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评价论文_唐永丽

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云南丘北 663200

【摘 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效果。方法:将88例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其HAMA评分和HAMD评分更低,GCQ评分更低,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缓解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负性情绪与提高舒适度积极影响。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术室;非全身麻醉;负性情绪;舒适度

在患者围手术期中,会引发明显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机体多种功能受到严重影响,不利于手术治疗和术后康复[1]。特别是非全身麻醉患者,他们在手术期间意识十分清醒,更容易情绪激动,接受合适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因此,本文意在分析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效果,将在本院治疗的88例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详细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8例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采取随机法平均分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4例。

在对照组中,女性:男性=19:25;年龄(20-58)岁,平均(43.78±9.22)岁。麻醉类型:局部麻醉7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8例,神经阻滞麻醉19例。在实验组中,女性:男性=16:28;年龄(23-62)岁,平均(44.27±9.35)岁。麻醉类型:局部麻醉8例,连续硬膜外麻醉15例,神经阻滞麻醉21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和麻醉类型等临床资料无差异,具有研究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如术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手术过程中确保患者静脉通道正常;术后将患者推回病房休息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所示。

(1)心理干预。手术前1d,应对患者进行访视,注意患者是否不良情绪表现明显,如果有则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此外,医护人员应和家属沟通,建议他们换位思考,多多关心鼓励患者,让患者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手术。部分患者对手术流程不了解,医护人员可通过讲解麻醉方法、手术过程等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为让患者能提前熟悉手术室环境,医护人员可事先拍摄好,避免患者因处于新环境而感到不适。在手术期间,医护人员需全程陪同。若患者感到害怕不安,可握住他们的手加油打气;若患者因疼痛剧烈而流汗时,医护人员需及时擦拭。

(2)生理干预。手术前,患者可能会因为过度紧张而导致肌肉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医护人员可通过按摩来放松患者全身肌肉。此外,音乐疗法也属于一种较好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手段,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学历水平、音乐偏好等播放合适的音乐。

(3)环境干预。手术前半小时,医护人员应检查手术室环境,将温湿度调整至适宜值,手术中需用到的物品准备好。手术期间,避免频繁进出,认真配合主治医生完成手术。若仪器不需要使用可及时关闭,减少手术器械的碰撞次数。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GCQ评分进行组间对比[2]。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20.0版处理,两组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与GCQ评分以均数(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若存在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

干预后,实验组HAMA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下表1。

3 讨论

手术均具备风险性,没有任何一种手术能保证对患者完全不造成伤害。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不良刺激,患者对医院的不熟悉加上对手术流程的不了解,极易引发患者的负面情绪。若患者负面情绪过高,人体自身的警醒水平也会加强,如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量变多,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变快,对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3]。因此,行手术治疗患者接受合适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

为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效果,本文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内容分为心理干预、生理干预与环境干预3部分。心理干预要求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建议家属能对患者经常鼓励,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积极配合治疗。生理干预则是通过按摩肌肉、音乐疗法等途径让患者能以身心放松的态度面对手术。环境干预需医护人员术前能充分准备好手术所用的器械和物品,并配合主治医生顺利完成手术。

据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其HAMA评分、HAMD评分显著减少,GCQ评分大大增加,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负性心理情绪,在治疗期间具有更高的舒适度,值得今后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素琼,陈玉.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11(6):1021-1023.

[2]谢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6,29(6):202-203.

[3]汤晋.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16):292-293.

论文作者:唐永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负性情绪及舒适度的影响评价论文_唐永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