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模式下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论文_郑利

任务驱动模式下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论文_郑利

(临沂电力学校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主干课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设备维修课程设计与实施中,以项目实践为主线,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模式设计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情境。同时,提出了过程评价与认知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促进课程教学的全面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模式;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课程设计;实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的教育系统已经发展的非常迅速。并且在国家的支持下,一些学校已经对任务驱动模式下教育改革做出了相应的改革,摒弃原有的教育体系,开展新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将成为我国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背景

1.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实践

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传统教育体系的影响,使得学校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不符合我们现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学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虽然说有一定的实践课程,但是也没有把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因此,对于这种现象的形成,我们要及时的改正,避免学生不步入社会没有一个很好的企业招收。

2.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

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过分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教学的效果不是很好,不能实现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企业更注重员工能力,这样的教育体系适合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道路。强调知识学习应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实现。基于工作任务的教育理念更适合职业教育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够提高,也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

3.有待解决的问题

火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与检修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专业。近几年来,学校没有中断火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与检修专业的教学改革。改革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无法平衡教学方法与应用过程之间的关系的原因就是大多数课程以多媒体和实验室练习为主。所提供的教学内容和手段与社会应用的是不符合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成绩主要反映理论课的成果,使得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在实际的社会工作中,无法理解社会企业的真正发展目的。

二、任务驱动模式下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1.学习领域设计

鉴于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有必要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掌握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的工作能力,以满足作业的实际需要。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对课程群教师和企业专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以特定的电力设备维修业务和具体的维修企业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以实践培训为手段的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工作。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设计学习项目和情境,确保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学习情境设计

热力设备的检修是复杂而现实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必须对学习项目的任务进行细化。在学习情境设计中,主要是根据工作能力和工作流程的需要进行设置。举例说明,正确使用起重机,掌握安全起重的知识和方法在学习“起重”的内容时;在设计学习情景时,教学内容应通过打结训练、倒链使用、千斤顶使用、滑轮缠绕才能掌握;确定最大弯曲度,确定其具体位置,以保证其弯曲值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是学习弯曲测量的主要目的,其学习的目标是要求学生画出泵轴的弯曲曲线。在学习情境的设计中,要求学生对泵轴弯曲度的测量、最大弯曲值的关系以及轴弯曲状态进行详细的理解。在学习“滑动轴承维护”的内容时,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滑动轴承的知识和维护的原理和方法,测量轴瓦的紧密度和间隙,掌握轴瓦的刮削方法。在学习情境的设计中,主要包括滑动轴承结构学习、设备缺陷检查、轴瓦紧力和间隙测量;在学习“多级泵维护”的内容时,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充分掌握典型离心泵的拆卸与组装,然后清除转子的测量、检查和调试,确保多级泵的正常运行。在设计学习情况时,主要包括泵的拆卸、泵的装配和泵的检查。

三、任务驱动模式下热力设备维修课程的创新

1.明确任务驱动模式课程体系

在热力设备检修教学中,结合中职学校教学的具体情况,充分提出了该课程的实践和技术特点,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出了课堂,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强实践,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实际生产中灵活运用。在任务驱动模式下,案例教学和综合教学是全面实施任务驱动模式的主要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工作要求。

2.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

在任务驱动模式下开展热力设备维修教学,必须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保证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全面发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构建合理的评价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摆脱被动学习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制定评价方法时,应加强理论联系和实践联系,提出过程评价与认知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在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加强任务驱动模式的应用,可以深化教学改革,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训练水平,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培养综合型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形势下,加强任务驱动模式的应用,是提高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必须得到推广和实施。

参考文献:

[1]王磊.热力设备检修工艺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

[2]何鹏.对热力设备检修工艺课程一体化教学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任其安,黄玲.浅析高职热力设备检修实训课改革[J].广西教育C:职业与中等教育版,2012(8).

论文作者:郑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任务驱动模式下热力设备安装与检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论文_郑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