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社会功能的演变与展望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社会功能的演变与展望_图书馆论文

图书馆社会职能的演变及前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能论文,图书馆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图书馆社会职能随着社会变迁、知识信息的价值、图书馆性质及其工作与服务方式的变革而变化发展。其发展过程反映了人类自身进化的历程。理清它的发展轨迹,并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趋势,对它进行科学的预测,无疑具有参照价值。

一、图书馆社会职能历史回顾

我国图书馆的形成与发展大体可分三个时期:古代、近代和现代化图书馆,下面分别简述它们的社会职能。

1、古代图书馆社会职能

从殷商时代至清朝末期,是我国图书馆的古代时期。我国古代图书馆,又称藏书楼。其职能主要是收集、保存和传递文化遗产(即纵向传递)和最初步的教育职能。

商殷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书籍的产生,统治阶级为加强对奴隶及其臣属的控制及教训,便产生了负责记录、搜集管理各种文献典籍的职能机构,这就是图书馆的启端。其主要、基本的职能是搜集保存文献、以备施政查考。

春秋战国后,我国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由于生产力相对解放,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诸子百家,学术空气较为活跃。出现了政府藏书楼和私人藏书楼并存的局面。这时的藏书楼,除了保存、传递图书典籍外,开始注意对藏书进行整理,即对藏书进行系统地分类、编目等。但整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利用,而是便于保存。藏书整理可以说是我国图书馆整序职能的萌芽。

唐朝时,印刷术的出现,宋代活字印刷的发明,促进了文化典制的发展。藏书楼在保持原有职能的基础上,藏书整理和文献横向传递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以宋代的政府藏书楼为例,它除了具备搜集、整理和保存文献的职能外,还发挥以下作用:①、公开借阅流通(但借阅者范围有严格限制);②、为公私著述提供资料;③、辅助政府编制藏书目录,如宋朝的国家目录《崇文目录》;④、为刻版提供标准版本。至明代,国家图书馆既是藏书处所,又是培养官吏的地方,既是藏书机构,又是教育机构,表现出与现代图书馆教育职能相似之处,比以前藏书楼自发的、被动的教育作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这种状况仅局限于当时的国家图书馆——文渊阁,在广大的藏书楼中还未实现。

清代,由于经济政治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官方重视图书的收集、整理,因此,藏书楼的职能也相应加强。表现在对图书的整理方面,无论是官府藏书楼,还是私人藏书楼,都作出了显著的成绩,编出了许多重要的目录和类书,对我国古代文献保存至今有着重要意义。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反动性和封建社会的腐朽性日益暴露和严重,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封建藏书楼,其弊病也随之突出, 1898 年的戊戍变法和1911年的辛亥革命,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许多学会、学堂和报馆,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和强国变法维新的人,为革新时政,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进步和文明,竭力主张建立公共藏书楼。在这种政治思潮的影响下,几年时间中便创办了许多新型图书馆,如“湖南湘学会图书馆”、“京师图书馆”,这些公共图书馆的出现,使图书馆的传递职能在更广的范围内实现,也标志着我国古代图书馆的结束和面向社会开放的近代图书馆启端。

2、近代图书馆和社会职能

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末,是我国图书馆发展的近代时期,它比我国社会的近代史滞后了半个多世纪,京师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的成立,标志着图书馆进入近代发展时期。

由于近代图书馆产生的历史背景,近代图书馆职能必然与之相适应,其具体表现是:①、文献的搜集、保存职能范围扩大。它既收集保存“国粹”,也兼顾“今籍”(即反映资产阶级思想和近代科学技术的书),以便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服务。②、在服务范围上,既为本社团服务,也向社会开放,允许一定范围内的人借阅图书报刊,由此,文献的传递职能大大加强。“五四”以后,教育家蔡元培等认为:在学校以外的一切教育机构中,图书馆属第一。因此,他们重视藏书的补充,强调对图书馆专门人才的培养,为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在他们的倡导和实践下,近代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和体现,这时的教育职能与古代藏书楼的教育职能有了本质的区别,它是主动的,与程度较高的传递职能相适应的,它奠定了现代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基础。从此以后,近代图书馆保存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和宣传教育、传播新知识的职能逐渐为社会接受,使图书馆由重收藏转变为藏用兼顾,图书馆逐步向社会开放。

