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

马文明[1]2007年在《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的我国指数基金综合评价》文中提出指数基金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投资基金和金融衍生工具,具有规避投资风险、投资费用低廉等优点,指数基金的迅速成长也充分说明了其具有突出的优点。在我国,指数基金起步较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随着我国证券市场不断规范,指数基金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并且我国在近几年发展指数基金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例如引进了新型的指数基金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并取得了较大成功。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基金评价方法的研究,并结合指数基金自身的特点,建立了对我国指数基金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从指数基金跟踪基准指数能力、指数基金收益能力、指数基金风险控制能力、基金经理投资管理能力和指数基金费用五个方面建立指标,对五个二级指标进行细分得到22个叁级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稳定期和波动期的样本指数基金的各类指标和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通过实证分析,最终得到了样本指数基金在稳定期间和波动期间的各类指标能力排名和综合排名状况。

王勇智[2]2007年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实证分析》文中指出从1998年3月我国第一只严格意义上的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基金金泰成立以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到2001年,我国证券市场又推出第一批开放式投资基金,可以说,我国基金业务经历了先封闭后开放的发展过程。到现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速度更加快,每年都有几十只基金上市,买基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老百姓经常谈论的话题,于是对基金绩效进行评估便成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课题,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的研究也成为众多理论研究学者非常热衷的研究方向,因此对基金进行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具体来说:①通过对基金绩效进行评估能够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购买基金提供一定科学的建议,帮助中小投资者正确选择基金,而不是盲目地进行炒作。②通过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进行评估,能够促进基金管理人的优胜劣汰。③通过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估能够为基金监管当局提供一定的参考决策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可以使监管者能够了解基金公司和基金市场的实际信息,并进一步制定相应的政策。④通过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估能够促进基金市场的优胜劣汰,从而使整个社会资金资源达到合理的配置。⑤通过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估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向投资者传递基金公司的实际运作信息,加快信息的传递,从而能够提高我国证券市场效率。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基金市场上有代表性的基金进行评估。本文的整体框架如下:文章的第一、二章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对基金绩效进行评估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特点以及创新点以及对关于基金方面的知识进行简单的介绍。文章的第叁章从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这个指标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进行实证评估。文章的第四章从基金经理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也就是说从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对基金进行评估。文章的第五章从基金业绩是否具有持续性对基金业绩进行评估。文章的第六章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对基金进行综合评价,把代表基金各个方面的指标都包括进来。文章的第七章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证结果为投资者购买基金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通过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进行理论方法研究和实证分析,具体得出以下结论:(1)在目前我国基金市场上,夏普测度指标更具代表性,有很高的参考意义。我们对25只所选基金根据各个不同的测度指标进行业绩评价,得出的结果惊人的相似,我们又对评价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得出夏普测度更具代表性。(2)基金组合已经做到了充分分散化,基金的总风险和系统风险很接近,非系统风险已经被充分分散掉。(3)基金组合的贝塔系统大多数在1附近,这说明了基金组合风险和市场指数风险相差不多。(4)基金业绩具有短期持续性。(5)基金经理有显着的选股能力,但是只有1/3左右的基金经理有显着的择时能力。(6)通过因子分析,我们把众多评价指标归纳为叁个方面分别是:收益率方面、风险方面、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方面。其中收益率方面代表从短期方面对基金进行评价,基金经理管理能力方面代表从长期方面对基金进行评价。

