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的价格竞争力研究

中国玉米的价格竞争力研究

袁义勇[1]2003年在《中国玉米的价格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生产成本的分析为核心,回答如何保持和提高我国玉米的价格竞争力的问题。玉米生产和贸易形势的分析表明美国是我国在现在和将来都要直接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本文的分析围绕中美两国的对比进行。 生产成本是价格竞争力形成的基础。为了比较和研究中美两国成本问题的方便起见,本文区分出了“现实生产成本”和“可比成本”两种成本,前者指产品实际在市场上面临的生产成本;后者指中国不含税收和成本外支出的生产成本和美国的不含税收、保险和土地的生产成本,以实现两国成本的可比性; 人民币贬值对维持我国玉米的成本优势起了很大作用。一直到1995年可比成本开始出现迅猛增长,我国玉米的现实成本才开始失去相对于美国的优势;据1993年到1997年的时间和截面混合数据估计的成本函数的结果表明在5年中全国平均水平下,我国玉米单位生产成本对产出的弹性为-0.26,依靠充分发挥产出潜力和规模经济效应来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相当有限而且空间在逐年缩小。单位成本对劳动、化肥、农机用油、种子和畜力各要素价格的弹性则为0.43、0.24、0.21、0.074和0.056左右。技术进步效应的估计结果表明多数省区在这一时期内的技术效应不显着,从而构成了玉米成本的一个增长因素。在长期内,考虑到主要要素价格的上涨趋势,我国玉米现实成本和美国现实成本的胶着状态不会维持多久,前景堪忧;中美两国主产区玉米成本的对比表明目前我国主产区玉米的可比成本比之于美国的主产区Heanland尚有一定优势,现实成本也是具有优势的。 降低我国成本外支出和税收的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实成本的竞争压力;美国的国内支持措施体系使得其国内玉米价格经常处于生产成本之下。我国的简单保护价政策则使国内玉米收购价格一直保持在现实生产成本水平之上,从而降低了我国玉米的价格竞争力。 粗略的比较表明两国玉米从生产到出口的物流成本并不存在很大差异;出口信贷能起类似出口补贴的作用,我国非常有必要加强这类出口促进措施;为了不致因为转基因产品区分问题引起玉米成本增加,我国应该在玉米生产上实行严格的转基因产品区分。

