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文学艺术的生态_生态学论文

论民间文学艺术的生态_生态学论文

论民间文艺生态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学论文,文艺论文,民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民间文艺的研究往往是纯文学的研究,脱离了它生存的特定环境,使这一学科的发展受到了影响,甚至出现困惑。最近几年来,民间文艺界又出现了新的转机,其特点是原始资料不断涌现,理论队伍迅速成长,各相邻学科的迅猛发展,也刺激了这门学科的竞争意识。把民间文艺放到文化大背景中去研究,正是这一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北京大学段宝林教授主张“民间文学要加强描写研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刘锡诚先生主张“民间艺术要加强整体研究”,这都是根据民间文艺的特点而提出的科学研究方法。1989年贵州民族学院潘定智教授提出要创建“民间文学生态学”,这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事业,现已引起有关学者的关注。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朝什么方向深入发展,不可能完全取决于该学科创始人最初的设想,也不可能由某一学术团体所能框定。一方面,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该学科解答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另一方面,人类科学系统整体功能的升级和各学科之间“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又为各学科向前发展不断提供新的科学环境。因此,建立民间文艺生态学是由民间文艺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的,也是该学科向前发展之必然。

民间文艺是活的文艺,它同其它一切活的生命现象一样,都有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它“好似树上的绿叶,海岸边的贝壳,把它从生长的自然环境中采撷来,它就会枯萎,失掉原来的美”。因此,我们要想真正把握这些作品的实质,就必然“还它以它的生态”,将它放回自己最初的生存环境中去,才能找到其突破口。而民间文艺生态学,就是打开这个突破口的一把钥匙。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视听传播工具已经逐渐以难以阻挡的冲击波促进民间文学走向衰退,民间文艺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逐渐受到冷落。民间文艺创作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大家成群结队在一起对歌、摆故事的机会越来越少,加上老一辈著名歌手、故事家的相继去世,象《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这样的巨型史诗再也不可能产生,传统的民间神话、传说、民歌、童话等将面临衰落、失传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倡导民间文学生态学,不仅能抢救出一些珍贵的民间文艺资料而且还可能创造出一些新的有利于民间文艺生存发展的民俗文化环境。这也就是我们研究民间文艺生态学的重大意义。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它(主体)与环境的关系。人类从事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语言、法律等一切社会活动,只要将其中的一项当作主体来加以探讨,都存在着它与环境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问题,在社会系统中,各学科之间是互为环境的。民间文艺生态系统包括民间文艺主体系统 和环境系统。环境系统分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系统,这两个环境系统又包括若干个子系统,各系统之间、各子系统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反馈、互相制约,协调发展。民间文艺主体系统既受环境系统的影响,又影响环境系统,它们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纵横立体交错的相互作用之中。

二、民间文艺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对民间文艺的影响,很早就被人们所重视。“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泳”。这些论述,说明了外界事物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的变化,而思想感情的变化却是创造音乐舞蹈之源泉。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等都较详细地分析了自然环境对诗情文思的影响。民间文艺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更是深刻。每一个民族的口头创作,一般都以该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为背景。首先,人们的劳动生活方式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是“由于某种地理环境上的特点形成的”,这种环境使得人类手脚分工,学会使用劳动工具,形成人类生活。人类的生产资料也是一样,有一定的草原和动物,才能有游牧的劳动方式;有一定的植物、土壤和气候条件,才能有农业的劳动方式;有森林资料,才能有林业等等。人们的消费生活方式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环境中,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因此,它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不相同。”一个民族生活栖息的自然环境,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景物,这些独特的景物就成为该民族特殊的审美对象,对该民族性格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傣族为什么会以花草、动物、星月、风云、山水来比喻?”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傣族的祖先,生长在野外,以森林为家,以花草树叶为衣服,他们的眼见和感觉,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要是我们的祖先出世在无花无树的沙漠里,那么我们的歌,也一定是风沙之类的比喻。”我们在研究民间文学作品时,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藏族民间文学赞颂的是雪山、苍鹰和雄伟的山色,蒙古族歌唱的是草原、骏马和开阔的景象,苗族描绘的是竹叶、清水、枫木和优美的风光,傣族抒写的是茶花、孔雀、大象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这些事物正是各族人民根据自己周围的自然景物,用自己的审美标准来观察、欣赏大自然后创造出的艺术形象,它们不仅是该民族经常接触,喜闻乐见,而且在他们的心目中都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比如“竹子”就生长在苗族的清水江两岸,它不仅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而且常年挺拔,风吹不倒,雪压不弯,用它比喻阿莎的苗条身材,就使人立刻想到仰阿莎婷婷玉立的青春风韵;不仅给人以视象美,而且给人以想象美。在苗族古歌中,苗族人民用巨大的篇幅来歌颂枫木,描绘蝴蝶,其涵义也是深刻的。又比如傣族人民对金鹿、白象和孔雀的赞美,也有较深的含意。它不仅是由于这些动物本身具有美的属性,而且这些动物与傣族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有某些渊源关系。比如大象,常年生活在傣族地区,它们不仅性情温和,体貌威武,是力量和壮美的标志,而且在傣族古代的农耕、战争和运输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傣族人民对它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才在作品中创造出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对金鹿的描绘也是如此,在傣族的传说中,傣族的祖先叭阿拉吾得到金鹿的引导才带领人们走出茫茫的森林,来到澜沧江边开田开土,建立家园,使傣族从狩猎转向定居。金鹿的这一成绩,傣族人民铭记在心,这种感情熔铸在民间文学中,就是把金鹿的形象用来象征社会生活中美好吉祥的事物。这些都说明了“为什么一定社会的人正好有着这些而非其他的趣味,为什么他正好喜欢这些而非其它的对象,这就决定于周围的条件”。

