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经济结构转型中的产业发展_香港经济论文

香港经济结构转型中的产业发展_香港经济论文

香港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工业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香港论文,经济结构论文,工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香港经济结构由以制造业为本位演变为以服务业为主导,发展成为多元化、多功能的经济服务中心。香港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出现的制造业大量外迁,工业不断缩减,已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各种负面影响。香港经济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应保持工业并寻求新的发展路向。香港仍存在许多发展本土工业的优势,也存在各种负面因素,只要坚持把本土工业作为香港经济体系的基础性产业,根据香港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制订可行的发展策略,仍然是有作为的。

关键词 经济结构 转型 工业 发展

近10多年来,香港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制造业的逐渐大量外迁(据调查,估计普遍已转移75%以上,个别行业如钟表、电子行业则转移达85%以上),据统计,制造业生产总值(本地)占全港本地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0年的30.9%,下降至1984 年的24.1 %,1990年的17.2%,1992年的13.2%,1993年的11.4%,1995年估计约占9%。在对外贸易方面,1984年出口总额为2214.40亿港元,港制产品出口总值1379.36亿港元,占62.9%,转口贸易总值835.04亿港元, 只占37.71%;而1993年,出口总额为10462.51亿港元, 港制产品出口总值2230.27亿港元,只占21.32%,转口贸易总值8232.24亿港元,占73.68%;1994年,出口总额为11700.13亿港元,港制产品出口总值只有2220.92亿港元,进一步下降至只占18.98%,转口贸易总值则增至9479.21亿港元,上升至占81.02%〔1〕。上述数字表明,香港制造业的大规模外迁导致本地生产的缩减,其经济地位日渐下降。与此同时,金融、贸易等服务行业迅速发展,导致经济结构由原来以制造业为本位演变为现今以服务业为主导,经济结构转型已成为事实。目前,香港正向商业城市加速发展,将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的经济服务中心(包括金融、贸易、信息、通讯、航运、旅游等中心)。

在香港逐渐发展成为多元化、多功能的经济服务中心的同时,工业应走向何处?应担任什么样的角色?笔者试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探。

一、香港工业不断缩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香港制造业大规模外迁。从短期看,经济效益颇佳,亦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工业的崛起。但从目前以至长期看,工业不断缩减带来了诸方面的负面影响。其中尤以产生经济结构空心化问题最为严重,将长期困扰香港经济的健康发展。

1.制造业大量外迁,产生经济结构空心化,使香港经济逐渐失去主要的增长动力基础。香港经济结构转型是在脱离制造业升级基础上的转型,是在制造业迅速缩减,而金融、贸易等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状态下产生的转型。香港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这种转型是一种异常的、脆弱的经济结构转型,不利于香港保持长久的稳定繁荣。从目前来说,香港属于英国管辖下的特殊地区,97回归中国政府后,则仍是中国的特殊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因此,香港必须保持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和经济功能,才能在政体上有效实施一国两制,在经济上更好地发挥其特殊的积极作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不应该、也不可能缺少工业这个经济基础。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取决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在资源约束和市场充分的条件下,需求是决定性的。若是主要依存外部需求的经济,则必须具有高效灵活的工业体系,以作为经济增长的支点,否则难以维持持续的经济增长。近几十年来,香港经济增长动力主要依赖外部需求的扩大。实际上,自70年代以来建立的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工业体系,直至80年代中期,一直是香港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但随着制造业的大量外迁,其经济增长动力的支点亦发生转移,导致经济增长的波动和放缓。虽然经济增长的波动和放缓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与工业基础的逐渐削弱是直接相关的。与此同时,由于制造业的大量外迁,使之升级减缓,港产品更新放慢,品质没有明显提高,更地一步削弱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由此,亦使制造业与南韩等三小龙的等级差距扩大,工业逐渐失去竞争力。

香港经济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若缺乏工业基础,不仅欠缺经济增长的支撑力,而且极难发展成为综合性的经济服务中心,将永远处于转口贸易的地位,而对外贸易的实力亦将每况愈下。从比较分析角度看,新加坡在幅员和经济规模均比香港小,而经济服务中心的功能已相当完善的基础上,仍把工业摆到核心的地位,建成世界第二大炼油基地,一直致力于改造裕廊工业区,千方百计提高生产力。究其根本,在于其深知工业发展是整个独立的经济体系所不可少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可见,香港的制造业大量外迁,实在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极大隐忧。如何保持和发展本土工业是一个务必解决的难题。

