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英语学习中听力障碍的几点尝试论文_胡碧英

解决英语学习中听力障碍的几点尝试论文_胡碧英

(四川省仪陇二中 仪陇 637600)

【摘 要】:听力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部分,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中,更多的只是将大量的视听材料“灌”给学生,认为学生在接触过大量的听力内容之后便会自然而然地获得听力方面的技能,无需向学生讲授如何去听。长此以往,学生会对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失去兴趣,从而英语听力学习中最大的障碍。因此,作为教师很有必要在如何讲授听力课程方面寻找新的思路。

【关键词】:理解 认知 情感 特点

根据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听力理解成为学习者的头痛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障碍:

一是听力理解过程的认识。对于听力理解过程的认识多数学习者只停留在“听一段材料,然后能够知道材料里说的是什么,并能回答设置的相关题目”这一层面上,对于听力理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过程其实并不清楚。其实,听力理解要求听者能够在接受说话者的语音、理解其语言中的词汇、语法的基础上判断和领会其所说的内容。要实现这一过程,听者需要具备一系列的听力技能,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微技能。总之,听力理解的目的在于测定学习者接受、理解、记忆音响信息的能力,要求学习者边听边理解,换句话说,就是要边听边预想、边捕捉信息边对其筛选、边阅读题目边猜测又边抉择,这几“边”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要求想象、积极而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是听力材料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听力的难度。 听力材料属于音响材料,在听者耳边稍纵即逝,不同于阅读材料,阅读者可以随时回头阅读; 其内容涉及生活各个领域,包括街头闲聊、俗语谚语、新人新事以及不为学习者所熟知的情形,并且同一个对话中说话者时常改变话题; 有的内容,比如新闻报道、采访、日常对话等缺乏条理性,听者无法预测说话者下一步将会说什么; 连读、失爆的语音特征使得听者难以辨别语流中的单个词汇,尽管若其跃然纸上再熟之不过; 日常对话性质的材料中会出现大量口语化的词汇和表达,比如,用stuff来表示material ,guy表示man 的含义等等,有时还会出现俚语或不符合语法规范的表达,比如句子成分残缺或累赘,这些对于主要接触正式的书面语表达的学习者来说自然是陌生的。

三是听力材料中说话者的言语特点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一般的会话或者即兴演讲、讲座中,我们为了表达主题实际上说了许多不必要的话,表现为重复、重新措辞、自我更正、详尽说明、同义反复和加入一些完全不具备任何实义的表达,比如,I mean, you know等。这种累赘现象是言语表达的一种自然的特征,这既有可能帮助听者理解又有可能对其造成听力障碍,这取决于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对于初级学习者来说,这无疑为其听懂说话者所说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但对于高级学习者来说则为其适应说话者的语音和语言风格赢得了时间。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从小学到中学,基本上是遵循RP( Received Pronunciation)语音体系,即英式的语音教学系统。然而由于大学阶段所接触的语音材料多为GA(General American)即美式语音系统的发音,因而适应起来比较困难。

四是学习者本身。问卷调查显示,65%的学习者在中学阶段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英语音标知识,73%的学习者对英语中的连读、失爆、重读、弱读这些朗读规则不了解,在自己的朗读中不会运用。因此,语音障碍成为其听力理解中的第一道“拦路虎”。学习者对英语中的语言现象,比如一些惯用法和固定搭配往往不够熟知,积累不足。因而在听到这类表达的一部分信息后无法预测或猜测到另外一部分的表达。例如,在听到rosy这个词之后他们无法通过其习惯表达而直接预测到rosy后面会出现cheeks与其搭配;同样听到he flew into … 这样的表达之后不能凭借语感迅速判断结尾单词应该是rage这样的词。这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听力方面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 英语学习者往往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阅读上,用于听的时间很少,所接触的听力材料很有限。在问卷调查中,84%的学习者坦言除了听力课之外,每星期用于听力方面的时间不足2小时,11%的学习者用于听力的时间为4小时以上,5%的学习者每星期甚至不足1小时。 语言学习中的情感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其行为产生影响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听力效果;7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听力障碍中有情感因素的成分。主要的消极情感有:1)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不爱听”。2)精神紧张,“害怕自己听不懂”。3)焦虑, “担心考试成绩不好”。4)沮丧,“听了一遍,啥也没听懂”,“总不见进步”。5)缺乏自信,“自己听力太差”。6)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听着听着就溜号了”。

有些教师认为听力是很容易讲授的一门课程,然而多数EFL学习者却认为听力是最难提高的一项技能。这种矛盾情形是不是表明在听力教学上存在一些需要我们教师进行探索的方方面面呢?也许说“听力课程最好上”是指它不需要花费大力气备课,授课过程中只需播放语音材料、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就可以了。但真的是除了检验学生的听力理解之外,授课过程中就无事可做了吗?显然不是这样,作为听力教师真的应该懂得如何真正做到帮助学习者提高听力技能,懂得如何通过有效的具体活动达到此目的,并能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听力教学中。

论文作者:胡碧英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10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6

标签:;  ;  ;  ;  ;  ;  ;  ;  

解决英语学习中听力障碍的几点尝试论文_胡碧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