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以安徽省县域经济为例论文

财政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县域经济为例

安徽省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摘 要: 县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县域经济依旧蕴含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问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认识、适应、引领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需要,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命题所在,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县域经济 财政 转型发展 建议

县域经济是区域发展的基石,更是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有力支撑。财政是政府经济调控和资源配置的重要工具,在支持和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安徽为例,分析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学习借鉴他省经验做法,就财政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安徽省61个县(市),拥有全省近80%的国土面积和70%以上的户籍人口,2017年安徽省县域经济总量接近全省一半,(1) 本段相关数据及排名参考自周加来、黄敦平、钱力:《2017安徽县域经济“龙虎榜”》,载于《决策》2018年第7期,第28~31页。 占据了“半壁江山”。虽然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总体实力不强,发展水平不平衡,总体呈现“北强南弱”的格局。现以公布的2017年安徽省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为依据,选取排名靠前的肥西县、天长市,排名居中的怀宁县、界首市,以及排名较低的祁门县5个县为代表,了解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情况

安徽省经济发展总体呈现运行良好、结构不断优化的局面。但由于空间分布的差异,以及各县域间经济基础不尽相同,仍存在部分县(市)经济总量较小,人才、资金、资源等匮乏的现状,导致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从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上看,2012~2017年安徽省GDP年均增长为9.8%,(2) 根据2013~2018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数据计算得到。 经济总量呈现稳步递增的趋势,但各县(市)之间差距较大。

在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较好的队列中,肥西县、天长市2012年GDP分别实现416.7亿元、211.3亿元,2017年分别实现685.5亿元、361.4亿元,较之2012年GDP增长分别为64.5%及71%,年均增速为10.5%、11.3%,好于安徽省平均增长水平。(3) 本文相关样本县(市)数据若无特殊说明均来自2012~2017年各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综合竞争力排名处于中等队列的界首市、怀宁县2012年GDP分别实现100.8亿元、155.5亿元,2017年分别实现189.4亿元、218.9亿元,较之2012年分别增长87.9%及40.8%。相较之下,界首市GDP保持较快增速,2012~2017年,按同比价格计算,除2014年增速仅有9.9%,其余年份增速均保持在10%以上,基本处于11%~12%,经济增长动力强劲;怀宁县虽然经济实力与界首市相当,但GDP增速相对较缓,2012~2017年处于7.1%的年均增速,经济增长后劲不足。

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后的县(市)大多处在安徽省南部地区,以祁门县为例,全县GDP整体实力远低于中等及以上县域实力,2012年仅实现43.49亿元,2017年GDP实现64.5亿元,仅为中等排名县域经济总量的一半,且增速一般,2012~2017年平均增速为8.2%,低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关于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GDP总量及增长率见图1和图2。

图1 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GDP总量
资料来源: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2 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GDP增长率
资料来源: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二)三次产业分布情况

安徽省在三次产业结构分布上,第二、第三产业占比持续提升,现基本保持在90%左右,(4) 《安徽统计年鉴(2018)》。 但各县域在第二、第三产业上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肥西县、天长市、怀宁县均保持“二三一”整体格局,第二产业始终占比在60%以上。2017年,肥西县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2.96亿元、457.97亿元、174.52亿元,结构分布比例约为8∶67∶25;天长市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2.3亿元、223.3亿元、105.7亿元,结构分布比例约为9∶62∶29;怀宁县实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0亿元、140.3亿元、58.6亿元,结构分布比例约为11∶62∶27。对比可以看出,虽然三县(市)在产业比例结构上相似,但基于发展水平制约,天长市和怀宁县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与肥西县差距仍旧较大。

与三县(市)不同,界首市和祁门县第二产业占比相对较少。界首市第二、第三产业占比约为80%左右,第一产业占比相对其他样本县(市)较大,但三次产业调整发展趋势与其他县(市)较为相似:第二产业比例不断提高,第一产业比例持续降低,第三产业比例基本维持不变。祁门县则在第二、第三产业上发展较为均衡,2012~2014年,第二、第三产业占比相当;2015年,该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提升,开始反超第二产业,全年实现第二产业增加值20.7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7.4亿元,同比增长9%,三次产业结构分布比例调整为11∶38∶51。2016~2017年,祁门县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比例差距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开始占据主要位置。关于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见表1,关于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情况见图3。