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十分重视自然环境与艺术的关系。他将艺术品比喻成一棵桔树,“假定风中吹来各式各样的种子随便散播在地上,那末要有什么条件,桔树的种子才能抽芽、成长、开花、结果,生出小树,繁衍成林,铺满在地面上?那需要许多有利的条件,首先土壤不能太松太贫瘠,否则根长得不深不固,一阵风吹过,树 就会倒下。其次土地不能太干燥,否则缺少流水的灌溉,树会枯死的。气候要热,否则本质娇弱的树会冻坏,至少没有生气,不能长大。夏季要长,时令较晚的果实才来得及成熟。冬天要温和,留在枝头上的桔子才不会给正月里的浓霜打坏。土质还要不大适合于别的植物,否则没有人工养护的桔树要被更加有力的草木侵扰。这些条件都齐备了,幼小的桔树才能存活,长大,生出小树,一代一代传下去。”民间文艺也象一棵桔树,需要有适宜于它抽芽、成长、开花、结果的生态环境,它才不断“生出小树,一代一代传下去”,如果离开了这些环境,它就会枯萎,变成一棵干柴、朽木。

在我国,很早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说法,就是指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民俗。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民俗和民间文艺。我国地域广阔、风物各异,不仅民间文学各有特点,就是音乐曲艺也有区别。“南英如抽丝,北曲如轮轮……南英柳颠花摇,北曲水落石出;南曲如珠玉落盘,北曲如金戈铁马”。(魏善伯语),“听北曲使人神气鹰扬,毛发洒淅,是以作人勇往之志,信胡人之善于鼓怒也,所谓南方之柔媚也,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是矣。”这些评语虽不很确切,但南北曲格调各异是明显的。其原因是北方多为崇山峻岭,如蜿蜒的长城,咆哮的黄河,广阔的平原,巍峨的东岳等等,随时给人以雄壮、开阔的感受。南方则山青水秀,田园如锦,风光如画,如美丽奇特的黄果树瀑布,波澜不惊一碧万倾洞庭湖,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等等,给人以优美、陶醉的感觉。因此,形成北曲慷慨激昂,主要抒发豪放之志,南曲悠扬婉转,主要表达细腻之情。这也说明“一个民族永远留着他乡土的痕迹,而他定居的时候越愚昧则越幼稚,身上的乡土的痕迹越深刻。”民间文艺是各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它永远留着各民族乡土的痕迹。

