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减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_关税论文

关税减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_关税论文

降低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税论文,我国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去年底, 国务院宣布了一系列对进口政策的调整措施:从1995 年12月31日起取消176个税目的商品进口控制措施, 包括取消进口许可证和进口配额管理;从1996年4月1日开始,对4963个关税税目降低税率,使中国的平均关税税率总水平由此前的35.9%降至23%; 准备在今后2~3年内进一步降低关税税率总水平, 使中国平均关税率达到目前发展中国家平均15%左右的水平;逐步取消对关税的减免规定,此次首先取消的减免税范围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所进口的设备物资,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所进口的设备,经济特区、开发区建设项目进口的各类物资,周边国家易货贸易,利用世界银行、国外政府贷款进口的设备物资等。

从总体上看,大幅度降低关税及减少进口商品限制范围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程度,增强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逐步取消不合理也不符合市场经济和国际惯例的减免税规定,有利于建立起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这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无疑具有十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研究此次进口政策调整对国民经济影响程度不能简单地看关税算术平均税率的降低幅度,主要应看关税的实际降低幅度及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而实际关税水平的下降幅度将是很有限的。尽管如此,这次进口政策的调整仍将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

1.对进出口和汇率的影响

降低关税和取消进口限制无疑会促使进口的增长。这是因为,降低关税后,原来不享受减免税部分的实际进口费用下降,进口成本降低,这部分产品的进口数量必然会增加。根据模型测算,关税每降低1%, 会促使进口增长0.3%左右。另一方面, 在此次取消部分产品减免税的同时,对取消外资企业进口自用设备减免税方面给予一定的宽限期,因而外资企业实际进口在宽限期内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且由于宽限期的实行,会进一步刺激外商投资企业在宽限期内加快进口。目前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在我国商品进口总额中占有很大的比重,1995年为46.7%,其中仅投资进口设备占全国进口总额的14.2%。其他取消减免税项目,如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所进口设备等,也采取了类似的宽限期措施。这些措施也将对进口产生同样的作用。总起来看,降低关税等进口政策的调整将促使今年的进口增加5个百分点以上, 这样今年实际进口增长将达20%左右。

在进口增长的同时,1996年出口会受到相反的影响。1996年出口退税率将继续下调,1994年平均出口退税率为17%,1995年7 月调低为14%,1996年1月起农产品、煤炭、初级产品出口退税率调为3%,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为6%, 其它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为9%。出口退税率的进一步下调, 必然对出口增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今后我国出口重点将转移到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率,但提高销售价格,挖掘内部潜力需要一个过程。因此, 出口增长减慢在今年已成定局。 1996年下半年出现外贸赤字应是在预料范围之内的事。外贸逆差的出现,势必对人民币贬值产生一定的压力。

2.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这次关税税率平均总水平由35.9%降到23%,对具体产品的影响程度差异很大。基础原材料,尤其是不可再生的原材料降幅最大,工业制成品降幅较小;生产资料降幅大,生活消费品降幅甚微。例如原木的税率由15%降到6%,铬、锗、钒等稀有金属的税率由12%降到3%。而金银手饰的税率仅由80%降到60%,汽车的税率仅从110%降到100%。同时还有大量工业制成品的关税没有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关税下降对国内消费品市场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因而进口的热点消费品,如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等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不会有明显的下降。相反随着边贸、易货贸易减免税的取消,某些产品的价格还有可能上升。如通过易货贸易进口的原苏联地区的小汽车,其价格有可能会上浮。服装的关税虽然由80%降到40—50%,也仍属于高档消费品之列,价格下降的前景也将是有限的。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虽然降低关税对国内市场的直接影响不大,但是间接影响却不小。进口原材料的大幅度降税,会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进而有可能促使企业产品价格有所下降,如此次降低关税中很多纺织原材料的税率都从80%降到40%,这将使以这些进口原材料为主的纺织企业的原材料成本下降20%左右,这些企业产品的价格下降将有很大的余地。

