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出版社(经销商)与连锁书店联系的探讨

台湾出版社(经销商)与连锁书店联系的探讨

一、台湾出版社(发行商)与连锁书店往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赖立峰[1](2020)在《浙江省新华书店图书供应链优化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年,图书行业供应链除了单独企业内的物流运转,也在陆续向供应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图书行业供应链管理的重点内容主要聚焦于图书库存管理、信息流转管理和上下游关系管理,因为进、销、退、存信息沟通的及时性,货物、物流资源的利用程度,仓储库存是否过高,周转是否迅速等问题,都直接影响了图书供应链的效率。本文使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探寻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阐述现代供应链、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后,再继续细化介绍图书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概念、特征和模式。重点分析导致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图书供应链流转效率降低的几大问题:错误的需求反馈、信息的错误传递以及基层门店的断链问题等,提出优化对策,借此对企业的顺利运营带来新思路和可实际操作的方案。本文的研究工作选取了前人研究中比较少注意到的国营新华书店,在提倡国企加快改革,对接市场的当下,针对性的研究国营新华书店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理论提出一些改进方案,浙江省新华书店作为省级新华书店的代表,文中所发现的问题、方案也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很多内容可以为其他省级新华书店解决上下游供应链问题给出参考。

黄苗苗[2](2020)在《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研究 ——以贝塔斯曼传媒集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数字化的浪潮下,世界出版强国如美国、英国都曾如火如荼地率先开展了图书业的数字改革,呈现出起步早、转型快、跨界融合的特征,其电子书营收也远超其他国家。德国同为国际图书出版业的佼佼者,数字出版的进程却稍显滞后,当美国的电子书市场在kindle问世后迅猛递增时,德国的电子书比例在2010年仅占图书市场的1%,而近几年,当英美两国的电子书市场增速放缓,陷入停滞时,德国的电子书市场开始逐渐抬头。显然,德国对数字出版的态度相对保守谨慎,所以在数字出版上与其他出版强国相比稍显滞后,整个图书出版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也一直未获得积极的市场反馈,直至近几年才有所起色,并且基于本国国情走出了一条德国特色之路。在自我创新的基础上,德国图书出版产业的数字化也面临着复杂矛盾的外部环境。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技术从各方面对产业的转型施加着正面或负面的作用,裹挟着数字出版产业向前迈进。而作为走在德国消费类数字出版探索发展前沿的出版企业,贝塔斯曼传媒集团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先进姿态,从传统的优质内容生产者,到数字时代的转型探索者,通过经营数字图书销售平台,开发数字阅读程序和参与研发阅读设备,结合集团自身的技术支持,力图打通整条数字出版价值链;与此同时,在继续经营纸质书的业务基础上,加强对数字出版产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并行不悖地打造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图书商业模式。从19世纪的传统纸质出版商,到今天的国际出版集团,无论是在德国国内还是在国际范围内,贝塔斯曼传媒集团对数字出版方式的探索成果,都具有有益的启发和参照作用。

谢香子[3](2020)在《从“上海经验”到“香港影响” ——1949年前后赴港上海作家的小说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香港与上海由于共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背景以及扎根大都会的文化感性,一直以来往来密切,表现出明显的亲和力和关联性。特别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之交,内地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动使得上海大量的资金与资源移入香港,对香港的经济、文化、教育、城市景观等均产生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文学领域,则是徐訏、刘以鬯、金庸、马朗、张爱玲、南宫搏等上海文人流寓到香港后,凭借在文化中心积累的强势经验,以创作、评论、编辑、文学社会活动等形式全面介入,在香港文坛反客为主地烙下明显的“海派”色彩。这种“海派”色彩直到1960年代中后期香港战后新一代青年广泛参与进文学活动,才逐渐暗淡。但是,香港与上海毕竟是不同的文化场域,这群跨地域的作家也必然在新的文化场域中发生“在地性”的改变,并反映在文学创作之中。论文旨在通过三四十年代上海与五六十年代香港城市文化语境的互相观照,重点分析徐訏、刘以鬯、金庸三人的文学创作,观察他们在跨地域的流徙经历中,如何既活用过去的文化经验,又有所突破创新,从而实现从“上海经验”到“香港影响”的转变过程。第一章:1949年前后文化转型期文人的流动与身份的变迁。以上海、香港为主线,探讨1949年前后文人的空间流动与身份变迁。当大量左翼文人从香港“北返”上海,参与新中国政权建设时,另一批文化人则由于意识形态冲突等复杂原因从上海“南来”香港,并凭借持续且大量的创作成为主导香港五六十年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如此空间流动的背后还隐藏着复杂的身份变迁问题。1950年代后的留沪文人在文艺机制的巨大变革中经历了从“文人”到“文艺干部”的转变,“出逃”香港的上海文人则由于难民、移民的身份面临被上海、香港乃至自身边缘化的多重尴尬。第二章:立体化的现代都市传奇。上海发达的都市文明以及租界语境下的异质化形态,孕育了一群以现代化都市为背景并“作意好奇”的都市文人。当上海的都市语境发生根本改变,“传奇性”失落后,1950年代的香港却因相似的城市文化语境与这群南来的“传奇文人”发生遇合,使之创作颇丰。但跨地域视野中城与城的互观,离散经历下情感与精神悬置产生的原乡情结,以及香港边陲地理位置与边缘文化地位所激发的“边缘的活力”,也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写作范式。以徐訏为例,香港时期的创作明显突破了1940年代浪漫诡谲的“异域”模式,更多地在琐细实在的日常人生中挖掘世俗传奇,并通过上海、香港的精神对话,以及城市与乡土的深层对照,走向了都市想象的纵深,建构起了立体化的现代都市传奇。第三章:现代主义文学的传承与创新。1950年代的香港,无论是政治文化环境,还是日常消费环境,都是当时中国最适合现代主义文学生长的文化场域。因而1930年代从上海出发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在1950年代的香港得以延续、传承并收获了更为成熟的形态。刘以鬯作为五六十年代香港现代文学的集大成者,在上海时期就已展开具有现代主义意味的实验探索,来到香港后,则在更为自由开放的文化政策与包容多元的文化环境中,既承继中国现代文学的优良传统,又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技巧,更应对香港反拨政治与商业语境的现实需求,开创出在“另类”中显其正宗的现代主义文学。第四章:商业语境下的雅俗融合。都市文明的发达,出版机构的繁荣以及市民群体的庞大,使得上海与香港的通俗文学遍地开花。但香港相比于上海,经济文化占绝对主导地位,以致缺乏其他强势力量与文学商业化抗衡。再加上港英殖民政府对中文教育,尤其是启蒙教育的忽视,更加剧了通俗文学一家独大,严肃文学空间逼仄的局面。因而上海作家来到香港后,一方面因文学的高度商业化举步维艰,不得不更多地从众、从俗、从下;另一方面又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凭借在上海时期就已具备并在香港商业殖民语境中全面激活的雅俗融合的能力,在适应的同时努力践行知识分子的文化担当,提升香港的文化品位。其中,金庸的新派武侠小说就具有典型意义。第五章:走向香港。无论是徐訏等人在城与城、城与乡的互观、碰撞中获得立体化的都市想象,还是刘以鬯等人围绕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化而进行的融汇贯通的现代主义文学实验,或是金庸等人在商业殖民语境下雅俗融合的叙事策略,都是基于五六十年代香港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做出的因地制宜的改变与突破,融合与创新,是属于五六十年代香港独特文化语境中的文艺范式。这群上海文人也是在这一文艺范式的形成中实现了从上海经验到香港影响的转变,并成就了强调个人性,注重世界性的香港文化属性。