总之,民间文艺不论是创作、流传,还是一般的比喻、隐射都离不开它的自然环境,如果抽出这个环境,就难以体会到它的奥妙。恩格斯在论述格林童话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时曾明确地指出:“只有认识了北德意志的草原之后,我才真正了解了格林兄弟的《童话》。所有这些童话几乎都带有这样的印记:它们在夜幕降临、人的生活开始消失、人民的想象力所创造的可怕的,无形东西在白天也令人为之胆寒的寂寞荒凉地方的上空疾驰而过的环境中产生出来的。这些童话表现出来的是草原上孤独的居住者在这样的暴风雨的夜里,在自己故乡的土地上漫步或者从高塔上眺望荒凉的巨野所产生出来的种种感情。于是,从童年时代起就深藏在心里的草原暴风雨之夜的印象又浮现在他的眼前,并且还采取了童话的形式。你在莱茵,或者在土瓦本听不到民间童话生产的秘密,可是在这里每一个雷电之夜,都能用雷霆的语言一次又一次地把秘密告诉你。”这个精辟的论述,对我们研究民间文艺生态学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另外,我们还必须看到,自然环境对民间文艺的影响,除了上述的直接影响外,还有间接的影响。民间文艺并不是消极地、被动地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而是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一方面,自然环境作用于主体诸因素,通过这些主体因素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主体诸因素又作用于自然环境,从而制约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民间文艺正是在这种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生存发展的。

三、民间文艺与文化环境

一般来说,文化环境是指人类自己创造并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它作为一个大系统,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艺术文化、语言文化、民俗文化六个子系统。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这些子系统之间,各文化要素之间都是互为环境的。民间文艺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要素,我们将它作为主体来研究,其他的文化要素,如经济、政治、宗教、科学、技术、教育、法律、民俗、语言等都是影响和作用于这一主体的文化环境。这些文化环境,对民间文艺的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1.经济环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民间文艺的生存发展,总是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民间文艺。脱离社会经济基础的民间文艺不可能长期存在,超越一定经济基础的民间文艺更不能设想。这是由于社会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人们要进行各种活动,必然要在能够维持自己生命的前提之下。因此,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只有解决了这个前提,人们才能从事民间文艺活动和其它活动。

原始神话的产生,是与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缺乏科学知识,对变化多端的自然界和人的生老病死无法理解,于是把这些自然物幻想为神灵,并对之进行崇拜。这种崇拜和幻想,都来自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而对这些崇拜对象的种种解释,就成为最初的神话。

史诗的生存发展也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古希腊的英雄史诗特别发达,是由于它经历了为时较长而稳定的奴隶制城邦民主制时代;我国南方民族的原始性史诗较为发达而英雄史诗较少,是由于这些民族的社会发展缓慢,原始社会解体较晚,没有经历过典型的“英雄时代”,因此,渊源于原始社会的神话思维、原始意识和宗教观念一直有其生存的社会条件,英雄史诗的思想基础未得到充分发展,只能产生原始性史诗。如苗族社会的发展特点正是适宜于苗族古歌产生流传的土壤。

另外,各种不同的经济类型,如农业、牧业、渔业、林业、工业等,都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民间文艺。许多民间音乐、舞蹈、故事、谚语,都是在劳动生活中激发出来的,它们的韵律总是配合着劳动的节奏直接为劳动生产服务。如古歌谣、生产劳动歌、狩猎歌、织布歌、秧歌、打铁歌、牧歌、渔歌等等,抒发的是对劳动的感受。那些以劳动呼声为主,并夹有一定语言的夯歌、号子,在劳动中更是起到协同动作,鼓舞精神,提高效率的作用。因此,如果我们抛开社会生产,就难以理解民间文艺的起源;抛开社会生活,也无法解释民间文艺长期生存发展的根源。

2.政治环境

民间文艺是人民大众创造和传承的,有较深的群众基础。但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一般也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这说明,剥削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既要千方百计篡改或利用落后的民间文艺来愚弄人民,也要利用政权的力量采取文化垄断和强制手段来影响和制约民间文艺,以适合自己的需要,这就使其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当然,民间文艺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它受一定历史的制约。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的国家。封建的统治,对民间文艺的生存发展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可以说,流传至今的部分民间文艺作品,是在封建社会中创作、改造、流传下来的,因此,其思想内容虽然有一些积极的因素,但它在流传过程中对民众施加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否认的。封建的政治影响反映在民间文艺中,主要表现为作品的迷信色彩和渗透着“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封建说教。当然我国各民族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程度不同,他们的民间文艺反映出的封建意识也不一致。对此,我们必须正确对待。

