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癌症疼痛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周琳

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癌症疼痛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周琳

周 琳

渠县人民医院 四川达州 635200

【摘 要】目的:分析癌症疼痛患者采用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100例癌症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A组患者采用口服给药,B组患者采用直肠给药,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的疼痛得分进行评定,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VAS得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VAS得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腹胀便秘、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癌症疼痛患者采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进行临床治疗时,口服用药与直肠给药在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对于不能口服用药的患者,可以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关键词】 癌症;疼痛;口服用药;直肠给药;盐酸吗啡缓释片

癌症疼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症状,有80%左右的患者在癌症进展期会出现癌症疼痛的情况,30%~50%的患者在积极治疗期会出现癌症疼痛的情况[1]。目前,在对癌症疼痛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吗啡已经成为了最常用的药物,盐酸吗啡缓释片已经成为了治疗癌症疼痛不可或缺的药物,不过部分患者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口服用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治疗造成了负面影响[2]。为了对癌症疼痛患者行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的效果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100例癌症疼痛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100例癌症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国际卫生组织关于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21例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跨度为17~78岁,平均年龄(49.7±1.9)岁,其中有21例肝癌患者,4例大肠癌患者,14例乳腺癌患者,11例胃癌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19例女性患者,31例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0~79岁,平均年龄(48.6±1.6)岁;其中有20例肝癌患者,5例大肠癌患者,15例乳腺癌患者,10例胃癌患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癌症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每次用药30mg,每12小时给药1次,对于止痛效果不明显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30mg,患者每次的用药最大剂量不能超过90mg。A组患者采用口服给药,B组患者采用直肠给药,医生带上医疗手套后用食指将盐酸吗啡缓释片轻柔塞入直肠内,使其深入到肛门内8cm处。

1.3 评分标准

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来对患者的疼痛得分进行评定,将疼痛分为0~10分,0分为无痛,轻度疼痛为1~3分,中度疼痛为4~7分,重度疼痛为8~9分,极度疼痛为10分。VAS得分低于4分为治疗有效,记录患者在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疼痛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所有需要分析的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来进行表示,用卡方来检验其对比结果,用均数 来表示计量资料,其对比结果用t来检验。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治疗前,A组有8例中度疼痛患者,其概率为16%,24例重度疼痛患者,其概率为48%,18例极度疼痛患者,其概率为36%;B组有7例中度疼痛患者,其概率为14%,26例重度疼痛患者,其概率为52%,17例极度疼痛患者,其概率为34%。治疗后,A组有17例无痛患者,其概率为34%,14例轻度疼痛患者,其概率为28%,12例中度疼痛患者,其概率为24%,7例重度疼痛患者,其概率为14%;B组有16例无痛患者,其概率为32%,15例轻度疼痛患者,其概率为30%,14例中度疼痛患者,其概率为28%,5例重度疼痛患者,其概率为10%。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VAS评分

A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为(8.0±0.9)分,治疗后的VAS评分为(3.8±3.1)分;B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为(8.1±1.0)分,治疗后的VAS评分为(3.7±2.9)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A组中有11例患者出现了腹胀便秘的情况,综合概率为22%,9例患者出现了头晕的情况,综合概率为18%,20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综合概率为40%;B组中有13例患者出现了腹胀便秘的情况,综合概率为26%,10例患者出现了头晕的情况,综合概率为20%,17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的情况,综合概率为34%。两组患者的腹胀便秘、头晕以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癌症疼痛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性的医学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国际卫生组组就提出了对癌症患者实行三阶梯止痛治疗,并在21世纪初提出了癌症无痛的口号[3]。有学者在研究资料中指出[4],导致晚期癌症患者出现疼痛的原因主要有转移肿瘤或原发肿瘤侵犯内脏包膜、压迫内脏包膜、生长迅速、骨质破坏、牵拉或侵犯神经组织等。癌症患者一旦出现疼痛不仅会导致其出现感觉上的不适,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情绪以及日常活动,使患者不能遵医嘱治疗,因此,在对癌症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疼痛控制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5]。

临床研究资料显示[6]-[7],在对肠癌、胃癌以及食管癌患者进行疼痛治疗时,通常不能行口服给药,因此,对于此类患者,除经皮肤给药途径外,直肠给药是唯一用药途径。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直肠周围存在着丰富的淋巴丛、静脉、动脉,且直肠粘膜的吸收功能相对较强。因此在对癌症疼痛患者进行直肠给药时,药液与直肠分泌液相融合,通过直肠粘膜可以直接将药物成分吸收,此类给药方式的传输途径主要包含了以下三种。①直肠淋巴系统能够吸收部分药物;②药物从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并在代谢之后参与体液循环;③药物由肛门静脉、直肠下静脉以及直肠中静脉直接被吸收,然后进入到体液循环,由于其不需要经过肝脏,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血液中的药物浓度。以上三条药物发挥效果的途径均不需要经过小肠、胃,因此也即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药物受到酸碱消化酶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药物对患者胃肠道所造成的不良刺激。

在对癌症疼痛患者采用盐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时,腹胀便秘、呕吐、恶心等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治疗开始后的几天是此类情况的高发时段,通过对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或护理可以使其得到有效缓解。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腹胀便秘、头晕以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对癌症疼痛患者采用盐酸吗啡缓释片来进行临床治疗时,口服用药与直肠给药在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基于此,在对不能口服用药的癌症疼痛患者治疗时,可以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同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止痛效果,为患者的预后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晓芳.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癌症疼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9):3396-3397.

[2]莫娟梅,崔建东,宋向群等.盐酸吗啡缓释片不同给药途径对缓解癌症疼痛的分析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4,(4):49-51,52.

[3]臧家兰,山长平,杨娅等.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妇科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11):2702-2703.

[4]陈丽.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重度癌性疼痛的近期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2,4(5):246-247.

[5]伍森林,伍碧华.西黄胶囊联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晚期肺癌疼痛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02(3):21-22.

[6]倪春芳,刘清.盐酸吗啡缓释片联合奇正消痛贴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16):2470-2471.

论文作者:周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  ;  ;  ;  ;  ;  ;  ;  

盐酸吗啡缓释片直肠给药治疗癌症疼痛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周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