陈向红[4](2018)在《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反思与对策》文中提出提升"文化自信"是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时代使命,它直接影响到世界文学格局的角力和国家软实力竞争。在此过程中,"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外译自然是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必然要求和必经之路。本文从传播学视域探讨中国文学外译问题,将中国文学外译视作跨文化传播活动,反思中国文学译作生产、传播和接受等各个环节的运作机制,发现其中的问题和症结所在,并尝试提出可行的应对策略。笔者认为汉学家并非中国文学外译的唯一或最佳译介群体,过度强调对译作的字面忠实未必能保证译作的传播效果;国内出版的译作很难进入海外主流销售渠道;专业读者是中国文学译作的主要阅读群体。基于此,笔者认为中国文学外译的"合作翻译模式"有助于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这种合作模式包括与汉学家合作翻译、与境外出版社合作出版以及与境外学术界和批评界合作推介。

黄勇军[5](2018)在《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文中指出在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史上,影视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创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既为我国影视剧的创作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影视文学增添了新的题材内容和新的创作样式;它既是影视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当代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长期以来影视小说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少有研究者总结其创作成就,关注其在影视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梳理其发展演变脉络,探讨其创作规律。因此,开展对影视小说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影视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再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完整面貌;对于拓展影视史的研究范围,总结影视创作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启迪和促进当前影视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电影小说是电影和小说两种艺术形式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文学与电影的双重属性,既是电影文学的重要样式,也是小说艺术的全新品类。电视小说是对电视剧或电视剧本进行文字改编和再度创作而形成的小说,它的创作模式、文体形态、本质属性等都与电影小说相似。影视小说则是为了言说的便利而对电影小说和电视小说的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鉴定是否为影视小说应坚持两大基本准则:一是在创作依据上必须是根据电影/电视剧本或影像文本进行的改编与再创作,二是在创作时间上必须是在影视作品拍摄过程中或摄制完成之后。只有如此才能正本清源,廓清影视小说认知上存在的误区,为维护影视小说文体形态的纯正性与独立性打下坚实基础。中国现代电影小说的生成与发展和中国现代电影以及现代小说的生成与发展紧密相连。1910年代初以周瘦鹃等为代表根据外国电影改编的“影戏小说”为我国早期电影小说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而根据中国本土电影改编的电影小说的早期形态电影本事以及“影戏小说”则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才开始出现。1930年代以后电影小说成为“文学新品种”并得到文学界的承认,1940年代中后期电影小说更进一步成熟并开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解放后电影小说进入了缓慢的发展阶段,“十七年”电影小说在多重挤压下犹如戴着沉重枷锁的“舞者”在特殊的政治、文化、艺术形成的“辉煌”与“惨淡”的“舞台”上艰难“起舞”曲折前行。新时期电影小说则出现了缓慢而艰难的复苏,但并未形成规模化、系统化的创作局面。1990年代以后又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影像文本的电影和纸质文本的文学二者双向“合谋”的共同诱导与塑造下,这一时期的电影小说呈现出了全新的、别样的风格与特色,并推动电影小说出现了第二次发展高潮。由于我国电视剧发展的相对落后导致电视小说的诞生比电影小说晚近七十年,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才蹒跚来迟。电视小说经历了1980年代的短暂沉寂后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由1990年代及以前的创作者文体意识懵懂、艺术水准粗陋、市场接受程度低下而逐渐走向21世纪以后的文体创作自觉、运作模式娴熟、优秀佳作叠现的成熟与繁荣阶段。电视小说以及电影小说也在新世纪逐渐取代影视文学剧本成为影视文学的“最重要类型”。在厘清电影小说与电视小说演化历程总结其发展规律并由此建立影视小说系统的生长谱系基础之上,从文体的角度深入影视小说内部探讨其文体建构的策略及其特色可以发现,影视小说既广泛借鉴了影像叙事的技巧,又充分发挥小说艺术的优长,将影像性与文学性有机结合,也因此成为影视对文学影响最为典型的代表,成为影视与文学联姻产生的“宁馨儿”。影视小说是蕴含影视基因最为丰沛、受到影视影响最为深刻、借鉴影视艺术形式最为多样、运用其相关技法最为成熟的小说文本形态。其中,被誉为“电影的灵魂”的蒙太奇作为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对影视小说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也最为广泛和深远。此外,影视小说借鉴影视的空间结构形式和影像视听技巧,以时空的有意错落、重置、交叉、破碎等打破情节的逻辑性与连续性,以多重空间的叠合、并置、交错等摒弃传统单一的时间线性叙事模式,凸显共时性与现时性的“空间化”叙事效果,表现出明显有别于传统小说的艺术技巧与审美特征,成为现代小说空间化的“最突出的代表”,也是影视小说有别于其他小说所具有的独异性和规定性之一。文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传播活动,从影视小说的外部生态场域来考察影视小说的生成与运作情况可以发现,以出版社为主体的传播媒介对影视小说的生成与发展有着枢纽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和作用。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作为生产精神产品能动主体的出版社的一系列体制机制改革为影视小说的繁荣既提供了重要保障又激发了不竭动力。同时,在影视小说生成链上的三大相关主体——作为影视剧生产制作主体的投资出品方、作为影视小说创作主体的改编创作者以及作为物化载体媒介主体的图书出版社中,改编创作者作为关键主体直接决定影视小说的艺术水准与市场价值,影视投资制作方则以其广泛的市场影响和强劲的资金实力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三者在遵循影视剧生产规律、小说创作规律、图书出版规律“三大规律”基础上多方联动,互融共生,以各自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资源要素参与影视小说的创作生产与营销运作,推动影视小说在新世纪迅速发展并走向全面勃兴。

陈蕊[6](2016)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福建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重建研究》文中认为电子商务的兴起和互联网的普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也改变了传统的消费和购物方式,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科技带来的快捷与便利。电子商务的浪潮强烈冲击着传统的实体零售业,以零售业为主的国有新华书店也被卷到了风口浪尖。与此同时,蓬勃发展的电子出版业掀起一轮全新的阅读浪潮,它逐渐改变年轻一代的阅读方式。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应用和普及息息相关。在此背景下,纸质图书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实体书店遭遇寒冬。尽管唱衰实体书店的声音此起彼伏,不可否认的是,阅读的核心价值——阅读体验,是网络书店和电子阅读无法复制与替代的。图书中盘整合,连锁经营,线上线下融合,多元发展是当前新华书店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之一。中盘整合是连锁经营的前提,实施中盘整合,连锁经营的瓶颈和突破口在于物流。新华书店要实现强有力的连锁经营,必须依靠运作有序、高效集成的物流配送系统的支撑。本研究以福建省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重建为例,分六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在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配送中心在实施新华书店中盘整合,连锁经营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第二部分论述了物流学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第三部分简要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图书行业发展现状,实体书店的困境与希望。