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钢铁企业工程上的应用论文_吴昌硕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 浙江省宁波市 315800)

摘要:论述了电力自动化系统在宁波钢铁企业工程上的几种设计方案,并针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最终采用主站光纤环网、区域站树型网、同时工作、冗余配置的方案在实时性、可靠性等方面均优于其它方案。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光纤环网;树型网

1、设计方案论证

宁波钢铁的电力自动化网络总体设计方案要求:站控层后台系统通过屏蔽双绞线连接到各个间隔层电气保护单元,各电气保护单元通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采集电气设备的电流电压,通过固化在电气保护单元内的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并上传到后台系统,最终由后台系统转发到集控中心,集控中心下发指令到当地站的后台,后台经过软件处理数据打包后下发到对应的电气保护单元。

初始设计方案三套:

方案1:

采用双网的电力自动化系统:集控中心与各区域变、10kV子站站控层采用光纤双网结构,集控中心、区域变、站控层各配备双前置机局域网LAN A和LAN B分别为两个光纤网络;正常运行时,各站控层的前置机1通过光纤网LAN A与集控中心的前置机1进行通讯。当其中光纤网络LAN A故障或者集控中心的前置机1故障时,造成集控中心与各站控层之间的数据传输及指令下发的中断,集控中心的前置机2会通过软件及时自动切换到另一个光纤网络LAN B,通过集控中心的前置机2和站控层前置机2与集控中心间数据的连续传输。

网络图

集控中心作为最顶层,接收各区域变上传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下发指令,各区域变接收本区域内各10kV站上传的数据,进行转发上传到集控中心,由集控中心处理并下发指令到10kV站控层后台,并最终执行。

此方案的优点是从集控中心到各10kV站,全部采用单前置,各站之间单路光纤联系,所以采用的设备较少,减少工程投资,比方案1双网的价格成本低。缺点是结构简单,未考虑冗余设计,在区域变前置机或区域变到集控中心的光纤回路故障时,造成一大片子站的数据传输与控制中心指令执行的故障;采用树形结构,对集控中心的前置机要求非常高,集控中心的前置机要收集所有站控层前置机上传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对相应的软件开发技术要求较高,实际上增加了研发的成本。

方案3:

采用环网的电力自动化系统:集控中心与各35kV区域变、各10kV站控层采用光纤环网结构,集控中心、各35kV区域变、各10kV站控层不分主次,只考虑地域,全部放在一个光纤环网内,集控中心、各35kV区域变、各10kV站控层作为环网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配置单前置机和光纤服务器。

网络图

整个网络为集控中心、各区域变采用光纤环网结构,全部采用双机配置,保证重要站点后台和光纤通道的冗余配置,实现数据的不中断传输,确保了通信的可靠性;区域变及其所属各站采用树型结构,区域变本身已经双机配置,所属各站单机配置,实现区域变对所属各站的集中管理,确保工程投资的减少,方便后期工程的扩展。

作者简介:

吴昌硕(1983-4),男,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族:汉 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电力电气。

论文作者:吴昌硕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0

标签:;  ;  ;  ;  ;  ;  ;  ;  

电力自动化系统在钢铁企业工程上的应用论文_吴昌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