另一方面,民间文艺主要是被压迫阶级生活条件的产物,它体现人民大众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在政治斗争中常常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马克思曾高度评价过十九世纪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时的民歌《血腥的屠杀》。肯定它在这次工人运动中威风凛凛地厉声宣布反对私有制社会的重大意义。恩格斯也曾翻译过丹麦民歌《提德曼老爷》,指出“这首民歌告诉我们,日益强大的贵族怎样反对自由农,以及农民通过哪些手段结束了贵族的勒索。”在我国,同样有大量的民间文艺作品讽刺和嘲弄统治者,如长工与地主的故事、官与民的故事、讽刺歌谣、苦歌、嘲讽笑话等等,都揭露了统治者昏庸、腐败、残暴的反动本质,表达了人民群众勤劳、机智和追求幸福的愿望。我国爆发的每一次农民起义,从准备到失败的整个过程中,往往都有民间文艺出现,有的起义军还直接创作和运用民间文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纲领,都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产生的革命歌谣、革命传说故事,所起的作用更为明显。即使在今天的一些边远民族地区,运用民间文艺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往往都收到一般的宣讲理论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总之,政治环境对民间文艺的影响是深刻的。如十年浩劫,我国民间文艺受到了摧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间文艺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珍惜目前这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将民间文艺学不断发扬光大。

3.语言环境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民间文艺传承的主要工具。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五十六个民族有八十多种语言,而有传统文字的很少,许多民间文艺都是靠口传面授保存下来的。各族人民用本民族的口头语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作品,如汉族的《孟姜女》,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彝族的《阿诗玛》,苗族的《古歌》,布依族的《甲金的故事》等等。它们不但文学风格、歌唱韵味各有特点,而且语言词汇的表达也有差异。北方游牧民族民间文艺作品,描写草原、牧场、牲畜的词汇就多一些,南方农业民族的民间文艺作品,描写田土、农作物名称节令词汇就多一些。因此,要研究一个民族的口头创作,不通晓该民族的语言,不具备语言学的一般知识,就不可能搜集到第一手正确完整的资料,整理的作品就失去了科学性。并且,应用比较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民间文艺,从横的方面可以进行比较,寻找出民间文艺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因此,我们在研究民间文艺作品时,必须重视其语言环境。

4.宗教环境

宗教环境对民间文艺的影响是很深刻的。特别是原始文艺与原始宗教,它们都产生在生产力及其低下的原始社会,都受着原始思维的支配,这就决定了两者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可以说,祭坛就是文坛,原始宗教既是原始文学的宝库,也是它生存的土壤。“正是原始宗教给了原始文学以思想,以灵魂,以活动的舞台,并且给它准备和培养了从事文化活动的首领——巫师兼歌手。如果不具备这种种的条件,仅仅有奔驰终日的狩猎生活,甚至也出现了劳动中的‘杭唷,杭唷,’也是不可能自发地成长起真正的原始文学和原始艺术的”。

在原始社会的初期,原始人在现实领域的一切基本活动,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求食和增殖。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为了生存,人们必须求食;为了种族的延续和繁衍,人们必须增殖。当时人们所进行的活动,都是为了这个目的而产生的。在他们看来,不演舞蹈,不涌诗歌,不事绘画就不会得到神灵的保佑,就会给他们的生存带来威胁。当他们祈求善神时,不仅用物质祭品,而且还用语言和动作向鬼神献媚,以求得神灵的保护。当他们诅咒恶神时,就用木棍、宝刀、兽皮等法器,配合锣鼓之类的东西,用追赶的方式驱除鬼神。因此,他们祈求或诅咒的语言就成了诗歌;他们祈求或追赶的动作就成为舞蹈;他们祈求或追赶的整个仪式活动就成为戏剧。

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存在于民间的文艺,在一定程度上也以宗教思想为依托。那些婚嫁喜庆场合人们的歌唱舞蹈,老人寿终后巫师鼓手的吹拉弹唱,搬迁立房的祝词颂歌,人畜生病后的求神拜佛,逢年过节的吹笙敬祝等一系列民间文艺活动,他们既不关心有无观众,也不过问旁人理不理解,而是一味地唱下去,吹下去,舞下去,直致该举行的仪式结束。这些集唱、吹、舞于一身的智者,往往就是民间的巫师。他们既是通神者,又是著名歌师;既是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理老”,又是家庭中的自然领袖。有人将他们称为“生活中的盐”,缺少了他们,生活就失去味道。这不仅由于巫师能为他们“驱神除鬼”,更因为他们能用民间文艺给人们带来精神动力和娱乐享受。因此,我们“要找出一部与原始宗教毫无关系的原始文学作品,其困难不亚于要找出一种与原始文学活动毫无关系的原始宗教活动、。