温凤荣[2]2014年在《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玉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计算,2012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比重为34.87%,总产量首次超过稻谷(高于稻谷0.23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品种;2013年全国玉米产量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为36.17%,高于稻谷2.4个百分点。2013年与2003年相比,全国粮食产量增加17124万吨,其中玉米产量增加10190万吨,占粮食产量增加量的60%。近年来玉米供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由总量紧平衡、结构性短缺向产需缺口继续扩大,结构性矛盾突出转变;消费结构快速升级。与此同时面临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不足、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硬约束和科技有效支撑不足、国际市场动荡的软约束。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研究玉米产业竞争力对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玉米主产省之一山东省为例,由表及里揭示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的直接影响因素、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次因素,以期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总体采用了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既在产业组织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构建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框架,又通过比较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等实证研究方法的运用,考察并设计了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思路。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导论;第二章为山东省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基本概念界定、相关理论分析及产业竞争力模型构建;第叁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综合分析,探寻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现状;第四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价格和质量安全两方面分析;第五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需求方面间接因素分析,主要对食用和饲用玉米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为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供给方面间接因素分析,包括生产要素、自然条件、自然灾害等基础要素和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水平等高级要素的分析;第七章对政府在提升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中所应发挥的主导作用进行分析;第八章对全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增强竞争力的对策。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在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等基础上,通过对工业和农业不同点进行分析,对适合发达国家工业的钻石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政府主导的钻石模型。(2)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比较,发现虽然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自2004-2012年表现出逐年增强发展态势,但通过选用2012年相关指标发现山东省在七个玉米主产省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中排名第六位,显示出较弱的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对影响竞争力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深究竞争力较弱的根本原因。(3)影响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直接影响因素中着重分析价格和质量安全两个方面。通过采用叁项式模型对1982-2012年间七个玉米主产省实际平均出售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竞争力略强于四川省低于其它五省,不具有价格优势。经过比较变异指数发现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在七省中排名第六,略好于河南省。接着对山东省玉米价格波动进行测定,采用波动周期理论对其分析,发现价格波动具有波动频率高、强度大等特征;进一步由宏观经济学中的内在传导机制和外部冲击机制对其波动机理进行建模,对1987年以来山东省玉米价格进行时间趋势拟合,发现价格波动中78.88%成分属于趋势分量,21.12%的成分属于波动分量;通过对波动分量进行自回归模型估计,发现内部传导机制对价格波动影响程度只有11.55%,外部冲击因素达到88.45%。通过多元回归方程发现外部因素中的政府政策、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小麦价格等供需两方面因素是影响玉米价格主要因素,其中政府政策影响系数最大。在对质量竞争力的分析中发现山东省排名第五,略好于河南和黑龙江两省。在各种影响因素中良种选用、氮磷钾配比施用、农业机械、农业基础设施、田间管理和农药施用等是山东省玉米质量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4)在需求方面的间接因素分析中,首先采用林德的正相关学说,通过“变量增量贡献F检验”发现国内需求对山东省玉米竞争力具有正相关作用,而国外需求具有负相关作用,得以确定研究重点为国内市场。通过对食用玉米、饲用玉米需求的分析,发现食用玉米需求的多样化、质量安全需求的高层次化推动玉米多样化和高质量化生产;饲用玉米的大规模消耗推动玉米规模化种植;国内需求结构变化诱导生产者经营方式转变、科技应用水平提高、良种种植、较易产生规模递增效应。总之国内玉米需求出现的新趋势对玉米产业竞争力提升将具有正向拉动作用。(5)基本要素分析中,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资本、劳动、土地贡献程度进行分析,发现山东省玉米生产函数属于规模递增函数。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扩大种植面积来实现,资本增加对总产量的增加起次要作用。而劳动力要素边际报酬递减,主要是因为农户生产积极性不高、农业户和农业兼业户所占比重降低、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素质不高、农业劳动力年龄逐渐老化以及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等;在气象因素影响玉米单产分析中,发现降水量与玉米单产是同向关系,日照时间与玉米单产是反向关系;在分析自然灾害因素时,涝灾和旱灾是影响山东玉米产量的主要灾害因素,且涝灾影响程度大于旱灾;在基础设施分析方面,主要分析了山东省机械化水平、水利化程度等。小型拖拉机、农用机械排灌电动机、机动脱粒机等方面台数较少;山东省目前采用土渠灌溉,灌溉技术水平较低。(6)高级要素分析包括农业经营主体和玉米技术两方面。山东省农户整体文化水平集中在初中水平;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是否愿意参加合作社在于合作社的收益与不参加合作社收益的比较,以及是否有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对山东省玉米生产资本、劳动、土地和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贡献率进行测算,发现技术进步对玉米总产值提高作用显着。虽然种植面积对总产值提高亦有较大作用,但受耕地面积约束无法依靠大幅提高玉米种植面积来持续提高总产值。且利用弹性理论证明了影响山东玉米生产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是农户收入与采用先进技术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主要原因是玉米是需求缺乏弹性粮食产品,所采用的是提高普通玉米产量的技术,导致产量增加而价格下跌的结局。(7)在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的分析中,采用市场失灵理论分析了其在粮食生产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必要性。在对主导作用发挥不足的分析基础上,认为政府应逐渐减少粮价政策干预,加强粮食生产间接因素方面的干预,包括粮食经营主体、人才培养、抵制自然灾害发生、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上,以提高玉米产业综合竞争力。

于左, 高建凯[3]2013年在《中国玉米价格竞争力缺失的形成机制与政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中国玉米价格竞争力缺失问题和进口量急速上升现象,本文比较了中国和美国玉米价格链构成与变化趋势,分析了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研究了中国玉米价格竞争力缺失的形成机制及深层次的体制原因。中国玉米种植规模化程度较低,土地与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种子、化肥与农药等产业组织结构、进口及销售体制不合理,农业补贴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中国玉米价格竞争力缺失。从完善种子研发创新体制、农地经营模式、产业组织形式、农业补贴机制、规制和反垄断执法等方面提出了政策思路。

