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镜下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林玲玲,刘琴

广州市正骨医院手术室 广州 510045

摘要:目的:观察踝关节镜下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距骨软骨损伤患者100例,均实施踝关节镜下治疗,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10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患者),分别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和常规护理,将两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距骨软骨损伤踝关节镜下治疗期间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后,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踝关节镜下;距骨软骨损伤;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研究显示,踝关节为人体运动损伤中十分常见的部位,而距骨软骨损伤在踝关节损伤中较为常见,一般对于该类患者均实施踝关节镜下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一项护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1]。因此,我院对踝关节镜下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进行分析,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为距骨软骨损伤患者例数100例,均实施踝关节镜下治疗,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100例进行分组,分为两组。

排除标准-(1)痛风或者类风湿导致的滑膜炎、(2)X线片显示伴有踝关节退变。

纳入标准-(1)患者均伴有踝关节肿胀、踝关节疼痛等情况、(2)所有患者均经过MRI检查确诊为距骨软骨损伤。

观察组50例:年龄在30岁直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50.21±1.15)岁,距骨软骨损伤患者性别:25例为女性、25例为男性。

对照组50例:年龄在31岁直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51.15±1.26)岁,距骨软骨损伤患者性别:26例为女性、24例为男性。

2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各项资料(平均年龄、性别)相比无明显的差异性,采用P>0.05代表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50例均使用常规护理。

在患者进行踝关节镜下治疗期间对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操作。

观察组50例均使用围手术期护理。

1.术前护理:在进行踝关节镜手术前,护理人员应进行术前访视,告知距骨软骨损伤患者术前注意事项、术前准备内容,同时对患者心理状态和身体情况进行了解,告知患者手术具体方式和效果,利于患者依从性提高[2]。

2.术中护理:在手术中,距骨软骨损伤患者取仰卧位,在患者臀部放置软垫,在术中护理人员应配合手术医生,对患者进行徒手牵引或者踝关节牵引带牵引,观察每位患者生命体征,若距骨软骨损伤患者有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3]。

3.术后护理:在手术完毕后,护理人员应和病房护理人员进行交接,护送患者回病房,在术后24小时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手术部位肿胀情况和手术部位疼痛情况,再根据距骨软骨损伤患者不同情况实施抬高患肢、局部冷敷等措施,向患者解释手术后常见情况,缓解患者紧张情况和负性心理,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和术后复查时间。

1.3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观察组两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疼痛评分。

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其中主要包括14个反映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项目,每个项目分为5个评价指标,分别为无症状、轻微、中等、较重、严重等,无症状为0分、轻微为1分、中等为2分、较重为3分,严重为4分,使用0分-4分评分法,患者14个项目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焦虑症和抑郁症越严重[4]。

疼痛评分判定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分为无痛、3分以下为伴有轻微疼痛、能够忍受,4分-6分为患者伴有疼痛影响睡眠,但是尚能忍受,7分-10分则代表患者伴有十分强烈的疼痛感,影响食欲、疼痛难忍、影响睡眠[5]。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数据处理使用SPSS25.0软件,本次研究结果中的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疼痛评分采用t检验,若结果数据具有差异,采用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

观察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与对照组具有差异(P<0.05),见表1所示。

表1:分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

2.2对比疼痛评分

观察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所示。

表2:分析对照组、观察组两组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疼痛评分

3讨论

近年来距骨软骨损伤发生率不断增加,多数患者均实施踝关节镜下治疗,但是手术为心理应激刺激因素,易引起患者焦虑、抑郁等症状,导致手术效果受到影响。

通过在距骨软骨损伤患者手术期间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后,取得显著效果,其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等护理措施,通过在术前对距骨软骨损伤患者进行访视,告知患者手术各项知识,利于踝关节镜手术能顺利进行,在术中护理人员配合医生进行操作,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利于保障距骨软骨损伤患者的安全,在术后由于患者不了解手术效果,易产生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通过进行访视,了解患者手术后具体情况,为患者进行讲解,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利于术后早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在多个方面与常规护理相比,均具有优势,受到多数患者青睐,在临床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通过在距骨软骨损伤踝关节镜下治疗期间采取围手术期护理后,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赖晓荣.关节镜下微骨折联合干细胞移植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0):2383-2384.

[2]朱娟丽,董晓艳,王军,等.局麻关节镜下治疗踝关节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手术护理[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35(4):366-368.

[3]刘红娟.云克联合中药熏洗治疗Hepple Ⅴ型距骨骨软骨损伤患者护理方法的优化[J].护理学杂志,2017,32(6):19-21.

[4]池小月,朱慧,倪乐乐,等.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踝关节镜治疗距骨骨软骨损伤的护理[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8(7):678-679.

[5]谢健梅,常小璇,黄礼花,等.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式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术后疼痛护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104-105.

论文作者:林玲玲,刘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  ;  ;  ;  ;  ;  ;  ;  

踝关节镜下治疗距骨软骨损伤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林玲玲,刘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