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优化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的探讨论文_白立红,

对优化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的探讨论文_白立红,

佳木斯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54000

【摘 要】为了保证医疗领域中用药安全性能得到保证,应认识到药品使用阶段中不良反应对于患者产生影响的严重性,并能结合ADR监测以及预防工作的需要以及特点,制定科学的ADR监测以及预防工作的优化方案。本文就优化医疗机构当中药品不良反应问题监测以及报告体系的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医疗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体系

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阶段中,药品发挥了关键作用是,但一旦患者在服用药品的阶段中出现合理用药,那么不仅不会起到治疗效果,还会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做好药品使用阶段不良反应(ADR)监测工作,让药品使用安全性得到保证。

1医疗领域ADR监测工作分析

当前医疗领域中的各种药品均具有双重性,也就是在使用相应药品进行疾病治疗的时候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在患者个人情况不同、服用药量不同、药物成分不同的情况也会导致药物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有所差异。在人们治疗疾病的阶段中,约75%患者服用药品是经由医生处方得到的,而目前患者服药当中约有75%的ADR监测报告也是来自于医疗结构,从这项数据来看,ADR出现在医疗机构中几率较高。因此在落实ADR监测工作的阶段中,也需要能重点做好医疗机构当中的ADR监测以及防治工作,让患者用药的安全性能得到保证。

在医疗领域不断向前发展的阶段中,医疗工作人员对于用药安全性也十分的重视。国际医疗领域中的权威部门对用药安全性问题进行过全面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的患者疾病治疗中,约有33%左右的患者的死亡原因为用药不当。而在当代医疗领域中,在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阶段中发生ADR情况的几率约在10%到对20%这一区间中,并且还有约为5%的疾病患者由于在用药治疗阶段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ADR情况而导致患者死亡。在进一步的统计分析中,美国医疗领域中由于ADR问题而导致死亡的患者数量大约是美国社会总人口的1/2200。如果以医疗机构发布的ADR情况发生几率为基础,那么我国医疗机构当中发生ADR问题的患者人员数量约在250万人到750万人之间,由于出现ADR问题人员数量较大,因此ADR问题不仅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个人健康、疾病治疗效果,同时还会浪费大量医疗资源、不利于医疗机构的未来发展,而ADR问题导致的患者痛苦也和医疗工作核心理念相矛盾,让有限的医疗资源未能发挥应有价值。

因此在当前医疗领域中对ADR予以了高度重视,并将ADR监测工作落实到各级管理部门当中,以期通过多方位、多角度、多部门的合作,让ADR监测工作的质量得到保证,也使得ADR监测工作力度有明显提升。而在实际开展工作阶段中,需要ADR监测以及防治方面的工作人员能从基础做起,积极的制定落实ADR监测以及防治工作方案,让医疗领域中用药安全性能得到保证。

2完善ADR监测与报告体系措施

完善ADR监测与报告体系是搞好ADR监测工作的保证。医疗机构ADR监测与报告组织体系的基本框架由ADR监测与报告领导机构、常设办公机构、监测与评定专家咨询机构、网络信息处理机构和各业务科室监测小组。

ADR监测与报告领导机构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医务行政、药学、护理及各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为全面负责医疗机构的ADR监测与报告总体部署和指挥工作,为ADR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其常设办公机构可设在医疗机构的药学部(药剂科),负责ADR监测与报告的日常工作,如ADR信息的收集、整理、核实、分类及储存,接受病人ADR咨询、投诉,通过信息系统及时和迅速地传递ADR信息,并指导和协调ADR监测工作的展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监测与评定专家咨询机构的成员主要由对ADR知识及临床管理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药师、护师、药事管理学专家组成,主要负责对上报的ADR病例的因果关系作权威性判断,甄别与ADR有关的高危药物和病人,定期抽检各科室医疗处方,监督与评价各监测小组工作,接受有关咨询,负责ADR的学术讨论、相关业务的研究以及教育和培训工作。

3完善医疗机构ADR监测与报告运作机制分析

3.1建立完善的ADR监测与报告制度和程序分析

建立健全ADR监测与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处理程序是做好ADR监测与报告工作的基础。但是,为了使这些制度和程序不流于形式,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必须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尤其是2004年3月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明确这些制度和程序的目标和目的,对每个工作环节都要作出尽可能详细的规定,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和相应的考核、评审及奖罚措施。ADR监测与报告工作也是医疗质量管理内容之一,其有关考核内容应纳入医疗机构《基础管理考核标准》。此外,选拔好一线监测和报告的工作人员,并为他们提供完备的信息情报资料及创造良好的教育、培训和发展的机会也是开展好此项工作的关键。

3.2强化“可疑就报”的原则分析

ADR监测与报告的基本作用是发现和传递ADR信号。尽管监测单元报告的ADR可能没有详尽的因果关系判断,但如果某药物确实会产生某种ADR,只要用药者出现可疑征兆即报,就可能收集到大量有关该药物的ADR报告,当报告累计到一定程度,便可能找到许多规律性东西。监测ADR、评价药品与ADR的因果关系是研究ADR发生规律、减少ADR的重要环节。但是,这需要大量ADR原始报告的积累,这些报告是发现ADR信号、寻找ADR规律的基础。ADR因果关系固然重要,过分强调因果关系,尤其在报告累积量不足之时就强调因果关系,必定会限制报告的数量和速度,如果报告来源不丰富,因果关系便难以确定。

3.3确定重点的监测控制对象分析

对于医疗机构来说,每天所使用的药品种类、规格、批号乃至来自不同生产经营企业的同种药品很多,而用于ADR监测与报告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却很有限,如何确定重点监控对象也就成为提高ADR监测与报告工作水平和效率的因素之一。除了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如临床试验药品、上市5年以内的新药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之外,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的药品、医疗机构发现有疑似ADR的药品、药品生产企业首次生产的药品、药品经营企业首次经营的药品及与发生ADR或疑似ADR的药品相同类别、相邻批号或相同生产和经营企业生产经销的药品等,也应作为ADR的重点监控对象。明确了重点监控对象,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ADR监测与报告工作,并能提高工作效率,做到事半功倍。

4结束语

当代医疗领域中药品类型、种类不断丰富,这种变化趋势为疾病治疗提供了良好基础,推动疾病治疗领域的发展,但也需要疾病治疗人员能重视各种药物使用阶段中的ADR问题,通过所高质量的ADR监测以及防治工作,让ADR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医疗领域的稳定发展。而在开展ADR监测以及防治工作的阶段,也需要医疗人员能注重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为ADR监测以及防治工作创造更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敏.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与对策研究[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6(5):359-362,.

[2]倪晨明,张莉,徐建江.某军队综合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实践和探讨[J].实用医药杂志,2016,33(2):190-192.

[3]朱宏文[1],周志强[1].浅析药物不良反应以探讨如何加强医疗机构药物管理[J].中医临床研究,2017.

[4]闫威.徐州地区12家医疗机构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情况分析[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8.

论文作者:白立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7

标签:;  ;  ;  ;  ;  ;  ;  ;  

对优化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的探讨论文_白立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