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分析论文_杨玉洁

“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分析论文_杨玉洁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不断发展和深入微信、QQ等信息共享平台成为人们必备的信息工具,可以说我国信息时代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微时代”在给人们生活、生产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其对社会发展也有着不利的一面。“微时代”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对“微时代”的双面性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充分利用“微时代”所带来便利的同时,还不能忽视其对教育管理所造成的影响。

关键词:“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引言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信、微博等已经成为新时期社会大众生产、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微工具”。这些微工具逐渐成为了高校学生发表言论、获取资讯以及开展社交沟通的重要平台。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交互模式的改变影响了高校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和价值观念,使得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不再满足新时期我国高校教育管理需求,加快更新传统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变革和创新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因此,如何才能有效抓住“微时代”发展契机来推动高校教育管理创新发展是“微时代”高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微时代”对传统教育管理的冲击

1.1改变了信息的单向传输的可控性和信息垄断

在“微时代”之前,无论是教育、报纸、电视、网络信息的传播都是单向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不能发表信息或进行信息互动。信息源来自教师、编辑和网站,信息源的产生具有职业性特点,信息是垄断可控的。随着“微时代”来临、自媒体发展,任何人都可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信息传播迅速,具有即时性,实现互动和共享,信息源的多维使信息泛化,信息垄断被打破,信息质量不能保证,信息传播变得越来越不可控。各种信息浸润着大学生的思想,改变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确定性的影响,容易和高校的教育管理产生冲突,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1.2弱化了师者权威

教师的地位和权威是国家制度赋予和教师职业决定的,在知识信息单向传播时期是不受挑战的,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微时代”下,由于大学生信息来源多维,思维活跃,每个人在网络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信息的接受都是自愿的,每个人都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不存在遵从的情况,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和表达欲望。由于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不再单一,有些知识和信息还可能和教师有所冲突,学生开始怀疑教师的权威性,教师的话语权受到挑战,影响教师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3“微时代”下提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有效措施

3.1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前多数教学人员仍然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仅仅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只是单纯的在课堂中进行听讲。这种教学方式导致教学内容过于单一。比如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指导去尝试,并不是真正体验设计,没有根据自己所想进行图形图像处理,最终造成学生不能主动去学习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教学人员要丰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大学生不再受“微时代”中各种娱乐方式所影响。教学人员可以使用案例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原理为:教学人员将某个教学案例向学生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会对所教授的技术或知识进行多次使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对所学技术或者工具的熟悉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进行flash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人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动物跑、跳等动画;在进行遮罩层讲解的过程中,教学人员可以让学生对探照灯的移动轨迹进行描摹。在进行CAD制图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圆柱、螺母等物品对各种工具命令进行教学,注重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更加形象、具体,能够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且还能给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率。

3.2将微媒介融入高校管理

在“微时代”背景下,为了增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对高校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扩大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范围,提升实际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以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运用微媒介的各项功能。首先,可以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应用微媒介,比如通过使高校建立微博、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来定期使高校学生参与在线调查活动,对高校学生的思想变化进行密切关注和动态了解,避免高校学生思想价值变化而造成高校管理危机问题的出现。其次,可以定期在高校微信公众号等微平台上开展有关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系列教育活动,比如党团活动、校风校级宣传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其他文化活动等积极健康的教育信息,借此来向高校学生灌输主流信息和正能量社会信息。最后,高校教师与教育管理人员可以借助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微平台,强化同高校学生的互动沟通与交流,借此来拉近高校师生关系、教育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关系,提高高校学生参与教育管理工作的热情,必要的时候需要通过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来提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要及时给予在生活和学习上存在困难的高校学生一些必要的帮助。

3.3充分利用“微工具”,增加新的教育内容

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媒介,将具有中华美德、充满正能量和积极作用的信息发布出来,发布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国内外新闻,加深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拓展他们的理论视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减少不健康观念的传播,赢得学生的信任。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微工具”的运用越来越多,“微时代”以海量的信息、高速的传播,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微时代”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利用其新特点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与教育环境,发挥“微时代”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采用有效手段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更好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韩秀敏.论教育信息化时代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7(3).

[2]何峰.微时代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微管理[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6).

[3]李长贵,刘戎.“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应变举措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7).

[4]钱珺.浅谈微博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创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

论文作者:杨玉洁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分析论文_杨玉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