表1 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三次产业比例

资料来源: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3 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三次产业增加值情况
资料来源: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三)主导产业情况

安徽省南北县域发展的动力支撑差异较大,南部县(市)大多工业基础薄弱,发展农业、旅游业等较多;北部地区基本依靠工业兴县,着力发展自身特色产业。

2.余杭区。(11) 余杭区相关资料来源于《余杭,是怎么“弯道超车”成为浙江省第一县(市)区的?》,搜狐网,2018年11月28日。

中等队列的怀宁县和界首市工业发展规模相当,发展速度在2014年以前相差不大。2015年起,界首市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并不断调整自身轻重工业比例,轻工业占比稳步上升。2015年以前,界首市的主要工业产品为轻革、商品混凝土、铅酸蓄电池;2015年起,家具和塑料制品开始逐渐发展。怀宁县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主要以机械装备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2013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33.1亿元,同比增长23.6%,此后至2017年每年均保持在20%左右的增长率。

祁门县受区位影响,以及自身发展特点的需要,其工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发展增速不高。根据祁门县2012~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来看,该县支柱产业主要为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木材加工制品业等,以电子电器、祁红绿色食品和林产精深加工为三大主导产业。关于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情况见表2。

表2 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情况

续表

资料来源: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投资增长情况

安徽省各县域投资发展的势头强劲,但县域间三次产业投资占比和趋势有所不同。

肥西县2012~2013年以第二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2014年后不断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资比重,逐步降低第一、第二产业的投资占比,产业投资开始从主要依靠工业投资拉动逐渐转向依靠第三产业拉动。2014年,肥西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总额为491.1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投资额238.5亿元,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投资额248.3亿元,同比增长35.9%。2017年,肥西县实现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670亿元,其中第二产业投资额299.5亿元,同比增长13%,第三产业投资额358.6亿元,同比增长17.1%。天长市则不断增加对第二产业投资额,降低第三产业投资额,2014年开始第二产业投资占比不断上升,2017年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4.4%,第三产业投资同比下降4.8%。

县域经济发展受区位、环境、人才、资源等因素影响,不能完全遵循优势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而应该因地制宜发展自身特色优势产业。但从安徽省县域经济近年的发展来看,普遍缺少自身发展特色。一方面,大多数县域经济表现更多的是注重短期经济规模扩张,对中长期发展缺乏系统规划,热衷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忽视自身优势或特点,导致产业雷同,县域间恶性竞争,损害整体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基本都是以产业园区为平台招商引资,忽视了对本地企业和资本的培养,而且招商引资缺乏对产业的自主谋划,不加甄别引入外来资本,导致园区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从而影响县域优势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

祁门县投资总体趋势为第一、第二产业逐渐回落,第三产业不断扩大,2012年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拉动投资,2013年之后主要依靠第三产业拉动投资。2012年,祁门县第二产业投资额为14.6亿元、第三产业投资额为22.4亿元,2017年分别为10.9亿元、48.0亿元。同时,祁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不断增长,2017年较2012年增长63.8%。

(五)对外贸易情况

安徽省各县域对外经贸总体呈现出快速增长后的增速逐年减缓态势,有的县(市)对外贸易规模甚至开始缩小。关于安徽省各样本县(市)对外经济发展情况见表3。

表3 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对外经济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2012~2017年安徽省样本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肥西县2012~2014年进出口总额增速较快,但2015年开始增速放缓,2016~2017年进出口总额出现负增长。同时,在进出口总额中,2012~2013年出口额占较大比例。2014~2017年,肥西县进口额快速增长,所占比例反超出口额。

