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公立医院门诊在分级诊疗模式下的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余航

大型公立医院门诊在分级诊疗模式下的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余航

余航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 要】国家的系列政策都纷纷指出现在的医疗应建立合理的分级诊疗模式,缓解我国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大型公立医院在改革中应积极相应,不断调整,对自身医院应加强管理,打造特色,提高水平,与下级医院做好联动来应对改革对医院的影响。

【关键词】分级诊疗;解决对策;公立医院

根据我国《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采取增强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要建立完善合理的分级诊疗模式。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就是要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病情轻重、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和城市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形成有序看病流程[1]。也就是医疗机构的级别不同,承担治疗疾病的程度也不一样,例如,头疼脑热这类的小病,病情轻的就在社区医院治疗看病,病情严重的就到大医院治疗。这样能够提高患者看病的效率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可以缓解我国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国家的这一系列政策都纷纷指出现在的医疗应建立合理的分级诊疗模式,以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

大型公立医院一般由本部和分部组成,每年的门诊量,住院人数等数据都很庞大,所以大型公立医院更应该做好分级诊疗模式,响应国家号召,适应卫生医疗体系的发展方向。分级诊疗的主旨思想是根据患者病情的急缓、轻重选择适合的医院就诊,既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又可以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但是我国目前的就诊状况根据相关报道显示: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的70%的患者可以到社区医院或者到一级、二级医院就诊[2]。由此报道我们可以得知:⑴过多的就诊患者集中在大型医院,不能很好的向下分流;⑵大型公立医院常见病患者就诊人数过多会造成危重病人就诊不及时甚至被延误。⑶医院的工作量庞大。针对国家提出的分级诊疗模式,对大型公立医院具有深远的影响,如何应对分级诊疗模式的改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1人员心态调整、加强管理

分级诊疗模式开展后,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型公立医院的就诊人数、住院人数都会下降。这对大型公立医院的管理者甚至基层的工作人员都会有很大心理冲突,转变心态这是医院的工作人员需要做好的第一步。医院的管理同步跟上,人事调整,薪酬调整。由于大型公立医院的部门、人事较多,运行上会有浪费的情况,并且人员的做事效率低等等这样的问题。在新一轮的模式下这种情况都要妥善处理,加强内部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主动分级、对口支援

大型公立医院的门诊对于常见、病情轻的患者,减少收治比例;增加疑难病患者,病情危及患者的收治数量[3]。对在大型公立医院诊治后需要向下级分转的病人,医院相关人员负责联络下级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后续治疗或康复。做好与下级医院的分级诊疗,对下级医院可以做好支援。同样的道理,下级医院收治的危重疾病、疑难疾病的患者需要进一步向三级医院转诊,下级医院可以帮助患者推荐或联络医院、专家。大型公立医院做好与下级医院的沟通、支援,建立良好的互助关系,打造自己的绿色通道,方便病人的转诊,快速有时效性。同样竞争,医疗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下级医院一般都会推荐患者到关系密切,有联系的上级医院。所以做好与下级医院的沟通、互助,可以帮助大型公立医院增加疑难患者的就医数量,可以为医院增加创收,医疗资源更好的利用。分级诊疗需要各级的医疗机构密切配合,上下联系紧密,多沟通,才能持续发展,最终实现分级诊疗模式。

3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开展特色治疗

大型公立医院在分级诊疗系统的定位主要是疑难杂症、危机、重症的患者。同级别的医院对这样的患者会有分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会减少患者的就诊数量。所以大型公立医院需要发展自己的特色,提高自身医院的医术水平。特别是门诊的导医更应加强学习,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加强危重患者抢救技能及病情观察的能力培新,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考核。拓展优质服务范围,开展更多的便民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更加信任医院,留下好口碑。做大做强多学科联合门诊及疑难杂症联合会诊,发展特色治疗,例如医院的中医诊疗,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于一些疑难杂症中医有独特的治疗手法,在某些方面是优于西医的;像针灸、推拿、中医调理,发展自身医院的特色,吸引更多疑难病患前来就诊[4]。在同级医院中更加出类拔萃,发展自己的特色,在今后的竞争中会更胜一筹。具相关报道,有的大型公立医院更是将眼光瞄准到国外的就医患者,把自己医院的特色推出国门,走向国际化,吸引外国的患者前来就诊。大型公立医院要建立自己的品牌特色,从以往的常见病就诊中跳脱出来,探讨研究分析更多临床的疑难杂症,原创性的诊疗技术,形成自身医院的特色,这才能持续发展。

4优化病患的就诊、住院环境,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大型公立医院就诊人数多,住院的患者多,很多医院的床位严重不足,患者甚至在走廊、大厅等地方加放床位。医院为了解决这样的状况,把原本的活动室、医护人员的休息室等地方加放床位,甚至原来双人病房变成3人病房等这样的情况,使患者的住院环境大大降低,造成患者休息不好,住院环境差等问题。实行分级诊疗后,患者的人数会减少,医院应相应的改善患者的住院环境,例如把原来的活动室重新恢复,病房的条件相应的改善,满足个层次患者的需求[5]。同时门诊区导诊应更专业化,细致化。热情耐心服务,给双向转诊患者预留号源,帮助双向转诊患者优先挂号、就诊、缴费、住院,形成双向转诊绿色就诊通道,建造良好的服务氛围。

总结

分级诊疗模式是我国新医改的重点目标,大型公立医院因积极相应,做好带头作用,稳步做好转型,打造自己的特色,为我国的医疗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Lennox NG,Diggens JN,Ugoni AM. The general practice care of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barriers and solutions [J]. J Intellect Disabil Res,2007(41):380-390.

[2] 柴云,刘长俊,王久菊,等. 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湖北省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深入后的瓶颈问题化解[J]. 中国卫生经济,2013,32(6):57-59.

[3] 方少华. 全民医保背景下实现分级诊疗的路径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2014(1):18-21.

[3] 崔华欠,方国瑜,杨阳,等. 广州市社区居民对分级诊疗模式的知晓和认知情况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2(34):4123-4124.

[5] 姜日进. 分级诊疗需发挥医保的支撑作用[J] 中国社会保障,2014(9):74-75.

论文作者:余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8

标签:;  ;  ;  ;  ;  ;  ;  ;  

大型公立医院门诊在分级诊疗模式下的解决对策分析论文_余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