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及效果观察论文_李超

李超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

摘要:目的:探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给予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给予择期伤椎椎弓根置钉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观察组30例,给予急诊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情况及手术前后伤椎椎管前后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伤椎椎管前后径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急诊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能够在不增加创伤基础上,确保脊柱稳定性,解除脊髓及神经压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脊髓损伤;手术方法;效果

作为创伤后脊柱骨折的常见类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多伴随脊髓及神经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研究报道,在短时间内缓解碎骨块对脊髓及神经的压迫,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1],增强预后。近年来,急诊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治疗中得以应用,为探究其疗效,研究收集我院6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予以分析,并对研究结果做出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23~64岁,平均年龄为(37.5±6.6)岁;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22~66岁,平均年龄为(37.1±6.5)岁。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诊断及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诊断标准[2];(2)研究征得临床科室的同意及医学伦理会的支持,病例选择遵循自愿原则,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者;(2)存在意识障碍及精神异常患者;(3)中途退出研究患者;(4)存在手术禁忌征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指导患者采取俯卧位,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将伤椎棘突为中心于后部行正中切口,对软组织予以分离,使伤椎及上下椎椎板、关节突关节充分暴露,植入6枚椎弓根螺钉,采用连接棒撑开复位。在C形臂透视作用下,明确螺钉位置及伤椎复位情况。将减压侧螺钉取下,对同侧椎弓根内侧壁予以切除,并切除下关节突及椎板上1/3,充分暴露椎体后方骨碎块,采用小刮匙进入椎体内部,刮除椎体后部松质骨,采用卯打器于硬膜囊前方位置叩打骨块使其进入椎体内,对于进入困难者,可以取出骨块,将提前准备的小块状自体骨放置入椎体残余间隙,将连接棒安装,通过C型臂对椎体复位情况予以观察,实施椎板外缘及关节突间隙植骨,术后留置负压引流管,将切口关闭。对照组:将椎弓根螺钉置入伤椎及相邻椎弓根位置,方法对观察组相同,切除伤椎椎板减压,确定复位良好后,给予后路椎板外缘关节突植骨,术后留置负压引流管,关闭切口。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22.0,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伤椎椎管前后径采用(±s)表示,用t予以统计学检验,将P作为界定值,若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胸腰椎爆裂骨折主要是由于骨碎块嵌入椎管内进而形成的椎管狭窄现象,患者多合并脊髓与神经损伤,临床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多强调对脊髓及神经压迫的减轻[3]。研究显示,胸腰椎爆裂骨折后患者的脊柱稳定性会遭到极大的破坏,骨碎块进入椎管,会增加脊髓损伤风险[4],早期减轻骨碎块压迫能够避免脊髓缺血、坏死。通常椎体爆裂骨折后,骨碎块多偏向一侧,对该侧椎弓根内侧壁给予椎管减压,能够减少对脊髓及神经的压迫,避免对脊髓的损伤,单侧骨质结构切除能够确保脊髓血液的正常供应,促进术后神经功能的有效恢复。另外减压操作还能够避免椎弓根外侧壁受损,确保脊柱稳定性[5]。在伤椎一侧植入椎弓根钉,复位操作时能够得到良好的轴向复位,促进骨折块位置的恢复。此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治疗,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手术方式不会增加创伤;术后观察组患者伤椎椎管前后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骨碎块得到良好复位,疗效显著。综上所述,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给予急诊单侧椎弓根减压后路复位固定术,安全性高,创伤小,能够通过良好复位解除对脊髓及神经的压迫,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黄琛,冯琼华,曹波,等. 后路间接复位术和椎板切除治疗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17,26(3):204-208.

[2]Fei L,Jiang Y W,Huang M G,et al. Posterior decompression screw fixation for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combined with spinal cord injury:evaluation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15.

[3]史晓林,张昊,刘磊,等. 椎弓根置钉修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选择性损伤节段及全部固定节段植骨融合的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17):2488-2495.

[4]郭勇,李伟,张勇,等. 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以及内固定取出后的效果观察[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5,37(20):2096-2098.

[5]张廷,徐思越,殷敏,等. 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3):6470-6473.

论文作者:李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选择及效果观察论文_李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