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会计教学中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

基于高职会计教学中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

基于高职会计教学中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

陈金兰 张耕夫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 本文对高职会计教学中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通过设计教法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获取及使用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通用职业能力。

关键词: 会计教学;通用职业能力;培养

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信息运用和处理能力、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和处理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通用职业能力。

一、通用职业能力及其内容

通用职业能力,即适用于当今社会所有职业的一般性职业能力,是从事任何工作要想取得成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具有不同职业的适用性和可迁移性。其内容主要有交流合作能力、学习发展能力、社交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自律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社会责任感、应变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具备坚持原则、诚实守信和爱岗敬业精神等职业素养。

二、精心设计教法,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技能和会计职业素养,还应培养学生的一般性可持续发展可提升的职业生涯能力,使学生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应对竞争对手的职业人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笔者就学习能力、综合性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着重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

(一)巧设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性能力

“今后的文盲不再是没有文化,而是没有自学能力”,会学习和主动学习是当今社会职场劳动者必须具备的首要职业能力,也是人们谋求职业发展和提高自己所必备的最基本能力。

采用多个例合成分析方法(王坚红等,2017),对同类型多个例进行区域合成分析,提取多个例的局域结构共性。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环节。在高职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适当的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方式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吸收、运用知识的能力。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教学做一体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宗旨教学方针和人才培养要求,让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思考及学会探究。

移取各元素的标准储备溶液配制成标准溶液系列,各溶液均含1.00mg/L Y及2%硝酸(体积分数,下同)。此标准溶液系列中各元素的质量浓度见表3。

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究

学生是学习和认知的主体,教师是引路人,学生只要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才能深刻领悟学习内容和掌握所学知识。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对学生的学情和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教师按计划步骤和设定的教学模式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分析和归纳总结,主动地学习知识。

根据病人辨证分型再加以配穴,如肝阳上亢,加太冲、太溪;风痰阻络,加丰隆、合谷;痰热腑实,加丰隆、内庭、曲池;阴虚风动者,加风池、太溪、太冲;气虚血瘀者,加足三里、关元、气海。每个穴位均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

如学生阅读“资产负债表”时,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理论依据要给学生指出来。可让学生搜索已学过的知识“会计的六要素”和它们的相互关系,引出前三个要素构成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指出资产负债表正是以这一会计等式为原理而编制的。并运用资金平衡原理和借贷记账法了解报表的结构,启发学生对比资产负债表和账户的结构,由学生归纳出二者的相同之处,得出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分为左右两部分,左方为资产,右方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第二,施肥时间和方法。小麦的施肥时期和方法也有着局限性,存在区域差距,小麦施肥应分成底肥和追肥两种,以某县举例:当前传统播肥使用量少,玉米秸秆是麦季使用有机肥的有效途径,秸秆还田的条件上,根据目标施肥,将氮肥、钾肥和磷肥均作为底肥施入,使用方法是撒于表面进行翻耕,有利于发挥肥效。因为氮素的积累量是在小麦的全育期,同时氮肥易挥发和流失,所以在小麦施肥过程中应将氮肥作为追肥在拔节时期追施,方法可使用随水冲施。另外,观察土壤养分是否丰缺,主要观察是否添加微量元素肥料。

3.利用实物展示法和微课视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并做出答案和解决方法,而要给学生创造主动思考的方法和条件,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技巧。如讲“借贷记账法”时,教师可先介绍复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总结出借贷记账法的基本规则。

精讲并不是简单讲重点难点,而是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分析教情,寻找教学规律和方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多练即精练,要选择典型习题、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不把问题留到课后。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调动起来。如讲“会计分录编制”时,教师对于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进行了指导,把会计分录的编制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归纳总结为“四步法”编制分录,并选择相关的经济业务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运用这一方法编制正确的会计分录,学生在质疑、探究、分析、释疑中领悟和收获成功的喜悦。