王会叶[3]2008年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实证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证券市场的一支重要队伍。科学、合理地评估基金绩效,可以为基金公司、投资者和监管当局提供丰富的投资决策信息,不仅是一种评价投资管理价值的方法,也是基金业规范、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本文正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与经验的基础之上,紧密结合中国基金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国内的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分析,从而发现问题,揭示规律。本文介绍了基金绩效评价的叁大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其中定量分析部分包括数据处理方法、基准组合与无风险收益率的选取、收益风险测度、整体绩效指标、绩效归属分析、绩效持续性研究、基金绩效排序一致性考察几个方面。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选择了收益风险指标、叁大经典风险调整指数、T-M模型、H-M模型、自相关检验、半期秩差检验、双向表法、斯皮尔曼检验等对2006年和2007年两个完整会计年度间我国20只开放式基金的整体绩效、基金经理人的选股择时能力、选股能力与择时能力的相关性、基金绩效的持续性、各基金绩效评估指标的一致性等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认为:在牛市中,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绩效水平整体上显着超过市场基准组合,我国证券市场属于弱势有效市场;基金经理有显着的选股能力,呈现一定的择时能力,但不显着;大部分基金的绝对业绩不具有短期持续性,而整体上具有相对业绩和联合业绩的长期持续性;同一市场基准下经过风险调整的叁大指标具有显着的强正相关性,而其与收益率指标的相关性较弱,在H-M模型和T-M模型下,其对应的指标之间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本研究的一大特色是针对不同风格的基金设计出不同的市场基准进行比较,这是前人研究中所不具有的。本文的研究是对基金绩效衡量的一个整体性分析,对深入观测中国证券市场的运行,深化对机构投资者的行为与作用的认识,促进中国基金业的规范发展将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

冯跃兵[4]2017年在《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2001年9月,“华安创新”——我国第一只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在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基金业的发展由之前的单一封闭式基金到封闭式、开放式并行发展的新局面,从此,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实现了飞速发展,逐渐取代封闭式基金成为我国基金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家庭居民重要的投资理财工具的背景下,本文以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基金收益为研究对象,分析基金收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首先梳理了各种不同的基金业绩评价指标,查看在不同的业绩评价指标下,基金的业绩排名是否存在一致性。再结合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现状和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选取2006年成立的,至今仍在运作的59只基金作为样本。研究时间区间为2007年至2016年,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选取月收益,季收益或者年收益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根据样本基金的投资方向和业绩比较基准,选取“沪深300指数收益率*80%+中证国债指数收益率*20%”作为市场基准收益率。运用经典的TM模型和HM模型对样本基金在十年间的季收益进行实证分析,分析样本基金是否具有选股能力和市场择时能力。采用参数检验的横截面分析法,分析样本基金在不同的时间区段(季度,年度,叁年期,五年期)下,是否具有业绩持续性。同样采用参数检验的横截面分析法,分析基金费用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并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基金投资者和管理者提出相关的建议。