5.民俗环境

民俗一般指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种相沿成习的文化事象,对社会和个人有强大的制约力。我们每一个人“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到他能说话时,他就成了自己文化的小小的创造物,而当他长大成人并参与这种文化的活动时,其文化的习惯就是他的习惯,其文化的信仰就是他的信仰,其文化的不可能性亦就是他的不可能性”。民俗环境塑造了人,也制约着民间文艺的生存发展。

首先,民间文艺本身就是民俗的一个部分。民间文艺与其它民俗往往是互为依存、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民间文艺反映民俗,民俗对民间文艺的内容、形式、流传和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如苗族游方与情歌、苗族古歌与人生礼仪、布依族浪哨与浪哨歌、侗族伴嫁与伴嫁歌、彝族丧葬与孝歌、仡佬族丧葬与古歌等等,既是民间文艺,也是民间风俗。

其次,民俗环境为民间文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场所。如青年男女以歌传情的民俗活动,就是情歌得以丰富的土壤;酒席上以歌劝酒的待客习俗,就是酒歌得以生存的场所;民间里以古理古规为判明是非曲直的风气,就是理歌理辞得以扎根的条件;节日中互对民歌的风俗,就是各种飞歌、新民歌不断产生的基础;祭祀庆典泳唱史诗的规定,就是各种古歌得以繁荣的原因。从某种意义上讲,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就是各族人民定期举办的民间文艺汇演,是他们展现民间文艺的园地。在这些场合,不懂歌舞或回避歌舞都不受欢迎。各民族的民间文艺主要就是靠这些民俗活动和节日集会保存和发展起来的。“歌谣的本质,它的意图,它的全部魅力是同歌谣的抒情意味、活跃气氛以及同时舞蹈的节奏分不开的。”如果将民歌从它的生态环境中脱离出来,只记下歌词,作一般化的理解,就不可能体味到它的奥妙,甚至变得枯燥无味。民间故事的讲述也有其生态环境,美国民间文艺家艾伦·丹迪斯在分析《大嘴青蛙》时曾指出:“这个笑话的大部分魅力在于表演,特别是在于说话方式从张大嘴巴到正常状况,最后到缩小嘴巴讲话的转变。要充分欣赏这个笑话,不仅阅读它的文字记录还远远不够。人们应当进一步听到和看到它的表演”。因此,我们在搜集和研究民间文艺时,就应该重视它们的民俗文化背景。

再次,民俗环境为民间文艺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在没有文字的民族里,要保存每一种重大的民俗活动,就得依靠民间文学。各种节日的来历,各种仪礼活动的成因,各种古理约法的规定,各种禁忌的内容等等,都得以口头文学的形式传存下来。这就扩大了民间文艺的内容,丰富了创作素材。

另外,民俗环境是保存民间文艺的土壤。许多民间文艺都是为了适应民俗活动的需要才产生,反过来这些习俗又使民间文艺得以保存,并共同向后世不断流传发展。

总之,民间文艺总是扎根在自己特定的民俗环境当中,如果脱离了这个环境,它就会枯萎。

民间文艺学的文化环境还包括哲学环境、伦理环境、民族环境、心理环境、信息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对民间文艺的生存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

当然,我们衡量一门学科是否已经形成和成熟,主要是看它是否已取得独立的学术地位,是否已形成自己的理论学派,是否已有完整严密的学术体系,是否已有经典性的著作出现等等。如果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民间文艺生态学,应当承认,这一学科正在形成的过程中。但我们必须看到,民间文艺生态学确实是一个富有无限潜力的荒原,急需开拓者进一步开发,它的理论框架还需要不断补充完善,这就需要有更多的学者来加以研究。

事实上,一门新兴学科的出现,只有处于人们充分认识到它与自己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的社会环境时,才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从而积极促进它向前发展,而且这门学科也只有处在其它相邻学科能从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都能为它提供一定“物质”、“能量”、“信息”的科学环境时,才可能得到顺利成长。民间文艺生态学能否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样存在一个环境的问题。因此,望这一学科的提出能引起各地同仁的关注,共同为它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宜于它健康成长的科学环境。

标签:;  ;  

论民间文学艺术的生态_生态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