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论文_查申荣

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论文_查申荣

身份证号码:32022219800913xxxx

摘要: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电气工程对整个建筑设计结构以及功能产生直接影响,无论是各种机电设备的运行,还是整个电气工程线路的连接都与整个建筑多方面改造存在必然联系。因此,电气自动化工程设计是整个建筑所有电气设备稳定以及安全运行的保障。下面本文由电气工程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展开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后续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提供一些有利借鉴依据。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 建筑设计 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随之快速进步,各类信息技术也取得不错成绩,电气自动化技术隶属其中。但是与发达国家自动化技术水平相比仍旧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当前阶段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的首要目标是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以促进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升。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电气工程是十分核心的部分,电气自动化技术于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效果对整个建筑工程使用性能产生直接影响。合理、全面、先进是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方案的基本要求,以对传统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设计存在的弊端进行优化和完善。

1.电气自动化设计之电气保护系统设计分析

1.1安全保护接地设计分析

将电子设备中没有金属电流的金属部位与金属接地体进行连接,从而发挥安全防护作用。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不仅是强、弱电电气设备,任何具有导电性的设备和部件都需要进行相应的安全接地保护设计。一旦设备绝缘失效,这样可以预防带电外壳对人体造成的伤害。通常情况下人体电阻与接地电阻相比会数百倍的增大,也就导致电流经过人体与经过接地体相比的话会相应减小。接地电路的电流经过接地电阻之后会大幅度下降,因此人体在地面与之外壳相接触时不会造成任何危害。简而言之,电气设备进行保护接地装置的设计,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人类人身安全的同时保证设备的持续运行。

1.2屏蔽接地与防静电接地设计分析

为了对电磁波等因素的干扰进行预防,可以采取在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上进行屏蔽接地的添加。进行屏蔽接地设计时,可利用屏蔽管路两端与PE线的相互连接来对导线屏蔽接地进行完成。通过多点与PE线的连接来对室内屏蔽进行实现。温度相对较低的房间或区域内,设备的运行、移动以及人类的活动都会产生大量静电,对设备芯片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通过设备与PE线多点的连接达成防静电接地的目标。

1.3直流电和交流电保护接地设计分析

直流电和交流电的保护接地是电气工作接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辅助配电功能的等电位接线端子存在于箱柜内,此种接线端子对于安全性要求相对较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不可暴露在外;第二,与屏蔽接地或者其它接地系统不可以混合相接;第三,不可与PE线相连接。利用中性点接地的方法可以促使接地保护在高压系统中仍可准确运行,另外可以有效消除单相电弧接地过电压。此外,此种方法对于三相电压平衡的保持也有积极的意义,使得单相电源可以很好的应用于低压系统中。有大量自动化电子设备存在于智能建筑中,在这些电子设备运行过程中,微电流与电位快速频繁的发生变化,因此基准电位以及供电电源的稳定对此类设备的稳定运行起到保障作用。所以通常情况下引线会采用截面较大的铜芯绝缘线,一端与基准点位相连接,一端进行直流接地。此处需要注意的是引线与N线及PE线相连接的情况是绝对禁止的。

1.4TN-S接地系统设计

TN-S系统可以解释为将保护线与中线分类成三相四线组合与PE线连接的接地系统。此种电气工程系统主要是在配电所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进行应用。此类系统中PE线与N线都可连接变压器的中性点位,并且除了与中性点位相连接之外无其它类型的线路连接。TN-S系统相比其它电气工程系统来说其特点比较突出,也相对较多。比如是N线外露以及PE线不导电,是其最为主要的特征。在此类系统中PE线本身不带电流也不具备电压,因此在电路运行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该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不仅可对设计中的特殊需求进行满足,而且线路中单相电与多相电的结合亦可以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设计的持续进步,照明荧光灯引入建筑中也越发普遍,此种电气设备可在中性线中产生三次谐波,但是线路中谐波与电流的相互叠加极易引发线路故障乃至事故,因此需要在此类设计中添加电气设计的线路保护装置,从而提升建筑设计的安全性。

2.电气自动化设计之在线监测系统分析

2.1雷击监测

线路作为向电气设备进行电压输送的介质,一旦输电线路发生意外会对电能的正常供应产生直接影响,对电气设备持续安全的运行十分不利。因此状态维修方案中在线检测系统需要对雷击危害进行考虑,将电气设备的具体结构作为依据对雷击监测系统进行相应规划。比如避雷器或避雷针的安装是常用的雷击监测方式,在电气设备遭受雷击前起到监测以及保护的作用。

2.2绝缘监测

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产生直接作用,状态维修中线路绝缘监测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现阶段我国电网建设期间进行设计的绝缘监测系统多采用挂网运行绝缘子的方式,比如玻璃、瓷以及复合绝缘子等,但是此类绝缘装置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逐渐衰减性能,因此对绝缘元件及配备监测系统可对电气设备的稳定作业进行有效保障。

2.3环境监测

环境对电气设备以及连接线路产生较大影响,若不采用合理措施对电气设备进行有效防护,会引发设备故障发生率的提高。环境监测系统检测的主要对象分别是大气湿度、大气温度以及二氧化硫等,一旦此类因素对电气设备性能造成危害,检测系统会将异常信息向监控中心进行传递,提示相关技术人员对此类问题进行及时维修,以对电气设备和系统进行保护。

3.电气自动化状态检修常用技术分析

3.1通信技术

办公建筑内部进行连接的电气设备通常情况下数量、种类以及型号都十分复杂。在进行状态维修时需将电气设备异常信号向控制中心进行及时快速的传输,提示相关维修人员及时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比如是利用CDMA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以及GMS等进行数字信息的传输。通过信息传输技术可将电气工程实际工作状态各类数据向监控人员传递,从而实现实时监测的目的。

3.2传感技术

进行状态维修时获取数据的主要手段当属传感技术,维修人员在电气设备上安装相应的传感器,对设备的状态信号定期进行接收,从而为设备状态的判断提供可靠依据。另外,传感技术可对电气设备监测范围进行扩大,精准捕捉电气工程建设范围内的相关信号,有利于提升办公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运行的质量。

3.3计算机技术

通过传感器捕捉到相关信号之后,维修人员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从而筛选出价值最高的电气设备感应信号,对后续故障维修操作的针对性进行保证。现阶段信息处理技术普遍借助于计算机平台完成,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优势完成大量数据的收集、处理以及分析工作。

结束语

综合上诉所言,于建筑工程设计来说电气工程是十分关键且核心的部分,对建筑后续投入使用的各类性能发挥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自身技术以适应当前阶段建筑的根本需求,从而使得建筑电气系统的作用可以更好发挥,保障设备安全顺利运行的同时促进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灵耀.电气工程自动化在未来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及其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08):110.

[2]双赫.浅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06):144.

[3]丁大为.建筑电气工程自动化设计及实现分析[J].河南科技,2013,(06):1.

论文作者:查申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电气工程自动化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论文_查申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