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下刮宫术与诊断性刮宫对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论文_付枭

(长沙市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 对比宫腔镜下刮宫术与诊断性刮宫对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分析本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1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资料,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行诊断性刮宫,实验组患者行宫腔镜下刮宫术,对比两组手术的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论 实验组患者检出异常94.44%(85/90),比对照组患者67.78%(61/90)高,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意义(P<0.05);实验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更低,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行宫腔镜下刮宫术相比诊断性刮宫具有更高检出率,并且安全性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及研究价值。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断性刮宫

异常子宫出血为妇科多发病、常见病,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经量增多、月经频繁及绝经后子宫出血,对女性日常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1-2]。随着近年来宫腔镜技术与仪器的普及,其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治异常子宫出血中,为进一步探讨有效术式,本研究就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选取的1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现作下列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本院于2015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18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资料,本研究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无血液系统疾病者纳入;将肝肾功能不全者、恶性肿瘤者排除。按照临床实施手术方案分成两组,各90例;对照组年龄20-48岁,平均(28.16±6.34)岁,病程2-8年,平均(4.35±1.20)年;实验组年龄21-50岁,平均(29.74±7.12)岁,病程3-7年,平均(4.12±3.05)年;两组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本研究实验组患者行宫腔镜下刮宫术医治:行静脉全麻,取膀胱截石位,扩宫颈管后置入宫腔镜观察,接着予刮匙将息肉与增厚内膜刮取于宫腔镜下确认切除是否干净,膨宫液皆予0.9%氯化钠注射液3000ml,膨宫压力维持于90mmHg,流量维持于260ml/min,然后将刮出组织物送至病理科完成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型诊断性刮宫,刮出组织物送至病理科完成检查,两组患者手术后均采用3天抗生素,注意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异常检出率情况;针对两组手术效果作对比分析,内容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观察且对比两组并发症(低钠血症、子宫穿孔、大出血、宫腔粘连)总的发生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21.0软件分析,借助(±s)反映正态计量资料,用t检验对比正态计量数据的组间情况;正态计数例数(n,%)组间率对比则予检验,差异比较具统计意义时P<0.05。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检出率

实验组检出异常94.44%(85/90),比对照组67.78%(61/90)高,差异比较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手术效果

实验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学上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宫腔镜是一套整合最新传导、光源及成像技术的设备系统,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子宫内疾病与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3-4]。采用宫腔镜技术,能够清楚观察到子宫内膜形态及病灶大小、范围、外部及位置等情况,且可于直视下刮宫或取材[5]。为此,本研究选取180例行宫腔镜刮宫术与诊断性刮宫医治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予以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检出异常94.44%(85/90),比对照组67.78%(61/90)高,比较差异显著。原因分析考虑可能为,直视夹取少许的内膜组织可足够完成病理诊断,能有效降低大面积的刮宫活检造成的大出血等并发症风险,其宫腔镜结合定位活检检出率更高[6-7]。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比较差异显著,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且与对照组21.11%比较,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4.44%明显更低;这与黄晓惠、王丽红[8]等人文献结果的一致性较高,进一步验证宫腔镜术应用于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针对两组患者病因检出率情况,由于本研究受环境、时间及样本等因素的制约未加以分析,待进一步调查再作报告。

总结上文,与传统诊断性刮宫相比,宫腔镜下刮宫术对异常子宫出血临床检出率更高,取得良好手术效果同时,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4,49(11):801-806.

[2]高海红,刘玉芳,杨民招.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20(04):103-104.

[3]杜丽艳,王瑛,祝琴.宫腔镜下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治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1):147-150.

[4]乔成敏.宫腔镜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06):120-121.

[5]潘玉平.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的异常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7):43-44.

[6]梁茹英.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后的内分泌激素变化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4,16(01):27-28.

[7]刘玉兰,王燕,孙冬岩,等.两种子宫内膜去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疗效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06):465-468.

[8]黄晓惠,王丽红.比较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0):115-116.

论文作者:付枭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0

标签:;  ;  ;  ;  ;  ;  ;  ;  

宫腔镜下刮宫术与诊断性刮宫对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论文_付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