李春海[4]2004年在《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文中提出21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繁荣昌盛时期。与此同时,中国农业本身的转型和WTO的外部环境交织在一起,因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而备受关注。毕竟,能否正确抉择,对于13亿人口和8—9亿农民的发展中转型大国是至关重要的。如何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增强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一个理论界和决策层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战略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政策问题。如果不能在这一领域取得进步的话,对农业将带来很大的威胁。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迫切需要,推动农产品竞争力的研究。WTO框架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如何、比较优势何在?这是中国农业必然面对的重大问题。我们从农产品贸易格局,农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变化,农业政策效应,以及相关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以判断和评估WTO框架中国农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及其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探讨和论证的问题:一是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不一致问题。二是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仅是价格因素,非价格因素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叁是在农产品国际竞争的制度和环境因素中,存在两种作用不同的政策措施,即贸易保护和国内支持;四是WTO带来的意义在于加速结构改革,而不是其本身。论文除导论外,共有八章。结构安排和内容如下。第一章是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对竞争力的来源进行了理论上的梳理;通过农产品竞争力的界定,探讨农产品竞争力的内涵和决定因素,提出农产品竞争力的分析框架。第二章是针对中国农产品贸易格局和现状,对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农产品变化和趋势中提出要探讨的问题。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不一致,在于讨论的基准不同。市场化趋向的改革,中国农产品贸易逐渐趋于比较优势法则,这是中国农业发展战略最重要的选择。同时,要动态规划农业发展和增强农产品差异化竞争力。第叁、四、五主要是讨论有关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和实现机制的问<WP=4>题。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不仅是价格因素,非价格因素同样发挥重要作用。要根据不同农产品各自的特点,对其品质特性、安全性、以及农业生产满足特殊市场要求的服务能力进行相关分析和系统评价。第叁章是生产成本—价格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从生产成本的考察开始,研究中国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失去价格竞争力原因。同时与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给出按比较优势调整生产结构是必然逻辑。第四章是流通费用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降低流通费用不仅可以降低农产品价格,而且流通的合理、流畅反过来促进生产和提高竞争效率。本章就流通中发生的物流费用、商流费用、信息流费用、资金流费用、以及制度和准入费用等系统论证各种流通费用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并就流通费用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章是农产品差异化对竞争力的影响。除了价格竞争之外,以产品差异化为主要内容的非价格竞争越来越重要。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精细加工、规格、花色、包装装潢等方面缺乏差异化竞争力,致使劳动密集型领域的优势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本章主要把产品差异化理论应用于农产品竞争力分析,就是把质量、营销和品牌、特色农业等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下,不仅提供更具解释力的理论依据,而且符合现实发展的需要。第六章和第七章主要是环境和制度因素。贸易保护和国内支持都是对农产品竞争力产生重大影响的制度性因素。普遍认为,在中国开放市场的同时,发达国家也应该开放他们的市场,而不应该设置各种壁垒。同时,国内支持的力度和效率对农产品竞争力提升有重大影响。这就是农业应对政策选择对于发展机遇的利用尤为重要,第六章分析贸易保护和贸易环境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考察了贸易保护和贸易环境对市场的扭曲,以及引发的利益冲突和贸易争端。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受阻,国际贸易制度环境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要促成建立一个更公平、更符合中国利益的国际农业规则新框架任重道远。<WP=5>第七章是国内支持的对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农业保护手段并非互相独立,而是紧密联系的。另一方面,以WTO成立为标志,农业政策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国内支持涉及的因素十分复杂,尤其是非经济因素影响更大,它们受到国家宏观环境、财政支付能力以及各项改革目标的制约。国内支持是中国政策调整和改革的重点,是建立、保持和提高农产品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第八章是总结。给出本文的基本观点和结论;并简要分析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本文正是基于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角度,从生产成本、流通费用、产品差异化、贸易保护制度、国内支持等多层面、多角度、全面地分析农产品价格竞争因素和差异化(非价格)竞争因素,指出把握比较优势原则和优化政策支持体系建设是达成满意结果的重要条件。本文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有创新价值的研究:1. 从选题和研究视觉看,重点放在对中国当前经济问题有独特的视觉上。从中国现实情况出发,比较系统、全面、深入地阐述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在理论梳理的基础上,着眼于农产品竞争力的基本构成和路径选择问题,提出农产品竞争