天长市对外贸易规模先升后降,主要依靠出口额带动总额增长。2012~2014年对外贸易增势明显,2012年进出口总额实现6.4亿美元,2013年同比增长19.2%,2014年同比增长14.9%,2015年起进出口总额增速开始放缓,仅有5.1%,2017年开始进出口总额呈现下降状态,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5.2%。从近年进出口总体情况来看,天长市电子元件、玩具、机械设备、无缝钢管及胶合板五种产品的出口优势明显,占出口总额50%以上,2014年高达71%。

怀宁县和祁门县进出口总额规模相对较小。与其他样本县(市)不同的是,怀宁县与祁门县均拥有一定旅游优势。2017年,怀宁县接待海外游客1200人次,同比增长14.3%,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5万美元;祁门县2017年接待入境游客7200人,同比增长28.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5万美元。

二、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安徽省县域经济总体发展缓慢,表面看是因为传统产业占比过大、科技含量不足、创新能力较低等,本质在于长期孕育、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使其在产业布局、资源配置、功能整合等方面的问题逐步显现。

(一)经济发展质量水平偏低

总体上看,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中低级发展阶段,结构单一、低质低效。一些经济落后的县域,缺乏主导产业的带动,企业规模小、分布散,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域,靠资源开发或者初级加工带动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严重依赖资源开发,产品附加值不够;一些原先工业基础还不错的县域,由于偏重工业规模扩大和工业总量提高,忽视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无法适应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出现了“高产不高效、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若政策、导向、机制等再不及时作出相应调整和转变,县域经济水平将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二)产业同构和同质化竞争

当前,安徽省各县域在产业布局、生产经营等方面存在同质化现象。大部分县域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其中,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趋同,轻工业、重工业、科技创新行业占比趋同。从安徽省实际来看,很多县域产业体系雷同,而且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形成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缺乏从省域高度制定的科学的、全局的产业发展规划,各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各自为政,再加上为了政绩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效益,即使县域间有明显的同质化布局也被忽视。没有分工导致的没有合作,产业同构和同质化竞争,在消磨县域经济发展创造力的同时,对安徽省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县域经济特色优势不明显

怀宁县与天长市的投资趋势大致相同,第二产业投资占比不断提高,2012年实现56.8亿元,2017年实现123.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投资占较大份额,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幅度较大,2012年实现11.3亿元,此后逐年下滑,2017年实现8.5亿元,同比下降19.7%。界首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较快,但投资总量较少,主要投资建设项目大多为市政、绿化、安置等项目。

(四)城镇化发展水平总体滞后

城镇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但安徽省县域城镇化发展还存在低效低质的问题。从人口集聚度上看,根据《安徽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可知,肥西县、天长市、祁门县201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14.71%、35.96%、28.58%,2017年分别为22.44%、39.6%、29.38%,虽然城镇化率有所提升,但增长速度缓慢,且远低于2017年同期安徽省53.49%的城镇化水平。从城镇化发展质量上看,各县域千篇一律地简单套用城市化发展做法,将推进城镇化等同于城镇建设,过分注重城镇规模扩张却忽视人口规模的集聚,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凸显。

(五)财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乏力

江苏省昆山市以开放型经济发展为主要特色,以外资为载体,通过打造开放型的经济格局,优化自身经济结构和环境,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昆山自费建立开发区后,凭借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抓住“三线转移”和浦东开发的两大机遇,引进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到目前水平。(5) 张德 :《昆山市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及其启示——来自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调查报告》,收录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县域经济发展——安徽县域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2004年。 江苏省江阴市坚持对外开放,在外商贸易、对外投资和国际交往方面尤为注重,同时根据自身区位优势,采用沿江开发战略,把江阴经济开发区打造成沿江开发主阵地,区内各项配套设施完善,极具投资吸引力。(6) ③ 《大数据:谁是中国经济最强县?》,搜狐新闻,2017年8月8日。

三、先进经验借鉴

《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百强区情况。这些县(市、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路径,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发展路径