简要介绍全国书业物流建设的基本情况,伴随着电子商务对传统新华书店运营模式的冲击,暴露了书业物流体系建设的不足,电子商务环境下图书物流作业呈现新的特点,新华书店自有的物流配送中心改革呼之欲出。第四部分运用SWOT理论对福建新华书店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以福建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的现状与未来为切入点,阐述电子商务环境下福建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重建的必要性和重建构想。通过重建物流配送中心,运用新理念加强科学管理,培养物流人才,整合渠道资源,依托业务体系建设实体连锁店网点体系和大物流生态圈,变“企业物流”为“物流企业”,为福建新华书店连锁经营,构建大物流布局和覆盖全省辐射周边的配送体系这一设想,提供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第五部分阐述物流配送中心重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第六部分为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杨丽红[7](2012)在《新知书店转型时期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新知书店经过20多年的风雨历程,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提高三个阶段,在图书行业中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新知书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积累了许多的经验,书店的盈利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是,随着书店的房屋租金、工人工资、管理费用等成本的上升,而图书价格是由国家定价的,不能随意涨价,新知书店还面临着国有书店和网络书店的激烈竞争,新知书店近两年来的盈利增速从两位数下滑为一位数,新知书店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瓶颈。本文从民营实体书店的政策、经济、科技和国际环境入手,分析了民营实体书店的经营环境现状和五种竞争力量,而且分析新知书店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从新知书店的管理和经营中的薄弱环节提出问题。最后在确定企业发展战略方向的基础上,提出新知书店解决问题的三个对策,即:新知书店经营策略调整、新知连锁书店选址策略、新知书店多元化经营策略,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黄端[8](2011)在《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当下中国出版物发行理论图书强而报刊弱的缺失入手,指出报刊发行四大功能对报刊传媒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报刊发行理论研究是产业实践的迫切要求,进而主张以更有代表性的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相比报纸及学术期刊发行具有地域全国化、行为市场化、受众大众化明显特征)研究,作为开启中国报刊发行理论研究体系大门的钥匙。这是本文展开的立论逻辑和现实意义。论文主体研究框架依次包括:发行供需状况、政策规制、市场演化、流通制度、渠道、中间商、促销七部分。前五部分属于产业环节基础理论研究,后两部分为市场营销应用型研究,内容包括历史梳理、现实逻辑与未来展望等论述。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需受政治、经济、教育和技术以及非可控因素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大量业外资本涌入对供给影响巨大;至于需求,1949年以来先后经历了国家政治、民众精神、社会商业、产业资本的四个显性阶段特征需求影响,也由此造成产业局限、发展、繁荣与演变;其未来将呈现出供给多元化与区域化、品种的细分化与差异化、载体的贵重与免费两极分化、技术变革影响日趋重要趋势。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政策规制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产品提供商的主办主管制度,以及分销主体的登记许可制度,未来政策规制走向会造成业界日渐“国进民退”。在上述供需状况、政策规制条件下,中国大众期刊发行市场演化先后经历邮局一统天下、自办发行从无到有、产业链日渐形成、政府主导加入WTO前的市场廓清、群雄逐鹿分销市场五个阶段,未来发展将主要受制于供需不匹配以及分销让利两大根本矛盾。中国大众期刊发行流通制度包括代理制度和发行量稽核制度,本文以美国、日本为参照,对中国相关制度进行研究及评析,指出固有全能型政府思维滞缓了中国发行量稽核制度的发展,其出路在于为发行业进行政策松绑并力促广告业繁荣。对中国大众期刊发行渠道,本文按类型介绍不同渠道性能及优缺点,同时分析其改进、调整和创新的方式、时机和障碍等问题,也总结出未来发展七大趋势。中间商和促销是大众期刊发行实现价值交换及提升的重要产业要素,本文研究了适合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中间商销售管理、发展规划、甄选流程,以及促销的时机、目标、原则、方式、实施和评估等理论与实务。

史海娜[9](2010)在《图书网络营销研究》文中指出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商务活动与科学技术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科学技术促进了商务活动的发展,商务活动的演进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的这种关系在国际互联网出现之后表现得更为突出。在传统的商务活动中融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展网络营销活动正是这种关系的具体体现。进入20世纪以来,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带给全球图书业的一种影响,或者说一种革命性的冲击,使我们已经深深的感受到网络在其营销活动中的作用,全球图书营销确实正在开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以至于所有从业者不得不开始关注图书的网络营销。图书网络营销正以其快捷、互动和“一对一”等多重优点冲击着传统的图书营销业,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书业企业必须直面挑战,尝试新的营销模式,利用网络技术的进步成果为读者提供更好的图书和服务,提高其盈利能力。在全球各地,互联网的使用增长迅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尝试通过互联网购买图书,网络购书成为新宠。图书网络营销正在国外快速发展,我国图书网络营销刚刚起步,且存在不少问题,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图书网络营销为研究对象,以期使我国书业企业能更好地适应网络经营环境的变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具有深刻的现实和理论意义。论文的主体部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网络环境下读者行为分析及市场细分决定一个企业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不是“市场份额”而是“顾客份额”。读者已经成为书业企业相互争夺的重要资源。作者对读者在网络环境下产生了哪些变化,消费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哪些新的趋势进行了归纳,面对这些变化和趋势,作者又分析了书业企业应该如何最有效地借助网络技术,对每个“客户接触点”采集到的客户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加工和整合以便更有效地划分读者市场。最后,提出传统的细分标准已不能满足对读者市场的有效划分,书业企业必须综合运用数据驱动的动态标准和传统细分标准即客户价值、客户利益、地理范围和客户角色有效细分读者市场,以利于结合自身实力开展相应的图书营销活动。第二部分:书业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网络环境下,书业企业又该如何借助网络更好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呢?与读者建立长期友好的关系对于任何一个追求持久利润的书业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考虑到基于个体层面的客户关系管理的成本问题,书业企业过去只能选择与特定读者细分市场或客户群而不是与个体读者建立联系,也很难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电子客户关系管理的优势在于为书业企业实施“一对一”营销或“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创造了理想的环境,可以根据每一个读者需求为他们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实施“一对一”营销或“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认为建立读者数据库是其客户关系管理的前提。