辨证为痰瘀互结,肝火犯肺,予以清肝利肺,化瘀散结,方药如下:青黛10g 海蛤粉15g 蒲黄15g藕节30g鱼腥草30g 葶苈子15g 金荞麦15g 浙贝15g牡蛎30g黄连5g?大黄炭5g?党参15g茯苓15g 白术15g 菝葜15g水杨梅根15g。一日一剂,水煎500ml分次服或少量频服。

2.结果

2.1 患者1治疗结果

1月8日:一般情况可,仍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伴少许咯痰,偶有痰中血丝,胸部疼痛尚能忍受,无喘息、冷汗及乏力、低热等异常,继续瞩口服云南白药止血对症。用上方加减进退至年关过后,家人来院开止痛药,询问病情也未再出现咯血。

1月12日:患者突然出现咯血,已咯出6次,每次约5ml左右,色鲜红,无喘息、冷汗,无心慌、气紧及呼吸困难等,立即予白眉蛇毒血凝酶肌注及静滴卡洛磺钠止血,仍阵发性刺激性咳嗽,伴少许咯痰,偶有痰中血丝,胸部疼痛。

2.2 患者2治疗结果

2月3日:患者精神、睡眠及饮食可,咳嗽较前减轻明显,仍伴少许咯痰,未再出现咯血,偶感左侧胸痛,程度轻,无发热、畏寒,无腹痛及腹泻等异常,查体:生命征平稳,精神可,查体合作,心肺腹体征较前无明显变化。患者及家属要求出院,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治。

3月17日:肺癌脑转移,放化疗7次后休克、脑水肿,神志昏迷,予以脱水等治疗,其间也未再出现咳嗽、咯血症状。

3.讨论

陈老认为:中医“肝”涉及西医多系统,同临床许多疾病发病有关,同时参与人体整体调节,以五脏相生相克关系推演,肝与各脏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1]。掌握中医“肝病”理论可以用于疑难病诊治,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

案1中患者中年患病,青年时体力超群,耗伤肺肾,加之突然患病承受身体、心理打击,治疗期间,初用养阴清热,解毒散结以图缓解癌毒进程,病情长时间不见明显好转,导致肺气虚肝木侮金,出现胸痛,渐至“木火刑金”而见咯血,予以养阴益气,清肝利肺,血止咳减,痛缓。达到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标[2]。

案2中患者平素性格内向,离异后长期独居,儿子在外地,长期肝气抑郁不伸,终至肺气郁结成癥,初以咳嗽,咯痰为表现,治疗以宣肺化痰,化瘀散结未及平肝效微,成肝火犯肺而咯血,予以清肝利肺,化瘀散结,肝气得疏,肺络安宁,血止咳缓。终因家人“为求速效,去除病根”,采用放化疗,损伤正气太过而使机体短时间衰败。试想如果用中医带病生存,其结果又如何!

业师陈光明主任中医师,擅长运用中医肝、脾、三焦理论辨治多种疑难病及危重症[3]。他认为:中医“肝”涉及西医消化、神经、循环、内分泌、免疫、泌尿、生殖、运动等系统,经多年临床观察,总结出一套从肝辨治的方法,治疗上善用山羊角、全蝎、地龙、蝉衣、青黛、蛤粉等清热平肝药物[4]。陈老认为,肺癌咯血多为肝火犯肺,病因常由郁怒伤肝,情志抑郁,化火犯肺,或肝经有热犯肺,或久病肺气不利,肝气来犯等引起。证见咳嗽阵作,气逆,咯痰黄稠,甚则咳吐鲜血,胸胁痛、性急易怒,心烦口苦,头晕目赤,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本证临床多属实证,常虚中夹实,为肝肺同病,肝病在先,上犯及肺,木火刑金,灼伤肺络,咯血如注,如不及时止血,每每气随血脱,故多属急危重证。

【参考文献】

[1]李榕华,刘向东.急诊介入治疗中晚期肺癌大咯血的临床价值[J].临床肺科杂志,2010,07(12):1031-1032.

[2]翁晓芹,张扬.内科保守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癌大咯血的疗效对比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6,06(23):947-949.

[3]黄福贵,封月琴,祁欣,等.中晚期肺癌大咯血急诊介入治疗临床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5,11(12):1586-1587.

[4]陈云辉,崔哲,刘金玉,等.肺癌合并大咯血的介入治疗[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07(13):829-830.

论文作者:沈六俊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陈光明主任中医师从肝辨治肺癌大咯血经验论文_沈六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