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班级转化学困生的途径论文_黄付学

农村中学班级转化学困生的途径论文_黄付学

黄付学 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第二中学 744400

一、培养学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心,是转化学困生的最佳切入点

学困生长时间学习成绩低迷,缺失对自身学习的正确认可,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沟通,一般都对学习缺乏自信,表现为对学习内心抵触、反感甚至厌倦;行为上消极对待,想法上设法应付老师,家长的询问、检查;在班级管理上极易走上不满、对抗等恶性循环的不良途径。长期积累造成心理上对学习有紧张、厌恶、畏惧、排斥的自卑倾向,从内心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材料,自我否定,自我扼杀,严重抑制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班级要针对学困生,扎实开展自信心的培养教育,让学困生相信自己,勇敢面对自己学习中的现实困惑,积极应对学习中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班主任要主动通过各种方式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家庭、成长及其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展面对面的谈心和沟通做好基础工作;其次,班主任要放低身态,和颜悦色以一位朋友的心态走近学困生,真诚而耐心地和学困生交流学习中的困惑、疑难,了解学困生内心最真实的看法、想法;三是要机智的引导学困生找到提高学习自信心的具体学科和合适途径;四是要通过课堂教学、班团活动的组织,不断强化学困生的自信。学困生只有有了足够信心才会在学习上自强、进取,逐步改变学习现状。

二、教育学生认识学习改变人生命运,知识提升生活质量,是转化学困生的思想基础

学困生对学习和自己的关系的认识是肤浅和呈线性的,心理上的不自信,导致了对学习的厌烦、懈怠。学习上的沉重负担和心理压力加速了学困生对学习的疏远、隔离,学业成绩的对比更让学困生难以找到对学习的认同。学校和班级精细化的严格管理也在某种程度上让学困生的学习意识不断弱化。改变学困生对学习的认识是转化学困生的必需工作。

对学困生而言,改变对学习的认识最有效的途径是从农村现实出发,结合学生的愿望,以身边真实的人和事为例,来引导、启发他们意识到学习是农村学困生改变人生命运,提升人生生活质量的最佳途径和最好选择。农村有许多天赋不错,智力非常的人,之所以俯身耕作在田野,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错过了应该学习的黄金时间。更多的农民工每年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城乡之间,也是在学习的时间,知识的掌握方面与别人有了很大差距的结果。学习是为自己的人生发展奠定知识基础,历练能力基石,打造品质根基,修炼道德境界。在学习的年龄,不努力学习,最终受伤受害的是自己;在学习的年龄,全力以赴学习,最终受益收获的也是自己。

三、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是转化学困生的不竭动力

学困生在学习上一般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转化学困生,要注意通过一定的时机,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上要取得较大进步,一是会听课,二是会记忆。许多学困生恰巧是这两个方面有欠缺。班主任除过面对面的指导方法之外,还可以给学困生配备具有一定爱心的同桌,适时的帮助,提醒学困生专心听讲;在知识记忆方面,利用早读、自习、当堂检测,班主任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困生的有意识记忆,帮助学困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进步、成功,坚定他们的学习信念,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

四、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保证

学困生的转化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培养学困生的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可以确保过程的扎实有效。在学困生取得进步,获得成功的时刻,可以和学困生共同制定简单但比较可操作的学习规则,让学困生从内心能够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外在行为。在学困生情绪低迷,失落无助的时刻,要适当的给与鼓励和支持,帮助分析成败得失,从学习的过程中转化寻找根源和症结,克服惰性、粗心、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行为习惯。在平时的督促、检查中,注意全面要求和单个检查,让学困生在行为习惯方面和班级的全体同学基本能达到同步。总之,只要行为习惯逐步能趋于好转,向良好的方向发展,学困生的转化就会水到渠成。

五、注重和学困生的心灵沟通,唤醒学困生内在的学习欲望是转化学困生的简捷方法

学困生因为学习是自己的短板,一般不愿和别人谈及学习,迫不得己往往言不由衷,实话实说相对较少。因此要走近学困生的心里,走进学困生的心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为班主任要善于观察,发现在学困生的优点和长处;也要善于慧眼识人,正确地了解和认识学困生的内心的不安和自强心理。更要给学困生人格的尊严和对话的自由,不要计较一时一地,假以时日,只要我们抱着对学生负责,热爱学生的态度,沟通的大门会向我们敞开的。

相对其他学生,学困生的关注比较少,得到赞赏、激励、表扬等正面评价的机会少,和老师心灵上的沟通更少。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给学困生更多的谈话,沟通时机,有益于更深入地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化解他们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引导他们把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样学困生才会真正走出学习的心理困境。

六、加强和科任老师及家长的联系,注重转化学困生的有效性是转化学困生的必要条件

学困生的转化涉及方方面面,其中科任老师和家长至关重要。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和法定监护人,应该是对学生最了解最亲近最具影响力的人。作为班主任,要主动和家长联系、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成长环境、家庭教育等;科任老师是对学生学科学习情况最清楚的人。因此,与家长及科任老师积极配合,密切合作是有效转化困生的必备条件。班主任要做好及时的沟通和协调,凝聚人心,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共同努力,形成转化学困生的合力,保证学困生的转化最终结出丰硕的成果。

论文作者:黄付学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7月总第18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18

标签:;  ;  ;  ;  ;  ;  ;  ;  

农村中学班级转化学困生的途径论文_黄付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