数据库营销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形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可以实现“一对一”营销,能更好地帮助其实现“以读者为中心”的理念,提高读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接着作者提出与其它的客户关系发展具有周期性的规律一样,读者与书业企业从关系的建立到关系的结束也有它一般性的随时间发展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称之为读者生命周期。读者在读者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价值,需要满足不同的需求。书业企业应通过针对不同读者生命周期阶段的读者区别对待,增加客户价值,提高盈利能力。最后,作者还提出了在书业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的同时,对读者隐私权的保护也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论读者的个人信息是在内部使用还是与第三方共享,如果书业企业考虑整个的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的时候没有考虑到读者隐私权这一重要因素将会带来非常消极的负面影响。第三部分:基于网络的图书营销策略在理性地认识网络环境下读者购买行为变化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之上及客户关系管理战略的指导下,书业企业应精心构思营销组合策略,着重从产品策略、定价策略和在线沟通策略三个方面入手,利用互联网所拥有的各种功能提供优质服务,并获得更好的效益。在这一部分中,作者提出互联网环境催生的新产品是不可能出现在传统市场上的。随着网络营销的发展,出版企业利用网络对现有产品的改进和调整形成了新的图书产品。在这里,网络已经不仅限于是营销渠道,而是图书产品的一部分。比如立体化教材就是网络催生的新产品。另外,读者通过网络参与写作也有助于催生图书新产品。与此同时书业企业还提供由技术支撑的新型服务,增加了客户价值。基于此,作者提出了书业企业的产品开发策略:复合型产品开发策略、差异化产品开发策略、基于市场寿命的产品创新策略、品牌导向型产品开发策略和跨行业产品开发策略。一方面网络使书业企业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在定价方面具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网络使得读者可以选择的交易对象数目扩大,图书价格的透明度空前提高,比如比价网的出现就让读者可以价比三家。上述两种因素就决定了书业企业的定价策略应该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基于此,作者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图书商品的定价要坚持目标导向原则、读者至上原则、低价定位原则和差别化定价原则一些特定的原则的前提下,科学使用版本分割定价法、固定时段定价法、捆绑销售定价法、价值差别定价法。传统营销沟通方式已经不太适应新的环境。最后,作者讨论了书业企业在众多的传播方式中应该根据战略、预算等因素,综合地分析竞争、合作情况等外在条件,然后在可供选择的方案的集合中不断权衡,选择出对于自身发展最为有利的营销沟通组合。成功的营销沟通是以互动为本,交互式的信息传播。换言之,营销沟通方案的择优是由读者的主动参与驱动的,而不能是书业企业的一厢情愿。第四部分:网络环境的图书配送成功的图书网络营销离不开快速有效的配送。书业企业利用互联网进行图书销售的同时也在线直接递送电子图书产品。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认为网络创造的是一种新的配送渠道,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加了价值。但面临着作权、格式不统一和网络安全等问题影响了它的快速发展。对于离线配送,作者则认为网络的真正意义在于人们利用供应链管理对配送渠道的整合、协调,以更加有效地向读者递送图书和服务。这样,既利于降低产品价格,又利于增加企业利润。最后作者试图对图书网络营销的不同物流配送模式进行分析:(1)出版社+“借”物流模式;(2)传统连锁书店+自营物流模式;(3)虚拟网上书店+外包物流\自营物流。希望为不同类型的网络营销主体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提供参考。在图书网络营销的实践中,我们要注意的重点要素有以下两点:第一,客户关系管理战略成为网络营销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网络营销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第二,互联网的种种属性不仅使营销战略和策略得到更加有效的实施,而且帮助改变了营销活动的模式。例如提出互联网的种种属性不仅使营销战略和策略得到更加有效的实施,而且在有些时候改变了营销活动的模式。例如网络作为传统销售渠道的延伸和补充来促进传统纸质图书的销售,这种渠道可能会改进顾客服务和降低成本,但它并不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网络作为内容资源运营营销平台则不仅能促进电子图书的销售,还是电子图书产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借助网络及时互动和功能集成等天然优势来从事内容服务,通过内容资源的集成优化和相关服务的改良完善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这是图书网络营销最成功的突破,它是通过技术创新来创造内容传播的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这种全新的营销模式不仅创造了客户价值,并提高了书业企业的盈利能力。科技类和教育类图书在这种营销模式下异常耀眼。

李静[10](2010)在《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的重点是对1978—2008年间中国电影进口作研究。此30年对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外国电影从文革后期以买断方式恢复进口到中国,到1994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复中国电影总公司以分账形式进口外国电影----即十部分账“大片”强势进入中国,直至21世纪中国加入WTO,依据国际性商业原则,进口至中国的外国分账影片数量强制性翻倍。30年间,中国共以商业形式进口了1279部国外影片作为影院放映,不同阶段进口影片的数量、质量、题材、国别、级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来源于30年间中国社会体制的变化,反映到电影行业还包括各种管理政策、运作机制、进口权限等微观操作层面的改革。大批量的外国电影以不同方式进口至中国,对中国电影业及中国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梳理了30年间进口电影名单与电影内容的基础上,论文的正文部分从以下四个章节进行展开:第一章对30年间中国电影进口作历史过程的描述。即此30年中国以什么方式进口电影,进口了哪些外国电影,这些进口电影呈现出什么面目。把新时期30年中国进口的1279部电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简短梳理:主要包括1978—1993:买断进口电影的国别转向,1994—2000:分账进口电影登陆中国,2001-2008:分账进口电影数量激增。第二章来探讨进口电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本文从30年间中国社会体制演变的大背景中考查进口电影变化的原因。文革结束后,拔乱反正的政治语境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政治先行,中国电影的创作观念延续着“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宣教定位。在政治语境下,来自于第二世界的日本电影与法国电影在中国民众与知识分子阶层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而美国作为世界电影强国,其进口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并不甚明显。同时,进口电影作为政治外交的晴雨表,在中国与苏联、日本等国的文化外交中也发挥了特殊的政治作用。90年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引发中国消费社会的形成。分账进口的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以巨大的资本优势,进入中国社会进而鲸吞中国电影市场。中国力图以最大的经济利益与最小的意识形态风险作为分账电影的引进原则,但实践表明,鱼与熊掌似乎不可兼得,在以商业利益为先导的好莱坞电影冲击下,中国本土电影业几近陷入崩溃境地。为了强化意识形态宣传,中国政府一度采用“政府输血制”支持国产电影业维持运行,但收效甚微。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加入WTO使中国分账进口电影的数量强制性翻倍,进口至中国的外国电影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与中国元素。中国电影在政府的强力保护下,分账电影进口量的增加并未使中国本土电影市场全军覆没。