崔卫东[5]2006年在《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过程是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融合过程,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按市场经济原则流动和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随着我国进入“后WTO”过渡时期,对WTO成员国各项承诺的逐步兑现,使得我国的经济尤其是农业在国际市场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提高农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问题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特别是基于我国特定国情之下,探讨政府行为应如何理性的引导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及其农业竞争力的提升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性和紧迫性。全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导论。阐述了本文写作的目的、意义、写作方法和逻辑架构等问题。第二章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及影响因素分析。本章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本章界定有关农业竞争力的概念、层次与定义,分析农业竞争力的表象因素与本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我国目前农业竞争力的现状、特征与矛盾等。第叁章农业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本章对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波特“钻石”)理论的内容、逻辑与观点进行了阐释,论述两者间的发展关系与异同。探讨我国农产业竞争力中的比较优劣势和竞争优劣势方面。阐释我国农业竞争力问题在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上的不合理背离现象和原因。对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评价与测度方法问题进行举证研究。第四章从制约我国农业竞争力因素的复杂性看“钻石”模型的失灵与发展中国家政府的突出地位。提出发展中国家农业竞力的现实要素与波特“钻石”模型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政府行为导向对包括农业竞争力在内的各个领域的突出作用并以实例加以定性、定量的证明。构建基于政府行为优势的理论作为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分析模型。第五章政府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核心——全面的城市(镇)化。由我国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解决农业本质问题的唯一出路——全面的城市(镇)化战略。阐释了城市化规律与现阶段我国城市(镇)化方式的关系;论述我国农村城市(镇)化的标志性特征及其与农业竞争力的关系;城市(镇)化过程中政府作为的关键环节以及在土地的利用问题上的政策和建构我国土地等资源的占用模型。

汤石雨[6]2005年在《吉林省玉米流通成本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加入WTO后,我国大宗农产品——玉米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吉林省是中国最重要的玉米生产省和输出省,吉林省玉米的国际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中国玉米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商品的竞争力既包括质量竞争力,又包括价格竞争力。历史数据表明,自1997年之后,吉林省玉米的价格竞争优势逐渐丧失,其中既有生产成本的原因,又有流通成本的原因。本文从流通成本的角度进行分析。 通过对吉林省玉米流通成本考察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吉林省玉米流通成本主要由人工成本、作囤成本、烘干成本及铁路运费构成,四项之和占总流通成本的71%。进而分析各项成本形成的原因,从中寻找吉林省玉米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1) 在玉米流通中占垄断地位的国有粮食企业存在大量的冗员。(2) 国有粮食企业的玉米经营量普遍较少。(3) 吉林省高水分玉米的现状。(4) 吉林省国有粮食企业玉米储存技术落后,而且企业的经营决策者缺乏创新和推广新技术的积极性。(5) 铁路部门的垄断经营。那么,这些影响吉林省玉米流通成本的主要因素是如何形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本文的第四章正是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角度回答这些问题。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是从承认交易费用普遍存在入手的,G. 斯蒂格勒将交易费用形象的比喻成自然界的摩擦力,指出交易费用是社会财富和资源的一种浪费,交易费用的降低意味着社会效率的提高,不同产权制度的安排正是在追求交易费用的极小化。中国的粮食流通市场是由粮农、各级粮食企业和粮食消费者构成的多层流通市场,为分析简便,本文将多层流通市场简化为:粮农——粮食企业——粮食消费者这样的粮食双层流通市场。中国农户的经营模式是以小型的分散经营为基础,农户对市场的操纵能力很弱,因此,中国的粮食收购市场是由卖方支付交易费用的买方市场。农户为了避免支付由于国有粮食企业的垄断经营而导致的较高的交易费用而选择了粮贩子,然而,粮贩子的存在并不能使社会总的交易费用降低。打破粮食收购企业经营权的垄断,允许多种粮食经营主体进入粮食收购市场才是降低玉米收购过程中交易费用的关键。 打破粮食收购企业经营权的垄断就是要对粮食双层流通市场的中间环节改革,通过第叁章的分析知,国有粮食企业存在的冗员、不合理采购、经营者缺少创新积极性和企业经营不灵活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企业在粮食流通过程中经营效率低。在第四章利用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分析为什么国有粮食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为什么现有的国有粮食企业的产权制度不能为人们提供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即国有粮食企业的产