王凯俊[5]2014年在《阳光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研究》文中认为2003年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在我国诞生,随着资本市场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居民个人财富增加尤其是高收入群体的逐渐增长,阳光私募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据WIND资讯统计,截止到2013年12月31日,全国共累计发行阳光私募基金产品5771只,累计发行规模达3068亿元,阳光私募基金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作为一种定位于中、高端收入群体的理财产品,阳光私募基金在盈利模式与运作方式等方面都与公募型证券投资基金具有较大差异。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应该如何挑选适合自身的基金产品?阳光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的风险和收益究竟谁更孰优孰劣?影响两类基金业绩表现的因素和来源是什么?过去表现较好的基金在未来是否一样有出色的表现?我们应当选择具备何种能力和素质的基金经理人来打理我们的基金资产?所有这些问题的解答,意味着十分有必要以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为比较对象,全面开展阳光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研究。首先,本文对阳光私募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其定义、特征,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与类似基金的比较,最后对阳光私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其次,是阳光私募基金与公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比较。在基金整体业绩评价指标方面分别选取基金净值收益率、风险和经风险调整后的业绩指标进行分析后得出:阳光私募基金的整体业绩水平要优于股票型公募基金,且阳光私募基金的风险要低于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基金内部基金样本业绩较为分化;极端个别阳光私募基金的风险还是要大于公募基金整体水平。在基金业绩影响因素和来源方面,分别采用TM模型和HM模型衡量了阳光私募基金和股票型公募基金的选股和择时能力。在基金经理人的选股能力方面:股票型公募基金的择股能力要显着优于阳光私募基金;公募基金内部选股能力相对均衡,而阳光私募基金内部选股能力则较为分化。在择时能力方面:阳光私募基金的择时能力要显着优于公募基金;公募基金内部择时能力相对均衡,而阳光私募基金内部择时能力则较为分化。在基金业绩持续性方面,采用非参数检验即列联表法并配以相关统计量检验,分别从短、中和长期对阳光私募和公募基金的业绩持续性进行对比分析。在短期,两类基金都具有一定的业绩持续性;在中期和长期,阳光私募没有表现出业绩持续性;无论是在短、中还是长期比较,股票型公募基金的业绩持续性均要优于阳光私募基金。在阳光私募基金经理人特征对基金业绩的影响方面,本文采用横截面多元回归模型分别讨论了在不同市场行情下(上涨、震荡和下跌阶段)基金经理人特征与基金业绩的相关关系。在上涨市场行情中,年长的基金经理易于取得好的基金业绩;在震荡和下跌市中,年轻的基金经理越易取得好的基金业绩。披露毕业院校也即名校毕业的基金经理更易于取得好的基金业绩。有过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的基金经理人其所管理的基金业绩将优于没有海外经历的基金经理。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基金经理人所管理的基金业绩要更优秀。在牛市阶段,基金经理人同时管理的基金只数与基金业绩呈负相关关系;在熊市阶段,则正好相反。配置基金经理人数越多的基金更易于取得好的基金业绩。最后,本文通过前述的定性和定量对比分析结果,归纳和总结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从投资者、私募基金公司和监管当局叁个层面上分别予以提出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操作价值的建议。

