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并发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论文_张利娟, 蒋玉平(通讯作者)

精神疾病患者并发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论文_张利娟, 蒋玉平(通讯作者)

张利娟 蒋玉平(通讯作者)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223001)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并发肠梗阻的原因和护理对策,进一步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自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例精神疾病并发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并发肠梗阻诸因素进行分析与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采取迅速、果断、准确、有效的救治和护理,16例患者中2例痊愈出院,14例转精神科继续抗精神病治疗。结论 早期规范有效的救治与护理是治疗肠梗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精神疾病 肠梗阻 相关因素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028-02

1 临床资料

16例患者中有14例是由精神科转入本科的长期住院治疗无亲属陪伴的患者,2例是在家维持治疗者。其中,情感障碍3例,精神分裂症12例,器质性精神障碍1例。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35岁。患者因患病多年,且长期反复多次住院治疗,生活被动懒散,与人接触交谈能力差,喜欢独处,活动少,生活自理能力低下。

2 相关因素分析

2.1 患者自身因素:由于患者病程长,长期反复住院治疗,生活懒散被动,不愿活动。同时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致使患者嗜睡、乏力、睡眠时间长,活动时间少。以及患者年龄较大,胃肠道肌张力减退,胃肠蠕动功能减慢,加之患者受精神疾病的影响,感觉敏感性降低,以使患者发生便秘时不能及时主动的诉说不适,从而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而造成便秘加重,以致发生肠梗阻。

2.2 药物因素:由于多种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舒必利,以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奥氮平等,都具有抗胆碱能及抗肾上腺作用,从而抑制肠液的分泌,使肠道及内脏平滑肌松驰,减慢肠道蠕动而诱发肠梗阻[1];其次,抗精神病药物的过度镇静作用也可减缓肠道的蠕动,以上因素均可导致粪便在肠道内长时间滞留而发生便秘,重者可发生麻痹性肠梗阻。

2.3 饮食因素:由于精神科为封闭性病房,无家属陪护,长期住院的衰退期患者饮食结构不合理,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食物进食少,加之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饮水少,易发生低血钾、低血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护理干预

3.1 禁食与胃肠减压:及时有效的胃肠减压是治疗肠梗阻的关键措施。精神疾病患者并发肠梗阻多系胃肠蠕动不良所致,多采用保守治疗。因此,一旦确诊为肠梗阻应立即予以禁食,行持续胃肠减压,禁用镇静、止痛剂,防止掩盖疾病症状,禁止灌肠,防止肠穿孔。患者往往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为了保证有效的胃肠减压,应妥善固定和衔接好减压装置,必要时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防止患者自行将胃管拔除。经常挤压胃管,以防堵塞,保持引流通畅。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在实施禁食期间要有专人看护,加强观察,不让其偷吃食物,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让其不要给患者提供食物。

3.2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全身症状。由于患者禁食、胃肠减压,加之肠梗阻易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因此,应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定期测量肝、肾功能及钾、钠、氯、钙、血气分析等。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颜色以及有无气体引出。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出入量,同时观察腹痛、腹胀情况,有无胃肠蠕动波[2]。如有异常,应及时汇报医生,防止并发症发生。

3.3 口腔护理:禁食期间做好口腔护理,2次/d。呕吐时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发生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呕吐后给予温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舒适。观察并记录呕吐物的量、性质。

3.4 皮肤护理:禁食后营养不良,及卧床易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易发生褥疮,因此做好皮肤护理非常重要。每日帮助擦浴二次,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被,定时翻身变换体位,病情允许可以采取半卧位。

3.5 心理护理: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态度热情和蔼、耐心细致,语气温和亲切,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安全感[3]。多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不适,鼓励病人说出自己的要求,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正确认识自身疾病,向患者家属强调家庭支持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协助患者得到持续的家庭支持[4],从而使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

3.6 健康宣教:责任护士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文化水平、存在的问题等与患者或家属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和指导,内容要通俗易懂;定期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常用的抗精神药物的作用机理和副反应的表现,对中老年病人要重点宣教,反复强调;嘱患者出现排便困难及时报告。督促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及排便习惯,平时督促病人多饮水,并鼓励病患者多进食含高纤维素和高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督促患者饭后1h左右去厕所排便,培养良好的排便条件反射。对便秘患者的每一次便意都要试验排便,达到预防与治疗便秘的目的。鼓励病人多活动,教会病人腹部按摩,以促进胃肠蠕动,同时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尽量用和蔼的语言及方法缓解患者的应急状态,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反应及心理顾虑。

4 小结 

在精神病人治疗中,患者由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且大多抗精神病药物具有中枢及外周抗胆碱能作用,而外周抗胆碱作用能抑制肠道分泌肠液,减缓肠蠕动而诱发肠梗阻。精神病房的封闭管理,患者的户外活动受限导致运动减少也会增加肠梗阻的发生率。另外,老年人、衰退期精神病患者各种感觉敏感性降低,常常不能主动、准确地表达各种不适,这就要求精神科护理人员应加强对肠梗阻等躯体疾病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掌握和敏锐的观察力,重视患者躯体状况的监测,尽早发现病人的不适。平时鼓励病人多喝水、合理安排饮食、增加患者活动的机会,对3d无大便者一定要及时给予处理,对预防肠梗阻的发生的一定的作用。本组病例中2例痊愈出院,1例转精神科继续抗精神病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文彩,徐降兴.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发麻痹性肠梗阻诊治体会,东南国防医药,2003,5(5):326.

[2] 吴建红,梅红彬,张春娇.现代精神障碍护理学.359.

[3] 周仙琴,彭雅芳.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47-48.

[4] 童贤妹.心理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39.

论文作者:张利娟, 蒋玉平(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3年11月第3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13

标签:;  ;  ;  ;  ;  ;  ;  ;  

精神疾病患者并发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论文_张利娟, 蒋玉平(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