3、现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1949年新中国的诞生为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标志着图书馆历史进入现代。

现代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①、社会文献的整序职能,这是由现代文献的产生特征决定的,较以前图书馆单纯对藏书整理以便保存有很大区别。这一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控制社会文献的流向。(2)、充分发挥文献的潜在能量。 社会文献只有通过整序,才能成为有序的文献集合体,因而,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所利用。②、传递文献信息职能。这是图书馆的另一基本职能。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传递文献内容信息。(2)、传递关于馆藏文献信息。传递文献信息成为现代图书馆基本职能后,彻底改变了从古代藏书楼至近代图书馆重藏轻用的状况,图书馆对社会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出来。③、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职能。智力资源的开发,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开发馆藏文献资源。二是启发读者智力,培养读者进行科学思维。图书馆并不是实施这种教育的主体,实现这种教育的人是读者本身,是社会上大量存在的自学者。因此,它与古代和近代图书馆的低级的从广义上理解的教育职能有本质的不同。④、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这是图书馆最古老的社会职能。它与古代图书馆和近代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职能存在差异。主要有:(1)、 保存范围不同。古代和近代图书馆保存的主要是手写和印刷的资料。而现代图书馆不仅要搜集保存这些,还要保存各种载体形式的资料。(2)、 保存的目的不同。古代图书馆单纯为保存而保存(即主要把文献作为史料来保存)。而现代图书馆的保存职能,更多地体现在对文献的利用上,即保存的目的是为了使用。因此,保存文化遗产职能在古代是图书馆最主要、最基本的职能,而在现代图书馆职能中则处于从属地位了。

二、对未来图书馆社会职能的预测

世界性新技术革命于本世纪四十年开始以后,人类已逐渐进入“信息社会”的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社会里,图书馆的地位必将越来越重要。由于图书馆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它的社会职能总是与社会需要保持一致,因此,我们可以根据未来社会生产、科学的发展趋势,对图书馆的职能进行预测,以便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首先,在未来社会里,情报职能将成为图书馆最主要的职能。自从有了向公众出借图书的图书馆,向读者发布有关图书资料的情报,图书馆便有了情报职能。如何迅速、准确获取情报(科学成果),谁就可能在发展上领先,发达国家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一点。但是,由古代藏书楼发展、衰落、演变而来的现代图书馆,虽然经历了近代变革,但在文献的收集、处理、典藏、报导和检索等方面,无不保留其某些历史面貌。情报职能发挥作用的程度很低,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书刊资料数量的不断增长和文献种类的不断扩大,信息激增,文献浩如烟海,读者无法充分利用,迫切需要迅速、准确地获取情报,对图书情报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加强情报职能势在必然。这是现代图书馆对古代藏书楼遗留下来的历史面貌进行革新的标志。此外,图书馆要由封闭的被动服务方式转变为以开放型为主的现代工作方式,也必须发挥图书馆情报职能的作用,加强情报服务。因此,情报职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中,地位将逐渐上升,最终成为图书馆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之一。

其次,图书馆社会职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所发展。教育职能将上升为重要职能。未来信息社会里,开发未来信息资源如何利用,就成为图书馆的一个重要任务。用户如何用现代化手段,在办公室、公共场所、家庭里边使用信息资源。当代图书馆在开发信息资源时,必须考虑到如何被利用,教育用户利用的方式和手段,成为图书馆责无旁贷的重要工作内容。根据这一要求将分别发展为开发信息资源的社会职能和开发使用这种资源的社会职能。现代图书馆正开始由传递文献信息进入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信息的新时期。开发智力资源,就是解放人的创造性。未来社会的增长率形式应以自学为主,而图书馆正是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的最好场所。因此,现代图书馆教育职能将根据这一要求日益扩大,最终发展成为开发智力资源的能力。

标签:;  ;  ;  ;  ;  ;  ;  

图书馆社会功能的演变与展望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