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交叉路口设计方法及要点论文_黄茂林

广东鸿高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介绍了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的原则和一般形式,阐述了常用的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及适用性,并结合工程设计实例,对比分析了两套拟定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得出最优方案,为今后城市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方法;分析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多数城市的中心城区及城区周边的道路网络均得到了有效的改造和建设,从而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增长。但不可否认,大规模的快速建设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道路交叉口的排水问题,雨天时城市道路交叉口积水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再者,由于现代汽车性能结构的不断改进,对交叉口路面平整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可见,城市道路交叉口竖向设计是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着整条道路设计的成败。

一、前期的资料准备情况

要做好道路交叉口处的设计,一定要在之前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资料主要是收集地形资料图、道路资料以及交通情况和道路排水装置的位置及尺寸等。其中道路资料包括设计线的资料,被交路的等级、宽度、以及道路的组成半径、纵横坡度设计和规划资料等。必须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后边的设计工作提供有效的资料支持。

二、交叉口平面设计阶段

1、主要线条的绘制

对于交叉口的设计,不仅要按照合适的比例将设计线、被交道路中心线、中央分隔带等标出,同时还要将机动车道、两侧带以及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的分界线标出,同时还要标明各个车道的具体宽度。

2、转角处缘石半径的确定

在计算交叉路口的行车速度时,需要按照各道路行车速度的零点五到零点七倍进行计算,对转弯车和直行车的取值要分开进行。此外,对于道路转角处的缘石曲率与半径的计算,要依据右转机动车或者是非机动车辆的行驶要求进行计算,计算的时候可采用单圆曲线或者双圆曲线进行,根据交叉口的实际情况还可选择三圆曲线进行有关计算,插入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也是设计中用于处理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最小缘石半径的计算可根据表1 所列数值采用内插法进行计算得出。

3、平面交叉范围的确定

车行道展宽渐变段末端或者道路规划红线展宽渐变段末端5m 以外,到道路规划红线所围合的平面区域都属于交叉路口的平面设计范围,是整个设计的主要区域。此外,当进行展宽时,可从转角缘石曲线终点外10m开始计算。

4、车行道和规划红线的加宽设计

加宽设计主要是针对Ⅳ类和Ⅵ类灯控平面交叉口的进口道来说的,这种交叉口的运输流量较大,停车候驶车道数应该是进车到的两到三倍,而出后车道数也应大于或等于最大流入车道数减一。对于车道数的增加,可以通过取消或者减小分隔带、偏移车道中线以及适当压缩候驶机动车道宽度等方法进行。如果采取以上办法或者是在主干路与次干路之间并没有分隔带能够压缩的情况下,可采取适当调整进出口处的红线位置,以此来达到拓宽出口车道宽度的目的。对于主干路与次干路之间进出口车道的渐变段长度变化以及转角缘石曲线的端点等位置,设计时可参考图1和表2。

5、行人过街横道线的设计

对于城市交通路口处的人性过街横道线的设计,一般都要与道路中线垂直,并尽量接近路段人性道。对于一些特殊道路,其与路中的线的夹角也不能小于60°,而且条纹要与公路中心线平行。对于横道线的宽度,一般是40cm 或45cm,间隔60cm,同时也可根据道路的具体宽度进行合理调整,但最宽不可超过80cm。对于行人过街流量加大的交叉路口,可并行设置两条人行道横线,斑马线进行虚实交错,并用100cm 左右的箭头指示行人左右分道过街。在路基宽度大于30m的公路上,要在道路中央的分隔带或者人行道处设置安全岛。安全岛的长宽度要依据中央分隔带和道路人流量的具体情况进行设定,同时为了减少因安全岛面积过小,不能满足人们等候信号放行时的停留时间,可将人形横道进行错位处理。

三、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要求

现在对于城市道路平面的设计逐渐科学化,不同的城市道路都有各自的设计风格,根据每个城市的地理环境和建筑物的协调来考虑,主要还有做到有利于交通安全和路面的雨水排放无淤积。

1、平面交叉口设计注意的细节

在进行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时,各个细节设计都要精确到位,要是路口不出现交通拥堵和人行道科学规范,在多雨季节路面的雨水要顺利排出,不能淤积堵塞。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和路面雨水的排放,在平面交叉口设计时对道路的纵坡和横坡做出了要求,纵坡应在0.5%和3%之间,横坡应控制在0.5~2.0%。不同城市都有各自的道路类型,要因地而异的做出道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把道路的主次分开,道路交叉口的纵横坡度要根据周围地理环境和建筑合理规划,总之要把各个细节考虑周全有利于交通安全和路面雨水排放。

2、和周围环境要协调

根据城市道路平面交叉路口的规定路沿的的高度应在0.15~0.20m之间,人行道的坡度应在1.0~2.0%,周围的室内建筑高要比人行道的标高要高出0.30~0.60m,总之要协调安排。

3、规划各种管线设施

现今的城市日益规范化和现代化,所以对于城市道路的管线划分的也比较细致,像燃气、热力、电力、电讯、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等都安放到最恰当的位置,为日后的积水或雨水能排放出交叉口打好基础。

4、如何选择交叉形式

对于如何选择交叉口的竖向形式,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竖向像是有六种典型的形式可供参考设计有:覆盖式、盆式、斜坡式、马鞍式、山脊式和山谷式。不管运用哪一种形式进行设计,都必须和一种相交路段纵坡相对应有自己的排水特性,以便于安置排水口,有利于以后路面水的排放,不至于积水。

5、城市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方法

根据以往的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法总结,一般柔性路面的交叉口的设计就用设计等高线法,相反刚性路面的简单交叉口设计用方格网法,结合两者之间的优点就用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了。所以交叉口的竖向设计法就归纳有:方格法、设计等高线法和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不过在这三点设计方法中方格网设计等高线法运用的最广泛。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运用也日益广泛,因此市政道路软件功能也逐渐完善,现已成为道路设计的重要工具。各个地方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周围建筑环境的影响等,这都是城市道路改建或扩建交叉口索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此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于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会更精确、完善。

在城市道路交叉口的竖向设计上,会合理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运用以往交叉口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再结合现代的计算机技术会设计出更合理更完善的道路交叉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它在设计中会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而且因地制宜的使交叉口与周围建筑物在立面上的行车、排水和建筑艺术各方面都统一和协调,从而使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运用的更广泛。

参考文献:

[1]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设计、管理技术标准[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

[2]张雨化.公路勘测设计[M].第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

[3]JTGD82-2009,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S].

[4]宣道光.Y 型平面交叉口的竖向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1997.1

[5]李央,唐钱龙.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10,36(7):277~278.

论文作者:黄茂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  ;  ;  ;  ;  ;  ;  ;  

浅谈城市道路交叉路口设计方法及要点论文_黄茂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