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整合民间、海外、港台经济与文化资源,以文化产业思路发展“大电影”观念,发起了对好莱坞的防守反击,并在本土市场上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第三章,从电影管理体制的微观层面进行探讨:中国电影进口方式及进口影片的变化怎样刺激着中国电影行业管理体制,使之在困顿中发生变革。而反过来,由于中国电影业的管理政策、运作机制、进口权限等方面的变化给中国电影进口带来了改变,进而改变了进口影片的面目,对本土受众的接受心理及时代文化风尚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本章沿着30年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脉络,分析在三个不同阶段进口电影在中国的面目、地位、作用、以及中国政府对电影进口的种种限制、措施,可以看出,中国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正是通过借用电影进口给中国电影市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电影体制改革逐步走上正轨。第四章,从电影观念形态入手,探讨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深入影响:正是这种不可见的影响令30年间中国电影业产生了巨大变化。本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影响,进口电影一步步打破了中国电影人原有的电影创作本体观念,并随之形成了以观众为中心的放映档期,引发了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并挑战传统官方立场的电影审查制度,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及余震效应使新时期中国电影格局在冲突断裂中浴火重生。第二节,探讨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中国电影怎样重新融入世界,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走了哪些弯路,积累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受到了哪些阻碍。作为提高国家软实力、树立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中国电影在中国政府强力支持下,如何在好莱坞电影霸权统治的全球化文化语境中争取民族文化主权,同时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又做出了哪些努力。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以寓言方式指出中国现有电影观念的局限性,同时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业走产业与事业两翼并行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的研究对象定位于电影进口而非进口电影(或进口影片),决定了这不是以文本分析的理论提升为基础的美学研究,只是将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进口影片文本将作为个案引入研究视野。本文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以新时期30年进口电影为研究主体,将社会宏观背景与电影体制的微观视野相结合作为研究背景,集中于电影与社会建立的各种传播关系。本文力图将传播学的微观视野与宏观构架相结合---将美国经典传播学派的实证主义调查方法、受众分析理论与北美批判学派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相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不是不关注文本,它认为文本应当得到较多关注,但必须把它放在彻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来考察。”①与美国经典传播学相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发展起来的批判传播研究不但一直注重权力问题,而且将它置于广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来审视。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特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的权力结构和传播资源分配模式。这一传统一开始就将传播研究理所当然地视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行为,呼吁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的结合。在写作过程中,将30年进口影片的定量分析应用于电影制度史学研究,同时结合社会性别分析、萨伊德的东方学、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等文化研究理论与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力图为30年中国社会体制变迁与进口电影传播的关系问题提供一种合法性阐释。“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长处在于它向来强调结构形式的重要性,它一直致力于描述并分析影响传播商品的生产、分配与交换的结构形式,并主要考察国家如何规范这些结构。虽然政治经济学并未忽视商品本身和商品化的过程,但它仍然倾向于强调企业与国家的制度和结构。”目前国内还没有专着对新时期进口电影作专门性研究,同时囿于我国文化安全限制,亦没有国外学者对此项内容展开研究。本人在搜集了众多第一手的电影进口资料的基础上,以中国社会体制演变及电影行业体制改革的角度对电影进口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综合性。

二、台湾出版社(发行商)与连锁书店往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出版社(发行商)与连锁书店往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省新华书店图书供应链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中盘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1.2.2 满足出版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1.2.3 解决出版业现有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
        1.3.2 国外供应链管理的理论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
    2.1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
        2.1.1 供应链的概念
        2.1.2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2.1.3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论发展及研究方向
    2.2 图书供应链关系管理
        2.2.1 图书供应链关系管理的概念
        2.2.2 现有图书供应链结构
        2.2.3 图书供应链关系管理的特征
        2.2.4 图书供应链关系管理的实施
    2.3 图书中盘商的基本概念
        2.3.1 国外的图书中盘
        2.3.2 国内图书中盘特点
第三章 浙江省新华书店图书供应链介绍及存在的问题
    3.1 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概括
    3.2 浙江省新华书店图书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3.2.1 需求的不真实反馈
        3.2.2 退货占比高、逆向物流管理粗放
        3.2.3 产业断链,县、村、镇级门店周转效率低
        3.2.4 信息沉淀利用率低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浙江省新华书店图书供应链管理的优化
    4.1 浙江省新华书店图书供应链管理优化方案
        4.1.1 改进信息传递模式,减少牛鞭效应及需求错误放大
        4.1.2 减少退货,优化逆向物流,减少二次周转成本
        4.1.3 盘活县、村、镇级门店
        4.1.4 信息流整合——提高数据利用率
        4.1.5 联合库存管理
    4.2 浙江省新华书店图书供应链优化改进成效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研究 ——以贝塔斯曼传媒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的价值链分析
    第一节 基于价值链分析的数字出版产业
    第二节 德国非消费类数字出版产业
    第三节 德国消费类数字出版产业
第二章 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政治环境
    第二节 经济环境
    第三节 社会文化环境
    第四节 技术环境
第三章 案例分析:贝塔斯曼传媒集团
    第一节 贝塔斯曼数字化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贝塔斯曼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