梅雪蕾[6]2010年在《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自1998年我国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封闭式基金——“基金开元”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以来,证券投资基金就以其独特的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综合获利等优势,获得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在我国证券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外先进投资理念的持续渗透,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2001年第一支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基金公司林立、基金品种层出不穷,从简单的封闭式基金到到创新型封闭式基金;从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到债券型再到混合型以及近些年出现的指数型基金、上市型开放式基金、合格境内外机构投资者等。再加上各基金公司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基金公司内部的子母基金、伞形基金等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和转投资。同时基金公司还联合托管银行开展基金定投等多种业务积极向投资者营销基金。种种迹象表明,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最具影响力、最不可或缺的机构投资者。鉴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特别是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其投资理念、投资风格、投资策略、投资管理水平以及投资业绩等方面,都对证券市场的动向和稳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本文选取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中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估,具有相当重要和紧迫的现实意义。首先,从政府监管的层面上来看,该研究有助于政府监管机构了解我国基金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掌握基金公司特别是基金经理的投资行为,并引导其进行理性投资,防范基金公司进行损害投资者利益和不正当利益输送等操作。其次,从投资者层面来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特别是在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风险无处不在,投资者只有在充分了解和对比经风险调整后各支基金的收益、基金经理的选股和择时能力以及基金业绩持续性等情况后,才能通过购买自己承受能力范围内的基金进行获利。最后,从基金公司层面来说,一方面只有通过将本公司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所带来的收益同公司内部或其他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所获得的投资收益进行对比,基金公司才能了解基金经理的投资业绩,做出是否更换投资经理等管理决策,进而通过改善投资策略,实现资本增值,从而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带来丰厚的回报。本文选取在2007年1月1日前上市的40支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对其在2007-2009年期间的业绩进行了考察和评估。本文的结构共分为5部分。第1部分引言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逻辑顺序,以及本文所做的工作和不足之处。第2部分通过阅读和参考大量文献,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和类别进行了界定,同时还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所面临的风险进行了阐述。最主要的是对国内外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和研究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整理。第3部分在整理第2部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几种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业绩进行评价的方法,具体包括简单净值收益率法、算术平均收益率和几何平均收益率法,基于风险调整后的特雷诺指数法、夏普指数法、詹森指数法、估值比率法、M2测度法等,同时还给出了考察基金经理选股和择时能力的T-M二次型模型、H-M双贝塔模型、C-L模型以及考量在评价期内样本基金是具有持续性的自回归法、转移矩阵法和基于转移矩阵法的基金业绩整体持续度水平测度法。第4部分属于实证研究,首先介绍了样本基金、评价期间、市场基准组合、无风险收益率的确定方法和标准。然后根据第3部分介绍的各种业绩评价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实证研究和对比分析。实证分析中用到的方法有加权最小二乘法,3种相关性分析方法——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法、Spearman秩相关检验法和Kendall相关检验法以及广义条件异方差EGARCH(1,1)模型。第5部分是本文经过实证研究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并根据我国证券市场中基金业的总体表现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董丽娃[7]2017年在《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增长。按照GDP总量衡量,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按照人均GDP衡量,中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的储蓄存款总额占GDP的比重超过70%。在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中,储蓄存款和现金占比达到75%,而证券、基金等理财产品占比还不到25%。大力发展财富管理行业既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中等收入阶段的需要,也是提高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作为财富管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金业虽然取得了飞速发展,但是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自从1997年底到1998年初中国基金业从老基金转变为新基金之后,基金业的发展速度是金融部门中最快的。基金的运作和管理通常采取"投资决策委员领导下的基金经理负责制",投资者在投资购买基金的时候通常也会考虑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特征。那么,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特征是否会影响基金绩效?哪些特征会影响基金绩效?会产生什么影响?本文采用了历史分析法、逻辑归纳法和计量实证法等研究方法。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从股东性质、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叁大方面描述基金管理公司的总体特征,从生理特征、学历特征、从业资质和从业经验四个方面描述基金经理总体特征,表明不同基金所属的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存在差别;其次选择了中国140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作为样本,采用2004年7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的数据,计算了其绩效;再次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影响基金绩效的十个假说;然后,实证检验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影响基金绩效的假说;最后给出结论和政策建议与启示等。第一,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特征各异,并且差别较大。