2.香港经济缺少本土工业的支撑,将导致经济发展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加剧。香港经过近30年的迅速发展,尽管经济上日趋成熟,但受制于地理环境、区域狭小及经济结构等因素,其脆弱性十分明显。而且其作为对外开放度极高的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对世界经济的依赖性很大,因而国际市场的动荡性,亦使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若缺乏本地较发达的工业作为经济支撑,其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将进一步加剧。因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需要拥有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如缺乏工业或工业所占的比重太小,则应付经济波动的弹性亦随之消失或大大减弱,所以,香港应保持较发达的本土工业,并以中国内地作为其缓冲区,以力求减少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那种认为香港只要保持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旅游中心等地位就可以了的看法,忽视了香港只要遇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等经济波动,就会给经济造成严重损害的潜在威胁。

3.香港本土工业的不断萎缩,大大缩减了本土的就业空间。从60年代至80年代初,香港工业的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40~50%。进入80年代以后,制造业的就业人数逐步下降,从1981年的99.6万人下降至94年43.8万人。进入1995年,制造业工人则更下降至只有36万人,只占全部就业人数的15%左右。60多万的蓝领工人被淘汰,其潜在的危机不容忽视。最近出现失率连续上升18个月之久,失业率升至3.5%, 就业不足率也达2.5%,社会问题严重。近期产生比较严重的失业问题, 有消费萎缩等原因,但与本土工业不断萎缩、就业空间不断缩小有直接关系。香港不少有识之士对此甚感优虑,认为这是影响香港稳定的一个极大的隐忧。实际上,近10多年被迫离厂的60多万蓝领工人,大部分是中年工人,由于年龄、文化水平、职业技能等因素的制约,转换就业的难度很大,机会较少,即使接受转业训练,也不容易找到新岗位。他们中许多中年工人,尤其是中年职业妇女,被迫提早退休,或依靠社会福利赖以生存,或转为街头小贩。目前在厂工作亦大多数是中年工人,制造业继续萎缩,对他们的影响最大。工业不断萎缩而导致就业空间减缩,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值得我们关注。

4.香港本土缺少较发达的工业,既不利于制造业的升级转型,也不利于向内地输入先进或适用的工业技术。香港自身虽然没有多少先进技术,但由于市场网络广泛,信息灵敏及传递快捷,科技市场较为活跃,及其制造业普遍采用OEM生产方式等因素, 往往能掌握到发达国家的某些先进或适用技术。如益电半导体有限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半导体元器件的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率极高。华科电子有限公司则掌握有内地仍未能达到实行大批量生产的芯片生产技术(以上两家均为在港生产的公司,前者为华资独资企业,后者为中资企业,实行OEM生产方式)等等。若香港拥有相当数量这类型的企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制造业的升级转型,而且可以通过合作方式,将先进或适用的,而且目前内地还缺少的技术向内地广泛输入。如香港工业继续缩减,不但将失去制造业升级转型的基础条件,而且内地也将失去引进先进或适用技术的一条有效渠道。

香港保持和发展工业是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保持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和国际上各种优惠制度的重要基础。工业发展与多元化、多功能的经济服务中心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对金融、贸易、航运、保险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支撑作用,相得益彰,并能扩大就业空间,发挥保持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因此,要消除上述各种主要的负面影响,保持和发展工业是唯一选择。

二、香港工业发展的正负面因素分析

香港制造业的大量外迁,似乎表明已失去发展工业的优势和条件,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香港客观上仍然存在许多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首先,不少发达的工业国家和地区,如日本、美国等看好香港及中国大陆市场,已开始或将要把香港作为新产品的试产销基地,以作为进入中国大陆市场的桥梁。诸如摩托罗拉、美国P&M 等国际知名的“世界级”大企业,在近10多年来,或在香港设厂,或同香港企业合组公司,进入内地生产。这一趋势意味着将给香港带来相当可观的工业投资和新工业技术。近年来外资投资制造业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已证明这一点。这将会刺激港资及中资在工业上的投资。

其次,香港工业已出现工业科技升级的趋势,最突出的是电子和成衣等行业。不少厂商在转移旧技术、旧设备回内地的同时,在港采用新技术、新设备进行生产,有的甚至可以说达到世界顶级水平。新技术,新设备等生产手段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品成本,取得较高的利润。