第三,精讲多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有二,第一提高智商,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第二提高情商。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会计理论知识和会计专业技能,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本领,把教会计专业知识和教学习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不断自我积累和学习更新知识的能力。

2.运用比喻法和联想记忆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利用绘制的图表来讲授教学内容,这种方法直观性强,比文字表达更为清晰。如讲“费用”时,可通过绘制图表,讲解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两者的区别。学生可从清晰的图表中掌握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区别,有利于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可强化学生的记忆力。

第二,创设思考的条件和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

借助会计凭证如发货票、发票等实物形态的展示,向学生讲授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强化教学效果。如讲“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时,在课堂上用实物挂图的形式和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某企业的销货发票、办公用品发票,根据发票的内容逐项推出原始凭证的基本要素。即可强化教学效果,又加深学生对原始凭证的感性认识,还可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绘制图表法,强化学生的记忆力

会计课程由于内容枯燥没有趣味,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觉得乏味、学习兴趣不高,对于一些知识和原理不易理解,采用比喻法和联想法进行教学,可以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会计知识和原理的理解能力。如讲“资金平衡原理”时,把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关系比喻为“一只手的手心和手背关系”,并借助于语言和手势的表达,形象生动地说明,“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是企业同一资金的两个侧面,二者的数额是恒等”的原理。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第一,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

从目前情况来说,燃气企业领导层级人员普遍认为,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主要是把计算机技术等运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以此将原始的人工财务管理方式进行舍弃,采用财务计算机操作形式。但是大部分企业领导人员片面的认为只要实现了电算化,就预示着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落实,缺少对财务信息的认识,导致企业管理人员对信息化解读不彻底,没有给予财务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造成问题出现。

内蒙古大唐国际新能源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卓资一号风电场、卓资二号风电场、红牧风电场,公司在役、核准待建总装机容量为66.175万kW,其中在役总装机容量为31.225万kW,核准待建装机容量为34.95万kW,随着公司开发“新能源+”应用工程项目相继建设,给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带来新的要求,重视事故预防和加强安全管理,无论从企业发展、公司文化的角度,还是从国家、社会和家庭角度,都是事关重大的问题[1]。

5.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案例教学是指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或模拟情景,组织学生进行案例研讨分析归纳意结的教学过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会计教学中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方法,案例将企业带入课堂,让学生对案例的阅读与分析,以及在学生中的共同讨论,促使学生进入特定的情景和过程,建立真实的感受和寻找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案。通过案例教学,能让所有的学生主动参与,不仅给学生输入大量的信息、理念,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培养学生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与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于1997年所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相符[2] ,排除合并严重器官病变者,将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男10例,女8例,年龄50~80岁,平均(65.4±7.6)岁,平均冠心病史(5.3±3.9)年,不稳定心绞痛5例,稳定性心绞痛13例;对照组男9例,女8例,年龄50~80岁,平均(65.2±7.4)岁,平均冠心病史(5.2±3.5)年,不稳定心绞痛5例,稳定性心绞痛12例。两组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拓展学生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提供教材上没有的会计信息、理念,培养学生获取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如讲“资产负债表分析”时,有些因素会影响学生对报表的分析。而教材和教学大纲上没有涉及这一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搜集相关的会计信息资料,进一步挖掘报表的影响因素。把影响报表分析的因素归纳为四个因素:资产虚增、负债不实、计价方法的影响和延迟确认,并对四个因素模块进一步进行分析,找出具体因素。

综上所述,高职会计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教师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引路人”,要为学生设计“职业能力的途径和通道”,并进行学习指导,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综合能力、信息运用和处理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活中能自我充实、提高和发展,具备一个现代职业人应有的职业转换能力和应变。同时还特别要加强学生的知法守法、实事求是、廉洁自律、恪守原则、敬业爱岗等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

参考文献:

[1]孔丽编著.基础会计[M].天津大学出版,2018.07.

[2]关八一 主编.财务会计[M].中国商业科学出版社,2017.07.

标签:;  ;  ;  ;  

基于高职会计教学中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