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结构与转型机制是经济特区成败的关键_经济特区论文

创新结构与转型机制是经济特区成败的关键_经济特区论文

创新结构、转换机制是经济特区兴衰成败的关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兴衰成败论文,经济特区论文,机制论文,关键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经济特区创建伊始,就以其独特的运作方式,快速的经济增长,重要的经济功能引起了中外各界的极大关注,毫无疑问,经济特区在中国开放与改革这一本世纪世界发展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先导作用,回顾特区15年历程,可以发现促进经济特区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生活大为改善的主要经验在于:经济特区牢牢把握不断优化经济技术结构、积极谋求经济运行机制创新这两个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将创新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转换执快速良性发展的牛耳。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创新结构 转换机制 良性发展

一、经济特区成长的牵引机车——积极推进经济结构优化

70年代末,位于祖国南陲的深圳、珠海、汕头同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一样,经济结构以封闭的农业生产为主。生产效率低劣、自给自足是这一经济的主要特征。1979年,以深圳为县城的宝安县全县农业产值只有1.4亿元,20家作坊式小工厂年产值仅有6061万元。而当时的珠海县全年工农业产值仅为1.2亿元①。经济的贫穷落后严重威胁到人的温饱与生存,大批青壮年外流到港澳和其他地区,土地荒芜严重。

1979年我国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其首要目的和任务是“在国家经济到了快要崩溃边缘”的危急时刻,找寻挽救与振兴国民经济的方法,“杀出一条血路”,使地区和国家经济迅速摆脱贫穷与落后。

然而,早在中国经济特区筹建之前,关于如何摆脱贫困,促进经济加速成长这一20世纪最大、最难命题已经困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东西方发展经济学家长达大半个世纪之久。发展学家们发现,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前提和结果都在于贫困。由于贫困,发展中国家缺少资金、技术、人才,建立新的产业与部门困难重重,因此,它们只能受制于传统经济结构,依附于落后的生产方式而苟延。而且由于发展中国家人口激增等内外经济环境的恶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问题虽已发现,然而走出恶性循环的出路却一筹莫展。

我国经济特区筹办之初,在中央正确导向与支持之下,确立积极谋求摆脱传统经济结构束缚,努力通过结构更新而提升经济水平的正确目标。在具体实施步骤上,采取了大力突进,分步实施的战略。

在特区建立的第一阶段,经济特区产业结构的塑造面临两个主要任务。一是为了特区产业结构从以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打好基础,完成资金、人才、设施准备。二是不失时机地建立工业加工生产能力,试验、积累特区工业运转与管理经验。因此在“铺摊子、打基础”的1980~1985年,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代表,掀起了通过发展商业、酒店业、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迅速积累建设资金;通过向国家贷款,大力发展建筑业,积极筹建厂房、写字楼等现代工业经济所必备的设施;通过积极吸引外资,建立劳动密集型和“三来一补”加工装配企业的高潮。

尽管这些作法当时倍受中外某些专业人士责难,然而这三套马车的驾驭的确为特区筹集了大量建设资金,解决了设施、人才不足的发展矛盾,积累了参与国际市场运作的初步经验。这一时期经济特区开创性工作不仅为突破旧产业结构束缚,建立新经济结构准备了必要的基础条件,而且,随着初级外向型工业的建立,特区的经济结构突变在那时就已经拉开了序幕。到1985年,在深圳和珠海的28.62亿和8.26亿元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工业生产总值已经分别达到27.25亿元和6.11亿元。②

从1986年起,我国经济特区从草创阶段进入了发展阶段,特区工作的重点开始从铺摊子、打基础转到抓生产、上水平、求效益方面,在产业结构设置问题上突出强调外向型工业确立与发展的特殊意义。所谓特区产业结构必须以外向型工业为主体包含的主要内容在于,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以适用技术为主的工业加工体系;通过实施工农业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导向战略强化特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外向型工业的成长构造新型的经济结构,最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经过第二个五年的努力与拼搏,以外向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产业结构建立作为契机,经济特区迅速突破传统经济结构对发展的桎梏,推动了特区生产力的迅速提高。到1990年,广东三个经济特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18.02亿元,外贸出口数额为34.5亿美元。特区基本形成外向型工业高度发展,第三产业兴旺蓬勃,现代农业顺利发展的产业格局。以深圳为例,1990年社会总产值比1979年增加了50多倍,达到231.28亿元,外贸出口达到29.96亿美元③。一、二、三次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依次为58%、49.5%和44.7%④。

