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图书管理论文_张永民

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图书管理论文_张永民

张永民 中共博兴县委党校

摘要:图书馆是社会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之一,具有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在图书馆学领域,数字化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数字化研究从传统的媒介载体模式到当前的大数据管理、智能阅读服务、云计算、智能图书数据等多种领域,给图书馆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给图书管理带来的挑战,就现代化图书馆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图书管理的特征,同时对此提出了有关管理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数字化;图书管理

一、 新媒体与数字图书管理概述

社会经济的高速进步推动着人类很快迎来了信息时代,人文和科技领域的知识迅速膨胀起来,以关键词进行搜索,人们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很便捷地查阅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在这些媒体中,既有新的媒体形式,也有新的媒介设备(即新软件、新硬件)。新媒体是一切以计算机新科技作为基础,并通过网络、数字技术和移动网的新型传播手段。新媒体通常会传播一些数字化的文字、移动媒体、声音、网络以及图像信息数字。

在新媒体的便利条件下,过去的图书管理方式和工作效率已经滞后于读者对知识高效快速的需求。图书馆中收藏和传承了人类文明的众多知识,要与互联网和知识经济发展步调一致,就需要从管理上入手采取创新方法,为图书馆的整体组织带来更大的活力,变革原有的单一的图书管理模式,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步伐需要,给读者带来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的特点

(1)以网络形式为主。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方式主要是以服务器为传输媒介直接给读者单项提供资料,读者若想借阅某类书籍,可以直接通过账号进行服务器登录,查阅其中的书籍存放与借阅情况,或者直接下载数字数据存储到手机或者电脑中进行阅读。但这种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存在方式是数据化方式,在数据建设的前期有较大的投入。

(2)工作效率高。图书馆中数据数量和种类偏多,因而需要专人每天对数据进行分类与整理,以便于读者查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图书馆数字化管理模式就能将这一问题更好的解决。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中,需要将传统的藏书看成是书源的前提,在对数据进行借阅、索引、编排等工作以后完善对应的管理系统,这能让数字化管理模式系统性更好,从而能节约部分劳动时间,让管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工作。

三、新媒体对图书管理的作用

1、加强交流,实现个性化服务

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得以高速运转,信息数量的增长速度也日新月异,读者的个人思想特征也更为明显。由此带来的读者对图书的要求也千差万别,每位读者都能借助于互联网很快找到自己想要获取的信息和各种资源。图书馆网站的建设,将图书馆和读者,读者和读者之间构建了互相交流的信息平台。在这一平台上,读书能够以各种不同形式实现互动和交流,比如留言本、E-mail、BBS和常见问题解答(FAQ)等等,这样读者也能得到更多个性化的服务。

2、有利于更新图书管理理念

实现数字图书管理,首先必须要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进行革新,以此为指导,推动图书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的进步。图书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的落后是阻碍图书管理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中不断渗透,管理人员在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同时,管理理念也得到了更新。利用主动管理代替传统模式的被动管理,除了方便图书的分类编排和借阅信息整理之外,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图书馆的宣传,促进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3、有利于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

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是图书馆价值的重要表现。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较低,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得不到充分的体现,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比较差。新媒体时代下通过各种现代化科技的应用,图书管理的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显著得到提高,图书管理人员得以从繁杂的图书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在图书馆服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服务质量得到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进而使图书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4、明确读者的阅读喜好

数字图书馆除了对借阅服务的种类提出了要求,还要求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开辟相应的多媒体试听阅读区域,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扩大图书馆的受众群体吗,从而调整图书馆的经营管理模式,促进图书馆的健康发展。图书馆可以根据当前社会读者的阅读喜好,调整图书馆文献的布局模式,引入数字图书管理方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读者到图书馆进行阅读,通过良性循环的模式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四、新媒体时代数字图书管理策略

1、创建网络数字信息共享平台

传统的纸质书籍信息传播的效率较低,数字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完善的数字终端是数字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的必然条件。图书馆可以建立移动式多元的开放数字社区图书馆,通过开放性的多元网络体系实现数字资源的传递。为了给读者创造更为舒适的阅读环境,还可以对阅读区域的设施进行优化,配备相应的桌椅、沙发等,提高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程度。传统的书架高度设置的不够合理,最高层的图书往往无人问津,针对这一状况需要设置更为人性化的书架高度,有条件的图书馆可以通过伸缩书架的设置,满足不同身高的读者的取书需求。通过开放的图书网络共享平台读者只要登录自己的账号就可以进行数字资源的查找,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资源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  

2、实施综合数字图书管理

现代化的信息服务是对数字图书馆的基本要求,受到科技水平和管理人员自身观念的限制,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进程还落后于发达国家,除了一些综合实力雄厚的社会公共图书馆和高等院校图书馆之外,大部分的图书馆数字化水平都比较低,使推进综合数字图书管理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相关图书馆从业人员需要转移当前的工作重心,树立数字图书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数字图书管理体系,实施有效的数字图书管理策略,探索传统图书管理模式与现代化数字图书管理模式的内在联系,优化数字图书管理方式。

当前,人们的阅读需求和阅读方式在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影响下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要求,改变图书管理模式,提高图书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对数字图书实施针对性的管理已成为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发展的必经之路。要更新自身的管理观念,正确的对待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完善自我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图书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民. 新媒体视域下数字图书管理的探讨[J]. 黑龙江史志,2014,(19):252.

[2] 红霞.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图书管理的实现路径思考[J].科技展望,2015(28).

[3]苗茁.新媒体时代下图书馆的管理与发展[J].新闻传播,2015(20).

4]杨景光.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图书管理[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9).

论文作者:张永民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  ;  ;  ;  ;  ;  ;  ;  

新媒体时代下的数字图书管理论文_张永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