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益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胃泌素17水平影响论文_白玉彤

白玉彤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老年病科 150036

【摘 要】目的:探讨自拟益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益胃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益胃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清胃泌素17水平的影响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治疗,益胃汤组痊愈34例,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有效率90.12%,对照组痊愈18例,显效29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有效率87.6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G-17均有所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胃汤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并能加快萎缩胃黏膜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益胃汤;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泌素17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消化道疾病,其主要病例变化为胃黏膜发生萎缩性改变,胃镜下可见黏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消失,黏膜层增厚,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侵润[1]。胃泌素是由胃窦和十二指肠G细胞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人体中有生物活性的胃泌大多数为胃泌素-17(G-17)[2]。胃黏膜发生病变时,G-17水平随之发生变化。笔者以自拟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较好,现探讨其对G-17的干预作用,成文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03月——2018年03月我院收治的16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益胃汤组及对照组各8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分布、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2013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修订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3]中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经胃镜明确诊断,属全胃多灶性萎缩。②中医证型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脾胃虚弱证表现;③年龄在18——70岁之间;④患者或有法律效力的代理人对本研究所使用药物及治疗手段完全知情,自愿加入。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肿瘤、血液病、严重心衰等;②对本研究治疗药物及方案有禁忌症、过敏史或有严重不良反应史者;③合并妊娠;④合并精神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积极治疗慢性口、鼻、咽部感染病灶;药物疗法,采用抗HP、保护胃黏膜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5]。益胃汤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胃汤,其主要成分包括:黄芪30g,党参20g,炒白术15g,茯苓20g,白扁豆10g,白芍25g,黄柏5g,陈皮10g,海螵蛸10g,甘草10g。上方以水1L浸泡1h后水煎2次,共取汁400ml分早晚两次服,与西药间隔20分钟服用,疗程同西药疗程。

1.3观察指标

①疗效判断:根据《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评定标准制定[6]。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粘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胃镜检查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复查粘膜慢性炎症好转,胃镜检查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减轻2个级度以上,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胃镜复查粘膜病变范围缩小50%以上,胃镜检查慢性炎症减轻小于2个级度但大于1个级度,其他病理改变减轻,证候积分减少≥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

②血清G-17变化: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以ELISA法测定血清G-17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其中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常见病,主要以上腹痛、胀满、纳差等症状为主,有些症状可不典型,其病理变化主要为胃粘膜上皮及腺体萎缩,黏膜基层增厚,黏膜受损变薄为主,部分伴有肠腺化生和幽门腺化生以及其他非典型增生,属癌前病变[7]。祖国医学并无该病病名,然根据症状多将其归为“痞满”、“胃脘痛”、“胃痛”等范畴。该病主要由饮食不节、外感寒邪、情志不畅导致脾胃虚弱,进而引发疾病[8]。胃泌素-17作为一种重要的胃肠道激素,可促进胃黏膜血供而使细胞代谢增快和增强泌酸泌酶的功用,同时还具有促进胃肠蠕动,松驰幽门括约肌等功能,血清胃泌素可反映消化系统分泌和蠕动功能[9]。

本研究患者经过治疗,益胃汤组痊愈34例,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有效率90.12%,优于对照组的87.65%(痊愈18例,显效29例,有效24例,无效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G-17均有所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胃汤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采用的益胃汤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化裁,四君子汤主益气,本方加用黄芪辅助,以增强益气之功,黄芪党参共为君药,臣以炒白术燥湿健脾、茯苓淡渗利湿、白扁豆健脾化湿、白芍养血柔肝,君二臣四,奏益气健脾化湿之功,佐以陈皮理气调中,海螵蛸收敛止血,二药合用,使敛中有散,不至关门留寇,同时用

下转第170页

少量黄柏除胃肠积热[10],甘草调和诸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可增强患者整体免疫力,促使分化新生的胃黏膜细胞,海螵蛸有保护胃黏膜并提高胃黏膜本身的屏障功能,甚至可修复部分已经萎缩的胃黏膜腺体。诸药合用,既有理气疏郁,又益气养阴,补中有散,发中有收,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使气足阳升,共奏益气升阳、养阴和营、升清降浊之功。该方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改善胃黏膜病变部位血液循环,促进黏膜再生的作用。

综上所述,自拟益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较好,并能改善胃泌素-17水平,一定程度上可修复胃粘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光华.自拟健脾益气养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9):38-38.

[2]潘启焕.自拟理气活血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21(18):153.

[3]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13,18(1):24-36.

[4]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5]王捷虹,沈舒文,赵燕等.益气养阴理气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628-629.

[6]石富国.探讨健脾益胃汤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中国实用医药,2017,12(9):144-145.

[7]庞士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2):1

[8]吴逸舟,刘晏,乐琦琦.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J].中成药,2018,40(12):2732-2735.

[9]刘洪,文艺,侯政昆,蒋凯林,黄远程,刘凤斌.复方胃萎清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J].中药材,2018(11):2399-2403

[10]尚素芬.香砂养胃汤联合柴胡疏肝散治疗5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8,15(12):99-100.

论文作者:白玉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  ;  ;  ;  ;  ;  ;  ;  

自拟益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胃泌素17水平影响论文_白玉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