尽管进入90年代,特区的外向型工业继续蓬勃发展,已经构造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尚还发挥着勃勃生机,但是特区的管理者冷静地认识到,由于地域的限制、外部竞争的激化以及工业化任务完成之后内部要素成本、收益状况的变化,经济特区必须谋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才能保持经济长久高质发展的后劲,才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守成最终意味着落后与失败。进入90年代,经济特区牢牢抓住结构创新这一发展关键环节,采取积极步骤开始对以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进行改组优化。

首先,经济特区根据地域相对狭小的实际情况和国家对特区建设的根本要求出发,制订了以先进工业为基础的战略基点。

其次,将第三产业新兴部门,特别是金融、信息、科技、商贸、旅游等行业列为新型产业结构的支柱。

第三,突出与强化特区在国家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运行中的角色和地位,加大港口、航空、内外通道及其相关设施的建设力度。

第四,停止一般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项目再建,加快技术结构升级。

由于结构调整目标明确,配套措施得力,目前经济特区高新工业与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到1993年深圳从事高新产品开发的企业达500家,形成了计算机及其软件、微电子及基础元器件、通信、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群⑤。珠海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扩大,1993年达到14.5亿元。

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恰似一台强力机车正牵引着我国经济特区向着工业水平先进、第三产业发达、内外联系通畅,在区域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处向型、多功能国际性城市开进。

二、经济成长的助推器——转换运行机制

70年代末,无论深圳、珠海抑或汕头同中国大陆所有地区一样,统统被罩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准确地说应是“产品经济”)的大网里。在这种体制中,资金、人力等资源完全由中央政府控制,计划部门统一调拨,地方、企业没有任何投资、收益权。特别是建国后的前30年中,在提高警惕、准备打仗的年代里,地处东南沿海,包括以后划定作为经济特区的边陲地带被视为备战前沿,因而长期得不到国家投资。所以,当时华南沿海区域一方面受到国家统一计划经济体系的管制,无权、无力进行经济发展与建设,另一方面又得不到计划经济调配资金、物资的好处。传统自上而下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华南地区经济的束缚与不公是极为严重的。

特区建立以后,中央要求特区积极吸引外资,参与国际市场运作,调整落后的产业结构,迅速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央赋予经济特区若干特殊优惠政策,并在特区中试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与重建任务。

尽管80年代之初,我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尚没有深入展开,理论环境与政治环境并不宽松,经济特区还是令人钦佩地对特区经济运行机制进行了大胆、策略的改革。

在特区经济运行机制要有别于内地的指导思想之下,特区建立之初明确提出“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方针,在总体经济中不断加大市场调节的比重与含量,通过诸如逐步放开市场价格,建筑项目的招标投标,资金、人才根据市场调节合理流动以及分配领域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实施,特区经济迅速活跃起来,工业与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发展,出现了闻名的“蛇口速度”、“深圳速度”,等等。

实践证明,中央政府所领导、经济特区具体实施的“破网”行动体现了破斧沉舟的魄力和高明的策略胆识,几个特区的建立将传统计划经济的大网撕开了口子。特区经济发展与运作的成功无可辩驳地说明,尽管是面蒙薄纱的市场经济,仍然具有推进生产力发展,提升人的生产经营积极性的巨大魔力与优势。

1986年,经济特区的建设转入外向型工业发展与成型阶段之后,为了进一步强化对外资的吸引力,推进特区外向型企业顺利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强化整个特区的办事效率,在全国思想解放运动不断深入和特区发展环境与理论进一步宽松的条件之下,经济特区明确提出,经济特区的运行机制应明确定位于市场经济。尽管对这一提法当时的理论界存有争议,但是特区毫不迟疑地围绕着建立市场机制这一核心和相应的三个层次展开了改革实践。

