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贡献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贡献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贡献论文,理论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因此,探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就应当紧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个主题。这样,我们就可以比较系统地把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贡献和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首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以欧美等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为依据,预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原则。同时,马克思也一直关注和研究着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形成了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

19世纪下半叶,随着无产阶级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兴起,东方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能否避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过程,走出一条缩短向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道路的问题,就尖锐地提了出来。当时在俄国知识界有自由派和民粹派的争论。自由派认为,一切民族都注定要走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老路,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理想化。民粹派则完全排斥资本主义,主张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马克思既抨击了自由派对资本主义的美化,也批评了民粹派社会主义的空想幼稚性。马克思经过缜密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自己独立的见解。

马克思指出,《资本论》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的历史必然性,“明确地限于西欧各国。”①如果有人“一定要把我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彻底变成一般发展道路的历史哲学理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他这样做,会给我过多的荣誉,同时也会给我过多的侮辱。”②马克思分析了当时在俄国保留有比较完整的原始公社土地所有制的农村公社形式,它处在一个与西方古代公社解体时截然不同的历史环境,资本主义工业化造成的世界市场与它同时并存,俄国革命和西方革命的相互补充有可能拯救农村公社。“因此,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它可以借使用机器而逐步以联合耕种代替小土地耕种,而俄国土地的天然地势又非常适合于使用机器。如果它在现在的形式下事先被引导到正常状态,那它就能直接变成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出发点,不必自杀就能获得新的生命。”③

后来,恩格斯根据俄国资本主义新的发展,把马克思关于俄国农村公社“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进一步概括和上升为对一切经济落后国家普遍适用的“缩短向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理论。他明确地指出:“当西欧人民的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和生产资料转归公有之后,那些刚刚踏上资本主义生产道路而仍然保全了氏族制度或氏族制度残余的国家,可以利用这些公社所有制的残余和与之相适应的人民风尚作为强大的手段,来大大缩短自己向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并可以避免我们在西欧开辟道路时所不得不经历的大部分苦难和斗争。……这不仅适用于俄国,而且适用于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发展阶段的一切国家。”④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在今天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变为现实。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避免了资本主义不得不经历的大部分苦难。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够完善,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确实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我们却具有许多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实行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的步伐,正是为了使我们在经济技术方面赶上去,从而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历史造成的原因,我们经过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远没有达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要坚持改革开放,与世界市场接轨,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其一,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人才,引进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其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三,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方针,使各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并放手引进外资;其四,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创造了引进外资的有利条件;其五,提出了对香港、澳门、台湾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等等。在这短短的十几年里,我们国家发展得这么快,使人民高兴,世界瞩目,这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它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特色,其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共同思路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搞社会主义,既要避免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所造成的苦难,又要吸取资本主义一切肯定的成果,以缩短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过程。

其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挥和发展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新经济政策的思想。

列宁开创了在东方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道路,并且是在没有任何西方国家提供社会主义示范和帮助的条件下,在俄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了社会主义的伟大探索,留下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在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曾实行过“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虽因战争条件而带有被迫性,但它依靠国家政权的强制力量直接控制生产和分配的特点,极易造成一种错觉,以为这可能是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道路和方法。直到国内战争结束后,1921年春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局面下,列宁才认识到,战时共产主义不是而且不能是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特别是其中的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指导思想,脱离了俄国小农经济的国情,是错误的,行不通的。列宁总结了经验教训,毅然地改行新经济政策,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进行小工业商品和农产品的私人贸易,部分工业实行租让制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新经济政策的道路,就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实现社会主义,从“直接过渡”转变为“迂回过渡”。列宁明确地指出:“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⑤

列宁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小农占多数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新鲜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经验,并对这些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第一,列宁提出在工人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和主要生产资料的前提下,合作制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同时应当允许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与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同时存在,并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第二,列宁提出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当放开市场,发展商品交换,由国家来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作为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作为工农联盟和各种经济成分的结合点;第三,列宁认为,必须把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任务提到首要地位,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第四,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方针政策,主张吸收全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特别是利用当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最新文明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第五,列宁强调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进行共产主义教育,整顿改革国家机关,反对官僚主义。所有这些,对于我们全面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都是十分宝贵的启示。