第三,创业基金与创业精神的组合,有利于香港工业的发展。创业基金是目前世界风行的一种投资组织方式。香港自80年代中期引入这种投资方式后,发展比较理想,现拥有约30家正式私营创业基金公司。这些公司的创业基金主要用于资助新的工业项目,投资产品,帮助创业者创立和发展新的工业企业。据调查资料显示,这些公司的盈利可观。据业内专业人士介绍,创业基金投资工业项目,在十个项目中,只要3 个以上取得成功(成功的主要标志为投资的工业企业能上市发行股票,通过转让股权收回投资和获得利润)就有利可图。以运作比较成功的汇亚资金管理公司为例,其管理的基金总额达数亿美元,共投资了120 多间企业,其中40间已上市,每年所得利润为投资的25%。这种投资形式与港人素来著称的创业精神组合,将产生不少富有生命力的新工业企业。

第四,香港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约占九成左右,其素以市场信息灵通、反应灵敏、生产转型快见长,能紧跟世界市场需求的变化来调整生产。这是一种优势,只要保持这一优势,香港的工业仍有作为。当然,香港工业缺少足够多的大企业是一个隐忧。值得指出的是,近10多年来,香港大型工业企业在数量上和质素上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不少企业在香港本土及中国大陆两地同时发展,成为效益颇佳的大企业,有的甚至发展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如生产注塑机世界排名第一的震雄机械,生产AC马达的德昌电机等,而且不少企业在管理意识和手段上,在生产布点和市场营销策略上,已摆脱传统意识和方式的约束,开始走向世界〔2〕。如能在上述基础上,再发展一批大型工业企业, 并能保持中小企业在适应市场需求方面的特长,前景可观。

第五,香港工业不仅有广阔的国际市场,而且背靠潜力极大的国内市场,有远见的工业家不仅不会放弃工业投资,还将不断追加投资。以钟表业为例,随着1995年国际钟表市场的复苏,1995年上半年香港钟表产品出口十分理想,总出口额较1994年同期上升16%,达213.76亿美元,一改传统上每年上半年都属于钟表出口淡季的态势。在出口总额中,向中国内地出口额达41.67亿港元,占19.5 %。 据得利集团介绍, 其在1994~1995 年度的“世家”(SAGA )牌手表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也获得41%的增长。该公司全力扩大投资生产手表, 1996 年产量将由目前的280万只增加至500万只〔3〕。

第六,香港拥有一大批热心工业的政界、工商界、科技界和学界人士,拥有为数不少的成功的工业企业家,关注和推动着香港工业的发展,为香港工业升级转型、走向新阶段或出谋策划,或亲力亲为。这是香港工业得以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

此外,香港始终存在外来移民问题。在外来移民中,将带来各种投资,亦包括工业投资。香港的条件特别利于中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故外来移民投资的进入,对工业发展也是一个有利因素。

诚然,香港在发展工业方面,亦存在各种负面因素。除众所周知的如土地资源缺少,地价高涨;工业人力资源不足,结构不合理,尤其科技人才不足,人工成本不断提升,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难以承受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投资制造业与投资服务业的投资回报率差距越来越大,投资回报周期较长,在短期投资行为导向下,投资利益导向使服务业迅速发展,将大量资本、人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吸引过去,不利于工业发展等等之外。香港工业发展还存在如下的主要负面因素。首先,政府对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支援。虽然自90年代起,基于工业界与社会界的舆论压力,港府开始对工业支援方面逐步加大投资。如建立应用研究发展基金(2亿港元,一次性);建立工业支援基金(1.8亿港元);拨款实施“自动化计划”(5000万港元);筹设应用研究中心(计划投入5000万港元);成立科技工业中心(一次性拨款2.5亿港元)。 项目虽多,但投资额少得可怜,占香港GDP比例微乎其微〔4〕。不仅如此,港府对上述项目资金的使用还规定种种限制,至使其效果更微。工业界和学界对港府这些举措普遍不满,使人们认为港府只是为平息众怒而玩玩“花枪”而已。另一方面,未来特区政府的成立还有20个月的时间,其对香港工业发展持何种态度,目前只能是个未知数。因此,在后过渡期,工业发展缺乏政府的必要支援,使之欠缺一个良好的社会发展条件。

