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健康成长助添羽翼论文_何慧玲

为孩子健康成长助添羽翼论文_何慧玲

近几年,我们的耳边常传来惨痛事件:某地中学生跳楼,某地六年级男孩弑母……

孩子就那么轻轻一跳,给家人带来无尽的伤痛;孩子挥刀砍向母亲,这是何等的麻木!面对这一幕幕悲剧,作为成人的我们除了痛心还需要深思:这些惨剧的发生,都是由量变到质变,我们该如何面对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看到我们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可爱、阳光灿烂,但他们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在变化!我们该如何助力成长?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班级文化,引领向上

班级文化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

所谓显性文化,也就是物质文化,是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文化氛围。对班级环境建设,我精心设计几个亮点。比如:别具一格的班级口号,惹人喜爱的学生“书画展”,丰富多彩的黑板报,精致实用的图书角,芳香四溢的鲜花等等。

隐性文化包括班级风气、氛围、学生的精神面貌、价值观等因素。学生是否具有文明大方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健康的精神面貌,是判断一个优秀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我把班级定位为所有学生的“温馨大‘家’”,为了营造“家”的氛围,经过深入思考,我们制定了班级行为公约:

友谊,从用心倾听开始;自信,从大声回答开始;

文明,从对人微笑开始;感恩,从问候师长开始;

节俭,从拒绝零食开始;成功,从有错必改开始。

这样的内容,细致入微、亲切自然,深受学生喜爱,更便于自觉践行。对于班规,班级文化重在育心,重在丰富和引领学生的精神,塑造孩子的灵魂。它的建立,不仅仅是在墙上写几个号召性的标语、搞几次实践活动、出几期主题黑板报,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心理氛围。

面对一年级学生,班级的许多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我班的集体照,个个脸上洋溢着自信、阳光、欢乐;后面的板报上张挂着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手工绘画作品,印证着他们成长的足迹,形状各异、五彩斑斓、个性飞扬;一件件小事,一句句走心的肺腑之言,懵懂的孩子们知道怎么做事,如何做人!

二、学科渗透,立德树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党的十八大也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一篇篇课文,都经过专家学者再三审定,不但文质兼美,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们语文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时,既要注重语言文字训练,也要进行德育渗透,即立德树人教育。

小学低年级德育教育隐藏在一个个趣味童话故事里,隐藏在一篇篇优美散文里,隐藏在一首首经典小诗里。如:我在教学《妈妈睡了》这篇课文时,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感受到:睡梦中的妈妈是那么美丽,那么温柔,那么辛苦。最后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注意要小声点,别吵醒了妈妈!此情此情,孩子们在美美朗读课文时,沉浸在回味妈妈的爱里,也学会理解、关爱妈妈;《小公鸡和小鸭子》这课,孩子们懂得:既要向小公鸡和小鸭子学习,学习他们互帮互助,又要明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习性不同,能力也不一样,小公鸡不能盲从小鸭子下水捉鱼。生活中我们要乐于助人,也要自我保护!

从孩子们学会拼音开始,就不断的推荐课外读物,让孩子们在课内外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学会关爱,学会坚强……如:《爱的教育》让孩子们在一个个小故事里,感受到来自老师、同学、家人的关爱,也学会如何爱老师、爱同学、爱家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的海伦因为生理的缺陷带给她诸多面对学习、面对生活的困难,但她最后成功考进哈佛,学会五种语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无声的语言让孩子们学会珍惜、学会坚强、学会乐观面对!

三、个别交谈,疏通症结

孩子们从二年级起就开始写日记,记录他们喜怒哀乐,每日一记,真情流露。这既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也让我清晰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每天批阅完日记,除了挑出优秀日记分享,就是找个别同学沟通。有同学积极向上的良好表现,有同学间间的不当言行,有同学间的小矛盾,一个个心结需要疏导,日常言行需要引导!孩子虽小,心思挺多。一位同学在日记里写道:“××和我绝交,你不和我好就算了,还叫其他同学也不和我玩,我很伤心!我不想到办公室里告诉老师,我就在日记里写出来。”下课,我私下找到那位同学,引导她学会与同学平和沟通,友好相处。还有一位同学在日记里写道:“我亲耳听见××说喜欢××,我们许多同学都知道!”既然这样,就全班来一次疏导吧!我说:喜欢一个人肯定没错,老师也喜欢你们,欣赏许多同学,那是因为你们有许多值得学习的优秀品质!作为同学,你喜欢另一位同学,也一定是因为她有值得你学习和欣赏的品质,那就向她学习,力争超越,相互欣赏才是喜欢的最好方式!这样,孩子们茅塞顿开,同学间神秘兮兮的声音渐渐消失!

四、搭建平台,家校共育

1.安全教育平台

小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社会了解不够。在校园内学习、生活、接触社会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还有的小学生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注意出行交通安全,存在侥幸心理,往往容易造成安全事故。认识不到打架斗殴、盗窃等给自身、他人、家庭、学校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培养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早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识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的方法,注意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及良好的应急心态,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

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结合小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合理的安全教育。其实部分家长的安全意识也需要学习提升,为此,我结合国家“安全教育平台”的课程,要求学生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探讨、面对孩子的安全。如:如何对待陌生人,与父母走散时,危险游戏莫玩耍,护好身体“小秘密”,人多注意踩踏……

2.定期开家长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既是孩子的启蒙者,又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孩子的基本素质,决定着孩子的一生。

尽管我们农村孩子的家长都很忙,家庭教育存在种种局限和不足,但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学期起,我坚持每学期开两次家长,其中一次,期末一次。

每次的家长会,我都是从分享班级小故事谈起,引导家长们要树立儿童立场,认识了解儿童才能更好地引导儿童,尊重了解孩子的思维与智慧,教育要关注人,要走进孩子的心灵等观念。希望家校双方相辅相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助力孩子成长。

通过家长会的沟通,家长们纷纷表示为孩子的进步与发展努力,对孩子的教育将更注重理性和方法,加强与教师和学校的沟通,密切配合学校的教育举措,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我发现每次家长会后,班级工作也向前推进一小步!

中小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年龄段形成的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的观念,对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而小学低段则要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每天进步一点点”和“成长比成绩更重要”的教育理念,教师和家长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陪伴的路上与孩子共同成长。教育无小事,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引导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沟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成才助添羽翼。

论文作者:何慧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7

标签:;  ;  ;  ;  ;  ;  ;  ;  

为孩子健康成长助添羽翼论文_何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