从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性质、股权结构、内部治理结构等方面考察基金管理公司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1)股东性质多元化,从原来只有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才能够作为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和主要股东,到商业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等都可以,并且外资、实业公司等都可以成为基金管理公司的股东:(2)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各异,并且不断变化,表现为绝对控股型为主,相对控股型其次,分散持股型占比很少,还不到10%;(3)内部治理结构多样化,基本框架基本相同,都拥有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督察长等,但是董事会规模、监事会规模、独立董事人数及其占比等存在差别。从性别、年龄、学历及其毕业院校和从业经验等方面考察基金经理的总体特征,主要表现为:(1)总体上男性基金经理多于女性,同时女性基金经理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2)基金经理相对都比较年轻;(3)基金经历的学历都相对比较高,而且名校毕业的占比绝大多数;(4)基金经理的从业时间普遍不长,特别是在职的基金经理。第二,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否合资、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等特征会影响基金绩效。(1)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东性质、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占比和监事会规模对基金收益和绩效具有显着的影响,是否合资、董事会规模和总经理是否董事对基金收益和绩效的影响不显着;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否合资、监事会规模对基金风险的影响显着,股权结构、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和总经理是否董事对基金风险的影响不显着;(2)第一大股东性质会影响基金收益、绩效和风险,相对于第一人股东不是证券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第一大股东是证券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低收益、低绩效、低风险;相对于第一大股东不是信托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第一大股东是信托公司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高收益、高绩效、高风险;相对于第一大股东不是商业银行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第一大股东是商业银行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低收益、低绩效、高风险;(3)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具有显着更高的总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4)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结构与基金收益和绩效负相关,股权集中度越高,基金收益和基金绩效越低;(5)基金管理公司董事会的独立董事占比与基金收益正相关;(6)基金管理公司的监事会规模与基金收益、绩效和风险之间负相关。第叁,基金经理性别、学历和从业经验等特征会影响基金绩效。(1)在单独考察基金经理特征的影响时,基金经理性别和从业经验对基金收益和绩效的影响不显着;基金经理的学历对基金收益和绩效的影响显着;基金经理的性别、学历和从业经验对基金风险有显着影响,但不是对总风险、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都有显着影响;在同时考察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的影响时,基金经理的性别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显着,男性基金经理具有更高的基金绩效;(2)男性基金经理相对于女性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具有更低的系统性风险;(3)具有博士学位的基金经理相对于硕士及以下学历的基金经理具有更低的收益、绩效和非系统性风险;(4)基金经理经验与基金风险负相关,表明基金经理的经验对控制基金风险有作用。通过对中国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及其与基金绩效影响关系的分析和实证检验所得出的结论,可以得出对基金业监管部门、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投资者的若干政策含义和启示。第一,对基金业监管部门的政策建议。一是必须要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特别是对基金管理公司与股东可能存在的关联交易等进行监管;二是要逐渐放松对基金业发展的管制,特别是进入管制;叁是进一步探索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与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相关、激励相容的基金运行模式,提高基金收益和绩效,可以探索基金管理公司员工——包括高管、董事、基金经理等——成为所管理基金的份额持有人模式,可以探索基金管理费的计提与单位基金份额净值直接相关而不是只与基金净值相关的模式。第二,对基金管理公司的启示。一是从收益、绩效和风险的角度看,基金管理公司未必要引进外资组建合资基金管理公司;二是从收益和绩效的角度看,基金管理公司要降低股权集中度;叁是从基金管理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看,提高独立董事占比,降低监事会规模;四是基金管理公司对基金经理的选择应该重视学历和从业经验,从控制风险的角度看选择更高学历者和更长工作经验者。第叁,对基金投资者的启示。一是要重点考虑基金管理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性质、是否合资、股权结构、独立董事占比和监事会规模等因素,董事会规模和总经理是否董事等因素不重要;第二,从收益和绩效的角度看应该主要考虑基金经理的性别和学历,不要太在乎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但是从风险的角度看,基金经理的叁个方面的个人特征都应该考虑。本文的创新大体上体现在叁个方面:一是将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放在一起共同考察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现有文献基本上都是分别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很少有文献将二者放在一起共同考察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本文在分别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和基金经理特征影响基金绩效的基础上,将二者共同作为解释变量,考察它们对基金绩效的影响。二是全面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东性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在已有文献中,虽然也考察基金管理公司股东性质对基金绩效的影响,但是主要考察证券公司作为股东对基金绩效的影响,要么是采用虚拟变量要么是采用证券公司持有基金管理公司的股权比例作为解释变量。本文设定了四个模型分别考察基金管理公司第一大股东为证券公司与非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与非信托公司、银行与非银行、其他类公司与证券公司、信托公司、银行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并且以这四个模型为基准,逐渐增加基金管理公司是否合资、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等变量以全面考察基金管理公司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叁是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监事会规模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已有研究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影响基金绩效的文献主要是研究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占比、总经理是否为董事等的影响,还没有文献研究基金管理公司监事会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本文在内部治理结构变量中,采用监事会规模作为解释变量研究监事会对基金绩效的影响。

