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药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论文_王苛宁,刘永忠

浅议药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论文_王苛宁,刘永忠

王苛宁 刘永忠

江西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江西南昌 330077

【摘 要】目前药品价格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突出矛盾,药品价格到底受那些因素影响?为回答此问题,笔者及其团队从药品价格性质、药品政府采购制度、药品流通体制、“以药养医”机制存在的缺陷、政府药品价格监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药品价格的影响因素,现结合文献论述如下。

【关键词】药品价格;形成机理;因素分析

价格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药品价格不同于一般产品(如:服装、食品等),也不同于一般公共事业产品(如:自来水、煤气、电等)传统自然垄断行业产品价格,它是一个复合价格。由于不受管制的卫生服务市场的费用会不断上涨,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较差,市场失灵就会出现。笔者试从药品价格性质、药品政府采购制度、药品流通体制、“以药养医”机制存在的缺陷、政府药品价格监管等方面对药品价格形成的影响进行分析。

1.药品价格性质

1.1药品本身的特殊性

根据经济学理论中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数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在患者康复之前效用是不会递减的,患者必须根据医生的要求按时按量服用药品,这样其实是对消费者具有一定的强制性〔1〕.

1.2药品的需求

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患者是药品的最终消费者,但是医院充当了患者的代理人角色,这样就会直接增加了用药需求的绝对需求量。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有1.4亿人,占全国人口10%左右,占全国用药消费总量比重达50%以上[2]。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口患病率高达39.2%,是年轻人的6.5倍,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加急切和普遍,这将会带动医疗卫生总费用相应增加[3]。

1.3药品的供给

在我国,政府仍然是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最大提供者。目前我国医疗服务机构90%以上为公立医疗机构,从理论上来说,公立医院的作用体现在提供基本卫生服务、应对突发应急事件、平抑医疗服务价格等等方面,但事实上,如此庞大的公立医院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存在很大矛盾,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投入逐年下降,这就必然导致医疗服务市场的供需失衡和价格失控,公立医院为生存和发展,就必然会在药品供给方面大做文章。

2.药品集中采购制度

目前药品集中招标制度很不完善,招标主体和利益主体不分离,没有体现出公平公正原则。尤其是招标采购操作过程中,手续繁琐,收费不合理,药品企业难以承受,给制药企业造成过重负担,某些招标中介机构参与利益分配,企业定会把招标费用计入药价,最终将费用转嫁给患者。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没有从根本上纠正药品购销活动中的不正之风,还出现了新的问题。药品经营企业的投机钻营,招标过程中部门权力寻租,这些无形成本必然会提高药价,药品招标工作暗箱操作,导致某些药品进入医院的招标价比进入市场的非招标价还要高,其结果是造成药品价格越招越高。

3.药品流通体制的弊端

按照现行的药品流通体制,药品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相结合,药品流通环节很多,而且每个环节都要加码,药品到患者手中价格成倍的翻番,甚至翻成了天价[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前我国有6700家制药企业,16000家药品批发销售企业,36万多家零售药店,2000多家药品连锁企业,30多万医疗机构,上万家药品代理机构—药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与进场交易者,药品从出厂价到患者手中,差价大多在10倍以上。批发环节过多,行业集中程度低,规模化程度不高,物流配送水平较低,经营费用较高,最终导致药品流通成本过高。

4.政府监管失灵

对医药流通领域监管不力

政府没有形成完善的药品流通现代市场体系,缺乏独立性、专业化监管制度。药品从厂商到患者手中,环节过多,每个环节都在制定自己的“潜规则”设租,层层设租必然导致层层寻租,药品生产企业最终会将所有额外费用全部计入成本,这些都将转嫁给患者。

政策法规没有发挥应有效用

医院为增加收入,会加强对高价药品的使用量,当政府对药品进行调价后,很多医院就会不再购进低廉的普药;当药品价格整体下调以后,医院为了维持收入水平,就会增加常用药品的使用量。医院利用自己所有的垄断权力来削弱了政策的力量。

5.“以药养医”体制的缺陷

“以药养医”体制就是以药品的差价收入来补偿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和财政补助不足的部分。在医院的总收入中,药费收入占到60%左右,部分医院甚至高达75%左右。据统计,目前医院的药品销售量占整个药品市场零售额80%以上,而零售药店的药品销售量只占到药品市场总量的15%,医院事实上控制了绝大多数处方药零售业务,医院处于买方垄断地位;患者与医生是委托代理关系,由于信息不对称,医生利用独特专业知识剥夺了患者对药品数量和品种选择的权利[5]。因此,医院在药品销售上的双向垄断地位,既垄断了患者购药的自由选择权,也垄断了药品经销商卖药的自由选择权。

6.药品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生产能力居世界前列,也是世界原料药生产大国,多个品种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的制药企业大多是粗放式的发展道路,国家对制药产业缺乏整体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在利益的驱使下,各地方盲目投资制药企业,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整个制药行业生产集中度低,产品创新能力低,生产成本高。据统计,我国现有药品生产企业6000多家,但在全球药品市场所占的份额却不到8%。我国制药企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直接导致创新产品极少,目前我国自主开发获得国际承认的创新药物只有2个:青蒿素和 二巯基丁二酸钠,其余都是仿制药。国内仿制药品占97%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不到3%。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及其不合理,药品市场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

参考文献:

[1]韩杰,苏蜻,苏涛永.药品价格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分析及政府调控对策〔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8):32-33.

[2]柳玉芝、张纯元、高龄老人的经济和医疗保障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J〕人口与经济2003(1)

[3]邓少东,吴柱国 新经济形势下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探讨〔J〕卫生经济研究2014,(6)30

[4]刘永忠 陈广 李沛然 我国药品价格居高不下原因初探〔J〕西藏医药 2014,(2);35

[5]张晓东.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研究〔J〕.硅谷,2008,(17);187.

作者简介:

王苛宁(1986-),男,硕士,研究方向:医药营销.

基金项目:江西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科研训练计划

论文作者:王苛宁,刘永忠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浅议药品价格形成的影响因素论文_王苛宁,刘永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