刘海清[7]2016年在《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菠萝是世界第叁大热带水果,国际贸易非常活跃,全球有80多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菠萝,但98%产自亚洲、美洲和非洲。中国菠萝收获面积世界排名第4位,产量世界排名第6位,是菠萝生产与消费大国,但不是菠萝产业贸易强国。近年来,中国菠萝产量逐步增加、进口量持续高涨、出口量逐渐下降,同时国内主产区伴随着滞销的现象。研究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中国菠萝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对于准确把握中国菠萝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升中国菠萝产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世界和中国菠萝的生产、消费和贸易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分析了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实证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国与世界其它主产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提出提升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措施。通过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哥斯达黎加、菲律宾、巴西、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和印度是世界菠萝7个生产大国,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美国是进口大国,鲜或干的菠萝、菠萝罐头和菠萝汁的进口量占世界进口量的30%以上。二是广东省、海南省一直是中国菠萝生产的重要省区,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0%左右,中国是鲜或干的菠萝的净进口国家,菠萝产品主要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出口主要是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香港、澳门等国家或地区。叁是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相对较多,有资源性因素、有非资源性因素,影响菠萝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也有很多,贸易双方的GDP、人均收入、APEC成员身份等均对中国菠萝产品的出口产生影响。四是构建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研究期中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在7个生产大国中处于中等水平,哥斯达黎加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最强,国际竞争力指数达1.461,其次是菲律宾,国际竞争力指数达1.412,再是泰国,国际竞争力指数达1.118;此外哥斯达黎加鲜或干的菠萝国际竞争力最强,研究期中平均值达到1.69;印度尼西亚菠萝罐头的国际竞争力最强,研究期中平均值达到1.71;哥斯达黎加菠萝汁的国际竞争力最强,研究期中平均值达1.34。五是从加快供给侧品种结构调整、改善菠萝生产条件、拓展果农收入增长空间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来提升中国菠萝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本文的创新点:一是将从数量、质量和价格层面构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到中国菠萝产业上,评价指标体系较为完善;二是将蛛网模型应用到叁类菠萝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上,构建了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叁是将引力模型应用到中国菠萝产品的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上,分析出影响中国菠萝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