学习和了解经济强县的发展路径和支持模式,对于我们厘清目标和方向,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注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短缺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大多数县域实体企业经营效益不高,资本的逐利性使社会资金更多地流向金融、资本、房地产等行业,投入实体经济发展的社会资金少之又少,县域社会资金不足甚至外流严重。而财政、金融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方面略显不足。一方面,样本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肥西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幅2014年为30.2%,2017年下降至20.5%;天长市增幅2015年为20.2%,2017年下降至9.3%;怀宁县增幅2013年为36.7%,2016年仅为7%;贷款增速明显放缓,实体经济发展资金需求无法充分保障。另一方面,县级财政自给能力普遍较低,财政运行困难,基本没有多余的财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省、市级财政应承担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从而促进县级财政实力的增强。

京沪高速运营近20年,原有路基土经过一定时间压载后性质存在一定的变化,软土路基拼接的关键是沉降和差异沉降的控制,原有路基范围内的路基土以及扩建范围内的原状土的各种参数指标及沉降预测分析是路基拼宽设计及施工的关键,研究分析路基土经过一定时间压载后的性质变化,从而成为本项目的关键性技术难题。

2.注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江阴市是江苏省南部的县级市,在2018年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排第二位,是“科学发展的先行者”。江阴市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以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实现农业发展“紧连二产、密连三产”;注重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调优工业存量、调高工业增量;注重以“港城互动、双轮驱动”为核心发展服务业,创造新的增长极。为实现县域发展目标,江阴市在财政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予以支持。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space quality of the square in traditional commercial block based on space syntax theory

3.注重集聚化发展效应。

湖南省长沙县以产业集群为支撑,将产业作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优化产业体系。同时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的思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确定“一县两区、南工北农”的总体发展格局,明确功能分区发展(陈登辉,2015)。辽宁省瓦房店市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特点与优势,通过着力发展龙头企业,使其产生产业聚集效应;通过招商引资,大量对接大连市的产业,以第二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徐文轩,2015)。

4.注重发挥资源禀赋优势。

图4对比图3,可以清楚地看出两地股市对信息冲击存在持久的后续影响,在第10天作用才逐渐消失,深市对港市冲击的响应轨迹总体呈正负交替,响应幅度不大,但后续影响时间长,在第5天有个0.07的负向冲击后,立即向0回归;港市收益率对深市的冲击依然保持迅速的反应力,当深市收益率增加0.43个单位,随后的响应函数值迅速接近于0,冲击作用依然在当期达到最大,之后存在正负交替的冲击作用,在第4天产生一个明显的0.16的正向冲击。港市具有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价格能充分反映真实信息,波动的响应轨迹会迅速收敛。由“深港通”开通后两地股市的响应轨迹,两地股市的相依性得到加强,冲击的后续影响力作用明显。

河北省迁安市凭借区位优势和丰富矿产资源,以钢铁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将钢铁做精、把非钢做大,形成精品钢铁、现代装备制造、现代物流业“三足鼎立”的产业新格局。(8) 《河北县域经济的“领跑者”——唐山迁安市》,凤凰网河北,2018年10月9日。 河北省香河县位于首都经济圈,坚持错位发展的产业规划战略,按照“立足高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协同发展”工作原则,实施“产业支撑、城乡统筹、绿色生态”发展战略,全力发展县域经济。(9) 《关于推进廊坊特色城镇化的对策研究》,载于《廊坊日报》2013年12月19日。

(二)财政经验

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百强市、百强区中的江苏省江阴市、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为例,了解其财政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做法。

1.江阴市。

江苏省江阴市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即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分散经营向集约发展转变、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内向经济向外向经济转变,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提高工艺设计和经营管理水平,再造金属制品、彩印包装、高档纺织、机械制造、特种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推动产业升级。(7) ③ 《大数据:谁是中国经济最强县?》,搜狐新闻,2017年8月8日。 山东省龙口市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的复合型发展模式,致力于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支撑、以现代服务业为补充的产业结构体系,为其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推动力(于锋,2015)。

通过表2可以看出,除微量元素Sr、Cl外,其他微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富集,总体上表现为含量变化大的特点。

式中:K为矿井阻尼系数;m为提升货载质量,kg;mz为容器自身质量,kg;mp为提升钢丝绳每米质量,kg/m;H为钢丝绳悬垂高度,m;at为各个运行阶段的加速度,m/s2;∑m1为满载提升时提升系统的变位质量,kg;N为钢丝绳根数;x为提升容器运行距离,m。

