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体系中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_职教论文

职教系统开展职业指导之必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指导论文,职教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劳动力服务系统是目前我国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领域。据有关部门披露,由各部门及各级政府举办的职业介绍机构现已多达1.5万个,遍及全国29个省、自治区,年交流成功人数八百余万人。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及其服务体系的建立,指导各种人才进入市场并顺利就业(再就业)的社会职业指导制度已初步确立。与其相衔接的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也开始在全国(初、高中)普及。因此一些职业中学也在呼吁或已试行职业指导工作。但就整体而言,职教系统对此项工作的反响似乎不大。诚然,与普通学校相比,职业学校的教学和教育活动已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但这种属性不能确保其毕业生顺利而充分就业,并适应未来不断变化的职业需求。随着加速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和职教系统内部的深化改革,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对于职校学生来说,同样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一、更新观念、强化职业意识之必要

1、更新观念以实现职教的发展目标。按《纲要》规定,本世纪末我国初中毕业生中50-70%的人将通过中等职业学校或培训中心的学习、培训,成为新一代劳动者。这意味着职教规模将由目前的756万人增至1,200万人左右。《纲要》还要求各类职业学校“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突出位置”。职教发展的目标既体现为一定的量,也内含有质的规定性。其质量标准首先反映在职校毕业生的职业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上。这对于具有数千年封建文化积淀的国家来说,尤为重要。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并存。须批判地继承。其糟粕之一是崇尚书本,轻视生产。维护这种传统的科举制度将读书推向至高无上的地位并与仕途联系起来,而把生产、劳动视为卑贱之事。耕织及“百工之技”等“贱且劳”的职业,不仅与士大夫无缘,且为其所“不齿”。因此便有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之说。读书可脱离生产可作官的教育(学校)倍受推崇和重视;而授业、学艺、培养“百工之人”的教育(学校)遭受鄙视与冷落,发展迟缓。轻视生产的传统文化导致教育上的这种厚薄之分,加之文革中两种教育制度被斥为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加以批判,致使至今“人们对职教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在实际工作中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轻视职教的陈腐观念在社会上、教育系统内部和职业学校的师生中广泛存在。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宣传教育,肃清社会上普通存在的轻视生产,鄙薄职教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消除学生上职业学校低人一等的心理障碍,是一项十分迫切和重要的工作。如果职校学生不摆脱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没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择业观,则职教发展目标将难以实现。

2、提高认识,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角色感。长期以来,初中各类毕业生经指导有目的地进入各类职业学校的比例较小。据一些学校的调查,普高落选后被职校录取者的比例高达50-60%。这些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心理与思想准备不足,职业意识淡薄,专业思想不稳定;而报考职校的学生也仅确定了专业方向,对专业所含职业、岗位及其对就业者多方面的要求同样不甚了了。为此,学校有必要开展旨在增强新生职业意识的各种活动,包括聘请本行业的劳模、先进人物和本校优秀毕业生到校现身说法,讲述本职工作在实现四化、振兴中华中的重要作用,以清除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鄙薄职业技能和职业教育的影响,增强他们的职业认识和职业自豪感,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实践说明,处于成长之中的青少年具有广泛的职业兴趣和很大的可塑性。其职业意识和职业角色感可在职业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就与初中段的这项活动衔接起来,从而成为青少年就业前的一项系统工作。

二、深化职教改革,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

1、将培养创业意识纳入学校工作职能。创业意识的培养和个体、小企业经营人才的开发是职教外部环境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促使我国经济朝着所有制多元化方向发展。仅就工业而言,非国有工业每7年进一大步:工业总产值中其产值比由1978年的1/4,到1985年达1/3,1992年再升为1/2。其中集体成份占38%,个体、私营、外资占13.5%(*1)。经济发展迅速的省份(如江苏、浙江),已接近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