    第三节 贝塔斯曼对从业人员的技能升级和职业培训
第四章 “德国经验”对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启示
    第一节 非消费出版:植根自我优势,发挥联合效应
    第二节 消费类数字出版:突破竖井思维,贯通价值链
    第三节 外部环境:严正版权规范,落实行业联盟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从“上海经验”到“香港影响” ——1949年前后赴港上海作家的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1949年前后文化转型期文人的流动与身份的变迁
    第一节 空间流动:“上海——香港”
    第二节 身份变迁:多重边缘人
第二章 立体化的现代都市传奇
    第一节 “异质性”的都市语境与“作意好奇”的文学想象
    第二节 徐訏的“沪港传奇”
        一、“城”与“城”的互观
        二、“城”与“乡”的徘徊
    第三节 边缘的活力
第三章 现代主义文学的传承与创新
    第一节 上海与香港的“现代”渊源
    第二节 五六十年代香港的现代主义小说与上海南来作家
        一、马朗、徐訏等作家的现代派小说创作
        二、集大成者的刘以鬯
    第三节 “积极不干预”政策下“中国”与“世界”的汇通
第四章 商业语境下的雅俗融合
    第一节 由“海”入“港”:商业语境的转换
    第二节 金庸与新派武侠小说
        一、顺势而为的市场运作
        二、何以为“新”?
    第三节 商业殖民语境下的文化担当
第五章 走向香港
    第一节 上海影响香港
    第二节 香港塑造上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4)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反思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翻译作为跨文化传播活动
三、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反思
    (一) 译介主体的反思
    (二) 译介内容的反思
    (三) 译介途径的反思
    (四) 译介受众 (读者) 的反思
四、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策略与建议
    (一) 合作翻译
    (二) 合作出版
    (三) 合作推介

(5)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一次偶然的必然“邂逅”
    二、拨云去雾:影视小说的界说与判定
    三、众声喧哗:影视小说研究的概况与述评
    四、探幽发微:影视小说研究的路径与价值
第一章 电影小说的生成演化流变
    第一节 曾经辉煌:电影小说的现代生成(1920-1949)
        一、源起与滥觞:从“电影本事”到“影戏小说”
        二、完善与成型:“文学新品种”的“开花结果”
        三、勃兴与衰落:从“迅速繁荣”到“戛然凋零”
    第二节 曲折前行:电影小说的缓慢发展(1949-1989)
        一、戴着枷锁的“舞者”:“十七年”电影小说
        二、渐次复苏的“星火”:“新时期”电影小说
    第三节 再度兴起:电影小说的走向繁荣(1990-2010)
        一、多重助推下的全新发展:九十年代电影小说
        二、多方联动下的成熟建构:新世纪的电影小说
第二章 电视小说的发展演绎历程
    第一节 艰难孕育:电视小说的多重束缚与孱弱生成(1958-1989)
        一、辗转反侧的难产:母体源头的先天缺失
        二、初生之后的沉寂:生态场域的强力消解
    第二节 多层建构:电视小说的不断探索与走向成熟(1990-1999)
        一、“掬精华”与“赋灵魂”:创作的初步实践
        二、“被背叛”与“卖狗肉”:遭遇的问题误区
        三、“有意识”与“转折点”:自觉的融通调适
    第三节 迈向纵深:电视小说的全面勃兴与初步繁荣(2000-2010)
        一、数量大幅增长:变得“更为流行了”
        二、佳作不断涌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题材内容丰富:影视与出版的“一种策略”
        四、畅销作品众多: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事件”
第三章 影视小说文体的建构策略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叙述的多元化实践
        一、交叉蒙太奇:多条线索的巧妙编织
        二、隐喻蒙太奇:多重意蕴的具象表达
        三、心理蒙太奇:多层幽曲的繁复呈现
    第二节 形式空间化:空间的影视化转轨
        一、视点与运动:叙述的空间化转换
        二、幻化与物化:意象的空间化交错
        三、共时与多重:结构的空间化并置
第四章 影视小说载体的媒介视野
    第一节 改革与转型:影视小说出版的机制准备
        一、地域分工改革:奠定影视小说勃兴之基础
        二、发行渠道改革:拓展影视小说勃兴之通衢
        三、内部体制改革:提供影视小说勃兴之动力
    第二节 周期与时效:影视小说出版的时间维度
        一、“后期的跟随”:先期试水与谋定后动
        二、“同开姊妹花”:联袂互动与无缝链接
        三、“风向标有变”:小说先行与影视后至
    第三节 品牌与策划:影视小说出版的营销策略
        一、品牌化战略:影视小说取得“决胜的关键”
        二、跨媒体营销:影视小说需“吆喝上几嗓子”
        三、全媒体出版:影视小说出版“重要的一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1920-1949年中国现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二:1949-2010年中国当代电影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附录三:1980-2010年中国电视小说汇总一览表(部分)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电子商务环境下福建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依据和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物流基础理论
        2.1.2 物流管理理论
        2.1.3 物流技术理论
        2.1.4 物流产业理论
    2.2 相关概念
        2.2.1 物流
        2.2.2 出版物物流
        2.2.3 电子商务物流及配送
        2.2.4 供应链物流
第三章 电子商务对传统图书行业的冲击和挑战
    3.1 图书行业发展现状
    3.2 图书市场各方力量的较量
        3.2.1 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较量
        3.2.2 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店的较量
        3.2.3 新华书店依然保持市场主力军地位
    3.3 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及图书物流作业特点
        3.3.1 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概况
        3.3.2 图书物流配送作业的独特性
第四章 电子商务环境下福建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重建构想
    4.1 福建新华书店及其物流配送中心基本情况
        4.1.1 福建新华书店基本情况
        4.1.2 福建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基本情况
        4.1.3 福建新华物流配送业务现状
        4.1.4 福建新华物流配送业务未来发展规划
    4.2 福建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重建SWOT分析
        4.2.1 优势
        4.2.2 劣势
        4.2.3 机遇
        4.2.4 挑战
    4.3 福建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重建设计
        4.3.1 全渠道供应链物流理念的确立
        4.3.2 物流配送中心内部作业梳理
        4.3.3 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建设
        4.3.4 物流配送中心组织结构设计
        4.3.5 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五章 福建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重建中的问题与建议
    5.1 福建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重建中的问题
    5.2 福建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重建建议
        5.2.1 变“企业物流”为“物流企业”
