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论文_吴岱宗

(郫县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1730)

【摘要】 目的:了解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应用于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价值。方法:抽选92例因对冲性颅脑损伤、于2013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患者,以手术疗法的差异展开分组:行常规疗法的45例作甲组,展开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的47例作乙组,统计两组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再作比较。结果:45例甲组有效率53.33%(24/45),47例乙组70.21%(33/47),(P<0.05);甲组有22例(48.89%)出现并发症,而乙组有7例(14.89%),(P<0.05)。结论:患上对冲性颅脑损伤后,患者病情状况危急,展开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可规避并发症,推荐临床应用。

【关键词】常规疗法;对冲性颅脑损伤;有效率;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6-0068-03

Hedge of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with big bone flap craniotomy using standard trauma decompression treatment effect 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u Daizong.

Pixian people's Hospital Chengdu city of Sichuan Province 611730

【Abstract】0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big bone flap craniotomy standard trauma decompression therapy applied to hedge the value in patients with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Selected 92 cases for hedg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January 2013 - June 2016 in hospital patients, to the difference of surgical therapy group: 45 cases of routine therapy first division, a big bone flap craniotomy standard trauma decompression therapy 47 cases of group b, the statist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of surgery and its complications, and the comparison. Results 45 cases of students' effective rate was 53.33% (24/45), 47 cases of group b (33/47), 70.21% (P<0.05); First division in 22 cases (48.89%) of complications, there are 7 cases (14.89%), and group b (P<0.05). Conclusion Develop hedge after craniocerebral injury, patients condition is critical, a big bone flap craniotomy standard trauma decompression therapy can avoid complications, recommend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Conventional therapy; Hedge craniocerebral injury; Efficient; Big bone flap craniotomy standard trauma decompression therapy

对冲性颅脑损伤除了会使患者健康严重受损外,同时还会加大其疾病处理难度,而且转归难度也相对增加,需及时展开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以促进预后[1]。为了解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在本院临床实践现状,通过抽选92例因对冲性颅脑损伤、于2013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患者展开本次分组研究工作,旨在促进机体病情充分改善,在提升疗效、促进转归的同时,规避并发症,从而促使疾病恢复。

1.信息及方法

1.1 临床信息

此次抽选92例因对冲性颅脑损伤、于2013年1月-2016年6月入院的患者,以手术疗法的差异展开分组:行常规疗法的45例作甲组,28岁~77岁,均值(55.5±11.66)岁;16例(女性):29例(男性);病程:0.7小时~5小时,均值(2.7±0.77)小时。同时,展开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的47例作乙组,27岁~75岁,均值(53.2±11.15)岁;17例(女性):30例(男性);病程:0.8小时~7小时,均值(2.8±0.82)小时。研究借由CT设备对92例患者展开专业诊断后,其病情都已确诊,不仅中线存在移位问题,而且还存在颅内出血现象。此外,全面统计两组病例临床信息,于组间展开比较,发现对比值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45例甲组行常规疗法,即展开常规的大骨瓣减压疗法:(1)于CT设备下定位患者病灶组织后,选中机体额颞部,设作入颅点。(2)充分切除患者骨瓣组织,并制作骨窗(形状为10.0cm*10.0cm)。(3)对病变附近坏死成分、病变位置血凝成分充分清除。(4)予以止血,合理留置引流设备,并对创口有效缝合。

47例乙组展开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1)定位患者颧弓上耳屏部位后,选中其前侧约1.0cm处,设作切口位置,从机体耳廓的上侧,朝着顶骨中线位置制作切口,确保切口断到达患者患处对面的额角发际点后,再朝着前额发际位置酌情延伸。(2)有效翻出机体皮肌瓣后,合理设计骨窗范围,以10.0cm*15.0cm为标准,并给予其骨瓣部位充分游离,以T形为标准,对患者硬脑膜部位进行充分切开,对于脑组织中的失活成分、血肿成分等及时清除。(3)判断患者病情状况,对其额极部位脑组织、颞极部位脑组织等酌情切除,以实现减压目标。(4)若患者挫裂伤程度十分严重,同时血肿成分面积较大,则可于病变对侧展开局部开颅减压疗法。(5)定位机体硬脑膜外部位、蛛网膜组织的下腔位置后,予以放置引流设备,并对患者帽状筋膜组织、头皮组织等逐层缝合。

1.3 疗效标准

选择GOS标准,对所选病例疗效展开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完全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标准,同时可以正常学习与工作,属良好;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基本可以达到生活自理标准,伴随着轻度偏瘫现象、认知障碍现象、行为障碍现象发生,程度较轻,属中度残疾;患者尽管意识状态处于清醒标准,然而其认知障碍现象、行为障碍现象十分严重,同时躯体运动功能也出现障碍,属重度残疾;患者长时间维持昏迷现象,属植物状态;患者救治后无效死亡,属死亡。本次评估患者疗效时,方法为:(“良好”患者数+“中度残疾”患者数)/92例(总数)*100%[2]。