在新经济格局中非国有经济发展势头不减的原因,除其税赋、社会负担轻之外,主要得益于其规模小、经营机制灵活、应变能力强。如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达国家一样,我国乡镇中小企业也显示出其巨大潜力:产值高工业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均占全国一半,乡镇企业中产值超亿的达5,400多个(*2)。就业机会大已吸纳了超过1.2亿农村剩余劳力(*3)。

然而这些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尚未有正常的渠道。由于缺乏现代经营管理之道,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户中破产者已不计其数。此外,农职校的毕业生大多要面向农业生产和经营,强化他们独立创业的意识和相应技能非常必要。职业学校如将此项任务纳入教学工作范围,并指导学生变被动的谋职就业为主动创业、独立开业,我们就能通过向社会输送既有企业家开拓创新精神,又有经营管理之道且兼专业技能的人才群体,从而提高职教的社会威望和经济功能。

2、增加有关就业知识的教育。按《纲要》要求,义务教育后各级各类学校招生与就业制度改革的总趋势是,实行招生面向社会,学生自费上学,人才走向市场,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职教系统也面临改革的重任。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文件规定,中专实行由国家计划招生并按排就业和调节性计划招生、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制度,并要求不断扩大后者的招生比例。当年这部分招生已占中专全部招生的55%,较93年增加14%。企业实行用工自主也迫使技校开始其招生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因此,除少数学生外,三类职校毕业生共同进入人才市场,通过竞争就业的局面业已形成。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职业技能并非为顺利就业的绝对法宝。有关就业形势、劳力市场、职业选择等方面的知识对职校生来说同样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他们应了解我国就业领域的特殊国情。这就是人口基数大、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年均新增劳力近千万),失业(待业)人数短期内只增不减。目前我国城市失业人口400多万,各种企业内冗员多达1,700万。其次,还应认识我国向工业化、现化化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经济体制的转换以及与世界经济接轨将带来的就业机会与困难。当前,后者更有助于学生获得有关就业形势的清醒认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剩余劳力增多,“民工潮”迅起,1994年“民工大军”已突破6,000万;向新经济体制转轨造成国有企业起步艰难。据国资局提供的资料,1994年12.4万家企业实际资产负债率平均为84%,远高于50%的合理比例(*4)。而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已多达34%(*5)。今年全国将有18个城市试行国有企业兼并、破产,以落实企业自负盈亏的责任。届时破产企业的职工将汇入再就业行列。以实现与全球经贸相衔接的“入关”带给产业界的震荡将不亚于提供的机遇。因此增加劳动、就业形势的教育,一方面可增加学生就业的紧迫感,减少依赖心理,促进他们尽早主动关心就业问题,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若因各种原因毕业生一时不能就业,也可平静对待,不致于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

3、教给学生谋职就业的知识和技能。这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介绍劳动就业的新机制、劳动力市场建立与发育状况,为其服务的中介机构、它们的职能,以及劳动就业的法规与政策等。其中有关求职应聘的手续、劳动(经济)合同的签署、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及个体经营等方面的知识,是学生走向社会时必不可少的。二是指导学生学会协调个人与社会二者的关系。先期进入劳力市场的一些职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呼声未曾间断过。据一些省份的局部调查统计,职校毕业生得不到安置者占10%左右。除专业设置方面的原因外,择业取向不当也是阻碍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形势下,青年谋职就业时普遍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本无可非议。但这种追求若脱离社会需求,不仅难以实现且有悖于社会(尤其产业界)对人才聘用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适当协调个人愿望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并将后者置于应有的地位,对于毕业生顺利就业是十分重要的。三是培养求职应聘的能力与技巧。在人才市场上,各种学历文凭、证书等“死”材料固然重要,但应聘现场求职者个人“活”的表现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应聘体验,培养学生展现个人才能和“自我推销”技巧,对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同样重要。

总之,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终将结束人才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从而切断连结学校与社会的传统保护性“脐带”。职校入口处与出口处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分流、择业与就业变化,是学生难以想像的。职业学校与社会职业指导机构联手开展职业指导,是其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必要前提条件。