        5.2.2 重塑基于大数据的供应链物流管理价值
        5.2.3 为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做准备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新知书店转型时期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的内容
    1.4 结论
2 图书行业相关理论
    2.1 图书行业相关概念
    2.2 企业战略相关概念及理论
    2.3 图书行业发展趋势概述
3 新知书店市场环境分析
    3.1 国内外书店发展环境分析
    3.2 国内民营书店竞争环境分析
    3.3 新知书店的经营现状分析
4 新知书店转型时期战略定位及思路
    4.1 新知书店存在的问题
    4.2 新知书店读者分析及目标客户群定位
    4.3 新知书店转型时期战略选择思路
5 新知书店转型时期发展战略思路与措施
    5.1 新知书店横向延伸文化业态多元化发展战略
    5.2 新知书店立足自身优势发挥多元化竞争策略
    5.3 新知书店综合文化商城连锁渠道发展策略
6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出版物发行研究的空白
        0.1.1 三流人才论:叨陪末座的业界现状
        0.1.2 隐匿的暗线:不受待见的学界地位
        0.1.3 模糊的法门:贫弱缺失的既有研究
    0.2 报刊发行的重要性
        0.2.1 经济功能:现金收入与成本冲抵
        0.2.2 品牌功能:广告收入的决定因素
        0.2.3 传播功能:自由、责任或政治的实现
        0.2.4 标尺功能:检测报刊质量的重要尺度
    0.3 报刊产业实践的迫切需求
    0.4 大众期刊发行研究的代表性
        0.4.1 报纸与期刊的差别
        0.4.2 大众期刊发行的代表性
    0.5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研究综述
        0.5.1 国外:从属研究语焉不详
        0.5.2 国内:蜻蜓点水浅尝即止
    0.6 研究方法、内容与创新
        0.6.1 研究方法
        0.6.2 研究内容
        0.6.3 研究特点与创新
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供需
    1.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需的影响因素
        1.1.1 政治因素
        1.1.2 经济因素
        1.1.3 教育和技术因素
        1.1.4 其他因素
    1.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给主体的变化
        1.2.1 境外资本进入期刊出版的案例和方式
        1.2.2 境内资本进入期刊出版的案例和方式
        1.2.3 中国大众期刊合作出版的特点
    1.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需的四大阶段特征
        1.3.1 1949-1978年:产业高度受制的孱弱发展
        1.3.2 井喷1980年代:精神生活需求激发的繁荣
        1.3.3 盘整1990年代:社会商业需求激起的演变
        1.3.4 发展21世纪:产业资本需求激荡的轨迹
    1.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供需的未来发展趋势
        1.4.1 大众期刊供给的多元化与区域化趋势
        1.4.2 大众期刊品种的细分化与差异化趋势
        1.4.3 大众期刊载体的贵重与免费两极分化趋势
        1.4.4 技术变革对大众期刊供需影响日趋重要
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政策规制
    2.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规制的经济学梳理
    2.2 中国大众期刊产品提供商的市场准入规制
    2.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分销商的市场准入规制
        2.3.1 指令性规制:一家独大的历史形成
        2.3.2 摸石头过河:由下而上的自发突破
        2.3.3 应对新形势:全面放开的必然要求
    2.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政策规制趋势和特点
        2.4.1 转制与退出机制的发展建立只在于进一步壮大国有出版主体
        2.4.2 与国有资本关系的远近将决定分销主体的竞争力强弱
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市场化之路
    3.1 广州2008:纷争再起的时代背景
    3.2 洛阳1985:小步跑向市场的开始
    3.3 1986-1995:市场化释放出的能量
    3.4 1996-2003:加入WTO前后的市场廓清
    3.5 2003-2008:WTO语境下的群雄并起
    3.6 展望2020: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根本矛盾与出路
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流通制度
    4.1 欧美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参照
        4.1.1 美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
        4.1.2 日本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
    4.2 欧美大众期刊的发行量稽查制度参照
        4.2.1 美国大众期刊发行量稽查制度
        4.2.2 日本大众期刊发行量稽查制度
        4.2.3 国际发行量稽查组织联盟
    4.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
        4.3.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通行代理制度解析
        4.3.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制度博弈发展趋势
    4.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量稽查制度
        4.4.1 学界探讨和国家主推的尝试
        4.4.2 国新数据受挫的根本原因
        4.4.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量稽查制度的出路
5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分销渠道
    5.1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主要市场功能
    5.2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外部影响因素
    5.3 大众期刊分销渠道的市场运作与选择
        5.3.1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市场运作
        5.3.2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纵向剖析
        5.3.3 大众期刊发行分销渠道的现实选择
    5.4 大众期刊分销渠道的改进和革新
        5.4.1 大众期刊分销渠道的改进和障碍
        5.4.2 大众期刊分销渠道的创新趋势
6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中间商
    6.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中间商类型
        6.1.1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批发商
        6.1.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的零售商
    6.2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中间商的销售管理
        6.2.1 了解区域市场
        6.2.2 期刊铺货策略
        6.2.3 拜访批发代理商
    6.3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发展规划
        6.3.1 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资讯与经营策略
        6.3.2 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管理策略
        6.3.3 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绩效评估
    6.4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代理商的甄选
7 中国大众期刊发行促销
    7.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根本价值