第二,对工业在香港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缺乏共识,对工业的发展策略缺乏深入的研究,导致工业发展处于自生自灭状态。一国乃至一地区如对经济结构中各产业的发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引导,其经济发展过程将充满曲折性、不稳定性,甚至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香港虽然是一个典型的自由市场经济,产业发展由市场导向不无道理,但不能由此而从某些行业利益出发,得出政府不必引导产业发展,不必对某些产业发展给予必要支援的颇带偏见的结论。正是由于种种偏见,使香港对工业发展的策略和政策缺乏必要的研究。港府虽然设有经济分析部门,但人力资源不足,并只侧重于经济技术统计分析,并未对香港整体经济策略展开应有的研究。与此同时,不少人士将香港本土工业与在境外投资的工业简单地混为一谈,认为在以华南地区为主投资的工业就是香港工业。这是一种误解。(1 )香港与华南地区虽然经过10多年来的合作,经济融合度较高,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并实行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华南地区港资投资的工业不能直接等同香港本土工业。(2 )若是港资投资以华南地区为主的工业可以直接等同香港本土工业, 那香港在统计生产总值时, 就没有必要区分GDP和GMP。(3 )香港的本土工业与港资在华南地区为主投资的工业两者在香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功能、作用是有很大区别的。诸如在本土产品出口、本地的支援工业服务、扩大就业空间等方面,两者根本不能互相替代。而正是上述这种误解,使不少香港以及国内人士认为香港本土工业可有可无,无关重要。

第三,港府对科研投入严重偏低,以及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组织结构等因素制约,导致香港整体科技水平低,缺乏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与此同时,缺乏高、中级工业科技人才,而且相当部分的工业人才流失,不少第二、三代工业企业家转向服务业发展。资料显示,1990年,韩国、台湾与新加坡政府对科研的投入,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6 %、1.9%和0.9%,而香港则只有0.04%。由于科技水平低,缺乏高、中级工业科技人才,工业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欠缺高品质、高附加值和自创名牌的产品,致使工业的投资回报远不如服务行业,因而使本来就不足的工业人才流失严重,极不利于香港工业的发展。

三、香港发展工业的路向与主要策略

工业始终是香港经济体系中的基础性产业,是香港经济的稳定器。现在和将来都需要对工业进行足够的研究,提出符合香港经济实际的发展路向和策略,促进升级转型,巩固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提高经济竞争力,尽可能将香港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控制在最低限度。

香港经济结构转型中产生对工业发展最不利的因素是产业间(主要是工业与服务业)的投资收益率和回报周期的差距越拉越大。香港工业的发展,必须首先寻找能较快提高投资收益率和缩短回报周期的发展途径。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的对解决这个问题已无能为力。选择的新路向应该是发展高新科技工业,改造传统加工工业,走向高效率、高品质、高增值、创名牌。事实上香港有不少这方面成功的发展个案。选择这一路向,不仅能使工业投资收益回报能与服务业相媲美,而且对金融、贸易、运输、信息等服务业的发展将注入更大的动力,使整个经济结构转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此,应采用如下的发展策略。

1.研究和制订香港本土工业稳定发展和升级转型的策略和政策。研究和制订香港本土工业的发展策略,必须坚持几个要点:一是在自由市场经济环境下,以市场导向为主,但不是完全自生自灭式地发展工业和进行升级转型;二是在香港发展为综合的经济服务中心背景下,工业发展对金融、贸易等服务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撑力应在本地生产总值中占多大比重(笔者初步认为在目前条件下应保持在10%左右,在高新科技产业发展至较成熟阶段和基本完成对传统加工工业的改造之后,则可回复至并保持在15%左右。此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三是本土工业发展策略的研究和制定应主要是政府行为。就目前的条件来说,港府已不可能拿出具体方案,故民间工业机构和学界等应义不容辞,为未来特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方略。在特区政府成立之后,则其应担任主要角色。四是加强对各种资源的分析、开发和配置策略的研究,充分考虑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动态和趋势,审时度势制订相应的、可行的策略。

研究和制订香港本土工业的发展策略,还必须同时研究和制订相应的政策,以保证本土工业发展有一个良好的软环境。首要的问题就是对香港经济发展的总政策“积极不干预”的重新认识。港府多年来力主“积极不干预”政策。政府是否真的一点调控行为都不存在呢?压抑楼价、地价的措施,控制利率等等举措又如何解释?问题只是在于调控是否必要、合理,是否利于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实际上,从来没有存在纯之又纯的“不干预”政策,任何一个政策都会根据既定的经济目标(包括利益选择)来对经济加以必要调控,区别只在于调控的层面、力度和方式不同而已。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积极不干预”政策赋予新的意义和内容。概括之,就是在坚持市场导向、不直接干预各种经济运行的前提下,政府有必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各产业的发展通过制订适宜的鼓励和紧缩政策,提供必要的支援和限制,以引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基于上述思路,中央政府、内地周边地方政府和未来特区政府都应积极而慎重地研究和制订利于香港本土工业发展的政策。从中央政府和内地周边政府方面来说,建议在对香港开放其本土工业的工业品市场、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向香港输出等方面制订适度的政策。从未来特区政府方面来说,建议在土地资源、资金资源(如设立风险基金、设立各种相应机构的资金投入等等)、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制订充分的支援性政策。