三、着眼未来,适应个人职业生涯变动之需要

1、劳动市场的动态与发展。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要素(包括劳动力)市场与商品市场一样具有变动性。其变动的诱因首先源于产业界的技术革新和结构调整。

一些学者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变化具有共同趋向。即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一产的产值比呈递减趋势。在工业发达国家,目前其比重通常小于10%(*6)。随着工业生产由劳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二产的产值比由上升、稳定以至呈现渐退的趋向。而三产的产值比则扶摇直上,在发达国家中已超过50%,美、英诸国其比重则超过70%(见图一)。

(图一)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

见《当代世界经济实用大全》P50

技术进步、高新技术产业的出现,一方面带动并形成众多新兴工业产业和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淘汰许多陈旧产业和职业,导致大批劳动者的失业和再就业需要。就业和再就业需求、产业间的比较利益的差距以及个人对职业价值(理想)的追求等因素共同趋动,导致出现马克思一百多年前就曾预言的现象: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人员的全面流动。由农业向非农产业、尤其三产的转移是劳力流动的总趋向(见图二)。总之,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居住、工作地点和职业岗位不再具有永久的稳定性。据有关人员研究发现,平均每个美国人在其工作年龄内(20-60岁),要更换7次以上工作岗位;他们并证实这种趋势在其它工业国家具有共性。为此,在市场经济国家中,职业指导不再视为人生特定阶段一件突发事件(职业选择)或行为结果(就业),而作为一个过程,即选择职业和就业的过程及在任职中求得发展的过程。同时,集职前和职后教育为一体的大职教观念、职业继续教育和终生学习的思想也为社会普通接受。

(图二) 劳动力在三大产业中就业结构的变化

见《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张金瑞,人大出版社,1990年,P35;世界银行《1988年世界发展报告》。

2、适应未来变化,树立动态就业观念。改革15年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就业格局变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1993年,我国一产的产值比降至21%。三产的产值比增至27%,农村小城镇增至1.52万个(*7)。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我国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大。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各地区劳力就业结构也呈现多极水平(见图三)。在奔小康的发展中,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仍将错落不齐。但整体的变化将是一致的。这就是以二、三产业的迅速增长及其就业需求猛增为主流的发展总趋向。据有关研究测算,到本世纪末我国的产业结构将为17%∶53%∶32%(*8),就业结构将更加合理。大中城市总数将由目前的570个增至1000个以上,40%以上人口将住进城市(*9)。

(图三) 目前我国不同地区劳力就业结构状况(1993年)

地区 一产 二产 三产

四川、云南(省)65-75%17-10% 18-15%

江苏、山东(省)45-55%32-25% 20-15%

京津沪(市)10-20%55-50% 35-30%

台湾*

10%40% 50%

*台主管部门据人力市场估计。见台湾《经济日报》1995年1月1日。

因此,职业学校不仅应适度超前规划和调整校内教学工作,而且也应在心理、思想和技能上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有所准备。在这项准备工作中,就业观念的更新则显得尤为重要,即树立起动态的就业(再就业)观。这一方面可激发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考虑并多方面地发展和充实自己;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其就业后遵循终生学习的思想主动进修、学习提高,在任职中不断求得发展。

综上所述,改革导致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并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为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威望,为实现《纲要》规定的发展目标,职教系统的各级领导正在研究并制定其应变对策。毋庸置疑,以端正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增强其职业意识和角色感、培养毕业生创业精神和就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指导则是其不可忽视的重要对策之一。

注释:

*1:《人民日报》1994年1月4日。

*2:《中国青年报》1995年3月8日。

*3:《人民日报》1995年1月5日。

*4:《文摘报》1995年1月12日。

*5:《中国青年报》1995年3月8日。

*6:按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法,一次产业为农业(包括林、牧、渔业);二次产业为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建筑业;余者为三次产业。目前世界银行均按此标准进行统计。

*7:《人民日报》1995年1月5日。

*8:《新华文摘》1995年第5期

*9:《中国青年报》1994年12月22日。

标签:;  ;  ;  ;  ;  ;  

职业教育体系中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_职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