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文追求_社会论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文追求_社会论文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文追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发展论文,当代中国论文,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人总是要追求发展。人的这种追求源于人是历史的存在,即超越现存状态,以人自身为理想目的存在。发展在其实质上是人自身的丰富与完善。一旦脱离人或把人抽象化,发展就会被当作远离人或非人的目标去追求。在人们现有的发展观念中,对发展的物质实体化观点与社会本体化观点就是把发展脱离人的两种极端抽象化观点。本文依据马克思人类发展的思维方式与思想理解发展的真正内涵,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和发展要求为背景,对发展问题的根本、支柱、灵魂和基础提出新的看法。

关键词 人 社会发展 人文追求

以人为本——社会发展的核心

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也包括思想文化、教育、交往等方面的发展。但是,任何发展,只有与人的发展内在地结合在一起,使其与人的本性与生活的发展一致时,才具有真实的意义,才无愧于“发展”的美名。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通常被理解为人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如果这种理解是正确与合理的,那就必须加以这样的说明:作为发展出发点和目的的人,不是外在于发展的玄设,而是现实地存在于发展的全过程、发展的各个领域。之所以这样强调,是因为人们的观念与行为往往淡漠人,遗忘人,脱离人的本性。把人作为工具的态度和作法在各个实践领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

任何真正的发展观与发展理论,都以重视人的价值、尊严和利益为自己的最高责任与最高追求。马克思从人的自然——人道主义本性的实现出发,批判资本主义、憧憬共产主义,进行理论与实践活动。他的社会发展观就是人的发展观。邓小平从中国人民的幸福与解放出发,把人的发展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把中国人的发展与全人类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人民性、群众性的利益本位,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点。他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在中国的具体体现,也是对当代中国人发展与进步要求的具体表达。

社会发展以人为本,不仅体现在把人本身视为发展的终极价值,终极目的;而且还包含着人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动力这一深刻涵义。社会发展的过程实际是人的活动的过程。在经济、政治、文化与交往的互动发展中,健全、健康的人格主体才能推动社会发展。世界近代以来500年的历史实际上是追求现代文明的历史。16世纪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改变了意大利人的精神与文化,也影响了世界的文明进程。人的改变使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封建社会的瓦解成为现实。17世纪是英国人的骄傲。牛顿、培根、霍布斯和莎士比亚等巨人的天才创造引导了时代精神,资本主义文明在政治、经济、科学与文化各个领域得以形成。人的改变与改变了的人的活动创造了英国的工业文明。18世纪是法国人的自豪。以政治革命为特点的法国实践给世界历史注入人权与民主的精神,“百科全书派”的探索丰富了科学与文化的宝库。19世纪德国绝对理性的精神从法国的政治、科学倾向中转折为人性倾向。20世纪美国人文主义精神是引导文明的主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分析走向综合,活动的意义与价值超越抽象理性。从科学到理性再到文化的历史轨迹体现了主体进步与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也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体价值与作用提供了启示。

世界历史进程中人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人的文明程度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向我们昭示这样一个普通而又深刻的道理:社会发展的状态取决于人的发展状态,社会问题的根源是人的问题。所以,以人为本,解决人自身存在的问题,是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可以说,中国社会发展中最为严重,最难解决,而又最关键的问题,是人的问题。目前,人们虽然不乏物质追求的勇气、成就感和自信,但极其缺少责任感、使命感、正义感。文化精神、文明意识、道德水准、人格尊严这些具有人性意义的价值取向被人们冷淡。不改变这种主体状况,社会发展将失去前途。

以文化为本——社会发展的支柱

早在近代,爱尔维修就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历史上的一切灾难都是因为没有文化造成的。这是为什么?法国现代人文学家卡西尔在他的《人论》中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人是文化的人。”文化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的作用?马克思回答了这个问题。文化不仅仅是与指导社会政治、经济相对应的社会结构性的因素;而且是与自然本能相区别的人的标志。文化反映和体现了人的关系、方式、态度、标准和活动规则。文化就是人类活动及其成果。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产品以及创造方式、享用方式都是文化的存在。

在人的根本性问题上,人类往往存在着极大的共识。外国人所具有的认识,中国人也有相似的理解。中国古代的《易经》里,就把文化解释为“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用人文来化人、人文化成的文化过程是人的存在与发展方式。不仅如此,文化在活动与生活中的实践价值也被人们高度重视。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来说,文化具有更现实的意义。20世纪中叶以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文化为特征的精神消费心理,使商品文化含量的价格超过使用价值的含量;商品的文化淘汰率高于效用淘汰率,文化产业以及与文化相关的事业飞速发展。同时,精神产品、文化产品的不饱合规律为文化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在未来的21世纪,文化作为人的生活精神、生活方式、生活氛围的意义与影响,将使人们用于物质生活的支出越来越小,用于精神生活的支出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发展趋势,被称为CI战略的社会发展大文化战略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当代选择,被贯彻到企业、城市、国家三个层次。

文化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支柱,在经济发展中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文化一体化。经济发展决策与文化决策的一致性是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体现。文化决策与文化战略,决定了经济活动中技术更新的能力、市场开拓的能力、材料开发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不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文化也是生产力。不了解社会发展的文化趋势,不了解20世纪的文化背景,不具备良好的文化精神,不可能成为成功的企业家。21世纪不是投机者的时代,也不是单纯科技型的天下,而是文化型的时代。第二,科技、文化一体化。今天的产品靠科技与文化更新。据统计,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大部分工业产品已经更换了四代。21世纪将要比20世纪后半期更新的速度更快。任何生产部门都要同时占有当下、近期、长期三度时间市场才能生存和发展。同时,产品还要同时占领省内、国内、国际三度空间市场。文化是创造顾客、创造消费、创造产品、占领三度时空市场的源泉。同时,通过文化方式创造的产品将重新分割市场。这是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由此看来,国家、城市、企业的发达与落后,实际上是文化的进步或落后。