一是增加项目投入,促进项目加快落地建设。2016年,《中共江阴市委 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出台,文件中列出江阴市重点支持发展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目录,并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年度投资计划,结合产出、效益综合考量结果,划分出五个分档项目补助金额予以资金支持。按照《中国制造2025江阴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将当年完成设备投资500万元以上的竣工项目按不同档次分别给予5%、7%、10%的装备贴息。同时,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设立现代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股权投资等形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发展。

二是实行工企分离,助推产业经济转型升级。2016年,江阴市出台《关于持续推进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的意见》,指出要调整工作思路,在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电商服务等对地方财政贡献较大且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实现重点突破,并制定了相关的土地扶持政策和财税扶持政策。其中,鼓励工业企业利用存量土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或利用自有工业用地、提高容积率等多种方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明确制造业企业所分离的服务业所需缴纳的增值税,在缴纳后五年中,由市财政按照地方留成的不同比例给予奖励,减轻企业转型负担。

三是推进人才强基,加快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江阴市每年至少安排50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人才培养,对支持“千人计划”“双创计划”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10) 《中共江阴市委 江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产业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江阴市人民政府网站,2016年12月5日。

《资治通鉴》选取史料固然严谨,但也存在瑕疵。如何决定材料与记录的真实可靠,往往不可依据权威,而要看材料是否原始。如果有几种相关纪录,可以通过对照比勘看出问题。对于非正史材料,应该谨慎地考察,没有实据,不如用既有材料。唐史史料基本可以追索渊源,不必臆断。在有确实可依的史料时,我们依据最初记录,这是比较可靠的。

产业基础较为稳固的肥西县,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04.5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轻工业实现增加值66.5亿元,重工业实现138亿元,轻重工业增加值比例为33∶67。从2013年开始,肥西县寻求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从2012年的87.3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316.4亿元,发展强势。2014~2017年,肥西县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也开始迅速发展,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0%。至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成为肥西县新型工业化重要领域。

余杭区2001年之前是浙江省的一个县,2001年“撤县设区”之后,成为杭州市城区一部分。由于浙江实行“省直管县”制度,县改区后的余杭一度成为“三不管地带”,经济发展出现“瓶颈”。2007年起,余杭区以城市化、产业化为主要发展战略,城市化水平逐年提升,到2017年,余杭区GDP实现1695亿元,实力大增。余杭区在寻求转型发展,经济升级的过程中,财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及资金保障。

广元市是四川省优质烟叶的重点产区之一[13]。近年来,广元烤烟生产中出现了后备品种缺乏的问题,所以,替代烤烟品种的引进与筛选已成为广元烟叶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14]。09011是四川省烟草技术中心选育的烤烟新品系,具有香气质好、香气量足、抗性强等特点[15]。前期研究表明,09011较为适宜在广元烟区种植[15]。为弄清09011在广元烟区的适宜移栽时期,通过设置不同移栽期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其适宜的移栽时期,为该品系在广元烟区生产上的适时移栽提供依据。

一是支持实施“产业再造”战略。受中低端制造业的影响,余杭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余杭区出台《余杭区产业专项资金管理与改革实施意见》和《余杭区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实施意见》,明确设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力和扶持力。为加强政策扶持精准性,出台《余杭区让利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按照“调存量、优结构、保重点、优绩效”的总要求,形成“政府基金+子基金+社会资本”的全链条资金服务;引入竞争性分配机制,2015年起,财政资金扶持方式由直接补助逐渐转变为间接扶持,由无偿变为有偿,由分配变竞争,从而提高财政资金扶持效率。

二是支持特色小镇“双创”平台建设。为不断挖掘创新实践优势,余杭区积极打造特色小镇“双创”平台,主要包括由互联网创业小镇和天使小镇构成的梦想小镇,和由创新孵化地、创业梦工场、创意生态村组成的良渚智谷。以特色小镇为核心,余杭构建了一条“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器+加速器”的接力式创业培育链条。为鼓励梦想小镇建设和创新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激发“互联网+智能智造”的经济潜力,出台《余杭区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规定对年实际贡献额达20万元以上的电商企业,按贡献的60%~80%给予奖励,对传统企业因应用电商运营方式而产生的第三方平台费用按30%~50%给予补助,对研发、推广创新电商模式的企业资助20%相关费用。

