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汉语语法是学习文言文的金钥匙论文_杨玉梅

论现代汉语语法是学习文言文的金钥匙论文_杨玉梅

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中学 717100

摘 要:本文着重论述了在高三复习备考中,现代汉语语法(句子成分)在学习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的具体类型,用现代汉语语法(句子成分)学习文言文的具体方法,从而使学生拥有此金钥匙。

关键词:现代汉语语法 文言文 词类活用 金钥匙

通过我自己的尝试在教学中穿插现代语法教学,就拥有学习文言文的金钥匙。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的顺序是(定语)的主语(名词)+【状语】地 谓语(动词)得<补语>+(定语)的宾语(名词),让学生一定要熟记于心。

一、名词的活用用现代语法结构分析理解

1.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在谓语的位置即动词。如:《烛之武退秦师》“与郑人盟”中的“盟”在谓语的位置,即名词活用为动词“结盟”。

2.名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在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如:《鸿门宴》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中的“王”使宾语“之”“为王”即“让……称王” 。

3.名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如:《伤仲永》“(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中的“宾客”在谓语的位置,即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

4.名词做状语。

名词作状语有下列七种规律:

(1)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如:《过秦论》“赢粮而[影]从”中的“影”在状语位置,应译为“像影子”。

(2)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例如:《荆轲刺秦王》“[函]封之”中的“函”在状语的位置,即“用函”。

(3)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如:《六国论》“[日]削[月]割”中的“日”“月(译为“每日”、“每月”)。

(4)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如:“孔雀[东南]飞”中“东南”译为“向东南”。

(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那些活用的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卒廷]见相如”中的“廷”应译为“在朝廷上”。

(6)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鸿门宴》“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应译为“像(对待)兄弟”。

(7)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按照”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六国论》“[义]不赂秦”中的“义”若译为“按照正义”是可以的;但若稍微灵活一点,译为“坚持正义”似乎更好些。

二、动词的活用用现代语法结构分析理解

1.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即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就活用为名词。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的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如:《过秦论》“追亡逐北,”中的“亡”“北”均处在宾语的位置,动词用作名词,译为“败逃的人”。

2.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其发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如:《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就是“使……活命”的意思。

3.动词为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因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怎么样。如:《过秦论》“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中“哀”为宾语“后人”哀叹,即“为……哀叹”的意思。

三、形容词的活用用现代语法结构分析理解

1.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即名词。如:《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中“固”处在宾语位置,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译为“坚固的地势”。

2.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即处在谓语的位置,所以活用为动词。如:《游褒禅山记》“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中的“穷”处在谓语位置,即为动词,“走到尽头”。

3.形容词使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如:《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中“弱”使宾语“秦”削弱即“使……削弱”。

4.形容词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即形容词意动用法。如:《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中“异”主语“渔人”认为宾语“之异”形容词意动用法,即“认为……奇异(诧异)”。

四、数词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用现代语法结构分析理解:

1.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述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

如:《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处在谓语的位置,活用为动词“统一”。

2.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如:余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的“一”在状语的位置修饰限制“在”,即“全、满”

3.数词活用名词。

在文言文中,如果处在主语宾语的位置时,此时该数词活用为名词。如:《愚公移山》“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一”处在主语的位置“一座山”放置在东面。

论文作者:杨玉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论现代汉语语法是学习文言文的金钥匙论文_杨玉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