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论文_丁忠仁

浅谈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论文_丁忠仁

丁忠仁

(中铁十九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00)

【摘 要】进行建设工程项目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管理的时候必须符合相关的制度规范,减少客观因素的影响。本文结合笔者经验,就做好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管理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浅要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机制砂混凝土;性能;施工技术

一、引言

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大踏步前进,面对新形势下的建设工程项目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正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并且逐渐显露出其优势和效用。一方面,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状况良好,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亟待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的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管理。另一方面,在加强科学管理的过程中,在保证高质量的混凝土施工的同时节省能源和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且成本得到合理的配置,进而大大增加建设工程项目价值效用,快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可是,就目前来说,关于这方面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还有待加强,只有对他们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才能促进新时代下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全面推进机制砂混凝土的发展。

二、机制砂中粉尘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在对机制砂混凝土研究和使用的过程中,机制砂的生产和施工不能以河砂中含泥量为参考标准,而应将普通河砂的含泥量和机制砂中的粉尘含量区分开来,这主要是由低于0.08mm粒径的可粘粘粒构成河砂中的含泥量,并且具有较大的塑性指数,还难以有效结合水泥水化之后的结晶石,混凝土的强度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含泥量大小的影响。(2)粒径在0.16mm以下磨细的岩石粉末即为机制砂中的粉尘含量, 加入到混凝土里,并产生微集料效应于混凝土的强度和内部结构中,由于岩石粉末具有惰性,因而和水泥水化产物的水化反应难以形成,却可以有效结合水泥结晶,产生微集料的填充效应。(3)石粉是机制砂中的惰性材料,其构成成分是岩石石末,如果掺量在15%以下,均不会影响混凝土的标准稠度、强度、凝结时间以及稳固性,并且当开始拌合的过程中,可以对拌合物的和易性、保水性、可泵性带来有利影响。(4)如果含量大于20%,则由于不断增加的粉尘含量会降低混凝土7d、28d的强度。

2.1 机制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使用相同的砂场,其含有10%的粉尘,同一批次的1000kg机制砂包括C20、C30、C40、C50 ,根据相同的比例确定机制砂和细度模数为2.8左右的河砂对比性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经过试验得出结论是: (1)如果机制砂含有10%的粉尘,其强度发展规律和普通混凝土几乎一样,在不断提高强度标号的条件下,比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稍高。(2)在混凝土初期性能和强度发展上,粉尘含量较为灵敏,含量低于15%,则不会影响混凝土各项性能且有益,如果大于20%的粉尘含量,则会降低混凝土的多种力学性能。(3)机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普通混凝土稍高,这是因为机制砂中存在相当一部分超过0.315mm的颗粒。

2.2 机制砂混凝土的耐久性能

(1)和普通混凝土相比,机制砂混凝土抗渗性不足,原因在于缺乏良好的机制砂级配。

(2)和普通混凝土相比,机制砂的干缩性较强,这是因为机制砂中有较大含量的石粉,其比普通混凝土更易吸水,混凝土硬化后期导致。

三、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1)和普通混凝土相比,在凝胶材料用量上,制砂混凝土需要量更大,还可以将外掺料添加其中,以防止机制砂出水量不足和收缩变形的现象。(2)设计较大富余系数的配合比,通常 C30 以下取 K =4 或 K =5; C30 以上的混凝土通常提升一个层次,并且富余系数取 K = 5 或 K = 6; ①使用粉煤灰、硅灰等外掺料的过程中,按照超量取化法和等量取化法确定;②使用输送泵浇筑混凝土则必须保证 18 ±2 之间的混凝土设计坍落度;③如果泵送不适合使用,则保证16 ± 2 之间的设计坍落度,有效运用罐车运输混凝土;④如果机制砂混凝土质量得到保障,则必须要确保混凝土施工性、耐久性,以设计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⑤因为机制砂的级配颗粒比较大,集中在某些区间,所以拌合物缺乏良好的性能,因此,和普通混凝土相比,机制砂的混凝土砂率要高 2% 到5%; ⑥如果要求一定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则必须结合具体施工环境决定外掺料的掺入量。

四、机制砂混凝土施工技术

将塑化剂或者引气剂添加到干硬性混凝土当中,改变混凝土中各不同成分的比例,尽量少用水泥;冷却正在进行搅拌的混凝土,尽量将浇筑温度降低;当遇到高温气候时,为了有效散热,要将浇筑厚度减少到500mm以下;在通过试验验证之后正确选择最佳配置的膨胀剂品种和掺入量;尽可能在第一层混凝土还未初凝时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浇注底部混凝土之前,采用布或者草袋覆盖在顶面钢筋上,避免粘附松散混凝土;以设计要求为标准设置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含气量。每拌制50m?混凝土或每工作班至少要进行一次测试;安装温度测量装置要以混凝土浇筑面积大小为依据,并保证安装的数量,定时对混凝土进行测量,并及时将有关数据记录下来,通常要花费一到四天的时间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每隔2小时左右进行测量,在浇筑完成的五到七天时,每隔4小时左右进行测量,当第八到十五天时,隔天就要进行一次测量,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如果较大的温差,则要适当的减小,可以利用专业的养护方法达到内外温度的平衡。

五、结束语

针对上文论述,总的来说,在目前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建设工程项目中离不开科学的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旨在保证经济可行、科学合理的混凝土试验检测与施工。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从多方面入手,促进形成合理完善的机制砂混凝土试验检测及施工技术管理系统,进而为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坚强的后盾,积极推进新时期建设工程项目的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管理。尤其是要加强对施工技术场管理人员的职责要求,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为进一步促进新时期建设工程项目机制砂混凝土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倩男.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J].山东交通科技,2014(03).

[2]王冀忠,刘涛.砂中石粉含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水电施工技术,2011(01).

[3]李钟伟.刍议配合比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3).

[4]黄盛.机制砂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特大桥中的应用技术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3(11).

论文作者:丁忠仁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5年1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  ;  ;  ;  ;  ;  ;  ;  

浅谈机制砂混凝土性能及施工技术论文_丁忠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