王永德[8]2009年在《基于中美比较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世界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世界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同时,中国农产品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开放的市场之一,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使中国农产品贸易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应对机遇与挑战、克服危机影响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全面深入的评估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绩效、潜力与影响因素,进而就如何把竞争力潜力转变为好的竞争力绩效提出有针对性的实现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国内已有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在翔实的文献综述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定义,构建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竞争力潜力和竞争力实现叁层次的概念框架和相应的评估指标,竞争力绩效的主导评估指标为市场份额和盈利性,效率作为盈利性的参照指标,竞争力潜力的主导评估指标为成本和质量指标。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各自农产品出口贡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变动趋势相反,对各自农产品出口贡献截然相反。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为中国农产品出口做出了积极贡献,而美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下降给其农产品出口带来了负面影响。对中美两国农产品在世界市场、日本市场、中美国内市场等不同市场的市场份额和盈利性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参照效率指标,揭示了中美两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绩效及其动态变化。农产品出口市场份额指标显示,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绩效与美国农产品相比差距很大;但农产品出口市场份额获取指数指标则显示,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绩效呈改善趋势,与美国的差距有望缩小。基于成本和质量指标对中美大米和小麦等6种农产品在日本市场、中美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潜力进行评估比较,结果表明,就不同市场而言,中美两国均拥有国际竞争潜力较大的产品,优势产品数量差距不大。从生产和流通两个环节识别对比中美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其中生产环节的影响因素包括:种子、农资、机械与能源、水资源、资金、劳动力、土地、税收与保险、经营管理、科技和农业补贴政策11种因素;流通环节的影响因素包括:国际运输和保险、国内运输和营销2种因素。最后在识别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现机制。对于具有国际竞争力潜力的农产品而言,其竞争力实现机制主要依赖于流通环节的国际市场推广与营销,但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成本和质量控制会进一步强化其竞争力潜力;对于不具有竞争力潜力的农产品而言,其竞争力实现机制则首先依赖于生产环节的成本和质量控制,而后同时也依赖于流通环节的成本质量控制与国际营销。通过构建概念框架和评估指标,从中美比较视角,对中美两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初步回答了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对于农产品出口的贡献有多大,竞争力绩效表现到底如何,哪些农产品具有竞争力潜力,未来如何实现好的竞争力绩效等现实问题,同时也为国内的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赵红雷[9]2013年在《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也是重要的玉米进口国,其玉米生产、消费及在进出口贸易的波动,都将直接影响着世界玉米贸易格局。改革开放叁十多年来中国年际间玉米进出口贸易呈现较大波动,在净出口国和净进口国之间多次转换。在中国玉米国内市场供求同世界玉米市场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中国玉米进出口大幅涨落,必然会对国内和国际玉米市场带来不良影响。对中国来讲,大起大落的玉米进出口波动,给政府调控国内玉米市场供求、稳定价格带来很大困难,当这种贸易涨落与国内玉米市场供求矛盾出现不同步或者反应过度时,就会不正常地刺激国内市场玉米价格,放大或加剧国内玉米供求矛盾;对国际市场而言,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可使世界其他主要玉米贸易国对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需求不可预测,同时可能会导致国际市场玉米价格大幅动荡,因此研究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特点及成因,探寻波动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有效调控波动的政策措施,对于稳定发展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保障中国玉米产业安全乃至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和国际贸易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按照“认识波动-分析波动-调控波动”的研究思路,在对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发展历程和中国玉米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优劣势分析基础上,首先利用速度法测算出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周期,并与世界其它玉米贸易大国的波动强度进行比较,全面认识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的总体状况。其次利用内部传导和外部冲击的波动产生理论分析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运用中国与玉米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出中国玉米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引力方程,并对各因素进行弹性分析,进一步利用市场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成因进行了事后再分析,得出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在充分认识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特征和波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最后理清调控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思路,提出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的调控对策与措施。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中国玉米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劣势并存,国际竞争力较弱。中国玉米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在于市场区位、非转基因、提高玉米单产和品质的潜力大;但在生产成本、商品品质、市场流通等方面存在劣势,通过测算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及与其它玉米出口大国的比较得出,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呈下降趋势。(2)利用速度法测算出1961-2010年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量的波动周期,发现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每隔4.45年就要发生一次大的波动,通过与世界其它玉米出口大国和进口大国贸易波动强度的比较发现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强度较大。(3)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密切相关的内部传导影响因素有生产、消费、价格,外部冲击因素有自然灾害、进出口贸易政策、购买力水平、运输成本、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国际竞争力等。(4)构建出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引力模型方程,弹性分析发现与中国玉米出口规模正相关的影响因素有中国及中国玉米出口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玉米出口规模负相关的影响因素有中国及中国玉米出口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国玉米出口平均价格、人民币汇率、贸易双方之间的距离、贸易双方拥有共同边界,其中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弹性系数为-11.9072,中国玉米出口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弹性系数为-1.1017,中国玉米出口平均价格的弹性系数为-7.3101;与中国玉米进口规模正相关的影响因素有中国玉米进口来源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玉米生产量、中国玉米国内价格,与中国玉米进口规模负相关的影响因素有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国玉米进口平均价格、国际市场玉米价格、汇率、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距离,其中中国国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弹性系数为-13.1771,中国玉米进口平均价格的弹性系数为-0.6499,中国玉米国内价格的弹性系数为3.2969、国际市场玉米价格的弹性系数为-2.8314。(5)竞争力效应与中国玉米出口额变动保持严格的同步性,并且贡献巨大,市场规模效应对中国玉米出口波动的作用表现为促进增长或减缓降低,市场分布效应对中国玉米出口都表现为制约增长或加剧减少,引力效应与中国玉米进口额变动保持严格的同步性,并且贡献较大,需求效应和中国玉米进口变动保持一致。本文认为调控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有:一是加强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相关研究;二是建立玉米进出口贸易监测和异常波动预警系统;叁是充分发挥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调控国内玉米市场价格;四是提高玉米种植积极性和单产,增强中国玉米生产供给能力;五是全面兼顾,合理协调消费需求;六是努力提高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七是制定可持续性的玉米进出口贸易政策;八是准确把握玉米进出口时机和规模、合理协调玉米进出口配额。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运用速度法对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的波动周期进行划分,用“峰-峰”法把中国玉米出口贸易量和进口贸易量均划分为11个周期,发现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平均波动周期皆为4.45年,即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每隔4-5年就要发生一次大的波动;(2)运用国家“钻石”模型对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较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中国玉米生产的要素禀赋不丰富、国内需求水平过高、相关及辅助性产业总体上不发达、生产规模小、进出口贸易管理不当是造成中国玉米国际竞争力较弱且呈逐渐下降趋势的原因。(3)利用面板数据分别构建出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引力模型方程,对影响中国玉米进出口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弹性分析,发现不同因素的影响效应具有较大差异,得出中国和贸易伙伴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规模的收入弹性系数,以及中国玉米进口平均价格、国内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对中国玉米进口规模的价格弹性系数。

