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水质检测常规处理办法探讨论文_李春和

自来水水质检测常规处理办法探讨论文_李春和

普宁市供水管理局 广东 普宁 515300

摘要:我国是水资源比较匮乏的国家,对水资源的需求在进一步的增大,为加强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供水部门就要能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宣传以及水质的检测监管。接下来本文将对自来水水质检测常规处理办法进行探讨,希望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自来水;水质检测;意义;安全标准;关键环节

引言

自然界所有生物都离不开水资源,水在人类社会的演替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随着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力度,自来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自来水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有效的解决自来水质量问题,相关的管理部门加强了监督和管理,确保人们饮用水的安全。

1自来水污染来源

1.1原水污染造成影响

原水就是没有做任何处理的水源,通过加入适量的氯化铝,可以清除其中的颗藻类泥沙,实现灭菌、沉淀、助凝和杀藻等功能,然而氯化铝对水源具有一定的污染性。通常情况下,碱式氯化铝是用得比较多的净水剂,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如若加入的碱式氯化铝过量,就会影响水中的各类维生素,破坏水的营养组成。水和氯的有机化及分类反映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甚至导致人体细胞发生癌变。

1.2管道原因造成水质污染

一般而言,用户到原水之间的桥梁为管道。通过斜管和氯化铝的沉淀作用后,通过洗滤池的过滤作用,可以得到纯净的水质,消毒完成后储存到清水池内,然后再送至每家每户。在这个流程中,处理好的自来水会受到管道设施的再次污染。

2水源的情况和自来水污染问题分析

2.1自来水污染问题分析

自来水是人们生活饮用水来源的重要方式之一,一些受到污染的自来水因水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物质如镉Cd铝AL砷AS、汞Hg、这些重金属离子对人体的毒害大都可以在人体内积蓄,时间长易导致癌症病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很大威胁。造成自来水污染问题的原因比较多,其中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是原水污染带来的,还有一个就是管道因素对水质造成的污染。原水是没有处理的水源,加入了碱式氯化铝对水源当中科藻类泥沙加以去除,并进行沉淀以及助凝和杀藻等实施,而碱式氯化铝对水源可能会造成新的污染。在现实当中比较常用的净水剂就是碱式氯化铝,在氯和水的分类反映和有机物对人的健康就会产生危害。造成自来水污染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管道的因素影响下,水经过加压沿着管道达到用户,这一过程中会因为铁管道的管壁受到水腐蚀形成氧化铁为主的结垢,造成微生物以及有机物粘附到管道内壁,这样就会产生细菌,从而影响水质。

2.2水源的情况

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并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受到大众的广泛重视。对于生活饮用水主要有几个不同的种类,其中集中式供水以及小型集中式供水,分散式供水以及二次供水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生活饮用水的来源。在不同的供水方式下,对水源的污染以及对水质的处理也有着不同。根据相关的卫生部门检测报告显示,在一些区域的生活饮用水当中有机物有七百多种,而就在这些有机物当中有二十多种是致癌的,还有二十多种是可能致癌的物质。对于这一报告显示的结果来看,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检测,保障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的健康安全就显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对自来水的水质检测工作上要加强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自来水的处理工艺和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

3.1氯氨消毒方法

在自来水水质净化处理时,我们经常会使用氯氨消毒方法。通过氯氨的消毒作用,可以抑制自来水中的藻类物质和有毒细菌的滋生,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维持自来水组成物质的平衡与稳定。在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我们往往都是采取加入氨颗粒和氯颗粒的方法,在水的催化作用下,促进这两种物质反应生产氯氨。一般而言,这个化学反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然而一旦自来水中形成氯氨,那么将会持续很长的杀毒时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氯氨具有一定的臭味,所以必须把握好氨颗粒和氯颗粒的用量,有效的清除自来水中的有害物质,还要确保自来水没有异常气味,为人们日常饮水提高保障。

3.2氯化物消毒方法

针对加氯消毒的方法,必须充分考虑加入的氯含量,由于氯化物本来就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对人体有害,因此必须控制其用量。如若加入的含量过少,则起不到消毒的作用,如若加入的含量过大,则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使用氯化物消毒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氯化物的成本问题,既要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又要有效控制使用量,合理控制成本,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处理自来水时,水中消耗掉氯化物的数量和实际加氯化物的量息息相关。自来水中的病毒和细菌数量越多,则应该增加投入的氯化物含量。在投放氯化物前,我们必须综合评价水质情况,依据水质的综合状况,决定投放的数量,确保自来水出厂的水的氯的含量大于等于0.3mg。

3.3严格控制浊度超标

在实际工作中,对原水进行消毒有很多方式,例如漂白粉消毒、加氯消毒、次氯酸钠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和二氧化氯消毒等,在这些方法中,臭氧消毒法效果最佳,但是其价格最为昂贵,目前比较流行的消毒方式是加氯消毒。在加氯消毒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产生的致癌物质。总体而言,在自来水处理时,必须按照规范进行加药,最好是实现自动控制投药。加完药后,对原水的各个相关系数进行仔细检测和分析,需要重点检测的系数包含有含氯量、水体温度、硬度、浑浊程度和pH值等。一般而言,每个月对原水进行一次详细分析,每半个月对原水进行一次粗略分析。

3.4自来水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

自来水的水质安全保障,要注重方法的科学实施。一是要对水质处理的管理工作层面要充分重视,做好日常常规检测工作。在取水点以及取水井点一百米范围内严禁修建有害有毒厂矿企业,在公司的取水点要设有明确的防护标志,对井口全部实施封闭管理。二是要做好输水管网的冲洗以及消毒工作,管网使用前要彻底进行冲洗消毒。三是为全面掌握水质的状况,要在供水水源以及水厂等设立有水质采样的控制点,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实施分析化验处理工作。四是要加强对自来水的浊度超标控制。为保证自来水的水质达到标准要求,就要在浊度超标控制层面加强实施,要对原水的消毒工作做好,水质的控制处理中,规范用药,因为用药不规范就可能造成水的再次污染,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实施自动化投注加药是比较便捷的方式,在加药后对原水个系数的检测工作要充分重视,对原水的水体温度以及浑浊的程度和硬度等各层面都要能加强检测分析,每月要进行一次。五是对自来水的水质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还要对水中氯含量加强控制,以及注重规范水质检测管理制度的科学实施。各部门的分工要明确化,加强自来水处理以及检测流程的科学性,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有助于保障自来水的水质健康安全。

结语

综上,自来水的水质安全问题的解决已经迫在眉睫,在对自来水水质的处理工艺以及安全保障措施的研究下,对实际自来水的水质处理工作的开展就能起到积极作用,从理论上对实践加以指导。希望能通过此次研究,对我国的自来水的水质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水平的提高打下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何亮.浅谈自来水水质检测常规处理措施[J].科技风,2013(02):75.

[2]李兆磊,张凯,戴秀纯.关于对自来水水质处理的探讨[J].科技传播,2011(13):28+41.

[3]吴方燕.湖北浠水南城水厂自来水中黑色絮状物成因及处理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

论文作者:李春和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自来水水质检测常规处理办法探讨论文_李春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