三是支持实施人才引进政策。为大量引进技术型、创新型人才,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余杭区出台《关于实施引才“十百千”工程 进一步打造余杭人才高地的十条意见(试行)》,贯彻落实“10+X”人才新政,将引进人才并加以培养、使用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中之重,致力于打造全国人才新高地。同时,在该政策支持基础上,余杭区委区政府后续配套出台《余杭区天使梦想基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大引进和培养人才的激励机制。余杭区通过出台实施一系列引进、培养、帮扶人才的政策措施,从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才保障体系,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增强余杭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四、财政对策建议

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对促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财政作为政府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上应发挥积极作用。针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从财政角度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本着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扶持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全面发展,真正成为21世纪社会主义新的接班人。高中生物教师应当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革新教学观念,大胆运用与实践这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这些方式方法予以进一步优化完善,使其更加适用于自己的课堂教学,最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西洋参和人参虽然同为五加科植物,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基本一致,但是在红外图谱中也有显著的差异。在二阶导数光谱辅料区1 182 cm‐1处人参配方颗粒吸收强度大;在二维相关光谱中人参配方颗粒在1 524 cm‐1和1 628 cm‐1处吸收峰明显强于西洋参配方颗粒,这对于建立快速鉴别同种科别植物提供了一种直观、快速的方法。

(一)全省“一盘棋”联动发展

为避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业同构和同质化竞争问题,可以根据当地资源禀赋,结合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从省域高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县域产业发展分工布局图。省级财政按照分工布局予以配套的财税政策扶持,安排专项引导资金,各有侧重,支持县域布局产业联动发展。省市两级政府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按照分工布局,打破县域界限,建立若干个产业分工合理、产业链条完备、具有比较优势的跨县域产业集群,形成集聚效应。同时,支持培育和发展优势性异质产业,使产业结构在县域间形成,横向上性质各异、优势互补,纵向上相互衔接、各有分工的“条块分布”,避免县域间发展恶性竞争,实现县域经济联动发展,提高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为此,本文提出了变系数降频模型预测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变系数降频控制将开关函数的固定系数λ1改进为一个带功率误差钳制的可变系数λ2,如式(12)所示:

(二)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但在支持县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同时,应避免一些地方为实现结构升级搞“一刀切”,一哄而上追逐产业结构比例“优化”。一方面,注重县域经济内生发展和政策扶持之间的协调互动,对县域主导产业,特别是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传统产业、特色产业,仍要进一步强化财政扶持力度,整合项目资金、专项贷款、财税优惠政策等,集中投放扶持,放大政策效应。另一方面,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一是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金融资本投入实体经济,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二是支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资金安排向人才引进、技术培训和产业转型倾斜;三是加快现代物流业、服务业、商贸流通等发展,支持特色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发展,积极调整生产和消费结构;四是推进创新驱动,建立安徽省高校院所和县域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和研发平台,支持技术创新和品牌创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三)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工业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难点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要进一步强化工业强县理念,加大县域工业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在安徽省工业发展总体布局框架内,按照“一域一策”的原则,突出特色扶持,推动县域找准定位,实现工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如与苏浙接壤的县(市),应支持其主动融入相关产业的分工和协作,助其优势配套产业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周边的县(市),应支持其结合中心城市主导产业,做好相关的产业配套和布局;以农业发展为主导的县(市),应立足优势特色农业,支持其加快建设“生产+加工+科技”三次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劳动力人口大县(市),应助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发挥人口资源优势;矿产资源丰富的县(市),应支持其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使矿产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

