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缺陷及问题与改善措施分析论文_闫军敏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缺陷及问题与改善措施分析论文_闫军敏

许昌恒达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461000

摘要:现代建筑给排水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极为主要的设计环节;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环保节能的意识逐渐提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以及修正现有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问题,本文将对其解决方案加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改善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显著提高,对于各种基础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加大,在此大环境下,对于建筑设施中的给排水设计的节水措施开始走到了公众的视野当中,并且在更新换代中发现了很多设计上的缺陷,因此需要对其整体进行改善。

1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进行改进的必要性

建筑的主要功能即是为住户提供生活上的便利,其次在应用于商业功能,而其主要消耗体现在人民日常生活及从事各项工艺、生产、游乐、环境卫生、绿化等活动对给水、排水、消防、热水、回用水等用水问题上。由此不难发现,对于建筑给排水进行节水设计可以切实的提高建筑自身的经济效益。

由于我国社会并没有意识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措施的重要性,因此经常会在实际的建设中为了节约成本等原因,致使大量不合理的设计出现,从而浪费了巨大的水资源,这也是一个积少成多的问题,有实验表明,一个漏水的水龙头都会导致每年大量的可用淡水资源流失,而这一般与实际施工相关。所以,为了杜绝这些不科学设计的出现,建筑给排水设计方面的相关人员一定要有使命感、责任感,切实的发挥自身能力,提高对于建筑给排水措施设计的重视程度,以此来确保建筑给排水设计科学合理,减少问题的发生,维护国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建筑给排水设计改进

2.1对于给水系统的科学设计

现在的某些超高层办公楼由于其人流量大的特点,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较高;但是由于大多数都是流动人员,所以在下班后的水资源利用量会急剧缩减,导致对于水泵的使用产生闲置,一方面对于能源产生了大量的浪费,一方面又由于为了应对白天的大量水供给而显著增高的水压,使得每一次用水的量都更加巨大,这无形之中就大大的提高了水资源的浪费,因此应当采用更为科学的设计,比如说将储水箱也加入到供水系统当中,这样一来就可以在白天时同时使用水箱以及水泵的供水,进而减弱水压,从而节水;而在加压处理方面,则应当保证加压泵组总流量应不小于且贴近高峰点用水量,多台水泵组合时,单台水泵选择应考虑其工况点在其水泵特性曲线高效区下端,且设置辅泵及气压罐,满足小流量需求,这样一来就能切实的做到能源水源的双重节约。

同时要采用节能设备,在市政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采用无负压供水设备使其与自来水管道直接串联,可充分利用自来水管道原有压力,差多少补多少,自来水满足要求时设备就停止工作,节能效果可达到50%—90%以上,而且可以保证水的质量,还可以安装自动控制装置,实现多口水源井和恒压供水泵站间的自动控制和无人值守运行,既保障了及时、安全供水,又解放了人力、节约供水成本,同时要加强管理监管方面的内容,保证水资源在正常供给的情况下减少浪费。

2.2在给水中利用循环用水

在公共建设的施工项目中,由于公共系统普遍安装有大量的空调,因此根据空调的工作原理,其自身所产生的冷凝水将是极为大量的,因此针对于空调冷凝水进行相应的回收利用设计将会是效果惊人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空调冷凝水的收集方面,应当采用水循环系统对于其进行回收利用,针对每一个空调修建与之相对应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并将其通过水路系统连接到一起,统一的存储到单独建立的冷凝水储蓄池,或者活用建筑中具备的消防水池,借助此蓄水池存水并将其链入供水系统中,从而将其应用于植被灌溉、冷却塔用水等相对来说对于水质要求一般的工作当中。

2.3中水系统的设计

简单的说,所谓的中水就是各种各样的污水经净化后的混合体,而生活废水自然也是其中的主要来源之一,生活废水本身又分为很多种,比如冷却排出水、沐浴排出水、洗头排出水、洗脸排出水以及烹饪排出水等各种各样因生活所产生的废水,大部分废水的来源都是由于其经历了清洗过程进而产出的,而中水净化系统就是通过收集所有较为高品质的排水进行净化的节水系统,通过该系统内部的各种工序,使之净化,最终提供相应的达到了一般水质要求的水源,并且将其纳入非饮用水当中,进行二次利用。

中水由于其质量有限,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非饮用水资源当中,由于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排水中大部分都是生活排水,因而对其进行二次处理的实际效益十分可观,通过将废水收集起来并通过中水系统的净化并用于非饮用水领域,将会大大的节约水资源,缓解城市中巨大的供水压力,减少水资源浪费,充分利用水资源,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2.4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

对于雨水进行二次回收利用时十分有效的节水方法,通过利用雨水收集设施对雨水进行收集,通过简单的净化处理就可以得到大量符合标准的水。通过二次处理的雨水可以投入到植被灌溉以及各种非饮用水的使用之中,我国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利用屋顶天台的空间来对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管道将其直接排入地下水通道,这是极为浪费的行为,在对房屋进行相应设计时应当将排水口与雨水净化池相连接,并排送到中水处理系统当中经过三次处理循环利用。

3建筑给排水施工问题及改进

3.1平顺度误差

通过现有给排水管道研究发现,一些管道存在着平顺度的误差,而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进行地基的挖坑工序时没有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因此会使得具体操作由人脑自行判断,完全依赖员工的经验,并且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进行人工二次整顿。除此之外,支模不够科学也会产生该种问题。

3.2漏水

为了保证整个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在发现漏水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处理,做好预防;而由于一般的漏水情况多半是伴随着管材管件质量问题的,因而在施工中对于管材管件的质量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把关,保证管材质量,在进货时就要选择相对信誉度高的大厂家,并且对于产品的合格证书也应当第一时间索取,确保选材符合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施工的具体要求;检查合格之后,对于符合标准的优质管材的实际保管应当做好,以免使得资源遭到浪费,从而避免漏水情况的出现。

结语

如何科学、有效的构建给排水系统,具有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中应当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为我国水资源的节约承担应有的义务。

参考文献:

[1]张景兰.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缺陷及问题的探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10(09):140-141.

[2]饶珂.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缺陷及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31):70-71.

[3]王军庆.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缺陷及问题的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6):181.

[4]阮桂培.对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缺陷及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7):32-33.

论文作者:闫军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缺陷及问题与改善措施分析论文_闫军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