        7.1.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必要性
        7.1.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重要性
    7.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时机和目标
        7.2.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合适时机
        7.2.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具体目标
    7.3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原则和方式
        7.3.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基本原则
        7.3.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基本方式
    7.4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实施与评估
        7.4.1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实施
        7.4.2 大众期刊发行促销的评估
8 研究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论文中的图表索引
已发表与本研究相关论文
后记

(9)图书网络营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之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图书网络营销的内涵
    1.3 图书网络营销研究综述
        1.3.1 图书网络营销的相关技术
        1.3.2 网络环境下读者行为分析
        1.3.3 图书网络营销模式
        1.3.4 图书网络营销的经营策略
        1.3.5 图书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论文创新之处
2 网络环境下读者行为分析及市场细分
    2.1 网络环境下读者行为分析
        2.1.1 网络环境下读者行为特征
        2.1.2 影响网络环境下读者行为的因素
    2.2 市场细分
        2.2.1 市场细分的标准
        2.2.2 有效细分市场
    2.3 小结
3 书业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3.1 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作用
        3.1.1 更有效地选定目标客户
        3.1.2 提升服务质量以建立长期客户关系
        3.1.3 降低成本为书业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3.1.4 促进书业企业资源整合以提高运营效率
    3.2 创建客户数据库
        3.2.1 建立客户数据库的作用
        3.2.2 书业企业客户数据库的建立
        3.2.3 书业企业客户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
    3.3 书业企业客户生命周期管理
        3.3.1 企业客户生命周期的含义
        3.3.2 书业企业客户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
        3.3.3 生命周期各阶段客户的特征及营销管理
    3.4 网络环境读者的信息隐私权
        3.4.1 网络环境信息隐私权的含义
        3.4.2 网络环境读者信息隐私权受到侵权的主要形式
        3.4.3 网络环境读者信息隐私权的保护
        3.4.4 网络环境读者信息的合理使用
    3.5 小结
4 基于网络的图书营销策略
    4.1 基于网络的图书产品策略
        4.1.1 网络促进图书产品的开发
        4.1.2 图书产品开发策略
    4.2 基于网络的图书定价策略
        4.2.1 网络对图书定价的影响
        4.2.2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营销成本控制
        4.2.3 基于网络的图书定价原则
        4.2.4 基于网络的图书定价方法
    4.3 网络营销沟通
        4.3.1 网络营销沟通的特征
        4.3.2 网络营销沟通的主要方式
        4.3.3 选择最优营销沟通组合
    4.4 小结
5 网络环境的图书配送
    5.1 图书的在线配送
        5.1.1 图书在线配送的背景
        5.1.2 图书在线配送面临的主要问题
        5.1.3 图书在线配送的发展前景
    5.2 图书的离线配送
        5.2.1 图书网络营销主要配送物流模式分析
        5.2.2 处理好图书退换货
    5.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背景:新时期以前的中国电影进口研究
第一章 新时期30年电影进口态势分析
    第一节 1978—1993:进口买断电影的国别转向
    第二节 1994—2000:进口分账电影登陆中国
    第三节 2001-2008:进口分账电影数量激增
第二章 作为社会背景的体制演变:电影进口变化成因探析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下的进口电影
        一、政治语境下的美国电影进口
        二、政治语境下的苏联电影进口
        三、政治语境下日、法电影进口
    第二节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进口电影
        一、电影经济的胜利
        二、意识形态的退守
    第三节 文化体制改革语境下的电影进口
        一、好莱坞进口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二、香港进口电影向合拍片的转向
第三章 电影管理体制与电影进口之间的刺激反应
    第一节 电影管理体制改良期的电影进口
        一、体制内:进口电影作为应变量
        二、体制外:进口电影作为自变量
        三、体制的改良:被保留的电影进口垄断权
    第二节 电影管理体制蜕变期的电影进口
        一、侵略还是拯救:分账进口电影之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政治意义
        二、改革还是固守:分账进口电影之于国产发行行业的矛盾作用
        三、拿来主义:分账大片为"政府输血制"提供经济基础
        四、政府调控:分账大片在放映终端受到的政策性限制
    第三节 电影管理体制创新期的进口电影
        一、对内政策:进口电影发行管制的放松
        一、对外政策:外资建立影院政策的收紧
第四章 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深入影响
    第一节 冲突断裂:中国电影生产、消费格局的变化
        一、电影观念的变化
        二、电影放映档期的形成
        三、进口电影的分级制与中国电影的审查制
    第二节 交流碰撞:国际权力关系中民族电影的发展与保护
        一、历史维度:新世纪中国电影崛起的契机
        二、横向比较:中国电影的政治意义
总结:中国电影业"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展望
附录:1978—2008中国进口电影名单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台湾出版社(发行商)与连锁书店往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省新华书店图书供应链优化研究[D]. 赖立峰.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2]德国数字出版产业研究 ——以贝塔斯曼传媒集团为例[D]. 黄苗苗.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从“上海经验”到“香港影响” ——1949年前后赴港上海作家的小说创作研究[D]. 谢香子. 西南大学, 2020(05)
  • [4]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反思与对策[J]. 陈向红. 文学理论前沿, 2018(01)
  • [5]纸上的光影:中国影视小说研究(1920-2010)[D]. 黄勇军. 兰州大学, 2018(10)
  • [6]电子商务环境下福建新华书店物流配送中心重建研究[D]. 陈蕊. 福州大学, 2016(06)
  • [7]新知书店转型时期发展战略研究[D]. 杨丽红. 云南大学, 2012(06)
  • [8]中国大众期刊发行研究[D]. 黄端. 武汉大学, 2011(05)
  • [9]图书网络营销研究[D]. 史海娜. 武汉大学, 2010(05)
  • [10]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D]. 李静. 山东大学, 2010(09)

标签:;  ;  ;  ;  

台湾出版社(经销商)与连锁书店联系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