1.4 观察指标

术后对患者展开专业随访,重点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以下情况:(1)切口疝现象;(2)外伤性癫痫症状;(3)脑积水现象;(4)颅内高压现象;(5)迟发性血肿现象等。

1.5 数据统计

此次以SPSS20.0型软件展开统计分析,92例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有效性及其并发症状况统一用“n/%”分析,在对甲、乙两组内数据资料专业统计的基础上,客观比较,如果对比值差异大,则(P<0.05)。

2.结果

2.1 对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行不同疗法后效果

45例甲组有效率53.33%(24/45),47例乙组70.21%(33/47),(P<0.05),见表1。

3.讨论

周汉光[3]等强调,对冲性颅脑损伤表现出病情危重性特征,通常会伴随着硬膜下血肿现象、脑挫裂伤现象发生,除致死率高外,该疾病还表现出病死率高的特征,同时治疗难度也相对偏大,进一步优化疾病救治措施尤为重要。

一般而言,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的头侧部及其枕部都会明显受损,除了会使其丘脑组织、中脑组织、蓝斑核组织健康状况受损外,还可能使其解剖结构发生变化,严重时,机体脑血管系统的调节能力也会显著受损,甚至丧失,同时伴随着脑血肿现象、硬膜血肿现象发生,以至于颞叶脑疝症状出现,严重影响对冲性颅脑损伤转归,所以要及时展开手术处理。基于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其预后质量影响诱因十分多样,具体涉及手术形式、年龄结构、手术操作时机、GOS分数、并发症状、疾病程度以及合并伤等,因此在制定手术疗法时,需酌情考虑上述因素,实现对救治工作实践价值、实践有效性、实践充分性的不断提高。

临床救治对冲性颅脑损伤时,常见技术类型是常规的大骨瓣减压疗法,尽管该技术方案曾在临床上表现出显著实践价值,不仅操作过程便捷,而且还术式还有风险性低的优势,但是其骨窗范围有限,除了无法达到彻底减压效果外,患者术后还可能会有切口疝现象、外伤性癫痫症状、脑积水现象、颅内高压现象以及迟发性血肿现象等发生,不利于患者病情转归以及预后,因此当前该技术方案在临床上的实践效率尚有一定争议。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不仅骨窗范围相对偏大,而且视野表现出开阔性特征,同时减压质量显著,在规避并发症方面也表现出重要价值,有助于提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后转归质量以及预后水平,因此应用价值有保障。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打破了传统大骨瓣减压疗法的各种限制性因素,通过适当扩展骨窗范围,在提升机体颅底部位暴露面积的基础上,即可对患者岩上静脉组织、矢状窦部位、横窦部位以及桥静脉组织有效保护,防止其发生撕裂性出血问题,因此有助于提升止血质量[4]。不仅如此,展开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时,还强调对机体颞极部位、额底部位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一旦有失活脑组织成分出现,还要酌情予以清除,从而实现有效减压目标,不仅能够防止血肿清除工作缺乏有效性、充分性以外,还能够规避迟发性血肿现象。除此以外,展开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时,通过对侧裂血管系统的静脉回流质量、供血质量不断提升,在对脑干范围内血液循环质量有效改善的同时,对机体蝶骨脊组织酌情咬除,有助于提升救治工作充分性。

手术实践环节,为充分提升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实践价值及安全性,开展手术前,还需把握手术指征,以充分提升手术操作安全性,实现对切口疝现象、外伤性癫痫症状、脑积水现象、颅内高压现象以及迟发性血肿现象的规避。此次对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分别施以常规疗法、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后,45例甲组有效率53.33%(24/45),比47例乙组的70.21%(33/47)低,(P<0.05);同时甲组有22例(48.89%)出现并发症,比乙组中的7例(14.89%)多,(P<0.05),表明乙组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等指标都优于甲组。

综上所述,患上对冲性颅脑损伤后,患者病情状况过于危急,建议展开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疗法,在提升疾病救治水平的基础上,防止死亡,同时规避并发症,以充分促进对冲性颅脑损伤转归,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周,蒲景礼,莫建兵.单侧外伤大骨瓣减压窗手术与双侧去骨瓣减压开颅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外伤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3):3023-3024.

[2]屈波,牛立堂,朱金华,等.不同术式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术后对侧血肿厚度及中线位移程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0):85-86.

[3]周汉光,张建党,张元峰,等.单侧额颞部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脑损伤的预后分析[J].中国医刊,2016,51(7):93-95.

[4]李健文.着力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对冲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6):102-103,106.

论文作者:吴岱宗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0

标签:;  ;  ;  ;  ;  ;  ;  ;  

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对其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探讨论文_吴岱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