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论文_冯双松

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论文_冯双松

冯双松

摘要: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这已是不可置疑的事实。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掌握对象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语言知识的使用能力,是能否得体地运用语言的前提。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对象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人,能在这一国度里与人进行正常的交际。本文就对中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展开探究。

关键词:中学英语;文化教学;教师;学生

一、为什么要进行文化教学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热兴起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它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息息相关。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交际障碍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2.了解文化知识是学习语言知识的关键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语言受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某种文化的独特之处。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target culture),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如:grammar school可以望文生义为“语法学校”,实际上现在指为升大学的学生而设立的中学,即大学预料。

3.文化知识的教学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关键

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多的人已达成共识,即交际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四种技能(听说读写)加上社会能力(即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合适交际的能力)我们必须明白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在社会生活中是相辅相成的,明白文化知识是组成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达到语言教学目标的重要教学内容。

二、文化教学的内容

中学英语课本的一些内容设置很大部分是结合日常生活、西方人的生活习惯展开各种交际会话,因此文化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与各种交际环境有关的文化。

1.称呼语

例如楼上的住户因为给楼下的住户带来噪音而道歉说:“I’m very sorry, comrade.”“comrade”是很典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中的称呼。在西方,常用Sir和Madam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在英国,对十几岁或二十几岁女子可称呼Miss。但是,有时陌生人之间也可用表面上很亲密的称呼,例如:love,dear,pet, honey,sweet-heart等。这在英国某些非正式场合用得特别普遍,如在市场上商贩和顾客之间,在公共汽车售票员和乘客之间。但是,最近有些女性(特别在美国)反对男人这样称呼她们。在例如一班学生参观学校附近的一间工厂,学生称呼一个工人为“Uncle Wang”,这也是中文思维套用英语的现象。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在许多农村,同村的平辈基本都以兄弟姐妹相称,尽管他们未必有血缘关系。但是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

2.感谢与答谢

Thank you”这句话不论中、英文都用得很普遍。它用来对许多事物表示感谢。例如,对礼物、邀请、帮助,或对主动提供帮助、其他种类主动提供的东西表示感激。但是如何准确地使用这句话,两种语言之间是有差别的。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以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所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地道谢。对于别人的赞美,中国人通常会否认以表谦虚,但英国人往往以“Thank you”来接受。汉语里在亲密朋友之间、家庭成员之间是不大习惯用“谢谢”的。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者表示在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但是,在英语中,不管是对陌生人还是亲密朋友,几乎在一切情况下都用”Thank you”,不用则常常显得太无礼,可能会被误认为这个人把别人的帮助当作是理所当然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恭维与赞扬

恭维语在美国社会的各种场合经常、广泛地使用,起着各种各样的作用。它们就象问候。感谢及道歉语一样成了一种套话。在美国社会中,人们通过赞扬、夸奖来鼓励某些合自己心意的行为。人们也通过赞扬和恭维来建立及维护社会关系,还常用它们来代替道歉、问候、感谢等套语,如:That's a delicious dinner. Thanks for having us. 也用它们来缓和批评的锋芒,在美国社会中赞美、恭维语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恭维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的财物、个人在某方面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美国人一般避免恭维后者。因此恭维别人的发型很多,恭维别人漂亮的头发很少。人们经常恭维别人漂亮的衣服或明显的减肥,但很少恭维别人说:“You are beautiful”而常说:“You look nice/You are looking good today.”一方面,“good”和“nice”比”beautiful”要弱;另一方面,用了look似乎表示这种状况并不是永久性的,而可能是努力的结果。有时在这种笼统的恭维后面再具体恭维某人的发型、服饰或减肥。人们经常赞美的其它东西是家具、房子、汽车及别的财物,如:“I think your apartment is fantastic.”有时也称赞对方的孩子可爱,偶尔也夸奖对方的其他亲戚、朋友等。

三、文化教学的方法

1.比较法

比较外国和本民族文化的异同。可以从称呼、招呼语、告别、作客、谦虚、道歉、赞扬、表示关心、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比较。如表示关心的对话:

这样表示关心的建议在中国比较普遍,但根据英文习惯,A只须说“ I do hope you'11 be feeling better soon”或“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这类肤浅的说法以表示关心。反之,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除非双方是父母子女关系。

2.课堂交流或专题介绍

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国外文化方面的资料,如画报、杂志、图片等,研究不同国家人民的服饰、装饰、发型等,使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审美标准,较直观地了解外国艺术、雕刻、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有什么节日,怎样庆祝节日,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并讲出自己的观点。有时可以邀请中外有关专家以及曾经留学或访问过英语国家的人士作这方面的专题报告、系列讲座等。

3.阅读文学作品

由于文学作品反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导致了不同的文学现象的发生,因此,要想了解新学语言国家的文化,阅读一定量的文学作品会有很大帮助,从中可以找到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信息。

4.结合课本介绍词汇的文化内涵

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总结一些具有文化背景的词汇和习语。例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英语中的“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5.角色表演

教师让学生熟读课文对话后.学生派定角色,进行模仿角色表演。如某篇课文中教师节学生向教师送礼的一段对话,学生可以进行模仿表演。初时可跟课文一样,待熟练后,可以表演进其他东西和回敬各种赞美的话语。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既要注意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能力的训练,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的实际交际能力。而培养交际能力,离不开了解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是培养语言得体性的重要前提。传授文化背景知识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在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重视中外文化的差异。让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在平时看报或读书时,做个有心人,尽力摄取英美国家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的最新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 213000)

论文作者:冯双松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9

标签:;  ;  ;  ;  ;  ;  ;  ;  

浅析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论文_冯双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