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的配电网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不断被应用到配电网中,使得诞生了智能配电网技术,由于该技术可以为配电网提供可靠的运行环境,有效保障电力能源的使用安全,所以智能配电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到配电网规划工作中。但是目前对于智能配电网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一些技术层面的要点还掌握不到位,所以还需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技术;配电网规划;应用
一、智能配电网的实质与不足
配电系统作为电力系统的末端系统,通常包括110kV及以下等级的电网,而智能配电网作为智能电网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是在新形势市场的要求下对配电网高级技术进行的升华。从本质上来说,智能配电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它融合了控制、通信、网络、计算机等技术,具有更高的自愈能力、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高的供电质量等,在智能配电网的管理上,因为配电网终端设备的应用使得管理趋向于可视化,极大地加强了管理效率。而智能配电网在整个电网系统中所占的位置是最末端的,也就是说其直接面对用户,为了促进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它支持与用户的互动,即用户能够直接参与智能配电网运行的监控中,同时可以针对智能配电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举报和提出建议,这种互动也使得智能配电网能够更快的发现自己的不足。
在管理层面上,为了照顾用户的用电体验,供电局加强了对于智能配电网的管理,但仍然存在着一些管理上的不足。首先就是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是有地区差异的,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更加科学合理,在配电供电方面更加高效合理,但对于那些经济落后的地区,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无疑要落后一些,这也导致当地用户的用电体验受到影响;其次就是智能配电网的自动化程度太低,远远比不上输电网,这也对供电质量以及供电可靠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再次就是智能配电网的管理制度和手段还不够科学,从而导致电能损耗过大,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用户的日常生活。
二、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
2.1智能自动化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前进,伴随着智能化技术的诞生,一切发展都变得更加快速高效,配电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也采用的是智能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网规划的运行过程中智能自动化技术完成了对配网自动化规划方案内容的有效标准,促使相关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运行过程中实现智能一体化的功能,建立对应的配电自动化主站。从而让操作人员在操作系统时更加的方便。除了这些,智能自动化技术的功能在逐步完善,智能预警模式也正在慢慢的被开发并应用与配电网的使用过程中,从而相关技术人员可直接分析智能监测的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配电网运行过程中潜藏的危险,把配电网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导致的不必要损失降到最低。
2.2参数量测技术
配电网参数预测技术是智能配电网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参数量测技术能够帮助配电网实现对数据信息的转换,并且操作人员操作起来比较便捷。通过对配电网数据统计以及量测,将配电网规划数据进行转换,操作人员能够根据系统的提示进行配电操作,同时全面掌握数字信息,准确对电网的运行进行评估,及时掌握电网运行现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种参数量测技术很好对配电网规划期间的各种问题进行预防,比如说用户偷电或是地区漏电等,还能对用电量进行准确评估,及时计算出用电费,保证电费计算更加精准。传统的配电网规划过程中,计算用电字数都是采用电磁表的方式,这种方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智能配电网的需求,所以开始引进配电网参数量测技术,这样能够在保证配电网部门准确掌握用电数字基础上,为用户提供方便,改善在传统用电数字计算期间出现的高峰电费计算繁琐以及各种民事纠纷问题,提高计费准确率基础上,帮助配电网实现最佳的计费效果,保证配电网实现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参数量测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能准确计算用电率,帮助配电网企业更好的完善配电率管理政策,深入到用户应用中,尽量满足配电网用电率管理需求基础上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根据上述内容我们能够分析出,配电网规划中不断加强对用参数量测技术的应用,对配电网来讲意义非凡,是促进配电网发展的必要选择,所以需要不断提升对参数测量技术的重视,加强对其的应用。
2.3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
近年来,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配电网规划中,而其技术的应用源自于《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设计规范》。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的合理应用为用户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条件,即通过在用户周围安置分布式发电的方式促使用户可利用用户端平台对系统运行方式进行操控,最终达到配电网平衡调节的目标。此外,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分布式发电可被划分为太阳能、生物质能及海
洋能等几种类型,其缓解了传统配电网技术层面的问题,且实现了不消耗化石燃料发电过程。同时,并网方式较为灵活也是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凸显出的优势。为此,应强化对其的合理运用。另外,在现代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发电电源控制保护、监控、测量一体化技术得以实现。为此,强化对其的运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配电网运行稳定性,并就此解决能源消耗问题。
三、结束语
综上可知,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配电网建设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但由于当前智能配电网运行管理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基于此,当代电力部门在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应强调对自动化配电技术、参数量测技术、分布式能源发电技术及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的应用,继而为人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并促使其在此环境中能避免断电现象的发生。此外,在配电网规划过程中提升技术人员创新意识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政府部门应提高对其的关注度。
参考文献:
[1]何开元.智能配电网大数据应用需求和场景分析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12(2):287-293.
[2]汪海蛟.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5,15(4):8-16.
[3]王少荣.SimpliciTI无线自组网在配电网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24(7):83-87.
[4]史磊.配电网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在配电网规划管理中的应用[J].华东电力,2012,24(5):851-853.
作者介绍:
张嘉宁,(1984.3.28—),性别:男,籍贯:广东中山,民族:汉,学历:研究生,职称:工程师,职务:配网工程助理专责,研究方向:配网工程技术及配网规划
论文作者:张嘉宁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配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分布式论文; 用户论文; 电网论文; 过程中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