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何妮

探究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何妮

重庆市开县郭家镇中心小学 唐小荣 4054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的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因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具体自己的特性且其含有丰富的内涵。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都必须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使学生慢慢养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全面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实质,在加强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注意合理地运用探究性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探究性、小学语文、创设情境、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采用探究性教学模式,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为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为目标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崭新的能培养其创新精神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以学科教学为载体实施探究性学习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对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崭新的教育理念,努力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反思以往的教学,却还存在一些不足,严重扼杀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课程改革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此,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势在必行。

一、创设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善于提出一些既让学生有熟悉感,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诱发探究意识,激活探究思维。

1、创设认知矛盾的情境。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学生初读课文后,我启发学生回忆自己平时等车而久久不见车来时的心情,有的学生说会因不耐烦而闷闷不乐,有的学生说干脆打“的士”得啦……然后,我问学生:“为什么老奶奶内心焦急,却又耐心地等待呢?”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

2、创设认知冲突的情境。教师提供可选择的几种答案,使学生感到不知道该选择哪一种答案才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例如教学《白杨》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读题,再说说课文是写什么的?有的学生说是写人的,有的学生说是写物的。这时我出示了四个答案:淤专门写人;于专门写物;盂既写人也写物;榆表面写物实际写人。使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我趁机引导学生探究,到课文中找答案,并要求找到根据。

二、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比较。

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是一种相对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占有传授者提供的经验,把前人创造的经验变成自己的经验,使自己成为辨认事物、处理问题的工具。接受式学习包含三种子类型:机械性接受学习,被动性接受学习和有意义接受学习[2]。前两种学习类型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中普遍应用的教学方法,我们平常所说的接受式学习就是专指以机械性接受学习与被动性接受学习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

1、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接受式学习以教师为中心

接受式学习则是以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往往一堂课下来,只听见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不断地挥洒笔尖,拼命地记笔记。最终只能导致学生学知识的盲从性,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而所谓的主体性,是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生完全置于主体地位,是探究性学习最突出的特点。语文教师在语文学科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以指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教师依据教材本身以及学生的实际,对需要探讨的问题适时给予选择、定向和帮助,使学生少走弯路,少做无用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对语文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问题进行探究活动,探求语文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规律。

2、探究性学习强调学习过程的实践性,接受式学习注重教师的传授

接受式学习中学生的知识往往是老师咀嚼透了,按照老师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的。而不是学生自己去发掘,去实践得到的结果。结果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最终使学生失去再创造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别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他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探究性学习所提供的实践机遇,学生亲自参与探究、分析、讨论、搜集材料和处理信息。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性特点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使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运用于实践,学有所用,学有所成,并有利于间接经验转化为直接经验,从而提高其实践能力。

三、自由选择,激发探究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灵活、敏捷。叶圣陶先生也有句名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情境中,全体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探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1、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如学习《丰碑》一文时,有的学生喜欢朗读,就去探究本文该怎么读,怎样才能读出情、读出神;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体会句子蕴含的意思,就去探究课文。

2、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在课堂上,探究同一内容的学生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课外的探究,学生更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大家都感兴趣的课题。因此,教师应尽量满足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3、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材料,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注意倾听、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随时加以引导,保证他们都能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开放课堂应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衔接。例如在教学《迷人的张家界》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有关张家界风景区的图片,了解一下张家界的风俗。学生有的带来了图片,有的上网浏览和下载了信息……上课伊始,学生相互欣赏图片。教师通过课前准备,把张家界的秀丽景色做成课件展示出来,迷人的景色配上美妙的音乐,让学生目不暇接,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整堂课通过师生的共同探究,有的学生妙笔生花,把张家界的山画了下来;有的学生灵感来啦,把它写成了小诗;有的学生还当起了导游……课堂气氛十分的活跃。课后,学生还不断地修改,真是意犹未尽。

4、放手练习,留足探究空间。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这种教学方法是把教师的分析、结论强加给学生,缺乏学生的参与、思考、想象与创造。在写作教学(写一物品)中,我改变了这种教法。先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巡回辅导并了解学生的难点,针对难点讲解,读范文以后再让学生修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有的会抓住一些细节而忽视整体,有的会写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而忽视客观存在,但他们毕竟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探索,并在探索中有感受、有发现,增长了技能。在练习中,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提倡组内同学间或小组间相互帮助,从而在探索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一次教育的创新,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它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使教师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掌握指导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探究性学习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其活动内容已经突破了课本的限制,活动的时间、空间已实现向全社会开放。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学校,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宽信息收集渠道,保证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论文作者:何妮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探究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论文_何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