其一,全面开放生活资料市场,发展劳务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资金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培育与完善市场体系。

其二,提出按国际惯例办事,运用国际市场运行通则规范特区经济。与此同时开始探索股份制和公司制等现代企业运转方式。加快了经济法规制订与完善的步骤,推进市场经济规范化、法制化。

其三,根据特区经济已经具有较大规模,城市发展迅速,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于政府宏观管理提出了准确、高效的要求,特区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宏观调控与管理的能力和质量作为改革的一项中心内容。

经过一系列改革与完善工程,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经济特区基本完成了市场经济的确立任务,企业运作、资源流转、价格形成基本上符合了市场经济法则的要求。

撩开薄纱,特区市场经济确立与运作充分调动了劳动力、投资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经济活力,使得特区的外资流入、工农业生产、外贸进出口,财政收入、人民生活水平均大幅度提高。以深圳为例,到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猛增到170亿元,是1980年的86倍;1986~1990年实际吸引外资23.14亿美元,是第一阶段前6年的2.5倍;1990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4.71亿美元,其中出口达到29.96亿美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位;财政收入21.7亿,是1980年的70余倍⑥。初建时规模较小的珠海、厦门和汕头经济特区伴随着市场经济建立和运行,经济与城市发展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

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这一富民强国之策的最终确立包含着经济特区10年探索与改革,其市场经济运作成功推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大政方针提供有力佐证的莫大功绩。仅从这层意义足以对经济特区的现实与历史意义作出高度评价。

进入90年代,为了继续完成国家赋予特区改革先行一步的任务,强化与创造新的开放与发展优势,经济特区继续将体制创新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层次上。

首先,经济特区参与国际经济运行的步伐大大加快,其经济的国际市场关联度更加密切。深圳、珠海提出开放经济疆界与港澳地区以及国际市场紧密衔接,汕头将建设国际性经济特区作为未来发展目标。目前以此为核心的各项方案已开始具体实施。

其次,以规范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经济特区加大了对于作为经济体系细胞的微观企业的改革力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践的步伐已经走到了全国前列。目前一系列有关企业组成、注册登记、企业组织、监管、国有资产保值增殖、产权转让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日臻完善。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已经深化。近来深圳等特区政府已经取消企业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今后政府将不再干预企业的具体运营,政府的经济行为将主要限于产业政策的制定、推行,宏观经济调控和若干超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及支援方面。

第四,特区政府开始大规模建设市场经济体制正常有效运行的保障体系。包括健全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发展社会审计与会计核算体系,完善与优化多面体的市场体系,以及强化法律体系。

正是由于抓住了体制创新、结构转换这两个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关键环节,并始终将其摆在优先设计,优先考虑的特殊位置之上,经济特区造就了80年代的辉煌业绩。实践证明,认清与解决了发展的主要矛盾,改革的方向就明确了,建设的步伐就加快了,对内对外经济活力提高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强化了。

目前,特区正处在发展的关键路段之上,能否在全国继续保持发展的领跑地位?能否继续充当华南地区和整个国家对外开放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排头兵?关键在于经济特区是否能够把握时机,继续推进体制创新与结构转换?

特别要指出的是,不少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对于特区现有结构升级问题比较担忧,担心在现有条件下继续推进产业与技术结构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一般技术企业进不来,而先进工业建立难度大,万一先进工业发展受阻,难免出现“产业空白”。实际上,现在特区所面对的周边环境与内外条件与前10年大相径庭,现在客观形势逼迫特区必须加紧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只有毫不动摇地推进技术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特区才能避免功败垂成明星陨落的危险,并且再造90年代新的辉煌。

注释:

①②④⑥《当代中国的经济特区》,134、248、273、215、248页。

③《广东统计年鉴(1991)》第72、335页。

⑤《深圳外向型工业格局基本形成》《广州日报》1994年9月24日。

标签:;  ;  ;  ;  ;  ;  ;  ;  

创新结构与转型机制是经济特区成败的关键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