据石柱县国有资产监管中心数据显示,2017年,县国资监管中心共安排资金1亿元,审批实施基金扶贫项目23个,主要涉及种养殖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生态工业、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从实施结果来看,基金申报企业均能按照合同约定,将应兑现给贫困户的基金分红资金划入县兴农担保公司专用资金账户,并组织专人到各乡镇(街道)进行现场集中兑现贫困户分红资金,兑现资金总额388.8万元,惠及贫困户1307户,实现户均分红2975元。

(四)扶持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是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换,区域协调发展加速融合的背景下,整合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构建中小企业发展集群势在必行。一方面,应积极落实支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大力争取中小微企业发展项目资金,支持小微经济发展壮大。另一方面,鼓励地方根据自身中小企业发展特点和现状,加大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的扶持力度。针对集群化发展定位,设立专项引导基金,支持中小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招商合作、兼并整合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支持建立特色中小企业集群专业镇,给予税收减免、担保、贴息、财政奖补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统筹资金支持特色产业园、旅游特色小镇等建设,引导各类中小企业集群协作配套、错位发展。

因此,当明代结束后,考据学便顺应历史的潮流复兴。到清代乾隆、嘉庆两朝时,考据之学盛行,其古文献研究方法被后世称为考据学派。此后,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及古文献研究的主观本体论自然不免受到众多考据、训诂与辨伪学者的质疑与修正。

(五)培育县域经济多元增长极

当前,支撑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产业结构、资源环境、发展动力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面对新变化,如果发展思路还停留在过去,就会错失发展良机。要理清发展思路,从县域经济的基础条件、资源禀赋等实际出发,融合经济发展新理念,培育出多点支撑的经济增长动能。一是着力发展互联网经济,支持其与县域文化旅游、农业生态观光等新业态融合发展,综合运用股权投资、担保贴息、设立基金、风险补偿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支持的“乘数效应”。二是进一步强化支持企业上市和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财税政策,通过税费减免、财政奖补等手段,推进多渠道融资。三是继续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根据农业转移人口实际进城落户情况,以及各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情况等安排资金,引导各地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持续优化城乡结构,提升消费动能。

枢纽由大坝、泄洪洞、泄洪兼导流洞、引水系统、发电厂房、灌溉输水洞等组成。工程规模为大(1)型,工程等别为Ⅰ等,大坝为1级建筑物。水库总库容12.3亿m3,设计正常蓄水位4 095 m,洪水位4 096 m,校核洪水位4 098.7 m,本工程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大坝地震设计烈度采用Ⅸ度。

(六)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助力乡村振兴,以整体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加大增量,盘活存量,大幅增加财政扶贫投入力度,进一步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二是拓宽投入渠道,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用于发展农业农村的比例;对新增耕地指标调剂和流转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政府债务资金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撬动金融资本投入,安排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持续扩大基金规模;加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建设推进力度,推动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慢问题;安排涉农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和新设引进金融机构奖励政策等,带动农村投融资增长。

参考文献

[1]陈登辉:《长沙县进行功能分区 探索有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湖南频道,2015年3月6日。

[2]范琦娟、陈成诵:《安徽县域转型的“凤台路径”》,载于《决策》2018年第8期,第52~55页。

[3]黎容平:《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政问题与财政对策研究》,载于《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第70期,第16~25页。

[4]李建伟:《新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主要挑战与路径选择》,载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第37~42页。

[5]邬平川:《制度供给视域下的县域扶贫治理》,载于《决策》2018年第6期,第28~30页。

[6]徐文轩:《推进瓦房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探索》,载于《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年第1期,第26-27页。

[7]闫坤、鲍曙光:《经济新常态下振兴县域经济的新思考》,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第43~51页。

[8]于锋:《关于龙口市重点工业产业调查报告》,载于《消费导刊》2015年第12期,第47~48页。

[9]周加来、黄敦平、钱力:《2017安徽县域经济“龙虎榜”》,载于《决策》2018年第7期,第28~31页。

*课题组组长:朱克俊;课题组成员:余卫民、汪文志、张深友、黄坤;执笔人:余卫民、黄坤。

中图分类号: F812;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151(2019)17-0117-12

标签:;  ;  ;  ;  

财政支持县域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研究-以安徽省县域经济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