殷燕敏[8]2008年在《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自2001年起步以来,凭借其“集中投资,专家理财”的优势取得了迅猛发展,其品种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受到广大基金投资者的青睐。同迅速发展的开放式基金市场相比,有关其业绩评价的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因而针对我国国情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有着非常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基金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考虑了我国基金市场的实际情况和开放式基金的特点,选择适当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建立了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包括基金管理人基本素质评价和基金业绩评价两个方面,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综合评价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本文运用所构建的评价体系以我国25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分牛市和熊市两个时间段,对样本基金的净值收益率、基金风险、风险调整收益、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基金的流动性风险进行了详尽的对比分析;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所得的排名进行稳定性检验;最终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提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指出有待于继续深入研究的相关问题。

杨荣华[9]2008年在《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文中提出开放式基金已经成为证券投资基金的主流品种,并成为当今世界证券市场上重要的投资力量和金融工具。自2001年我国首只开放式基金——华安创新发行以来,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取得了巨大发展,种类丰富、规模巨大、投资风格呈现多样化。相对于开放式基金的快速发展,我国对开放式基金的理论研究显得非常滞后。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研究是基金理论研究中比较基础的研究,国内学者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但是还不能满足国内的实践需要。通过一个符合国情的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基金的业绩表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运用成熟市场基金业绩评价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和基金业发展实际情况,选取了2004年前成立的36只主动型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作为样本,分别从基金收益和风险、基金经理选股和择时能力、基金的业绩持续性叁个方面对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业绩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收益率超过了市场基准组合的收益率;经风险调整后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业绩也大大优于市场基准组合;只有少数股票型开放式基金有显着的选股能力,大多数股票开放式基金虽然具备一定选股能力,但选股能力不具有显着性;约半数的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具有一定择时能力,但是择时能力都不强;股票型开放式基金的选股能力和择时能力呈现显着的负相关性;股票型开放式基金基本上不具有相对业绩持续性和绝对业绩持续性。

于志艳[10]2008年在《基于组合评价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研究》文中认为证券投资基金已经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举足轻重的机构投资者,对我国的金融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基金业绩评价作为基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个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研究课题。随着我国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基金发展的全面、有效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无论对投资者和基金管理公司,还是对市场监管部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借鉴国外成熟的评价方法和先进的评级体系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单一评价方法对基金业绩评价的不足,将组合评价法引入了基金业绩评价中,先对样本基金进行了收益与风险指标分析、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指标分析、基金业绩来源与归属分析以及业绩持续性分析,然后把以上单一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了组合评价分析,建立了一个基于组合评价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对国内外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综述,总结了我国当前基金业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二章:证券投资基金概述。主要介绍了证券投资基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以及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状况。第叁章: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体系研究。在这一章中,首先介绍了基金收益评价方法、基金风险度量方法、风险调整后的基金业绩评价方法、基金业绩来源与归属分析方法以及基金业绩持续性分析方法,然后把组合评价法引入基金业绩评价中,介绍了组合评价的概念、种类以及组合评价的事前检验、事后检验。第四章: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该部分以2004年12月31日前成立的30只开放式基金为样本基金,评价期间为2006年1月4日——2006年12月29日,采用单一指标评价法和组合评价法对各基金的业绩表现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其进行了科学、合理地评价和分析,正确认识其表现优劣,最后得出结论。第五章:结论。通过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在不考虑风险因素时,基金业绩超过了市场基准组合;在给定风险水平下,基金整体收益率超过了无风险收益率,但不能显着超过市场基准:基金总风险高于市场基准,没有充分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基金经理表现出一定的选股和择时能力,但是缺乏明显的证据支持;组合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更加合理和科学。

参考文献:

[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的我国指数基金综合评价[D]. 马文明. 中南大学. 2007

[2].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实证分析[D]. 王勇智. 东北财经大学. 2007

[3].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实证分析[D]. 王会叶. 西北大学. 2008

[4].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业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冯跃兵.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

[5]. 阳光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研究[D]. 王凯俊. 江西财经大学. 2014

[6]. 我国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业绩评价实证研究[D]. 梅雪蕾. 东北财经大学. 2010

[7]. 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特征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研究[D]. 董丽娃. 山东大学. 2017

[8]. 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评价体系研究[D]. 殷燕敏. 北方工业大学. 2008

[9]. 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绩的实证研究[D]. 杨荣华. 南昌大学. 2008

[10]. 基于组合评价的证券投资基金业绩研究[D]. 于志艳. 北京交通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