中国是在比俄国经济文化更加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我们党对此作出过有益的探索,取得了重要成就,也经历过多次曲折,付出了巨大代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开放,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对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新经济政策的思想,主要的共同点有:1、都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都主张在对个人物质利益关心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依靠革命热情,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实行生产责任制和严格的监督统计,按劳分配,脱贫致富;3、都破除了把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抽象对立的僵化观点,积极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和借鉴有用的东西,利用资本主义的一些经济形式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4、都认识到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性,主张在商品和市场的基础上,巩固工农联盟,并实行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经济竞争;5、都坚持工人阶级政权和共产党的领导,由工人国家掌握国家经济命脉,保证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6、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出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由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总结国际国内半个世纪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因而,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于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对于生产力标准,以及其他问题的认识,更加明确,更为创新。极大地丰富和发挥了列宁的社会主义学说。

再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建设两个相互联接的部分。设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把古老的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国,在生产力发展到相当高度之后,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继续和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中间环节、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它在阶级结构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它在政治结构上是共产党领导的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是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领导的各种经济成份并存和发展的经济,并不禁止那些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党的思想文化教育政策,主张党内党外要区别对待。在党内,只承认一种思想是合法的,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党外,非无产阶级、非马列主义的思想,还是合法的。但是要批评,指出它的错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全国范围实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实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在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进入全面的新民主主义建设。它保证了我国过渡时期特别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主要任务的完成,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在进入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初期,毛泽东曾正确地提出,对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好经验,我们要认真学习,但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他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⑥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毛泽东深入分析中国国情,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原则和指导方针。例如,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关于在经济工作中实行统筹安排和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方针;关于以农业基础,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关于实行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技术人员、工人、干部三结合的思想;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思想,等等。

但是,由于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和由于在胜利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等原因,党未能在实践中把正确方针坚持下去,以致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两次犯了大的错误和遭到严重的挫折。从1958年到1978年二十余年间,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基本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多少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科学地解决了实践中提出的许多新问题,明确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是我们党继新民主主义理论以后,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实现的又一次历史大飞跃。其基本原则,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在经济上,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形式为补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政治上,就是坚持以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以及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在思想文化上,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标志着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开始走向成熟,正如新民主主义理论,标志着我们党领导民主革命达到成熟一样。对照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二者在基本思路上有着内在的继承和发展关系。都是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路中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统一的认识。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东方社会理论,特别是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的重要贡献。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就是恢复毛泽东同志的那些正确的东西嘛,就是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嘛。基本点还是那些。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⑦

最后,必须强调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开拓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新境界,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课题,马克思的本本上找不到现成答案,列宁的本本上也找不到现成答案。邓小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解答了这个重大的新课题。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走出一条全新的东方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他们提出东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而吸取资本主义一切肯定的成果,也是以西方发达国家的无产阶级共同取得社会主义胜利为前提。而当今世界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多数国家,包括中国,都是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资本主义不够发达的国家。社会主义的实践,特别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方面证实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和东方社会理论的一些基本原则是正确的;另一方面则修改了他们的设想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没有阶级,也没有商品货币,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论断,使科学社会主义得到新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同于原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虽然承认在经济落后国家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和商品交换,但始终把它当作资本主义的“痕迹”而加以限制。特别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根本排斥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生商品短缺、效益低下以及其他种种弊端,终于成为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一个重要因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解除了长期困扰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上存在而主观上否定市场经济的悖理现象,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我们既要社会主义,又要市场经济,走出了一条新的社会主义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我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那条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带有某些空想的道路。一是,它改变了过去脱离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观点,注重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二是,它改变了过去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只看社会制度的片面性认识,强调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三是,它改变了过去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空想论,明确指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社会生产落后之间的矛盾。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政策。四是,它改变了过去长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经济建设的“左”的思想和做法,果断地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提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由此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中国是拥有十一亿人口的东方大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注释:

①②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268、130、45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02页。

⑤《列宁选集》第4卷,第582页。

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21页。

⑦《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4页。

标签:;  ;  ;  ;  ;  ;  ;  ;  ;  ;  ;  ;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的贡献_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