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中心站龙门吊走行轨地基处理改进与分析论文_李龙

 李龙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610072

摘要:以集装箱中心站龙门吊走行轨地基处理为背影,对原地基处理进行优化,通过了理论计算,所以沉降量均满足工后沉降量的要求,并且节约了工程投资.

关键词:走行轨;地基处理;改进;分析

1.工程概况

原设计中龙门吊走行轨采用CFG桩施工,龙门吊走形轨基础下地质情况为:

素填土:颜色较杂,以黄褐色及灰褐色为主,松散~中密,稍湿~饱和,主要由碎石土、块石土及粘性土组成,碎石主要成分为石灰岩及板岩等,厚0~20cm。

2.施工要求

设计文件要求根据《港口铺面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对龙门吊走行轨基础沉降要求工后沉降不小于30cm,复合地基承载力大于180kpa,个别地段可以预留5cm沉降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港口起重机轨道安装技术条件》纵向和横向2‰的规范要求。

3.龙门吊走行轨地基处理改进与分析

中心站工程南北箱区各有2条龙门吊走行轨,原设计采用φ0.6mCFG桩基础进行加固后再进行砼走行基础施工,桩间距1.8m,桩长5.77-20.99m,按正三角布置。该施工方案共需φ0.6mCFG桩4444根,59461延长米。投资578万元。

为了节约造价并确保龙门吊走行轨基础在交付使用后避免出现差异沉降,影响使用功能,经过方案比选将龙门吊走行轨基础地基处理采用强夯加固,对个别强夯施工后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区段采用碎石桩加强夯加固方案。

4.地基处理强夯检测

对强夯后的走行轨基础进行1点的动力触探试验,现将检测孔测试统计结果列于下表1。经对动力触探检测的统计分析,给出各检测点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模量如下表1所示。

表1 场地不同深度土层超重型动力触探测试统计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6000kn.m 的强夯对地基处理加固效果很明显,都已经超过200Kpa,只是个别地段为180Kpa。

5.工后沉降量计算单

根据动力触探的结果,对龙门吊走行轨基础进行工后沉降量计算,选点采用地质条件最为不利的地点。

5.1方法概述

本次检算采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推荐公式(5.3.5)检算南箱区龙门吊走行轨基础地基沉降。

该方法称为应力面积法,是在分层综合法原理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计算方法,是用积分的方法求得应力面积和平均应力系数。

5.2计算步骤

5.2.1划分土层

将基底以下土分成若干薄层,本次检算以m为单位划分基底土层。

5.2.2计算基底附加应力

龙门吊走行轨的基底附加应力分为基础自重以及龙门吊对基底的作用力。

根据结构提供基础的形式以及钢筋混凝土的自重可以计算得到基础自重应力P1=2.6×0.7×24.5×1÷(2.6×1)=17 kPa。

根据伸缩缝为20m考虑,按照每一段走行轨基础上作用吊车轮8个,每个重34T计算,得出龙门吊作用于地基的作用力为P2=34×1000×10×8÷(2.6×20)÷1000=52.3 kPa。

综合考虑,龙门吊走行轨基础基底附加应力为P=1.2×(17+52.3)=83.16 ≈84kPa。

5.2.3计算并查表内插法求出基底各分界面上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 ,考虑该区域为条形区域,在查表过程中l/b取用10。

5.2.4将各参数带入公式求得每层的计算变形厚度及判断计算深度,并确定地基总变形即为地基的最终沉降量。

根据振华机械厂家提供的资料要求,龙门吊行走轨轨面在横向和纵向的地基变形使用极限允许偏差 0.002,安装维修允许偏差0.001。

6.结束语

针对以上实际情况变化,本着“安全使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根据现场工程检测资料以及龙门吊设备荷载数据和参数等对CFG桩方案进行评价和优化。重点对地基承载力和地基不均匀沉降进行了理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现行强夯处理结果后的龙门吊走行轨基础在基础自重和上部荷载作用下,地基不均匀沉降值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港口起重机轨道安装技术条件》纵向和横向2‰的规范要求。

龙门吊走行轨基础地基经过强夯(6000kn.m)处理后,地基加固效果经检测和计算后能够满足龙门吊使用的设计要求的,不需再另行加固处理,对于检测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局部地段(有效加固深度达到8.5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180kPa)进行碎石桩补夯处理。

论文作者:李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1

标签:;  ;  ;  ;  ;  ;  ;  ;  

集装箱中心站龙门吊走行轨地基处理改进与分析论文_李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