进口关税大幅度下降对市场的另一个影响是缓解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关税降低使生产成本下降而减缓物价上涨;另一方面随着关税下降带来的进口上升,使贸易顺差减小,相应减少外汇占款,从而使人民币发行减少,这也会对抑制通货膨胀起到积极的作用。

3.对国内企业的影响

此次关税下降及进口政策的调整对国内生产企业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体看是利大于弊。首先关税降低使企业税负下降,成本降低;其次取消对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设备物资的减免税后,使得国内企业在使用进口设备、物资方面与外商投资企业处于平等的地位,使国内企业的竞争地位相应提高,这两方面都会使国内企业受益。

从各个行业看,调整关税的影响不尽相同。受益最多的是以进口原材料为主或进口原材料较多的制造业。汽车、电子等国内幼稚工业在此次降低关税中将不会受到什么影响。这些行业产成品的关税在此次调整中几乎都保持不变,其半成品及零部件的关税也变动不大,总体上看仍处于受保护地位。同时机械、电子等行业,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设备、物资的减免税取消,还将使国内企业的竞争地位有所增强。

在这次关税下降中,面临较大挑战的是国内的某些原材料生产企业,如有色、化工、纺织原料生产企业。随着关税的降低,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变得相对容易,国内这些生产企业一方面在价格上要受到国外产品的竞争,另一方面也将在产品质量、效能、售后服务等各方面受到国外企业的挑战。

4.对外商投资的影响

受此次进口政策调整影响最大的将是外商投资企业。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和物资的减免税,无疑会增加外商投资企业的生产成本,对其经营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另一方面,随着关税税率的下降,进口控制措施的减少,中国市场的准入条件将有所改善,这对于那些以中国为主要市场的外商投资企业来讲是有利的。客观地说,在基础设施、市场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中国的投资环境并不优于世界上许多国家,主要的优势在于中国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劳动力及优惠的税收政策,其中包括进口设备减免关税及很多形式的流转税、所得税的减免。外商投资企业与国内企业相比,对国内投资环境的了解,对各种法规、各式“关系”的运用,在银行信贷的取得等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但是在税收等很多方面却又具有明显的优势。近十几年来,中国在法律、法规制订上做了大量工作,在管理的透明度上也已取得明显改善,同时还开始减少对外商投资企业保持一定出口比例的要求,逐步向外资开放国内市场。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经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最初的那种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外商投资逐渐着眼于中国国内市场,规模大的海外企业也开始向中国投资。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提出要对外商投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公平税负,进一步开放市场,按国际惯例为中外企业创造平等的竞争机会。此次进口政策调整体现了上述原则,取消外资投资企业进口设备和物资的关税减免是公平税负的一个部分,今后还将逐步取消其它方面的税收优惠。这些涉外税收调整措施将会对外商在华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

首先将影响外商在华投资的构成。以来料加工为主,立足于短期收益的小型海外投资将比以前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其原因,一是由于经过十几年改革开放,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已变得不那么廉价了,二是取消外资企业进口设备和物资的减免税,又将使其成本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其它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竞争,有些外资可能会转向其它国家和地区。但是对于那些立足于打入中国广阔市场的国外大企业,由于中国市场准入条件改善,将会不那么计较由于进口设备税收增加所带来的影响,而会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逐步增加他们的投资额。

其次,这些涉外税收政策的改变,将影响海外在华投资的总量变化。在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中,港、澳、台的投资占80%左右,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小规模的投资。根据前面分析,此次关税政策调整不利于小规模的投资。小规模的投资项目减少势必影响海外在华投资的总量增长。因此,我国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将会有所下降。近两年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已出现下降趋势,1994年协议利用外资中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由1993年的1114亿美元下降为827亿美元,1995 年协议中的外商投资金额仅比1994年略有增加,为902亿美元。 此次进口政策的调整有可能加大外商投资下降的趋势。这种情况值得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标签:;  ;  ;  ;  ;  ;  ;  

关税减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_关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