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支柱,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需要大量有文化的人。对此,美国等发达国家不仅加大教育投资,提高民族的科技文化程度,而且在两个方面改变了教育观念:打破教育是消费、是支出的观念,认识到人才培养是最有价值的投入;打破专才教育的模式,建构通才教育的模式,反对科学技术至上、轻视文化的做法。随着时代与观念的更新,21世纪的人才标准是哲学家的思想与专家的能力相结合。由此看来,中国的落后在于教育,教育的落后在于文化。中国不仅在资金、物质条件上不足,更重要的是文化与教育观念的落伍。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中国只有突破文化建设与文化开放层次不齐全、层次浅的局限,在人的现代科技、现代文化、现代人格、现代教养等方面加强培养,才能推动文化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发展战略的实施。

一个国家的文化要面向现代化、世界与未来,更要立足于自己的力量和自觉意识,孕育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的时代文化。在当代,不以文化为本的民族,注定要走向衰亡。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支撑点。中国由此出发才能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文化人作为文化精神的载体,不会总是处于落魄的状态。发展,不能没有他们,这是时代的呼唤。

以精神为本——社会发展的灵魂

人类社会的发展素来带有精神性的特征。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是发展的灵魂。“和魂洋财”的日本精神,“实用主义”的美国精神,“崇尚实业、敬业”的资本主义精神。当代的文化精神,引发了众所周知的现代文化。面对社会发展的趋势与问题,首先在精神上得以完善,才能迎接时代性的挑战。因此中国的社会发展精神,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灵魂。

社会主义精神,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旋律。在中国,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在学习与超越之中。社会主义必须学习和继承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又必须克服资本主义现存的问题。这两条缺少哪一条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精神还体现在自我改革、自我完善,自我超越之中。崇尚改革、正视而不回避社会发展的问题并在发展中解决这些问题,则是社会主义精神的求实态度。然而,社会主义精神究竟是什么?怎样创造与实现社会主义精神?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必须明确和思考的问题。

自我反省的精神。由于中国的加速发展,势必会产生社会与人本身的多重矛盾,势必会不断打破原有的稳定与平衡。在发展中,我们需要及时地反省和节制,在发展与调整之间寻找适度的张力与平衡。反省精神是社会改革、发展、稳定的精神条件与思想保证。

超前精神。当代的人类实践愈来愈带有超前性。从未来出发,是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显著特点。知识、经验、技术以及观念都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更新与转换。因此,要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就必须提高对社会发展的预测能力;增强避免、克服、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培养自我更新的能力。要做到这几个方面,首先在思想上要有超前精神。树立未来意识是形成超前精神的基本方法。从实际出发的“实际”,不仅指现在,更应包括未来。

全球精神。全球一体化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要求社会发展战略要具有全球精神。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考虑中国的利益;从全世界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出发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从全球性的问题出发观察、解决中国的问题;从全世界的文明成果中吸取营养充实自己;这些认识与方法都是全球精神的体现。我们长期处于封闭的自然经济与计划体制中,对世界的了解受到严重的影响,与世界的交流极不充分。直到目前为止,开放在观念、态度、方法、力度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树立全球精神,是中国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精神之一。

灵活性精神。中国地理跨度大,社会问题复杂,发展又不平衡。因此,不宜采用全国大一统的发展战略,也不宜制定死板的发展规划,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和国际形势的发展,灵活地处理发展问题。因此,灵活性精神就是不可缺少的思想条件。

上述基本精神的统一与结合,形成中国社会的发展精神,成为发展的灵魂。

以实践为本——发展的基础

人、文化、精神,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成为现实的发展因素和发展力量。发展战略只有以实践为基础才能形成并付诸实施。因此,实践是发展的基础。

实践的最大特点是现实的创造性。实践因为具有这个特点才能改变现有事物的状态,才能发展。人所具有的超越现状、奔向未来的本性总是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实践中包含了人类世界所有的矛盾和复杂关系;人类生活与属人世界的丰富多彩都出于实践之手。马克思把实践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去理解世界、改造世界。可见,社会发展战略就是社会实践的战略。

实践具有现实性,也具有普遍性。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其实践观念是系统化的,实践活动是系统工程化的。在社会发展的视野中,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文化实践、交往实践与教育实践,这五项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它们是具有分层次性、结构性的实践综合体,它们之间优先发展与协同步调的适度张力与平衡,才能产生实践系统工程化的最佳功能,达到发展目标。如果这五项实践之间出现严重的脱节与失调,片面地发展某一项实践,那么整个发展战略的实践就要受到影响。因此,社会发展战略要协调五项实践的步调,在综合与总体中实现社会发展。

实践是社会发展问题的创生点,也是社会发展理论的生长点,创造性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错点。因为理论与实践的本性是创造性。这种创造性,在世界万物之中,只有人才具有。人在自己的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中,以创造性的精神和方式推动社会发展,从而促进人性的完善、丰富与发展。人是人的一切活动以及一切发展的最大价值与终极目的。人是历史与社会发展的产物。中国社会的发展,内在于中国人自身之中。

标签:;  ;  ;  ;  ;  ;  

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人文追求_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