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科原发性痛经采取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论文_邓亚妮

浅谈妇科原发性痛经采取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论文_邓亚妮

邓亚妮

(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北 荆门 448000)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妇科原发性痛经采取中医护理联合温灸针刺的疗效探究。方法:摘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做为研究对象,96例患者均根据入院时的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并配合痛经灵颗粒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进行护理的同时配合温灸针刺对其进行治疗。观察组除针灸以外禁止服用其他任何药物。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46.9±31.2天,在治疗过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根据相关疗效判定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结果:通过疗效判定标准得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较的大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均无出现其他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经过比较得出中医护理联合温灸针刺对治疗妇科原发性痛经较一般护理有着显著的效果,可作为治疗此病的常规选择,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并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温灸针刺;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51-0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gynecological medicine to take care of primary dysmenorrheal Joint explore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 Methods: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extracted from January 2010 to November 2013 period 96 cases of primary dysmenorrheal patients as object of study, 96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admission 4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48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using the general method of nursing care, and with its treatment of dysmenorrheal Granules ;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le nursing them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 Acupuncture is prohibited except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aking any other medication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46.9 ± 31.2 hours days were observed for clinical signs and symptoms after treatment, and evaluate them based on criteria related to efficacy.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clinical criteria , the total efficien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has a large difference (P <0.05)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d no other complications arise and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treatment. Conclusions:drawn by comparison joint care medicine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gynecological care for than the average primary dysmenorrheal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 can be used as a conventional choice to treat the disease ,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

【Keywords】primary dysmenorrhea; moxibustion acupuncture;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痛经是妇科疾病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此类疾病往往在女性的经期前后,对患者造成痛引腰骶或腹部的不适的现象,更甚者会对患者造成晕厥等病症[3]。在中医中痛经也可称之为经行腹痛,且痛经可分为两种:①继发性痛经;②原发性痛经。有报道指出在妇科痛经疾病中,原发性较继发性更为常见,且严重的影响了女性的身体健康,给她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带来了诸多的不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1、8、9]。我科近几年来采用温灸针刺联合中医护理对其进行治疗,发现效果显著,使得此类患者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摘取我院门诊妇科自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根据入院编号随机抽取96例做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的患者均符合研究诊断标准,且96例此类患者均为未婚女性,并根据相关中医临床诊断标准对患者的痛经度进行了评估。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8例,年龄15~24岁,平均为17.2±2.7岁,其中痛经轻度的患者20例,中度22例,重度6例,病程时间4个月~8年7个月,平均83.2±9.7月。对照组48例,年龄14~24岁,平均16.8±5.7岁,其中痛经轻度21例,中度20例,重度7例,病程时间5个月~8年8个月,平均82.9±9.2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病情及病程方面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两组患者均用B超进行了常规的妇科检查,经临床病症诊断均为原发性痛经。根据《临床病症疗效标准》制定的痛经评分标准[2、3],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打分,标准如下:①经期前后小腹部疼痛需卧床休息为3分,疼痛难忍为3分,影响生活工作与生活的为3分,疼痛明显为3分,坐立不安为2分,采用常规痛经止痛药且达到缓解的为2分,使用药物未达到缓解作用的为3分,伴随有乳房肿痛的为2分,观察月经颜色为紫色血块的为2分,观察舌质为暗紫的为3分,腹部疼痛大于一天的为3分(多一天加1分),四肢发冷为3分,出现面色发紫或苍白的为3分,出现晕厥现象的为5分,基础分为小腹疼痛3分。根据患者的评估分不同可分为轻度<18分,中度18~30分,重度>30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方法

1.3.1 对照组48例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模式与痛经灵颗粒对其进行治疗,在患者入院后,要多跟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此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讲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安抚患者的紧张情绪[5]。患者所处的环境一定要保持整洁、卫生,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同时认真聆听患者的意见,并尽快反应给相关医生,督促患者及时服用药物,提醒患者多注意休息与月经前后的饮食及个人生理卫生。

1.3.2 观察组48例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温灸针刺对其进行治疗。

1.3.2.1 治疗方法 患者于经前两天对其进行治疗,治疗3个疗程,一疗程为7天,在对患者治疗时,取患者仰卧,采用常规的方法对患者的足三里、血海以及三阴交进行消毒,而后取1.8寸毫针刺入患者皮下,深度控制在1.3寸左右,留针28~30min,而后每5min行针1次,在行针前多取艾绒放置于温灸罐内置于患者的关元穴。