2.将香港与内地的科技合作摆在本土工业发展首要地位加以强化,逐步增加科技投资,以促进香港本土工业的向新产业、高科技发展。提高本土工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技术含量,是保证产品具有高品质、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前提,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业投资的收益率,吸引更多的投资流向工业。综观香港比较成功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大多数都是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有效地占领国内外市场,取得良好的收益。两地的科技合作应在资金投入、科技成果交易、人才流动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尤其在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科技成果选择上,必须量力而行,选择具有广泛市场潜力的应用性科技成果进行立项研究和投入生产。在这方面,中央政府及周边地方政府应制订相应政策,有意识地选择市场潜力大、经济效益显著的科技成果输出香港,采用全资、合作等方式进行生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在总体上,还应考虑选择几项具有世界级先进水平、联动性大的科技项目放在香港进行研究开发,以期在较短时间内提高香港的整体科技水平和在亚太地区的科技地位,改变落后形象。目前,国家科委和广东省科委正在着手研究加快两地科技合作事宜,准备拟定有关的政策,以推动香港科技水平提高,促进香港本土工业的升级转型。这无疑是利好消息。

3.进一步为香港本土工业开放内地广阔的工业品市场,实行适度的“市场准入”政策。在97之后尤需如此。97后香港虽然在政制上是特殊行政区,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但在经济上应采取比较宽松的融合政策,将内地作为香港经济发展的腹地,发挥缓冲区的积极作用,以提高香港经济和本土工业发展的稳定性,使其在遭受世界经济激烈波动影响时,有一回旋余地,使影响程度尽可能降低。若这一政策能实施,则香港的本土工业可能通过开拓内地市场及在内地投资发展,有效地壮大企业,以内地和本土两地作为基础,开拓国际市场,参与世界范围的竞争,发展一批世界级的企业。这不仅利于香港工业的发展,亦同样利于内地工业发展。

4.中资企业在多元化经营的发展中,应加大对工业的投资。中国在港投资已达约250亿美元,可谓香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中资企业作为经济利益机构,要充分考虑香港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对整体的巨额中资投资的经济收益影响,不能只从单个企业的经济收益来考虑安排,每个中资企业对香港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都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据统计,1990年中国在港投资工业只有近33亿港元,至目前亦约为7亿美元, 只占投资总额的3.6%,实在微不足道。其中既有投资失败的因素制约,亦有投资收益不理想的影响。但只要选准项目,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资本雄厚、科技水平较高、科技人才充足、信誉好,以及拥有国内市场优势等,与港资企业的管理人才和市场营销网络、信息网络的优势组合起来,采用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投资工业,是大有作为的。这方面也不乏成功个案。如联想电脑集团、华科电子有限公司等,不仅取得高经济效益,而且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笔者认为,中资企业在港投资发展,应确定这样一个宗旨:在港谋求多元化发展,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应通过自身投资工业的经济行为,体现政府(中央政府、未来特区政府和内地周边地方政府)发展工业的导向功能。诚然,在具体实施上,政府应提供支援性政策导向,不必直接干预企业的决策和运作,企业则根据市场等方面的实际自主决策和自主运作。

5.继续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外国资本在港投资发展工业。外国资本在港投资工业的主要特点是规模较大,科技水平较高,大多数是独资经营。以美、日资为例,他们在香港的投资有60%以上是独资经营的。因此,可在土地使用(包括优先权、土地使用费等方面)、工业投资减免税、提供投资风险基金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给予各种必要的支援,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会带来更多的工业投资。

6.继续积极发展创业基金,为香港提供更多的发展资金。香港现时的创业基金机构多是私营机构,除继续壮大外,政府(未来特区政府和内地周边地方政府)亦可以半官方的形式创立这种机构,运用这种投资组织方式促进工业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应在团结广大的工业界、科技界人士方面下足功夫,多吸取他们的合理建议,坚定他们在香港发展工业的信心,发挥他们的中坚作用,巩固工业发展的社会基础。

本文1995年12收到。

注释:

〔1〕资料来源:《香港经济年鉴》,1972、1987、1993; 《香港1994》;《香港1995》。

〔2〕〔4〕封少云,《浅谈香港制造业发展路向》,香港,《京港学术交流》,1995年9月,第27号,第3—4页。

〔3〕香港得利集团《季刊》,1995年10月。

标签:;  ;  ;  ;  ;  ;  ;  ;  ;  ;  

香港经济结构转型中的产业发展_香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