马铭蔚[10]2012年在《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粮安天下安。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世界农产品贸易发展较快,粮食市场竞争激烈,对我国粮食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现有竞争条件下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国际竞争优势。这就需要在现有竞争力研究理论基础上,对我国粮食的竞争优势与劣势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为制定提升我国粮食竞争力相关政策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对近年来中国粮食国际竞争表现及发展态势进行研究,并通过构建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对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进行国际比较,从中得出我国粮食参与国际贸易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此外,将中国粮食安全情况与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和贸易国进行比较,并结合对粮食竞争优势与劣势的研究,从保障粮食安全角度提出提升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展开研究,综合国际市场份额和净出口情况衡量中国主要粮食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具体表现。对主要粮食作物的成本和价格、质量竞争力分别进行国际比较分析。此外,以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国际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以迈克尔·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为依据,结合粮食生产与贸易特点构建粮食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将生产能力、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辅助生产部门、生产主体以及政策环境作为评价要素,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得出我国在耕地数量与质量、相关和支持产业发展、粮食生产主体素质以及政府对粮食生产领域的支持等方面存在劣势,制约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发展的结论。基于对比得出的中国粮食竞争主要优势与劣势,在确立粮食供需平衡关系统一要素统计口径的基础上,将我国粮食安全与主要粮食生产和贸易国以及世界水平进行比较。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地提升我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及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玉米的价格竞争力研究[D]. 袁义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

[2]. 山东省玉米产业竞争力研究[D]. 温凤荣. 山东农业大学. 2014

[3]. 中国玉米价格竞争力缺失的形成机制与政策[J]. 于左, 高建凯.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4]. WTO框架下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D]. 李春海. 西南财经大学. 2004

[5].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崔卫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

[6]. 吉林省玉米流通成本分析[D]. 汤石雨. 吉林农业大学. 2005

[7]. 中国菠萝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刘海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8]. 基于中美比较视角的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D]. 王永德. 东北林业大学. 2009

[9]. 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波动研究[D]. 赵红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10]. 中国粮食国际竞争力研究[D]. 马铭蔚. 天津财经大学. 2012

标签:;  ;  ;  ;  ;  ;  ;  

中国玉米的价格竞争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