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论文_娄晓鸣,秦艳敏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论文_娄晓鸣,秦艳敏

濮阳龙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电气自动化是运用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电气自动控制,是结合电气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直接或间接程序控制,通过系统集成,实现自动控制电力系统运行和维护功能。集成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以及故障时迅速自动反应是其显著特征。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当前的趋势和未来的发展走向,最后并提出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战略目标。

关键词:工业电气;自动化;自动化系统

1导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21世纪正是我国全面地实现信息化、工业化和高科技化的崭新时代。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式将会在社会的各个城市领域得到广泛地关注和普及。

2我国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开始进入新技术革命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自动化设备来监视和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使各个设备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呈现出最佳状态,生产出最好的产品。因此,没有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根基。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到来,信息化时代已经先一步到达,如果我们没有实现工业化,那信息化就更不可能完成,因为信息和工业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也不可能先把工业化发展的很好再去发展信息化,这样做只会使我们的发展速度变的更慢。所以,工业自动化就是将信息化和工业化一起发展。大力发展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既可以对传统产业有所帮助,又可以加快信息化的发展,以实现我国电气的全面工业化。

3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3.1 平台开放式发展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的出现,IEC61131的颁布,以及Microsoft的Windows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未来的电气技术的结合,计算机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1.1 IEC61131标准使得编程接口标准化

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家PLC厂商,近400种PLC产品,不同产品的编程语言和表达方式各不相同,IEC61131使得各控制系统厂商的产品的编程接口标准化。IEC61131同时定义了它们的语法和语义。这就意味着不会有其他的非标准的方言。IEC61131已成为了一个国际化的标准,正被各大控制系统厂商广泛采纳。结构化的编程方式使得程序更易管理,也提高了代码的使用效率,缩短了程序编程的周期。

3.1.2 Windows正成为事实上的工控标准平台

微软的技术如 Windows NT、Windows CE 和Internet Explorer已经正在成为工业控制的标准平台、语言和规范。PC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商业和企业管理中得到普及。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基于PC的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主流,基于PC的控制系统以其灵活性和易于集成的特点正在被更多的用户所采纳。

在控制层采用Windows作为操作系统平台的好处就是其易于使用和维护以及与办公平台简单的集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 现场总线和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应用

现场总线(Profibus、FF、Interbus等)是一种串行的连接智能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的分支结构的通讯总线。它通过一根串行电缆将位于中央控制室内的工业计算机、监视/控制软件和PLC的CPU与位于现场的远程I/O站、变频器、智能仪表、马达启动器、低压断路器等连接起来,并将这些现场设备的大量信息采集到中央控制器上来。分布式控制意味着PLC、I/O模块和现场设备通过总线连接起来,将输入输出模块转换成现场检测器和执行器。

5工业生产中的电气自动化发展方向探索

目前在我国的工业企业中电气自动化运用较多的高科技包括: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软件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力日益扩大,势必给我国的工业企业带来新的改革动力,这也是我国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5.1统一监控

统一监控与传统监控方式相比,从设计到运用所需的时间和费用都比较少,运行也相对平稳,设备维护相对简便。由于统一监控所用的服务器结构与传统监控所用服务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监控的内容也不相同,管理系统的版本也不同,如果依然沿用传统监控的操作手法,就会造成操作失误,因此,需要操作人员根据统一监控的运行特点和管理系统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方法学习,通过统一监控的遥控量和系统遥测量接入,保证其它用户运行平台平稳的同时,实现统一监控管理。

5.2分布式信息结构

根据目前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情况分析,可以得出分布式信息化结构建立的是未来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此种结构通过在网络中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信息化的结构环形,在工业生产保障系统平稳运行时,将系统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分散到每个结构模式中,进而减少因电气系统故障引发的工业企业停产而带来的损失。另外开放式的信息化,可以通过网络系统与外界信息向连接,加强对电气系统的认知度,进而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对工业信息的处理能力。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提高内部管理能力的同时还要重视其产品优势,通过对企业内部生产成本控制,保持价格优势,增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运用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增加设备运行平稳性,进而保证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增加企业生产利润率。

5.3网络结构的通用

工业企业中电气自动化的成功运用,离不开通用网络结构的支持。工业企业的网络结构设置对于企业生产设备控制、企业管理系统数据分析、监控系统操作等都必须予以稳定运转保证。在工业企业的数据增加以及分析优化工作结束后,要及时通知中心管理机和其他辅助管理机,以便整个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协调工作,进而确保数据传送的正确性。另外虚拟现实技术以及视频优化技术在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中的有效运用,对工业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6结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工业企业已经全面实现机械化,但是由于机械化限制因素较多对于工业企业发展有一定的阻碍,所以为了保证工业企业的稳定发展,工业企业必须要发展电气自动化。工业企业的电气自动化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通过共同作用,以实现工业企业的稳步发展。本文笔者通过对工业电气自动化重要性以及发展方向的分析,对电气自动化在工业企业中存在的必然性进行了阐述。

参考文献:

[1]李康,温鲁,李风楠.电气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作用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水能经济,2015(12):84-84.

[2]侯俊杰.我国工业电气自动化现状与发展趋势探析[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5(7):408-408.

[3]陈建强.工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4(7):7-7.

[4]康麟.试论电气自动化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发展前景[J].企业技术开发月刊,2015(12):73-73.

[5]王海杰.论工业生产中电气自动化重要作用及趋势展望[J].科技展望,2015(3).

[6]刘永亮.针对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探索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4(A08):135-135.

论文作者:娄晓鸣,秦艳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工业电气自动化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论文_娄晓鸣,秦艳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