1.3.2.2 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同时对其采用中医护理的对策进行护理。患者在进行温灸针刺治疗前,要耐心向其讲解疗效及作用,并帮助患者取仰卧位,以达到舒适的体位。某些患者看到针灸内心会出现紧张和抵触的现象,要耐心的安抚患者,讲解本治疗法是非常安全可靠的,或让患者观看其他患者进行针灸,以此来消除患者内心的紧张情绪。患者在进行针灸前,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不要喝水,尽量排空膀胱,不要进食,主动安抚患者,让其保持安静,不要乱动。对患者使用温灸罐时,仔细对患者的针灸部位进行观察,若局部红晕较为严重,可垫纱布1~2层,发现患者局部出现水疱的现象,要告知患者不要惊慌,不必进行处理,过段时间会自行消退。在对患者护理时,要多问患者的感受,若患者告知有灼热现象,要耐心向其讲解是正常现象,来消除患者紧张的心理,发现患者出现的水疱较大,告知患者不要惊慌,采用消毒针将其戳破后,对其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并用纱布进行包裹[7]。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护理人员要主动询问患者的病情及感受,并做好记录工作,耐心向其讲解此类病症的发病原因及治疗过程,让患者调整好心态,以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来接受治疗,以达到更好的疗效。主动向其讲解中医健康教育知识,询问患者饮食情况:①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叮嘱忌食性寒等油腻食物;②温热下注型的患者,叮嘱忌食油炸等辛辣食物;③寒凝胞中型的患者,叮嘱忌食瓜果等生冷食物;④肝肾虚损型的患者,叮嘱忌食助火等伤阴食物。询问患者的生活起居情况,叮嘱患者合理安排起居:①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叮嘱不要穿裙子,并注意自身防寒保暖,免受寒凉入侵造成的病情加重;②湿热下注型的患者,叮嘱忌房事后游泳等活动,并注意日常卫生;③寒凝胞中型的患者,叮嘱忌空调、电扇等;④肝肾虚损性的患者,叮嘱忌剧烈运动,可少量参加室外活动,以达到锻炼体质的目的。

1.4 效果评估标准

采用《国内外疾病诊断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2、5],两组患者治疗时间84~92天,平均46.9±31.2天。疗效评估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根据上述的痛经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打分,临床病症消失为痊愈、积分<10分临床病症基本消失为显效、积分11~29分临床病症有所缓解为有效、积分>30分临床病症基本与治疗前无变化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均录入SPSS16.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采用t检验处理,P<0.05视为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都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对照组单纯采用痛经灵颗粒进行治疗的患者,11例无任何效果。两组患者有较大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评估比较

组别 例数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48 28(58.33)10(20.83)8(16.66)2(4.16) 46(95.83)

对照组48 21(43.75)9(18.75) 7(14.58)11(22.91)37(77.08)

3 结论

痛经在妇科疾病中非常常见,通常情况下出现在女性的经期前后,会引起小腹部疼痛以及晕厥等现象的发生,且原发性最为多见。中医认为,不通则痛及气血不畅等原因都是造成女性痛经的主要病因[4]。已婚女性多因情志所伤或六淫为害及工作压力所致,未婚女性多因学习紧张、工作压力、食生寒食物所致、有报道指出,不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紧张的心理状态是导致女性痛经的重要原因。大多数此类疾病的女性患者,不了解痛经的发病原因及日常生活的女性保健知识,是导致此病久治不愈的主要原因,所以此类患者在就医期间,护理人员要主动向其讲解相关知识[6、9]。综上所述,温灸针刺治疗法对女性痛经具有很好的疗效,针刺三阴交有补气血、健脾胃等功效,且能疏调三阴之经气,止痛阵痛。关元穴放置温针罐,能对患者起到止痛及活血等功效,更对患者盆腔内的血液循环起到很大的帮助效果。治疗期间配合中医护理非常关键。护理人员耐心与患者疏导,调节患者心情、辩证施食,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在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协助针灸,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状况,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归档,给予不同类型患者正确的指导。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较一般护理模式配合痛经灵颗粒更为有效可靠,对患者伤害较小,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因此可做为一种常规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少宗,卜彦青,侯文静,等.针刺三阴交等对原发性痛经患者止痛作用时效果规律的初步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1~2.

[2]陈贵延,薛赛琴.最新国内外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学院出版社,1991:189.

[3]王净净,龙俊杰.中医临床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64~365.

[4]张洪,朱美玉,严冰华,等.1585名医学专业女生原发性痛经影响因素调查,中国校医[J].2008,22(3):48~49.

[5]梅清秀,刘红艳,庄菡,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临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6):40~41.

[6]郑纯,徐杰,张众慧.痛经停治疗寒凝血瘀证痛经临床对比研究[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5):268~269.

[7]陆波,金颢璇.针灸配合中医护理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9):63~64.

[8]吴胜菊,杨海燕,童彩玲.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13):61~63.

[9]王玉峰,马朱红,宋东方,等.热敷腰骶部背腧穴促进妇科腹部术后患者排气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75~76

作者简介:

邓亚妮,女,(1971-),社区医疗科科长,主管护师,大专,研究方向:对医院所辖社区、行政、企事业单位的离退休人员及亚健康人群实行健康管理跟踪服务。

论文作者:邓亚妮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0

标签:;  ;  ;  ;  ;  ;  ;  ;  

浅谈妇科原发性痛经采取中医护理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论文_邓亚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