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艺术论文_李长德,,罗险峰

职业学校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艺术论文_李长德,,罗险峰

(荣县乐德职业中学 荣县 643100)

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既有章可循,又没有固定的模式。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也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在职业学校里,面对的是思想品德和认知能力千差万别的群体,班主任管理如果缺乏教育管理艺术,那不算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因此,班主任要建设好一个班集体,除了平时做工作要精细化外,更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管理艺术。

一 赏识教育艺术

何谓赏识?赏识是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赏识是一座桥梁,是精神相融、心灵交汇的桥梁,一个班主任如果会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集体这一方沃土上,就能培养出绚丽的花朵。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赞赏和关爱呢?这让我想起一则案例,一对双胞胎同时到学校上学,且分在了一个班上,一次,老师轻轻拍了拍其中一个孩子的肩膀并说了句“表现不错”,这个孩子立刻觉得全身充满了力量,做什么事都很积极,连进教室的时候速度都比另一个孩子快,久而久之,老师对这个孩子的表扬越来越多,她的进步也越来越快,另一个孩子则表现平平,甚至有些懒散,问她原因,她的回答是“反正老师也不会表扬我的。”通过这个案例,仔细想想到底什么是赏识?其实很简单,比如:一个不经意的表扬,一个暗示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轻轻的抚摸……都会在不经意间发挥着奇妙的作用。作为班主任,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美之辞,一定别忽视你的“举手之劳”,也许你的一点付出就能满足学生们的内心需要。因为在学生的心里,老师的语言就是一片天,老师的赞美就是兴奋剂。如我在转化班级后进生时,就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老盯住她的缺点不放。一旦找到闪光点,就可以以此入手,为后进生重树信心。以后,在班中对他的每个优点、每一个进步都进行公开表扬并要求同学们关心、支持他,给他以改正的机会,这样他就会重拾自尊、自信,从而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同学们和老师面前。

二 沟通教育艺术

曾经在《班主任之友》上看到一篇《魅力老班是这样炼成的》的文章,作者覃老师写到一次上课无意中称学生为“您”,学生立即展现出非常诧异的表情,她随即解释说:“您看,你们,这么爱班集体,我用您表现对你们的敬意啊,图书角开办得红红火火,班级工作井井有条,生日创意、废物回收等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课堂上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使我大受教益,真正体会到教学相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感激你们,所以使用‘您’也不为过,表示对你们的尊敬。”我想这一番话后,学生们肯定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尊敬,无疑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无巧不成书,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一个关于“您”的故事:一对夫妇恩爱有加,也有了孩子,可是他们二人总是相敬如宾,称呼对方都为“您”,孩子们非常纳闷,他们都是夫妻了为什么还这么客气啊?夫妇俩也总是笑而不答。后来的一天,丈夫先去世了,妻子哭得很伤心,也说出了“您”的秘密,原来“您”代表着“把你放在心上”!

看了这两个故事,我寻找了一个契机讲给学生们听,学生们听后很动容,我告诉他们,以后的日子里,谁做了值得我们尊敬的事情,我们也称他为“您”,我把你们放在心上!渐渐的,我和学生之间都喜欢称“您”,因为我们都想告诉对方“我们把你放在心上”。不知不觉中,我和学生的距离好像近了很多,我会喊班级学生“翔哥”“丽姐”……学生对我的称呼也慢慢发生着改变。慢慢地学生们还主动告诉我一些以前靠“密探”都不能得来的小秘密:作为女生,她为什么叫“翔哥”;星茹在淘宝开了间包包店;庆庆什么时候收到了情书;玥玥喜欢什么类型的男生。我们会一起春游,一起谈学习与淘宝店的轻重,一起讨论男女生相处的尺度。在彼此的交流中,我们一起分享心得,疏通了师生间的心灵长渠,我也明白了:沟通教育充满魅力!

三 自我教育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不能越俎代庖,搞“一言堂”,要相信自己的学生,放手让他们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在一次主题班会中,一个学生说周末逛街时,看到一个要饭的老奶奶往捐款箱里捐了10元钱,想想自身逛街花了很多钱却没有献出一份微薄的爱心,立即觉得特别惭愧。她发言过后,同学们的反响特别大,针对这件事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纷纷表示以后要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认识到只有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确立学生主人翁精神,才能将知和行自觉联系起来,并通过品德践行活动。因为主体精神是一种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周围环境和驾驭自身命运的精神状态。学生有了这种精神,班主任工作自然就取得了主动权。

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和学生的思想也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班级管理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在实践中认真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多一些研究和探讨,不断地充实自己,因材施教,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做到“以心换心”,才能搞好有特色的班级工作,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论文作者:李长德,,罗险峰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5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6

标签:;  ;  ;  ;  ;  ;  ;  ;  

职业学校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艺术论文_李长德,,罗险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